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計劃生育工作報告

時間:2022-07-11 03:28:00

導語:十二五計劃生育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二五計劃生育工作報告

緊緊圍繞人口與經濟,"十二五"期間.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努力打造全省人口協調發展先進地區,用新理念啟動新思路,用新思路探索新方法,用新方法打造新亮點,用新亮點贏得新突破;緊緊圍繞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不時推進依法治育,強化利益導向,優化人口計生服務,全面完成了人口計生各項目標任務,為創新,精致,幸福建設發明了良好的人口環境.主要工作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圍繞發展大局,引領統籌發展方向

市委,五年來.市政府始終堅持把人口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的重要內容,納入小康社會和"三個"建設大局之中,統籌決策,協同推進,出臺了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關于組織實施計生民生牽手工程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切實做到"五個有",即全委擴大會議有部署,年度人代會有安排,政府為民辦實事有內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有指標,重大調研有課題.各地堅持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將人口計生工作納入綜合考核體系,納入政府年度目標任務,納入重大事項的督查范圍,層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市,縣兩級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五年來共計109次聽取人口計生工作情況匯報,專題研究解決了人口計生工作中的一系列問題,有效地推進了計生獎扶政策落實,優質服務體系覆蓋,人口公共財政投入,計生機構隊伍穩定等工作.

各地創新思路,實際工作中.尋求突破,采取三級聯創,現場會辦,國策述職,末位淘汰制等新舉措,通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平時檢查,專項檢查,年終檢查相結合,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的立體考核方法,層層推動,確保了人口統籌發展的有效推進.近兩年,國家人口計生委科技司,政法司,人事司,發展規劃司,宣教司的領導及專家組分別來揚對公共服務均等化,人口發展研究,職業化建設,人口文化建設,生殖健康服務模式等進行專項調研,對我市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統籌發展效果給予充分肯定.全省人口計生委主任會,全省優質服務體系建設現場會在市召開,分別考察了市的創新效果—全國首家掛牌的"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公共服務中心",對我市推進公共服務的理念,內容,做法,效果予以高度評價.市在公共服務均等化,新農村新家庭建設,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陽光計生,隊伍職業化建設,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做法和經驗,全省有關會議,中國人口報》,人口與計劃生育》雜志等媒體上作專題介紹6次和重點報道57篇.2009年市實施的"計生民生牽手工程"和"數字計生"兩個項目獲省創新獎

二.咬定規劃目標,落實統籌發展責任

認真組織實施《市人口與計劃生育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五年來.較好地完成了規劃》中明確的"2010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左右,計劃生育率堅持在97%以上,出生人口素質明顯提高,出生人口性別比趨向正常,育齡群眾普遍享有良好的計劃生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務,新型婚育觀念和生育文化基本形成,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逐步完善,蘇中率先建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新機制,率先建立計劃生育服務新體系,全面實現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兩個轉變"等目標任務.居統計,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計劃生育率均逾越目標值;其中2010統計年度,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15‰,計劃生育率為99.36%.

省政府印發了關于"十二五"期間省對市實行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的意見》,"十二五"期初.下達了市"十二五"期間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8項主要目標.市政府根據省政府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下發了關于"十二五"期間市對縣(市,區)實行人口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的意見》,并對"十二五"期間目標責任進行了年度分解.從5年來的工作情況看,市"十二五"人口和計劃生育責任制目標執行情況良好.

從人口計生事業統計結果看.2010年,1."十二五"期間的8項目標中,除出生人口性別比略高外,其他7項目標全部完成年度分解任務并高于省定目標值.其中,計劃生育率,孕前-圍孕期保健率,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率,依法管理,優質服務和群眾滿意率分別比目標值高2.36,11.40,5.12,11.78個百分點,財政投入人均計劃生育事業費比目標值高2.10元

三.著力破解難題,提高統籌發展質態

統籌解決人口問題面臨的突出矛盾主要是人口計生工作處于轉型階段,深入調查研究中發現.局部群眾生育觀念與現行生育政策的差異,適應群眾愿望和需求的利益導向機制不夠完善,流動人口急劇增加而服務管理"一盤棋"格局還未形成,推進大人口工作信息化水平亟待提升.市把解決新時期人口計生工作的突出問題貫穿于推進統籌發展的全過程.

