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班組構建安全文化實踐報告
時間:2022-09-25 04:35:00
導語:企業班組構建安全文化實踐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安全系統工程理論告訴我們:有效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實現企業安全生產,一是需要“技防”——安全技術保障;二是要求“管防”——安全管理防范;三是依靠“人防”——安全文化基礎。企業是安全生產系統的機體,班組則是這一機體的細胞。班組的員工是安全生產的主體,班組長要帶領員工去實現生產過程的安全。班組安全生產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員工的生命安全,班組安全決定企業安全生產的命運,班組生產過程和作業過程的安全是一切安全生產工作的歸宿。
班組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1.班組是安全生產之基
貫徹和實施各項安全要求和措施的實體,生產班組是執行安全規程和各項規章制度的主體。更是杜絕違章操作和重大人身傷亡事故的主體。因此,生產班組是安全生產的前沿陣地,班組長和班組成員是陣地上的組織員和戰斗員。企業的各項工作都要通過班組去落實,上有千條線,班組一針穿。國家安全法規和政策的落實,安全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程序的執行,都要依靠和通過班組來實現。特別是現代企業,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運行,以及安全科學管理方法的普及應用和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都必須落實到班組。反之,班組的安全生產各項措施不到位,規章和制度得不到執行,將是事故發生的土壤和溫床。
夯實安全生產基礎,班組是安全生產的執行層。抓好班組安全文化建設。使事故預防的能力體現在基層,這是企業確立的長效安全生產的工作戰略。
安全生產的目標是為了員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企業安全生產的最終歸宿是員工。而企業安全生產的實現最終要落實到現場單元作業,要依靠班組員工的安全作業和操作規范執行來實現。員工的安全素質決定著企業安全生產的命運,班組的安全生產狀態決定著企業安全生產的效果,員工和班組是安全生產管理木桶理論的最短板”企業應該制定“夯實安全生產基礎,注重班組安全建設,保障生產效益穩定發展”安全文化建設戰略目標,確立“依靠員工、面向崗位、重在班組、現場落實”安全文化建設思路。班組安全文化是企業安全生產“三基”基礎、基層、基本)根本。
2.班組是事故發生之源
只有細胞健康,生產單元(班組)安全系統的基本細胞。肌體才能健康。生產過程中無數次事故教訓表明,事故發生的主因是現場,班組。因此,搞好安全生產,關鍵在班組。
98%的事故發生在生產班組,通過對生產企業所發生大量事故資料統計分析。其中80%以上事故的原因直接與班組人員有關。安全生產好壞是企業諸多工作的綜合反映,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領導的積極性和熱情不行,只有部分職工的積極性和熱情也不行,因為個別職工、個別工作環節上的缺陷和失誤,就會破壞安全生產保障系統。由此可以說,班組是企業事故發生的根源,這種根源是通過班組員工的安全素質、崗位安全作業程序和現場的安全狀態表現出來的因此,安全文化建設的重心必須放在班組,功夫下在施工現場,措施落實在崗位和具體操作員工的每一個作業細節。通過班組安全文化建設,夯實安全生產基礎,遏制事故發生的源頭,這是企業安全生產保障的根本,也是落實安全生產監管重心下移的具體體現。
安全與生產會發生矛盾和沖突是客觀的能否處理好安全與生產的關系,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關鍵在班組;安全生產工作標準的高低,質量的好壞,最終取決于班組;事故預防和事故應急的有效性,關鍵在于班組;尤其是當班組生產任務較重,當安全與效率、安全與速度、安全與成本發生矛盾時,如果班組長和員工“安全第一”思想不牢固,安全意識不強,必然會出現“生產成為硬指標,安全變成軟指標”現象,進而出現“三違”現象,從而加大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增大了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風險。
方法與實踐
近年來,我國很多行業、企業開展了安全文化建設,而很多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主要是針對公司或企業整體層面的,缺乏針對班組現場的。其實,班組安全文化建設對企業的安全生產更重要、更有意義。多年來,我們與許多企業合作開展了班組安全文化建設的探索與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實施“班組長素質工程”
目的是對班組長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素質培訓教育,更大程度地增加他們的安全科學知識,從而使班組安全生產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地向更高層次邁進,使班組成員的安全與健康得到保障,具體方法有:明確班組長的素質要求;規范班組長任用機制;確定班組長的安全職責;采取“教”“學”與“做”相結合的培訓模式;實施有效的獎勵機制;提高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等。
推行班組自律參與
