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61華誕工作匯報5篇

時間:2022-08-18 05:03:00

導語:國慶61華誕工作匯報5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慶61華誕工作匯報5篇

國慶61華誕工作匯報(一)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1周年,身為入黨積極分子的我感觸頗多。而且我是歷史專業的,所以知道新中國克服了多少困難才走到今天這個繁榮的局面。國慶期間看了《建國大業》、腦子里出現了1949年新中國剛成立那一刻時的畫面。身為80后的我,沒有親臨現場,但查閱了歷史資料后才發現原來開國大典定在哪里也是當時爭論的焦點。

新中國成立之日要舉行一個盛大的典禮,典禮上要巨型閱兵儀式,這個設想在1949年7月底就確定下來了。可是地點一直未定。在開國大典籌備委員會的商量下有兩套方案。

第一套:地點選在市中心天安門廣場;第二套方案:閱兵地點在市郊西苑機場。這兩套方案分別標畫了一張部隊位置及行進路線圖。這兩套方案既有優點,也有缺點。閱兵式放在天安門,有利條件是顯而易見的:地處北平市中心,屆時領袖、軍隊和群眾水乳交融,開國大典可以搞得轟轟烈烈,特別是天安門城樓就是現成的閱兵臺,不必花費太多的力氣,就可以讓全體政協代表到天安門城樓進行檢閱。并且,天安門周圍街道四通八達,容易集中和疏散。

但是,在天安門廣場閱兵,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主要是參加開國大典人員眾多。當日城市交通至少要中斷四個小時。當時長安街不夠寬闊,沒有經過拓寬,只能橫排通過步兵十二路縱隊。

與天安門相比較,西苑機場的優勢在于它有寬闊的機場跑道,沒有阻礙交通的后顧之憂。而且在西苑機場舉行閱兵式,已經取得成功的經驗,1949年3月25日,華北軍區為了歡迎黨中央進入北平,已經舉行過由一萬余人觀看的閱兵式。

在這里舉行的缺陷,首先是那里沒有檢閱臺,臨時搭建應付一些小的場面還可以,舉行將有數十萬人參加的開國大典就不行了,如果要搭建天安門城樓那樣氣勢雄壯的檢閱臺,所費工程之大,投資錢財之多,在當時都是很難辦到的。

對于兩者方案,本人傾向于第一套,可總理直到據開國大典只有一天最終決定用第一套方案。

這座矗立于北平城中央的巍峨壯麗的古代閣樓,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啟遠,受命于天”之意。它建于明永樂十五年。毀于兵火后。清順治八年重建后稱天安門。它是舊皇城的正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天安門城樓,從廣場整體布局上看,大有“橫空出世”之象。從天安門廣場上放眼眺望,天安門城樓金碧輝煌、熠熠生輝,顯得無與倫比的莊嚴、雄偉。實際上,明清兩朝,廣場上的所有建筑,都是作為這一主體建筑的陪襯而建筑的,這就是為什么看上去天安門城樓氣勢非凡的原因。不管是外觀還是內在,它都為人所驚嘆,天安門還是明清兩代帝王從事重要活動的地方之一,其最重要的活動就是“金鳳頒詔”,每逢冬至到天壇祭天,夏至到地壇祭地,以及皇帝大婚和出兵親征等隆重典禮,都要從天安門出入。

天安門,這座封建時代北京城的最高建筑,即將消失它作為封建皇權的所有痕跡,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的舉行將賦予它全新的意義。使它從此擁有嶄新的時空。

《建國大業》的公映講述了1949年前開國前的那一段歷史,那是一段留在歷史課本最顯眼處,對每個中國人來說都有特殊意義的歲月。

國慶61華誕工作匯報(二)

敬愛的黨組織:

忽然想起今年是我國成立61年的重要一年,我還記得新中國成立50周年的時候我還是12歲的小孩子,當時在家里看著閱兵儀式。如今已經是10年的我了,發現自己從相貌上,性格上,事業上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可以說我更邁向了成熟和穩重的成人道路。連我自己也有很大的不同,那么我們偉大的祖國肯定就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前進和發展了。

