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問題情境設立研究匯報

時間:2022-08-15 09:22:00

導語:教學問題情境設立研究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問題情境設立研究匯報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和生活脫節等情況。想情境圖就是把生活中的事情搬到課堂上。只要有數學課就一定會有問題產生,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我對數學教材情境圖的利用不充分。學生學習數學后又出現無法學以致用。因此我決定小課題就從數學問題情境創設的研究入手。

交流的小課題是數學問題情境創設的研究

一、建立課題的目的:

(一)通過研究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理解力、創造力和探索精神。

(二)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

這種“問題”有兩層含義:一層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問題意識的培養;另一層是結合學習內容,觀察思考,提出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三)積累教師個人經驗,為今后更好的教學服務。

基于上述種種,我在近年中不斷進行情境教學的研究,不斷尋求新的發展。

二、課題實施步驟

(一)以理論學習為指導,把握教改現狀,明確教改方向。

課題確定以來,我認真學習了《新課程標準》以及有關問題情境教學的多篇文章。還與其他教師一起進行交流,以求融會貫通,對課題研究有所幫助。

(二)把課題研究與常規課、各類研究課相結合。探索了問題情境創設的時機。

在教學中,我緊密結合課題認真設計好每堂常規課。每到寒暑假,我就會上網把名師和各省市優秀的觀摩課教案下載下來,整理成適合我班學生特點的教學設計。并研究這些名師的問題情境怎樣創設?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什么?這樣我的視野越來越寬廣。

在教學中,我發現(在新舊知識密切聯系的關鍵處創設問題情境),學生自然會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聯想和探索新知。比如在教授數學三年級下冊《認識分數》時,我就借用了國家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教學實錄的某些部分,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教學效果。接著我就以本課為例,代表我市走上了省教學技能大賽的賽場。這是我的教學實錄。(插錄像)

在導入環節,我創設了一個學生喜歡的去智慧島郊游的情境,激起了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在這個環節中我由淺入深的分別設計了幾個問題,如:先把四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該怎樣分公平?在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以上問題后,我適時追問:那蛋糕只有一個,又怎樣分公平呢?這樣我就自然的導出了本節課要學習的新知識。

當(學生的思維出現障礙時,)往往會退縮,這時,老師要適當地化解問題難點,創設問題情境,將學生的思維從低迷狀態解放出來。

還是本課,在新授課環節中,我根據學生特點,設計了和智慧老人玩折紙游戲的情境,我的問題設計層層遞進,,讓學生主動的獲取了知識,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問題分別是請拿起桌上的正方形手工紙,把它平均分成四份。怎么折呢?請拿起彩筆,想涂幾份就涂幾份。想想你涂色的部分能用哪個分數表示?你們還能舉出幾個分數嗎?那分數該怎樣讀怎樣寫呢?使學生在問題中身臨其境,自然的學習新知。

由此可見,問題情境是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良好“土壤”.

在教學中,我還把課題研究與優質課、示范課相結合,在備課時堅持從教學內容入手,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

(插照片)比如在教授四年級下冊《精打細算》這節課時,我便設計了張阿姨去樂購和華潤萬家購物,讓同學們幫算一算誰家牛奶便宜的問題情境。這節課在區校等領導的指導下在市青年教師觀摩會上獲得了好評。

(三)注重反思,不斷積累。

依據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研究過程,我對照課堂、對照問題進行反思,記錄教學過程中的點滴體會。提高課堂教學藝術。

(四)專家的點撥和指導對課題研究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

我校領導非常重視小課題研究。她們全程參與。為我答疑解難。每次都能引發我深深的思考。學校還盡力為我創造更多的機會,比如讓我到沈陽聽省級觀摩課等等,經過幾年的努力,有多篇教學設計、論文、反思等在省市區獲獎,其中有一篇論文在丹東市數學第八屆年會論文征集活動中評為一等優秀論文,并在大會發言交流。年,我代表丹東小學段,帶著這項小課題的部分成果在《教育信息資源有效應用課堂教學經驗交流會及年中國教育情報研究會年會》上交流,并被評為國家級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為我區爭得了榮譽。也感謝領導對我努力的肯定,年末我被評為元寶區數學品牌教師,可以說我是和小課題一起成長。

三、幾年來,此項小課題取得了一些研究的成果

1、提高了學生的問題意識、質疑探究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課題實施幾年以來,學生的學習行為發生了變化,提出的問題已經能從自身的需要出發,具有一定深度和獨特性,更難能可貴的是在一部分學生身上已經有了不惟師、只惟理的學習品質。在小組合作中,90%的學生能更好地回顧與分析問題解決的過程,他們經常會問:這種方法正確嗎?有沒有其他方法?這種方法還能解決其他問題嗎?在“問”中學生學會了用數學的觀點分析解決問題?,F在我帶的班級已升入初中,從中學反饋的效果來看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要由于其他學生。。由此看出,對學生進行“問題意識”的培養是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2、促進了教師專業化成長。

(1)教學理念發生轉變。

通過學習和研究活動,我明確了自己在教學中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角色定位。

(2)教學行為在轉變。

課堂時,我倡導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將數學的學習延伸到更廣泛的實踐應用范圍。

(3)教科研水平在提高。

我理解、駕馭教材的能力強了,能科學、認真地反思自己的每一節課,撰寫出較高質量的論文。我所任教學班成績穩步提高,

上個月,我校有一個省級課題結題,我參與了最后的整理工作,輔助領導完成了結題報告,對我今后的小課題研究幫助甚大。

年末,我利用業余時間學習了國家心理咨詢師課程,并取得了證書,同時對小課題研究的方向又有了新的想法。

(課件四、下階段研究方向)

我常常在思考:一個好的情境設計最終是要為教學服務,要為提高學生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提高應用能力服務;要為提升學生的數學眼光服務……,下一階段一方面我將圍繞情境創設的“有效”二字上再進行深入地研究。

(1)圍繞情境創設的“有效”二字上再進行深入地研究

心理學認為,性格決定人的命運,而性格是可以改變的,尤其小學6年是人性格的塑造期,我該如何將小課題研究與培養孩子的性格結合起來,也是思考的方向。

(2)將小課題研究與孩子的性格培養結合起來

由于我從教的時間有限,我更需要有經驗的老師有和我一起來研究。此項課題也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請在座的領導和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