依法堅持低生育水平的穩定.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穩定低生育水平是重要的基礎,1.必需運用法律,經濟,教育,行政等手段進行綜合治理.市通過抓關健,突重點,抓暗訪,攻難點,抓督查,推整治,使全市的生育水平一直堅持穩定.一是政府牽頭專題調研,解決重點問題.每年底,市政府分管領導帶領政府辦,人口計生委,財政局,發改委等相關部門的同志,赴各縣(市,區)進行專題調研,聽取工作匯報,解各地工作狀況,現場研究解決難點問題,進一步明確年度工作要重點關注和解決的問題.年初,召開全市人口計生領導小組會議,各成員單位圍繞重點問題集體研究對策和責任.近年來,逐一解決了建立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制,綜合治理性別比,推進信息共享,啟動持證企業退休職工一次性獎勵,加大職業化隊伍建設等8個方面的重點問題.二是職能部門明查暗訪,研究突出問題.每年組織全市人口計生工作明查暗訪,不時加大暗訪的針對性,查違法生育,查性別比失衡,查違法收費,查服務質量,查瞞報漏報等,通過明查暗訪,全面真實地把握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突出問題,認真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和解決的措施.三是成員單位聯手整治,主攻難點問題.針對違法生育回潮,尤其是富人,黨員干部超生對社會造成的惡劣影響,2008年,市人口計生委與宣傳,法院,監察,工商等11個部門,集中3個月時間,采取村級自查,鄉鎮核查,部門聯查,群眾舉報等方法,對全市違法生育對象進行拉網式清理和依法處理.清理城鎮違法生育614人,分別依照法定順序立案查處,對19名違法生育的黨員給予黨紀獎勵,對6名違法生育的干部給予了行政處分.同時,進一步建立健全有獎舉報,部門會審,聯合執法等制度,促進全市生育秩序的明顯好轉.

實現城鄉優質服務體系全覆蓋.市將優質服務體系建設作為民生工作的首要任務全力推進.至今年4月底,2.全市1453市級1個,縣級5個,鄉級84個,村級1363個)服務機構全部完成新建改建任務,覆蓋率達100%,并全部通過國家和省級驗收,改建的速度和質量由原來全省的倒數第一提升到第四位.改造后的服務機構為廣大群眾提供優生優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等"六位一體"服務.市,縣兩級服務機構銜接的國家和省項目點由原來的12個增加到27個,服務機構的年業務量提高了20%以上,群眾的滿意度由原來的87%提升到97%.今年,1個縣級站和4個鄉鎮站申報國家級示范站,2個縣級站和25個鄉鎮站申報省級示范站.

積極推進"陽光計生"行動.依照"便民,3.維權,服務,和諧,法治"要求,堅持將依法行政貫穿人口計生工作的各個環節.一是開通12356"陽光計生"服務熱線.全省率先開通熱線,提供全部服務功能,通過語音服務和人工服務24小時為群眾提供政策咨詢,辦事指南,接受群眾投訴舉報,意見建議,進一步疏通聯系群眾的渠道,同時建立限時辦結制,增強監督維權實效.110月份,共接打咨詢,隨訪電話5987人次,滿意率達100%.二是積極推進依法行政和行風建設.今年5月,制定下發了市人口和計劃生育系統基層文明執法專項活動實施方案》,6月下發了關于完善和規范人口和計劃生育政務公開內容的通知》,啟動了崗位廉潔從政責任制試點,走在全省前列.三是強化行政執法監

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全市縱向到底,督檢查.市人口計生委成立信訪工作領導小組.橫向到邊的計生信訪網絡,嚴把信訪第一道關口,為信訪群眾搞好服務,使信訪渠道疏通無阻;堅持開展計劃生育有獎舉報和村政務公開,及時查處徇私舞弊,弄虛作假,違法生育,非法抱養,瞞報漏報等問題;對于群眾來信來訪,反映并要求解決的各種問題,信訪人員認真調查和處理,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結果,連續3年做到省,市零上訪.

