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務部門年終工作報告

時間:2022-12-26 10:53:00

導語:市水務部門年終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水務部門年終工作報告

同志們:

今天在這里召開全區水務工作會議,值此之際,我代表水務局黨委向全區水務戰線上的干部職工及其親屬拜個早年,致以新年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回顧總結年度全區水務工作,表彰一年來水務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部署年的水務工作。

一、認真回顧總結年水務工作年是全面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的一年。全區水務工作者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以服務為宗旨,發揮職能作用,服務“三農”,服務經濟社會的發展,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實現了水務事業的健康發展。

(一)積極備戰防汛工作,確保安全度汛在年的防汛工作中,區委、區政府和區防汛指揮部高度重視防汛工作,嚴格按照防汛預案對防汛工作早部署、早安排。水務部門認真落實各項防汛責任,在3月初,組織專班對全區江河堤防24座涵閘進行了檢查,針對各閘存在的問題,制定計劃,督促維修,并與各防守單位簽定了雙向責任狀;成立查找白蟻專班,在全區堤防干線查找白蟻,在18.2公里的白蟻多發堤段查找白蟻11窩,活捉蟻王、蟻后11對,減少了白蟻對堤防的侵害,為防洪安全提供了保障;組織對全區的防汛通訊設備進行檢測。從5月1日起,各雨量、水位測報點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按時上報水雨情;做好汛前河道的清障和堤身的除雜工作,保證了防汛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去年7月下旬通順河水位達到25.65米距警戒水位還有0.35米,區防汛指揮部就展開了防汛工作。沿線15座涵閘搭建哨棚配備人員進行24小時防汛值班和巡查工作。雖然去年的汛情不大,但通過全區水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準備,確保了我區的安全度汛。

(二)狠抓堤防管理,逐步實現堤防工作重心的轉移98洪水后,國家投入我區的堤防建設資金近4個億,不僅提高了長江堤防抵御洪水的能力,而且全面提升了長江堤防的綜合效益。隨著大規模堤防建設的結束,我們及時把堤防工作的重心從堤防建設向堤防管理上轉移。一是在堤防內外禁腳及宜林灘地種植防護林木6.18萬株,使堤防防護林蘊藏量達到32.5萬株,實現“一堤兩林”的目標,為漢南百公里旅游觀光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植管并重,使林木成活率在95%以上;

三是結合堤防建設,加強紗帽城區堤段的重點綠化,栽植了大量可觀賞林木,把生命線變成了風景線,為城區居民休閑娛樂提供了一處優美的場所;

四是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堤容堤貌。籌措資金100多萬元,對堤坡進行整形,種植益草,使堤坡達到“一度三平”的標準優;

五是把白蟻的防治工作作為防洪保安的重點工作來抓。成立查找白蟻專班,在全區堤防干線普查白蟻,在18.2公里的白蟻多發堤段,共查處白蟻11窩,活捉蟻王、蟻后11對,有效地防止了白蟻對堤防的侵害;

六是加強防洪通道建設,投資30萬元,把漢洪線和紗荊線連成整體,初步形成防洪體系道路網絡;七是保護人民身體健康,消滅血吸蟲孳生地。區河道堤防管理總段組織人力、機械對蚌蛤洲、紗帽低閘、大咀三處外灘的蘆葦進行的鏟除,并對灘地進行了深翻和平整,完成土方2萬平方米,面積200余畝;八是在搞好堤林管理的前提下,抓住堤防建設機遇,發展綜合經營,增強堤防經濟,全年創利85萬元。

(三)突出重點,注重實效,提升農田水利設施服務“三農的能力”針對年農田水利設施在運行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以及人民群眾對發展水利事業的迫切愿望,我們不斷調整工作思路,把爭取市級投資,整體提高農田水利設施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我區農田水利設施服務農業經濟的發展作為重點,注重工作實效,用市級項目推動全區農田水利建設進程。

一是爭取市級投資55萬,實施周家河泵站的一期改造工程,提高該地區農田的抗旱能力;二是爭取市局投資100萬元,完成東城垸農場洪閘隊低閘阻螺的改造,至此,全區共完成8座涵閘阻螺改造;三是加強泵站維修改造督促力度,對全區7處46臺套排澇泵站進行全面地檢修,確保全區排澇泵站運行正常;四是在場街鎮的大力支持下,注重實效,大搞汗水投入,疏浚全區骨干溝渠,完成內部農田水利土方70萬立方米,其中,清淤40萬立方米,臺渠加培10萬立方米,三溝清洗20萬立方米。恢復調蓄能力40萬立方米;恢復、改善灌溉面積5完畝,除澇面積12萬畝;改造低產田0.4萬畝。通過一系列措施,從整體上大大提高了我區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保障。

(四)排水、供水重安全,保暢通給排水工作是衡量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是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大事。為此,我們把安全和服務放在首位,注重排水設施的日常管理和維護,方便城區居民出行;注重全區飲用水的監測與管理,提高全區人民群眾生活用水質量。一是組織人力和機械對城區64公里的排水管網進行了全面疏浚,保證排漬暢通;二強化排水設施的管理工作,對紗帽城區31條主干道上的697座檢查井、573座雨水口的管理責任到班組、到人;三是把日常巡查、定期檢查和督查登記制度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管機制;四是制定水務110接、處警制,嚴格落實排水窨井應急處理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有效遏止了窨井安全事故的發生;公務員五是協調供水管網的建設,按期鋪設長1.9公里400毫米規格的供水管網到開發區,為企業的順利投產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七是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制定并完善了《農村供水規劃》,為農村規模化改水、全面提高飲用水質量創造了條件。

(五)加大水法規的宣傳力度,依法查處水事違法行為,改善水事環境提高人民的水法規意識是以人為本、依法行政的前提,為了引導廣大人民群眾遵守水法規,我們一直把宣傳水法規作為依法行政的突破口,開展形式多樣的水法規宣傳,并把宣傳與依法查處水事違章有機地結合起來。

一是在“世界水日”、“中國水法宣傳周”期間,區人民政府分管區長在電視臺發表了題為“增強憂患意識,實現依法治水”的電視動員講話,掀起全區宣傳水法規的高潮;我們組織專班,采用宣傳車在全區巡回宣傳;在人口相對集中的地方,布設展板,發放宣傳單;設立水法規咨詢臺,接待咨詢600余人次;把水法規中的重要條款編成問答題,開展有獎竟答活動。

二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效果明顯。督促轄區內未安裝取水計量設施的4家企業安裝水表;普查并登記入河排污口;汛前,清除種植在堤外坡上的農作物165畝,拔掉濫栽在堤身上的電線桿29根,沒收電線2300余米,拆除堤禁腳上搭蓋的窩棚和鴨棚400余平方米,清除存放在河道內的物料70余噸,“迷魂陣”漁具4部,為行洪安全做了充分準備。實行24小時值班制,強化對長江禁采工作的監管,有效地防范違法采砂行為。四是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鏟除江灘蘆葦近2000畝,保障了行洪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