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地理教師工作匯報
時間:2022-12-27 08:58:00
導語:學校地理教師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地理新教材具有時代性和超前性,其教學目標體現了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里我想談一點過程化教學。
高中地理新教材中教學觀念變革,帶來了思維的創新,有了創新思維才能更發揮教師的特長、體現個體特色;高中階段的學生的認知水平無論是智力、能力都有大的提高,我們可以根據新教材實施新的教法:如:變結論式教學為過程式教學,這樣才不是死答案,會幫助學生理解這一過程,這樣才能適應未來高考越來越體現能力的這一要求中。
例如在月相變化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有充足的知識儲備,我連續常年觀察月相,繪制月相圖,甚至與孩子一起觀察,發現學生們容易出現的問題,并親自撰寫了關于《新教材中關于月相的幾個問題》的文章。我曾經給學生布置一個作業觀察我國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的月相,同時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從開學初至中秋接前后連續一個月的時間,實際觀察夜晚的星空,讓學生繪制月相的現象,雖然不完全正確,但既增加了學生感性認識,又增加了實踐能力;又如在講自然災害特點與分布時,聯系我國最近出現的各種災害如西南的干旱和北疆的雪災讓學生自己總結規律,讓學生成為教學環節的一部分,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更會獲得一種成就感。
為了讓學生記住必要的地理知識,我曾經告訴學生“處處留心皆地理”。通過讓學生看車牌子來記住各個省的簡稱。附中學生參與意識強,他們都非常積極地跑到車前看車牌子,彼此之間比較誰看的外省車多,有利于通過學生的參與達到教師的預期效果。通過附中學生來自不同地區的有利條件來學習區域地理,通過學生的口述有時候比老師講述要有效,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地理離不開地圖,給所有班級建議要掛地圖,住宿的學生建議他們有一幅地圖,不求質量多好,但是要求精確。走讀學生讓他們也去買地圖。高考地理有一出題原則就是:“無圖不成題”,最好在快樂中學習地理的空間方位,無意記憶會減少學生的負擔,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地理、地圖相關知識。
我感覺: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如何引導學生會取得不同的教學效果。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體會,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提出批評指正。
- 上一篇:酒店市場銷售實施意見
- 下一篇:老師個人述職述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