努力完善利益導向機制.各級黨委政府把人口計生工作納入關注民生,4.以完善利益導向機制為抓手,政策推動,活動倡議,機制保證,實績明顯.一是落實人口計生法定獎勵政策.全面推行農村局部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特扶制度,5年來,發放農村計劃生育獎扶金,計劃生育特扶金9028.37萬元,受益群眾131648人.二是加大計生獎扶政策落實力度.采用多種形式落實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努力提高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兌現率,各地通過減免義務工,節日慰問,免費組織參與生殖道感染綜合查治等方式兌現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不少企事業單位把獎勵金規范提高到每人每年100元.2009年8月,全面啟動持《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退休企業職工一次性獎勵工作,今年底前將啟動全面兌現.三是推進"政策關愛惠計生"行動.市人口計生委,民政局等13個部門聯合出臺《關于對計劃生育相關困難群眾實行優先優惠幫扶的若干意見》,建立了對獨生子女特困家庭的扶助機制.對城鎮戶籍獨生子女父母中的無業人員60周歲后還沒有享受獎勵扶助政策的對象,參照農村獎扶政策實施獎勵扶助.加大農村獎勵扶助力度,從2009年起,對所有特扶對象每年加發扶助金120元.對依法鑒定為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的49周歲以上的獨生子女父母,參照省特扶實施特殊扶助政策,發放特殊扶助金.對享受城鎮和農村低保的獨生子女家庭,實施低保金優待政策,正常低保標準的基礎上增發15%低保優待金,等等.四是開展"親情牽手進萬家活動".2008年起,市人口計生委,市計劃生育協會將"親情牽手進萬家活動"作為生育關懷行動的品牌來打造,對全市計生困難家庭進行調查,分類建立了困難家庭檔案.針對需求,采取黨員干部結對幫扶,經濟能人技術幫扶,企業老板照顧就業,社會團體捐款救助,機關部門助學助醫,逐步建立起結隊幫扶機制,群團聯動機制,平安投入機制."十二五"期間,全市累計籌集2560萬元,幫扶計生困難家庭25萬戶,啟動生育關懷項目100多個,滾動結隊幫扶14209對,組織志愿者服務隊2000多隊,志愿者人數近4.9萬.

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面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形勢,5.新情況和新問題,適應"一盤棋"服務管理格局的要求,立足從實際動身,因地制宜,研究探討"社區,企業,市場"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模式,突出體制和機制創新,加強部門和區域協作,全面推進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一是狠抓網絡建設.整合工作隊伍,整合部門力量.新"三定"方案中,將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列入人口計生部門新的重要職能,設置了流動人口處;各鄉(鎮,街道),村(居)明確了流動人口協管員.采取計衛合一,計企合一,計警合一等多種途徑,有效整合計生,公安,衛生,社區,屬地企業等各方力量,明確各自協作職責,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創新管理模式.探索實踐社區新市民人口計生服務管理"一二三四五"項目工程,"一證三合同五服務"服務管理模式,以塊管理為點,以沿街商鋪服務為線,以部門聯動為面的流動服務管理工作機制.

著力推進信息化建設.為順應信息時代"大人口"工作要求,6.2009年,全市市,縣兩級投入190多萬元用于人口計生信息化建設的設備更新,新采集,錄入200多萬條人口信息,依照國家和省人口基礎信息及字段要求,建成了500萬人(含流動人口)人口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的建立不只為人口計生干部掌握全市人口基本情況,拓展全口徑人口的計劃生育公共服務提供了信息支撐,也為加強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礎.

