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項目安全文化的建設
時間:2022-04-13 04:26:00
導語:探究項目安全文化的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優秀的項目安全文化不僅能幫助項目取得優良的安全業績,而且也能夠有效地提升項目整體管理水平,保障項目總體目標的實現。
長期以來,項目管理重點偏向于項目進度、投資和質量管理,對項目安全管理的研究與探索相對較少,pmbok(美國項目管理協會出版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的九大知識領域中也沒有包含項目安全管理。這種安全管理研究的缺失,間接造成了工程項目安全事故的頻發和不應有的損失。目前工程項目安全事故發生的表觀原因是項目管理者未能在項目中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項目安全防控系統,其深層原因是沒有在項目中建立起良好的項目安全文化。
一、安全文化建設至關重要
英國安全健康委員會等機構將安全文化定義為“安全文化是個人和群體的價值、態度、觀念、能力和行為方式的產物,它決定了對組織的安全和健康管理的承諾,以及該組織的風格和熟練度”。我國安全文化界將安全文化歸納為“安全文化是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為維護安全而創造的各類物態產品及形成的意識形態領域的總和”。
1.項目安全管理與項目安全文化
項目安全管理是項目順利進展的保障,在項目管理中處于重要位置。項目安全文化素質及其安全文化環境直接影響管理的機制和能接受的方法。項目安全管理是安全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安全文化在安全管理中的某些經驗化、理性化不斷發展和優化的體現,科學的項目安全管理也屬于項目安全文化建設的范疇。項目安全文化的氛圍和背景或特定的安全文化人文環境也會形成或造就項目特殊的安全管理模式。項目安全管理的進步和發展,作為一種獨特的安全文化發展過程,作為項目安全文化的一種表現和相對獨立的現象,豐富了項目安全文化,促進了安全文化的發展。項目安全文化與項目安全管理有其內在的聯系,但安全文化不是純粹的安全管理,項目安全文化也不是項目安全管理。項目管理是有投入、有產出、有目標、有實踐的項目活動全過程。安全文化與安全管理互相不可取代。
2.項目安全文化建設的目的與意義
項目安全文化建設的目的是,通過將安全文化建設與項目管理有機結合,將企業的先進安全理念與良好實踐應用于項目管理具體工作中,確立項目所有成員共同遵守的安全核心價值觀和安全理念,通過開展相關的活動和項目管理組的有意識引導,培育和創造良好、健康積極的安全氛圍,使安全工作與項目其它工作和諧統一,使安全工作有機融入日常工作程序中,使安全理念在項目全過程中得到有效貫徹、各項安全管理規定得到有效執行,同時使項目員工的安全素質得到提高,使其職業生涯從項目中受益。用安全文化建設來彌補傳統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真正使安全成為項目全體參與者共同的目標并轉化為工作中的實際行動,將項目安全風險降至最低,和諧地實現項目安全目標。
項目安全文化建設的意義在于調動項目員工的安全工作主動性,實現職工安全與健康。項目安全文化可以激發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項目建設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其結果是減少設備、設施和原材料的損失,減少和防治職業病的發生,保護員工安全和健康,由此充分表明了項目安全文化能夠創造生產力,可以促進項目建設活動的開展,也說明了項目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項目安全文化建設的原則與難點
1.項目安全文化建設的原則與思路
在開展項目安全文化建設時,必須遵循如下的基本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的目標原則;全員參與、通力協作的原則;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堅持與企業安全文化相結合的原則;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
項目安全文化建設的基本思路是:第一、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安全價值觀。第二、建立健全并認真執行安全制度和安全規范。第三、強化安全教育和培訓。第四、提高裝置本質化安全程度。第五、改善施工現場安全環境。
