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信息化小結

時間:2022-07-21 09:58:00

導語:校信息化小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信息化小結

校園網與視頻直播平臺的整合和利用,努力方向是教師個人網頁與博客的建立并與校園網的連接互動。通過內網與外網的互聯與整合,實現教師在家里也發送學校的新聞、公告、照片,實現了內容每日更新還有一定困難。學校校園網各部門擁有部門網頁,班級擁有班級網頁等工作有待提高。

34名教師,校現有14個教學班。469名學生,計算機101臺(有10臺欲打報廢需更新)生機比:61師機比:11隨著我區教育現代化、高水平、高質量區域均衡發展的逐步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信息技術應用越來越被重視,硬件建設不時增強,信息技術建設每年都增加投入。有了這樣好的發展基礎,把信息化建設工作做為我校整體工作的一部分,納入規劃,并逐步落實。網絡資源開發和利用為我校教育教學深入開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和資源保障,為全面推進學校發展發揮極大的功能。

一、組織保證、制度管理

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充分認識信息化建設在提升學校辦學特色。優化課堂教學效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的積極促進作用。為了進一步深化信息化工作,學校建立了信息化工作領導組織機構,成立三個小組即:信息技術應用領導小組、信息技術工作小組、教育教學資源開發小組,形成由校長主管、書記、副校長分管,信息技術小組教師具體貫徹實施的管理網絡和運行機制,確保了校運用信息技術應用管理在組織上、技術上、資金上得保證和支持。職責明確,強化過程,制度約束。

確保信息技術課程計劃的落實,學校先后建立了計算機網絡平安管理制度》網絡管理人員工作職責》微機室管理制度》微機室學生守則》學校資源開發工作管理方法》等相關制度。開足開齊上課與上機操作兩課時。

二、有限經費、有效投入

把有限的經費用在刀刃上,學校經濟基礎很薄弱。就是有限經費做到有效投入,那就是促進教師發展和學校發展。學校把加強對全校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能力的培訓納入教師專業化隊伍建設的重要一環。這項工作主要分三步走:一是學校拿出經費組織教師參與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信息技術相關知識培訓,確保了專任教師培訓合格率為100%適齡教師參與國家教育技術考試通過率為100%占教師總數80%二是為了進一步提高我校教師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使用率和覆蓋率,經常組織本校教師的校內培訓相關信息技術育培訓,學校領導及信息技術教師經常為老師做計算機應用培訓,并隨時為教師答疑解難。三是對資源開發小組成員的提高培訓,以青年教師為龍頭,提高教師整體的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和水平。學校對資源開發小組成員給與不同等次的獎勵,獎金不多但是一種肯定和鼓勵。

全員提高

三、發揮專長。

缺少專任教師一直困惑著我可我還很慶幸,校計算機專任教師隊伍一直不穩定。校王洪波書記通過自己的自學研究,對信息化建設方面有較強的實踐和指導能力。王書記作為分管領導充分發揮了作用,培訓教師、專干;為資源開發小組提供有效的技術保證的基礎上,參與日常信息化管理工作和校園網的開發,協助校長規劃設計學校未來的信息化發展。

學校為計算機專職教師提供機會和平臺,隨著專職教師的不時補充。積極支持他職培訓,并發揮計算機專職教師作用以點帶面,強化校本培訓,促進全員提高。根據教師年齡情況,提出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要分層次不斷提高。老教師學有新得,永不落伍;青年教師學有創新,脫穎而出;骨干教師帶頭打樣,率先示范,全面提高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和水平。

促進課件開發能力的提高,學校要求教師對信息技術教育的管理和應用達到四會”三能”即一般教師會原理、會操作、會整合、會管理;擔負培訓任務的專職教師能講課、能示范、能輔導。重點是加強對教師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的指導。提高設備利用率和課程覆蓋率。圍繞著教學課件的開發、設計與制作我提出了教學課件要具有“四性”科學性、藝術性、實用性、趣味性,學校進行培訓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課件展示匯報活動。先后進行了班主任家長會講座的ppt交流展示,圍繞教學重點進行“教學重點重點說”交流匯報,青年教師的說課展示活動等;交流展示的內容豐富和更新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資源庫的內容。目前,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已經覆蓋了完全學科。

能夠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科整合的教師100%學校信息技術資源開發小組的老師圍繞授課內容對“課標解讀、教學法指導、家庭作業、教學反思”等文本資源及其“動畫、課件、視頻”等相關素材進行搜集整理。校關于北師大版數學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方向與位置》局部,教學實踐中。區第一次資源開發活動中獲一等獎。徐一楠老師代表沙區參與了大連市第二屆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技能說課比賽,獲小學組二等獎。上學期,徐老師還參加了遼寧省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工作應用效果評比與展示活動優秀教學設計方案評選活動。

對學生進行局域網共享文件設置、平安使用網絡的教育指導。通過開展電腦小報展評以及校本課的延伸,學生的培訓我結合教材。不時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共享資源

四、建網建庫。

學校以網絡為基礎,學校在發展規劃和工作計劃中提出的工作目標是以校園網建設為抓手。積極搭建教學平臺、管理平臺、信息交流平臺,建立全校教育資源與信息的共建、共享、共研的長效機制,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革,使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得到靈活有效地應用,促進我校的教育現代化。

管理跟上后,當所有的硬件設備到位。艱巨復雜的建網,建庫工程擺在面前。校園網、資源庫就好比一個大水庫,沒有網,水庫就無法運行,沒有蓄水,水庫就無法發電。措施是建網、建庫、建隊伍齊頭并進,發動全校教師全員參與。目前,學校在日常工作中充分發揮了校園網絡作用,利用視頻進行維護國家利益主義專題片教育、衛生平安教育、少先隊及學校各大型活動、家長會等直播活動。收到較好效果。

教師個人教育教學資源的1.5g,學校資源庫總量650g學生教育資源350g教學資源光盤150g課堂教學實錄、家長學校紀實等約150g為教師提供教育教學中可借鑒與應用素材。初步實現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