四.創新工作特色,打造統籌發展品牌

市委市政府要求各條線,推進創新建設中.各部門工作都在創新中謀發展.人口計生工作圍繞轉型提質,著力打造了4個品牌,1項得到國家人口計生委推介,2項獲省創新獎.

實施"計生民生牽手工程",1.建立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長效機制.為適應社會轉型,政府轉型,公共需求轉型,人口計生工作轉型的要求,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生優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務的需求,2009年初,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從2009年至2011年,用3年時間,全市實施"計生民生牽手工程"并下發《實施意見》,以此為載體,推進建立政府主導,計生牽頭,部門聯動,群眾參與的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長效機制.各級人口計生部門與政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群眾團體,新聞媒體,企事業單位,牽手同思考,同交流,同行動,同發展,推進人口研究,人口服務,人口管理,人口宣傳,人口關懷等,為人口計生工作打造創新品牌,為構建"大人口"工作統籌機制奠定基礎.兩年來,市,縣兩級組織實施217個項目,為群眾辦成了127件實事把人口計生工作融入了關注民生,融入新農村建設,融入鄉村化建設,融入城鄉統籌.以計生民生牽手工程為載體,逐步建立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長效機制.各地黨委,政府修訂完善了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進一步強化部門職責,推進多部門聯合行動,多方式綜合運用,多政策協調配套.各成員單位樹立"大人口"理念,結合實際,積極履職,主動將人口計生工作納入部門工作,做到與本部門工作同計劃,同布置,同檢查,同考核.牽手工程的主要效果在中國人口報》第一版刊發了5篇長篇報道.

打造人口計生公共服務中心,2.推進人人享有優質普惠的均等服務.為實現人口計生工作由管理生育行為向提供公共服務轉變,2008年,市政府投入250萬元,將原市計劃生育指導所改造建設,2009年10月,全國首家掛牌市級人口和計劃生育公共服務中心,成為全市優質服務的引領和龍頭.中心以省世代服務品牌為標準,以"六位一體"公共服務為主導,通過打造公共服務平臺,宣傳建議平臺,信息管理平臺,聯動工作平臺,職業培訓平臺,為城區68萬常住人口,近20萬流動人口提供優質服務.一年來,公共服務中心的建設不只讓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成為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局部,而且讓做好計劃生育服務,做精生殖健康服務,做活家庭保健服務成為可能,年服務量提升了20%.國家和省人口計生委的認可和推介下,一年來,中心接待省內外考察26批次,還接待了巴基斯坦人口福利部的專家考察,得到一致好評.今年,全市1453個服務機構中選擇了18個作為公共服務的試點,分別研究了拓展項目,努力將公共服務逐步推向全市.