2.安全文化建設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
(1)處理好與企業文化的融合關系。項目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和安全文化的融合,所以必須有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作支撐。良好的企業文化是項目安全文化建設的土壤,因此,在設計和推進安全文化建設時,要和企業的總體價值觀相融合,要與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觀相一致。項目安全文化不能代替企業文化,又不能缺少企業文化。(2)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系。繼承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創新是安全文化建設的不竭動力。項目在不同的實施階段,針對工作環境的變化,既要繼承優良的企業安全文化傳統,又要適應項目工作要求和職工需要變化,不斷創新工作思路,豐富和發展安全文化建設的手段和內容,使安全文化充滿生機與活力。
(3)處理好與項目管理的關系。安全文化應該說是項目安全管理活的靈魂,但它不能代替管理制度。因此,在建設項目安全文化過程中,仍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使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4)處理好與安全投入的關系。安全管理是基于安全設施的可靠性之上的管理,必要的安全投入是安全生產的保證。要加大安全投入,消除設備隱患,為職工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使職工心情舒暢,樂于接受項目的文化觀念和管理手段。
(5)文化建設的長期性與項目短期性的矛盾。需要通過項目相關制度的強化運用、求同存異策略的應用、內外部動力驅動、利用好項目重要里程碑點等方法來解決。
(6)項目安全文化建設需要取得項目干系人的支持,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綜上所述,成功開展項目安全文化建設,需要項目發起企業在具有良好的安全文化基礎,項目安全文化建設要有充足的資金保障和必要的物質投入,項目安全文化建設要有科學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項目要有一定的規模和時間跨度。
三、如何開展項目安全文化建設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按計劃開展一系列的活動,有序地進行項目安全文化理念層建設、制度層與行為層建設的相關工作。
1.理念層建設
(1)安全培訓。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包括業主、管理方、承包商及分包商的人員)入場前必須參加相關的入場培訓。承包商按照合同中的健康安全環保相關要求的規定,為其員工提供適當的培訓和訓練,以確保其具有足夠的知識和技能安全地進行工作,項目組檢查承包商員工是否已接受培訓,如有必要,項目組可針對某些需要強化的內容進行再培訓。承包商保存培訓記錄。項目組審查承包商的培訓記錄以驗證培訓是否符合要求,承包商也定期審查培訓時間和安排培訓材料,以檢查是否可行。培訓效果可通過書面和口頭考試、現場演示或執行工作評價等方式進行驗證。當驗證不合格時,進行再培訓以達到培訓要求。
(2)業績考評。項目組強調hse是每個人的責任,強調“誰主管、誰負責”,將個人的hse表現與年終績效考評掛鉤。績效考評不僅要重視安全生產的結果,也有注重對施工過程的監督和檢查,檢查的結果將作為考評的依據。
(3)安全承諾。項目總經理、項目主要領導及承包商主要負責人均需做出承諾,嚴格執行項目的hse政策。舉行hse承諾活動,項目總經理、項目主要管理人員及承包商項目經理、項目負責人等在承諾書上簽字承諾。之后將簽
過字的承諾板復制成若干分,展示在施工區和辦公區的顯著位置接受監督。其它的施工人員則在相應的地方簽上本人名字。現場發放一定數量的小紀念品。
(4)多樣化的安全活動。項目組和承包商制定了安全活動計劃。其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安全主題活動,例如:印發項目安全手冊、安全生產月、消防周、技能比武、安全檢查,安全激勵、安全競賽等。
(5)廣泛的宣傳。在施工現場懸掛宣傳畫和安全承諾書、安全標語的橫幅、安全警示牌、安全生產人工時統計等,施工高峰期加設必要的現場安全廣播。以積極的態度,通過多樣化的安全宣傳方式,使安全觀念深入人心,使各級管理和施工人員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操作技能得到提高。