在這個新中國成立的第61個年頭,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的代表委員們齊聚北京,他們不僅滿載著人民的重托,也傾訴著對祖國的深情厚誼。他們也發出這樣的感慨:我們也該好好總結了,以便繼續前進。我想,對于國家,這61年來的確走得很艱辛。由當初剛剛統一的,發展舉步維艱的國家到現在,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奧運會上勇得獎牌數第一的國家,我們的確在用我們自己的方式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用最文明地方式向全世界展示最好的最和睦的一面。我還是以前學歷史的時候,說新中國剛成立沒多久的時候,GDP是650多億人民幣,而現在已經到了30萬億人民幣了。單純地從數字上來說,已經是61年前的500倍。我童年時所處于的物價水平與我爸爸媽媽小時候的已經相差10倍有多了。例如爸爸會說,我們以前搭個火車才幾毛錢,吃個粥才幾分錢,每個月還要用糧票才能吃到豬肉。到現在我們無論交通費,生活費等等,一個月就要基本1000元。感覺經濟和社會都在迅速地發展。

我覺得中國讓我們驚訝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騰飛,在1998年金融風暴保持人民幣不貶值的經濟實力。更重要的是,在經歷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始終堅持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來發展對外貿易,發展對外交流。我們國家始終堅持和平共處的五項基本原則,力求建立良好的政治形象,同時為維護世界和平也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力量。這可以體現在我國主持的就朝鮮核武器的六方會談。

在教育上,已經基本實現了年義務教育。比起我們父輩那一代,我們現在本科畢業已經不算是很厲害的學歷了,而他們那時完成小學畢業,初中畢業已經很了不起了。國民受教育程度的加深,在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上發揮很大作用。同時通過學校教育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人才。

在體育上,我國2008年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獲得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世界獎牌榜第一的好成績。這對于新中國剛成立時,當有一個中國運動選手獲得獎牌時,組委會居然找不到中國國旗時我們所受到的輕視相比,如今我們又是多么地為國家立于世界之林而驕傲呢。

還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我不能一一列舉出來。畢竟61年太長時間了。我想,除了我國社會生產力的極大提高之外,還包含著中國不斷保持先進性,一直以人為本的宗旨有重要的關系。我覺得一個好的執政黨的確能夠使國家順利地發展開來。而這61多年來,我相信也在不斷地改正錯誤,不斷地學習和改進中。作為大學生,我們也應該反思自己過去20多年來所走的路,可能有做錯的地方,但是我想只要能夠從中學到教訓,我想我們也會像國家一樣,一直在尋求探索中成長的。

國慶61華誕工作匯報(三)

熱烈而又隆重的建國六十一周年閱兵式雖已過去幾天了,但那震撼而又莊嚴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作為有著優久歷史的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我倍感驕傲和自豪。從胡總書記那威嚴的臉龐和炯炯有神的目光里我讀出了民族的復興、國家的強盛、社會的和諧和富庶在我們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了最好的詮釋。

思緒忽然回到了六十年前,仍是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代偉人同志用他老人家那鏗鏘有力的手一揮,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舉國上下更是一片沸騰,歷經坎坷、飽經磨難的中國終于挺直了脊梁,自此邁開了她歷史的性的腳步,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今天,用六十年的時間卻走過了許多歐洲國家幾百年的道路,從生活、文化、人權、民主、自由等各個方面都為世界做出了她巨大的歷史貢獻。

仔細回味一下,多少代人的犧牲和努力,才換來了今天的興旺發展、繁榮昌盛,想到此,我更是感慨萬千,曾經的中華民族飽受列強的欺壓甚至蹂躪,各類不平等條約強加給貧窮的中國人民;火燒圓明園更是給我中華文化留下了永遠的創傷和烙印;日本帝國主義的軍刀更是不知道令我多少中華同胞血流成河、生靈涂炭.......同志們,以史為鑒啊,那喪權辱國、人民流離失所的場景是多么的殘痛啊!牢記歷史吧!落后就要挨打,努力奮斗換來自尊、自強!

六十周年國慶,使我慷慨激昂的同時,也更使我想到了責任,作為當今中國的建設者和繼承者,責任重大啊!世界發展到今天,國際形式和問題更加復雜和嚴峻,我們一定要在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的環境下勇于承擔責任,努力學習和工作,頂住各種壓力,戰勝一切困難,奮勇前進。也只有如此,我們才能使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從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更上一個新臺階,我們才能更多更好地贏得國際社會的認可和尊重。學習、實踐、創造,努力,努力,再努力!同志們,我們的確任重而道遠啊!