制作數字電視和傳播機,3.開辟人口文化宣傳新途徑.為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市將人口宣傳建議納入文化大市建設,邁出了創新步伐.一是開通數字電視.根據群眾對優生優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的共性和個性需求,2009年10月,市開通"數字計生"電視頻道,開設了人口計生動態,政策法規,人口信息,辦事指南,婚育新風,人口公共服務等多個欄目,并將人口計生的政策法規,健康保健,便民服務等內容制作成生動活潑的漫畫和動漫.市民坐在家中,打開電視,通過互動選擇,可以24小時迅捷,輕松,愉快的解人口計生各方面的信息,還可享受方便,快捷的人口計生綜合服務,平均每天的點擊率高達5000多人次,數字電視系統的各個點擊欄目中高居榜首.該工作以其具有首創性,互動性,聯動性,覆蓋性,推廣性獲2010年省人口計生工作創新獎.2010年4月底,完成了人口計生12356服務熱線的功能拓展,增加了政策咨詢,行政服務,信息采集和流動人口服務等項目,使知識傳達與實事服務有機融合,平均每月服務量保持在6000人次以上.二是制作文化傳達機.2009年,市人口計生委聯合市殘聯,市科協制作了文化傳達機,將人口計生宣傳,科普教育,殘疾預防等知識等制作成電子讀物,植入文化傳達機,首批100臺文化傳達機贈送至社區,醫院,車站,商店和行政服務窗口等基層單位,為傳達先進文化,普及科學知識,提升文明素質,開辟了新的通道.三是組織大型活動.與市文明辦,日報社,廣電總臺,攝影家協會等8個部門和單位牽手,勝利組織了"同一個家園","大地飛歌","人文明風"人口與幸福攝影大賽等大型活動,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編輯《市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統計數據集》,4.為黨委政府及部門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十二五"以來,市加大對統計制度的改革,2007年全面實行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統計制度,2007年底事業統計報表的基礎上,編發了第一本《市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統計數據集》.今年為了適應大人口統籌機制的建立,對《數據集》進行了創新和改版.數據來源更廣泛,由單一的計生部門數據擴大到統計,公安,衛生,教育,民政等9個部門的數據;數據內容更充實,由單純的人口計生事業統計數據拓展為"人口數量,人口增長,人口結構,人口教育,人口健康,人口計生公共服務,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人口計生事業投入保證"八個部分的內容;數據表示更直觀,充分利用全員人口信息系統的數據,繪制了市常住人口金字塔,改變了以前人口結構描述只能看表格的弊端,更能直觀地表現人口年齡性別結構;統計口徑更科學,變以前單一的計生部門常住地統計口徑,為不只有常住地統計口徑,還采用了相關部門的戶籍地統計口徑,有利于數據對比分析;數據比對更直接,以前的數據只局限于當年發生,今年的主要指標

不只有當年發生數,還包含了"十五"或"十二五"以來的數據.還有累計發生數,更加方便查閱和進行比對性研究.該《數據集》編發得到多方面的肯定,全省是唯一的,也是市今年的創新.

五.打造優良團隊,注入統籌發展活力

重視人口計生隊伍建設,市委市政府從人口計生事業繼續發展的高度.2009年8月,市委組織部,市編辦,市人事局,市財政局,市人口計生委聯合下發《關于加強全市人口和計劃生育隊伍職業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提升人口計生隊伍能力和水平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具體舉措.

送進來接受高層培訓.2009年,1.實施"雙千培訓"計劃中,分別在中央黨校和國家人口計生委南京培訓中心舉辦人口計生工作培訓班.各縣(市,區),相關部門,鄉鎮人口計生黨政分管領導和人口計生管理干部共113人參加了高層培訓,接受了國家和省人口計生委領導,中央黨校和人口學院20多位領導和專家的高層輔導,學員們從多個角度分享了新時期人口計生工作的實踐創新效果,交流了工作經驗,掌握了相關信息,學到工作方法,引發了深層思考.

請進來帶領深度調研.今年3月,2.邀請國家人口計生委專家組副組長,中央黨校李慧英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宋少鵬副教授等專家學者帶領調研組,來我市開展以"權力為本"生殖健康服務模式的調研.組織計生工作者隨專家組在高郵市三垛鎮和廣陵區進行了為期5天的深度調研,召開各類座談會8次,入戶面對面訪談109人次,實地考察縣,鄉,村(社區)服務機構16個,解群眾需求和愿望,學習群眾工作方法,分析基層工作面臨的問題和矛盾.通過跟班調研,計生工作者對推進公共服務引發了認真的思考,形成了共同的認識:群眾需要我,最需要我育齡群眾;要群眾首選我,必需提供優質公共服務;要群眾認可我,必需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

抓試點推動職業化建設.2009年,3.省職業化試點單位寶應縣舉辦了生殖健康助理咨詢員培訓班,來自鄉鎮,村居的91名人口計生基層干部參與了生殖健康咨詢的基礎理論和咨詢技巧培訓.2010年5月,全體學員參與了國家生殖健康助理咨詢員考試,通過率達82.4%.今年,把寶應縣職業化試點的經驗做法在全市推開,各地因地制宜,找準職業化培訓與開展公共服務的結合點,開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個性化的職業培訓.同時積極組織科技大練兵活動,開展學歷彌補教育,40多位同志完成了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的學歷提升.