2.制度層和行為層建設在認真識別項目重大安全和環境風險的基礎上,應建立科學嚴格的管理體系,將安全環保、防范事故發生貫徹到每個員工的具體操作行為之中。通過持續改進不斷提高管理水平,要求各級管理人員以系統化的思路來計劃、實施、審核、改進(pdca),并將這種思路制度化、程序化、文件化,從而達到持續改進hse管理水平的目的。
體系化管理內容覆蓋了完整的作業過程,主要包括:組織與機構、人員能力及培訓、變更管理、作業許可、安全操作規章、職業健康及個人防護、檢查及維修、體系審核、信息溝通、作業監督、危險品管理、設施設備完整性、危險辨識及風險評價、事故應急、事故管理等。體系化管理為生產作業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各項管理制度和規定是項目組執行的依據。但是由于施工現場的特殊情況,項目組通用的管理規定并不能全面覆蓋,有一些隱性的問題以前的管理規定不能解決。這時,項目組就需要結合現場實際,通過制訂管理文件來作為現有管理體系的補充,并使其得到有效執行。盡可能使制度將項目的作業內容全面覆蓋,發現有管理上的不足立即用制度進行補充完善。使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與此同時,要加強行為層方面的建設:
(1)作業許可制度。項目組要求承包商對于高風險的作業實施作業許可制度,高風險的作業包括:吊裝作業、熱工作業、受限空間作業、高壓調試、射線作業、壓力試驗等。作業前必須按相關的程序辦理作業許可證,作業負責人就作業許可證的內容向參加作業的所有人員交底,作業許可證放在現場。
(2)設備和工具的管理。所有起重設備、吊裝索具、發電機、電焊機、氣焊工具、手動工具、電氣設備、滅火器等在進入項目工地前,承包商必須進行全面自查,不符合的工機具不允許帶到現場使用。在使用過程中,還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定期檢查。
(3)施工用電管理。所有從事電氣工作人員,包括臨時供電或接電人員必須具備有效的電工操作證書。承包商應指派合格人員負責臨時用電的維護和管理。
(4)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管理。承包商為其員工提供必需和適當的個人防護設備。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至少穿戴工作服、安全帽、安全眼鏡和防砸防穿刺安全鞋。高處作業必須系掛安全帶。
(5)文明施工管理。施工總平面的規劃,場地的平整,施工道路的修建與維護,配電箱的設置和施工電纜的敷設,施工材料與工器具等的堆放,都要符合要求。承包商施工現場要設置供員工休息、飲水和吸煙的場所。保證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得到適當的休息、充足的飲水。員工不得在吸煙點以外的區域吸煙。承包商設置垃圾箱,及時回收廢物,廢料、廢物的垃圾和處理要符合相關的規定。
(6)消防管理。作業現場和辦公場所配備消防設備、器材。并應有專人對消防器材進行定期檢查。
(7)保安管理。項目組要求承包商對施工現場實施封閉管理,嚴格控制施工現場的出入人員,以保護項目財產,同時保證未得到允許的人員不得進行到現場。
(8)警示和標識管理。對于存在危險的地方,要使用適當的警告標識或警示帶,以警告進入有危險的項目現場的人員。承包商必須確保施工現場安裝有與潛在危險相應的安全標識和防護欄。
(9)醫療和急救。在現場設有基本的醫療和急救的設備,如急救箱。承包商對現場的hse人員進行急救知識的培訓,以保證其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夠采取正確的措施。所有的醫療都要進行記錄。在夏季有防止工人中暑的措施。
(10)危險化學品管理。危險化學品的使用必須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所有的危險化學品都應有msds(危險化學品安全數據表)。在涉及危險化學品的作業前,必須有技術交底的作業危險分析并制定和采取控制措施。存放在施工現場的危險化學品必須進行識別、分類和標注。存放危險化學品的場所必須設有醒目的警示標識。危險化學品的儲存和使用應有記錄。
(11)環保管理。油、油脂、燃料、油漆、溶劑、酸、堿或污染的廢水不能流入到環境中,更不被允許排放到海里。一旦發生油氣、化學品泄漏,必須立即報告,同時進行圍堵和清潔工作,清理的費用由肇事的單位承擔。作業現場應經常打掃并保持清潔,垃圾集中存放并及時清理、運送到指定地點;工程施工產生的無毒的廢物都要被妥善地處理
- 上一篇:泛讀教學透析與實踐
- 下一篇:小議跨文化交際對非英語專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