我再次鄭重呼吁:所有中華之兒女,堅持學習和創造,繼續奮發圖強,強身健體,克服前進中的一切困難,奮勇前進,以樂觀、積極的心態,勇敢而堅強地承擔責任,爭取使我中華民族盡快立于世界優秀民族之林。明日之世界,必屬我中華之兒女。

國慶61華誕工作匯報(四)

金秋十月,我們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61華誕。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61年不過是短暫一瞬,但對于中國、對于中國人民來說,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不平凡歷程,充滿奇跡,充滿輝煌。

回首這不同尋常的61年,可以清晰地看到,61年來全國各族人民同甘共苦、破浪前行的奮斗歷程,全國人民同心協力、與時俱進的精神面貌。

61年前,新中國剛成立時,國內經濟環境十分惡劣,生產設備落后,這對剛為解放事業嘔心瀝血的中國共產黨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可是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61年來始終不變,一代代的黨員都用行動實踐這一理念,夙興夜寐,奮斗于前線。

61年來,我們始終如一的堅持努力。也曾遭遇到困難挫折,有過風險考驗,但在每一個歷史關口,旗幟和道路沒有變,改革開放的航向沒變,我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現代化建設的航船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破浪前行。

61年時,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的事業,蓬勃發展,蒸蒸日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用短短61年時間,將一個積貧積弱、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落后國家,建設成一個團結統一、繁榮富強、生機勃勃的新興大國,譜寫了中華民族發展史和人類發展史上的光輝篇章。

回首往昔,豪情萬丈;矚望未來,信心滿懷。當在這重溫這輝煌的61年。一起梳理各條戰線櫛風沐雨、攻堅克難的發展成果,就會更加深深地理解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的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會讓我發自心底地贊嘆我們偉大的祖國。我要銘記國家可歌可泣的奮斗史、發展史,是為珍惜一代又一代人以辛勞、奉獻和犧牲換來的幸福生活和寶貴精神財富。就會讓生于時代洪流的我緊緊抓住眼前的歷史機遇,即使我走出了校園邁入社會,在任何時刻都不能放松學習,要更加不懈求索、奮發圖強。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去共同鑄就新的發展里程碑,在神州大地重新煥發了光彩。中華民族自立自強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東方巨龍在騰飛。

國旗飄飄,在這舉國上下歡慶國慶節之際,讓作為一名黨員的我,為中國成立61周年這一喜慶節日上獻出我一份深深的敬意與祝賀。

國慶61華誕工作匯報(五)

敬愛的黨組織:

讓全世界人民矚目的即將到來的10月,讓全世界人民矚目的中華民族建國61周年,作為中國人民為感受這一刻感到驕傲。

回頭再看,這是中國共產黨經驗61年的深刻總結。過去61年,是中國社會發展最快的61年,也是空談最少、實干最多,干擾最少、實惠最多,折騰最少、穩定最多的61年,是中華民族同心同德共同奮進的61年。中國共產黨堅持為人民服務不動搖,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我們不能動搖,我們也不可動搖,因為歷史已經證明,無論是封閉僵化的老路,還是改旗易幟的邪路,都行不通,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不能懈怠,因為同我們的遠大目標相比,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必須長期奮斗、頑強奮斗、不懈奮斗。我們不能折騰,因為30年改革開放所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唯一正確道路,必須沿著這條道路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

縱觀當今世界,中國正面臨百年來難得的戰略機遇期,61年的積累讓我們處于一種主動的態勢,必須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展望未來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多、底子薄、發展很不平衡的大國,我們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所肩負任務的艱巨性和繁重世所罕見,我們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所面臨矛盾和問題的規模和復雜性世所罕見,我們在前進中所面對的困難和風險也世所罕見,必須銳意進取,迎難而上。

從歷史來看,我們曾多次與機遇擦肩而過,如果我們因為動搖、懈怠、折騰,錯失時代給予我們的機會。無論是機遇還是挑戰,都需要我們從維護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維護國家安全、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出發,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把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現在全世界都發生了金融危機,中國在黨的領導下正努力積極的應對,確保人民的工作生活穩定。我身為預備黨員,有信心,有決心看到東方巨龍的再次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