六.創新工作機制,提供統籌發展保證

市把創新工作機制作為重要保證推進統籌發展中..

政策保證機制.讓政府出臺政策做引導,1.讓部門配套政策做支撐,尋求可持續發展的項目資金,惠及廣大育齡群眾.納入政府民生政策.以"計生就是民生,民生就是責任"理念,將優質服務體系全覆蓋以獎代補政策,企業退休職工一次性獎勵政策,提高社區公共服務項目經費等寫進黨委政府每年的1號文件,為公共服務的推進提供政策保證.出臺擴大生育平安支付政策.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及時研究逐步擴大生育平安支付范圍的政策,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出生缺陷二級,三級篩查,女職工生殖健康檢查和兩癌篩查.

財力保證機制."十二五"期間,2.各地在政府財力依然緊張的情況下,不時加大對人口計生事業的投入,努力確保對計生工作經費投入增加幅度高于經常性財政收入增長速度,保證"十二五"期末達到人均30元的規范.2009年開始,市財政每年按城區人均3元的規范安排鄉村社區人口計生公共服務經費,兩年來共安排462萬元.各地對優質服務體系全覆蓋,各項獎扶政策的落實,推進優生促進工程,特別是對國家,省科技服務項目點建設,財政投入上給予了大力的支持.

"一票否決"機制.根據形勢發展和工作需要,3.及時修訂人口和計劃生育"一票否決制"實施方法,加大對黨員干部,公務員及社會名人,富人的違法生育查處力度,重大評優評先活動,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名,公務員錄用,小康村驗收等方面,凡違法生育的鎮,村,部門(單位)和個人,堅決實行一票否決."十二五"以來,共對發生違法生育行為的18個村,7個企業和43名個人實行了否決.

考核評估機制.積極探索改革考核評估方式,4.打破年終考核"一錘定音"做法,采取"四個結合"和"三個加大"方法."四個結合",即實行定性評估與定量考核相結合,年終考核與過程考評相結合,全面評估與專題調研相結合,平時督查與信訪查處相結合,不時創新評估體系."三個加大",即加大考核獎勵力度,加大計劃生育條線考核力度,加大過程評估的力度.一系列富有效果的工作機制的建立和完善,為推進人口計生事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市人口計生工作雖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十二五"以來.但與先進地區相比,與人口計生工作的新要求相比還有缺乏,主要表示在:一是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體制機制有待完善.適應新時期人口工作的新要求,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領導機制,協調機制,監督機制和問責機制,需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二是人口發展結構性矛盾突出.盡管我市在出生人口性別比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勢頭有所遏制,但仍然高于正常值;出生缺陷發病率接近省控指標,出生人口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老齡人口高速增長,社會養老保證體系尚不完備,養老風險不時加大.三是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亟待加強.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的發展,鄉村化進程的加快,流入人口日益增多,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難度加大,管理體制,服務體系和經費投入還不能適應.四是人口計生公共服務需要提升.優質服務體系全覆蓋的基礎上,要適應育齡群眾的需求,進一步提高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水平,提升人口計生公共服務能力,充分發揮計劃生育服務陣地的作用.

全面推進創新,今后幾年.精致,幸福建設,加快實現現代化的關鍵時期,更加需要良好的人口環境,更加需要優質的人口服務.將以完成省委,省政府下達指標為基礎,省人口計生委的指導和支持下,進一步形成共識,凝聚力量,突出重點,狠抓關鍵,以人口數量合理,素質提高,結構優化,遷移有序為重點,推進人口問題綜合治理和人口計生優質服務,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上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