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政務公開工作匯報
時間:2022-03-03 02:20:00
導語:交通政務公開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繼續加大投入,強化硬件建設,為政務公開提供基礎保障。
位于建成區的行業管理辦公樓,投資150余萬元,占地約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0000平方米,20*年1月投入使用。一樓交通服務中心建筑面積約200平方米,面向全區辦理道路運輸行業管理事項,辦公設備先進、齊全,服務管理文明規范。為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工作,今年以來,開發區交通局結合“申報市級政務公開示范點”和機關作風建設活動,繼續加大投入,共投資20余萬元,強化硬件建設:新設電子顯示屏1塊;新設政務公開欄1處;對交通服務中心內部設施進行了調整;按照受審分離的原則,增設了許可受理、業務辦理、規費征收等窗口。為政務公開工作提供了基礎保障。
二、運用科技手段,創新政務公開方式。
一是充分利用電子觸摸屏和滾動顯示屏,對需公示事項進行了更新,使業戶對道路運輸管理的行政許可項目、審批程序、工作規范、交通規費征收和行政處罰標準及依據可以隨時進行查閱。同時利用好政務公開欄,將交通行業新頒布的法規、公告等內容,及時在交通服務中心門口處設立的政務公開欄內公布,并根據業務需要,及時調整政務公開內容,充分發揮公開欄的作用。
二是完善電子政務系統,暢通網絡溝通渠道。20*年,交通局的“三網”(內、外、專網)正式啟用,電子政務基本框架全面建成。局屬各單位職能、各項業務審批手續、辦理程序以及最新工作動態等都在局政務網站向社會予以公開。通過近幾年的運行和完善,“三網”相互銜接、互為補充,交通局工作實現了網上透明運行,強化了行政權力源頭防范和過程監督,強化了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增強了執法人員的自律力。交通各層面在網絡管理中上下信息對接互通,上級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數據,提升了行政主體的管理力。在提高工作效率、推進政務公開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規范政務公開內容,增強工作透明度。
一是進一步對交通行政許可事項進行了梳理。在已完成的《開發區交通局行政執法責任制匯編》的基礎上,結合相關行業管理部門的職能調整,對行政許可事項,法律依據,申請條件,需提交材料,辦理程序以及收費標準等內容進行了全面規范。共梳理出行政許可事項35項,許可收費標準及依據17項,全部在網上對外公布。
二是編制運行流程圖,細化優化流程環節。編制了行政許可審批、行政處罰簡易(一般)程序、行政復議辦理等行政事項的流程圖,進一步明確了行政執法過程中每個崗位的職責,用過程控制的方法對行政事項進行規范和監督。
三是細化自由裁量權標準,規范交通行政執法行為。全局統一掌握法律法規的自由裁量權,在法律法規許可的范圍內制定合理的處罰標準。制作了《違章車輛行政處罰轉辦單》,每輛違章車輛的處罰依據和處罰決定都做到一把手審批,這就保證了根據不同情況,采取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辦法進行處罰的同時,杜絕了“多處開門”的情況。同時制定了《交通行政執法責任制考核辦法》、《交通行政執法公示制度》、《交通行政執法錯案追究制度》等制度,進一步規范交通行政執法行為。
四、深化社會監督,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向縱深發展。
一是認真推行“辦事明白紙”、受審分離和受理回執制度。對交通服務中心的窗口進行了調整,由許可受理窗口統一對外受理許可事項,向申請人發放“明白紙”和受理回執單,將《文明執法監督卡》擺放到每個業務窗口,廣泛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業戶可以直接填寫監督卡或撥打投訴電話,使得業務辦理更加公開公平公正。
二是打造“網上對話”平臺,群眾可通過膠東在線、政府信箱、政府門戶網站、管委網4個網站、市局熱線和來信來電以及走訪等形式反應意見和建議。把及時解決網上對話、交通熱線等問題,列入年度考核,要求各部門對反映問題予以重視,及時處理,并形成了每月對出現頻率居高的重點情況匯總分析制度。今年以來,共接到各類網站反映問題455條,回復率達100%。
三是走訪征求意見,維護群眾利益。交通發展規劃、物流園區建設、公交線路的規劃等重大決策,都先后聘請和委托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高等學府進行規劃設計,并在一定范圍內征求社會意見,保證了決策的科學、民主和透明。為密切與群眾聯系,每年都組織開展走訪征求意見活動。在去年走訪活動中,對新區93個行政村,長江、海河兩個社區管理處所屬村(居),區內50家重點企業及部分保險公司進行了走訪,并對收集的近百條意見建議,認真加以研究,切實幫助解決,實現了宣傳交通,增進交流,改進工作的目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交通局將以“規范、透明、廉潔、高效”為原則,依托“網上平臺”,進一步完善管理和監督體系,努力創新政務公開形式,拓寬政務公開渠道,形成構建政務公開運行的長效機制,為建設開發區,優化開發區發展環境做出應有的貢獻。
- 上一篇:交通依法行政工作匯報
- 下一篇:交通局發展循環經濟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