黨員黨支部學踐發展觀工作匯報

時間:2022-01-21 09:22:00

導語:黨員黨支部學踐發展觀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座落在著名景點小普陀對岸東環海公路旁,村民祖輩以來靠洱海漁業生產捕撈為生,是××市典型的漁業專業村。1997年為了保護洱海,實行了“雙取消”,取締了全村所有漁船動力設施,漁業產量大幅度下降,漁民為了維持生活,紛紛轉產轉業,外出打工,尋求新的就業出路。據統計:目前全村外出發展挖掘機、裝載機、建筑業,糕點加工,餐飲服務,個體企業及各種服務行業已達到240多戶,從業人員近500多人,分布在各地州、市、縣、鎮。

離村不離黨,異鄉建“新”家。××市作為州委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第三批試點單位,在鄉鎮、村、社區、學校和兩新組織等單位進行。××村黨總支嚴格按照市委、鎮黨委的要求部署,高度重視,認真組織,積極引導外出黨員和廣大群眾,廣開門路,到外發展。為了加強流動黨員的管理教育,理順組織關系,構建外出黨員離村不離黨的機制,結合該村外出黨員相對集中在下關經商、且黨員人數已達25名的實際,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一開始,就及時成立了在外流動黨員第三黨支部,使外出流動黨員有一個固定的落腳點和大家學習討論開展活動的“家”。

認真組織活動,受到全體黨員好評。第三支部外出流動黨員25人,其中男黨員20人,占支部總數的80%;女黨員5人,占支部總數的20%;其中預備黨員1人。年齡結構:50歲以上黨員6人,占支部總數的24%;35至50歲以下黨員13人,占支部總數的52%;35歲以下黨員6人,占支部總數的24%。文化結構:高中2人,初中18人,小學5人。外出黨員文秘雜燴網中發展機械工程建筑業的有18人,糕點加工1人,餐飲服務業1人,個體診所1人,商貿服務業3人,承包土石方建筑工程1人。他們中經濟發展較好已帶頭致富的有19人,占支部黨員總數的76%;有離退休黨員1人;占總數的4%;經濟發展一般的有5人,占總數的20%。第三支部自成立以來,堅持“”制度,堅持每月兩次集中學習,學習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及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他們白天忙于生產,晚上集中到下關駐地臨時“黨員活動室”,一邊組織完成學習實踐活動的各種規定動作,一邊大家一起談心、交流各自的感受和體會。老黨員楊秀林同志高興地說:“如今好了,成立了第三支部,我們這些常年在外的黨員,有了自己的家,我們不用回到‘老家’就可以在這里過組織生活了”。事實如此,過去每逢召開總支支部會議,外出黨員都必須提前一天,匆忙趕回村里參加總支會議,路遠的黨員有時還遲到趕不上。

發揮“雙帶”作用,促進全村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村黨總支高度重視在異鄉的第三支部建設,每季度至少兩次深入到下關外出黨員第三支部駐地,和流動黨員促膝談心,詢問他們的生產情況和學習情況,號召外出黨員為家鄉的新農村建設獻計獻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認真組織外出黨員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等有關知識培訓,對要求上進的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專題輔導、培訓,不斷為黨組織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三支部外出的黨員個個都是致富能手,他們25人中經濟發展較好已帶頭致富的有19人,占支部黨員總數的76%;有離退休黨員1人;占總數的4%;經濟發展一般的有5人,占總數的20%。他們是該村外出發展經濟的生力軍,是該村致富的帶頭人,他們心系群眾,致富不忘鄉親,關心本村公益事業發展,積極為家鄉新農村建設、村莊道路建設捐款3920元。四川汶川“5·12”地震發生以后,他們心系災區人民,踴躍捐款,他們是××村黨總支三個支部當中捐款最多的一個支部,捐款金額達1650元,充分體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該支部結合“三個一”主題實踐活動,黨員干部充分發揮“一面旗”的個人形象,以“一團火”的熱情帶領干部群眾推動科學發展,帶頭外出發展經濟,目前發展機械工程18戶,年收入產值320萬元;食品加工1戶,年收入產值25萬元;創辦個體企業1戶,年產值30萬元;個體診所1戶,年收入產值32萬元;餐飲服務業1戶,年收入產值20萬元;商貿服務業2戶,年收入產值26萬元。年收入總產值達453萬元。經過多年的發展,機械工程建筑產業已經成為××村的又一支柱產業。目前全村固定資產總投資已達5600萬元。在他們的帶領下,村外出人員逐年增多,不但使洱海捕撈減輕了壓力,而且也為該村的經濟發展闖出了一條致富增收的新門路,黨員“帶頭致富”、“帶領致富”作用明顯,在全村廣大人民群眾發展經濟奔小康、促進社會穩定方面,體現出了先鋒模范作用。

需要離村不離黨異鄉建“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