目的是變他律為自律,變他責為自責,從而提高員工自我管理的意識及能力,具體做法為:一是開展“三群”(群策、群力、群管),形成人人獻計獻策,人人遵章守紀,人人參與監督管理的工作氛圍。二是開展“輪流當安全員”活動,人人參與監督、參與管理,在安全生產上發揮帶頭、引導作用;在作業過程中發揮監督職責,班前班后的現場檢查等職責。三是實行“員工健康安全代表(HSE代表)”制職責和作用,承擔班組安全監督員職責;代表班組員工反映員工HSE訴求;向上級提出合理化建議等。四是在班組開展員工“安全從我做起”自評活動。
施行員工親情參與
目的是使員工對安全的態度從以前單純的上級要求變成自己對安全的自身需要,具體做法是:將重要的崗位工作的員工家屬任命擔任名譽安全主任,采取罰款“送紅包”制,對一般性“三違”給予批評教育、當場指正,不罰款;較嚴重的“三違”進行罰款,但罰款要采取給其妻子“送紅包”的形式,進行“枕頭風”教育,以取得家屬的幫助;第二次“三違”加倍罰款,但罰款采取給其父母送“紅包”的形式進行家庭嚴教;若再次“三違”,就屬于屢教不改者,就要依法“吊銷執照”,待崗培訓,培訓期間只發生活費。
推行班組名譽員工
目的是強化班組現場安全生產管理,加強公司管理人員與員工的溝通和參與度,提高管理人員的基層工作能力,具體做法是:在公司科級以上和部分主要科員中,選配人員派駐基層擔當名譽員工,每年一輪換,這樣能夠調動名譽員工的積極性,發揮名譽員工的生產現場管理作用,改進、提升、加強班組生產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
開發高危崗位“三法三卡”體系
目的是提升現場員工的安全素質,提高崗位員工安全知識和信息的有效性,使高危崗位員工在知識與技能、觀念文化與行為文化兩個方面掌握、了解和熟悉事故風險性質,以便在作業過程中有效控制和防范事故風險,具體做法是:采用表格和卡片方式,針對每一個高危作業崗位,分別設計有針對性的“三法三卡”,即:S法——崗位事故預防法,H法——崗位健康保障法,E法——崗位環境保護法;MS卡——崗位作業安全檢查指導卡,HI卡——崗位危害因素信息卡,DI卡——崗位危險因素信息卡。通過編制、發行、學習、考核等過程,將“三法三卡”的內容外化于形,內化于腦,固化于行。
建立作業現場員工行為方式標準化
目的是實現現場人員作業狀態標準化,具體做法為:一是推行操作標準化的“手指口述”,即現場操作的每一個細節,“手到、說到”;二是實行“6S管理”,即整理、整頓、清潔、規范、素養、安全;三是推行安全巡檢“掛牌制”,防止員工誤操作引發的事故,方式是操作工定期到現場按一定巡檢路線進行安全檢查,并在現場進行掛牌警示。
實施班組培訓優化工程
目的是增強員工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習”為“我要學習”,具體做法為:制定不同層次的培訓,包括班組長、安全員、員工、特種作業人員等培訓,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教育方式;采取“理論技術加實物”培訓,即在培訓員工理論、技術的基礎上,結合現場實物(設備、設施、工具、裝備等),對員工進行培訓;開展“三結合”教育,即正面教育與反面教育相結合,單位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事前預防教育與事故案例教育相結合;進行“班前五分鐘”教育,即結合企業的HSE文化手冊、崗位指導書、作業文件、應急預案、崗位“三法三卡”的內容,組織班組學習。進行“五單”示范教練法,即聘用有現場經驗的人員對員工進行“單教、單學、單練、單考、單查”。
推行設備設施“操作確認制”
目的是防止由于誤操作而發生事故,方法是:按照“想、看、動、查”的程序,即:想本崗位的操作程序、動作標準和安全操作規程;看人機結合面是否存在隱患和缺陷;按標準動作操作設備設施;查設備設施反饋的信息是否正確,對所操作的設備設施進行確認。
推進作業現場健康條件標準化工程
目的是避免因環境污染或不良導致的各種疾病,防止職業病的發生,對于某些突發疾病能夠采取及時、有效的現場救助,保證員工身體及心理健康,方法是:制定現場衛生潔凈標準,配備具有衛生急救和基本心理健康方面知識的衛生人員(兼職或專職均可)和適量救護車輛、通訊系統。
實現班組安全管理系統化、科學化
目的是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實現安全生產,具體做法為:開展班前“三講”活動,即:講上一班完成任務情況,對員工尤其是對優秀員工的表現要進行講評;講安全規程和應當注意的問題;講清當班任務和具體要求。推行“六預行為”模式,即:預知、預想、預查、預警、預防、預備;實行動態管理,開展班組風險防范獻計獻策活動,即開展“每周風險防范獻計獻策活動”,通過交流和溝通,鼓勵員工將一些自己親歷的、但不為人所知的未遂事故進行描述,必要時可編制成手冊。開展傷害預知預警活動,即針對生產作業環境的特點和作業工藝的全過程,以其危險性為對象,以作業班組為基本組織形式而開展的一項安全教育和訓練活動。
落實作業現場安全基準方案
目的是在客觀因素無法避免的情況下,為生產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具體方法是:制定明確、嚴格的安全作業基準,即制定生產和作業的“紅色警戒線”——基準線;明確交叉作業、動態作業、變更作業的安全標準、操作尺度;對夜間、環境惡化等條件下的施工,規定工作規范等。
開展班組安全文化系列活動
目的是使員工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和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識,提高安全綜合素質,充分調動員工參與安全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具體方法包括:組織安全競賽活動,如安全技能、救援逃生技能、查隱患和提安全合理化建議競賽等活動;開展“安全生產周(月)”活動;舉辦安全演講比賽活動;舉辦安全文藝活動;開展安全親情文化活動,可向員工親屬介紹廠情、工況和崗位知識,采取員工親屬座談會、手機短信報平安、親屬縫制安全愛心鞋墊等形式,潛移默化地宣傳安全文化;開展“安全明星崗”“青年安全示范崗”活動;開展“師徒結對子”活動;開展“警示日”活動等。
- 上一篇:鎮干部下基層活動情況工作匯報
- 下一篇:電信集團精確化與細節化管理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