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殘聯年終工作匯報
時間:2022-12-30 02:56:00
導語:鎮殘聯年終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鎮殘聯在縣殘聯的指導下,在鎮黨委政府的直接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以“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以實施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為主線,以“雙帶”活動為載體,以殘疾人權益保障法為綱領,努力探索殘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康復救助、撫貧就業和自主創業新路子,轉變作風、扎實工作,極力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為殘疾人搞好服務。
一、基本情況
鎮,東晉時叫富昌,南宋淳熙年間,村人何夢桂登探花郎,遂易富昌為,含“文人輩出,氏族蓄昌”之意。現在的鎮是由原來的、兩鄉和鄉的村合并而成,地處淳安縣的東北部,西南瀕臨千島湖,距縣城25公里,省道貫穿全境,轄區地域面積約221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12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4萬人?,F有殘疾人900余人,其中持證殘疾人428人。
二、年度的工作
1、陽光扶貧,讓扶貧政策體現出黨委政府執政新理念。
黨的十七大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執政理念,要關愛殘疾人,讓殘疾人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年,鎮有持證重度一級殘疾人和一戶多殘的有113名,全部享受每月80元的生活定補,全鎮補助金額達到103040元。全鎮享受低保待遇殘疾人132名,其中有89名重度殘疾人,從年開始全部單獨享受每月188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有68名家庭人均收入在農村低保標準100-150%之間的持證重度殘疾人,參照我縣低保標準,已申請補助金(目前批復文件還沒有下達);殘疾人和殘疾人子女施行了就學補助,共有6名,補助資金達到1.05萬余元;另外還有“春風行動”、抗雪災、抗洪災等補助,也全部發放到位。殘疾人危房改造,年有3戶,年有4戶,09年也申報了4戶。扶貧做到公平公正,陽光透明,讓更多真正貧困的殘疾人得到最及時、最優惠的救助。
2、免費康復,讓康復帶給殘疾人以生活的希望。
一是對社區康復服務試點站經常進行指導,逐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和康復活動制度。二是扎實做好康復工程,年,全鎮驗配助聽器9例;助視器3例;贈送輪椅15只,拐杖6副;白內障開刀5例。三是認真組織持證殘疾人換證工作,完成了全鎮一級、二級殘疾人的換證業務,全鎮共換證201名,另外還有227名三、四級殘疾人定于這個月的12日統一到縣康復中心進行舊證換新證。
3、開展“雙帶”,讓殘疾人能自食其力報效社會。
帶頭創業,帶動就業,實施殘疾人就業創業工程已被列為全縣殘疾人共享小康四大工程之一。鎮殘聯積極鼓勵殘疾人帶頭創業、帶動就業,有養豬出名的殘疾人郭喬英、潘年友,年存欄數頭,出欄數頭;有來料加工帶動村民致富的余有順,帶動40名群眾從事以套筆為主的來料加工,年加工費達到30余萬元;有開農家超市的胡順斌,有搞多種經營的何喜平等6名殘疾人,作為創業能手給予了補助,補助金額是1.6萬元。有9名殘疾人創業者給予了貸款貼息補助,補助金額1.645萬元。
4、扎實工作,積極組織殘疾人參加各類活動。
鎮殘聯能為殘疾人所想,積極組織各類活動。真誠接受殘疾人信訪,極力為殘疾人排憂解難;對未列入縣合作醫療保險費補助的280余名持證殘疾人,鎮財政拿出了8500余元用于殘疾人參保;認真組織收聽“殘疾人之友”專題節目;每年都開展了“助殘日”慰問活動,每年都拿出了1000余元進行慰問;積極組織參加觀看縣殘聯舉辦的文藝表演;組織殘疾人參加縣殘聯舉辦的各類技術比武,其中殘疾人何克剛榮獲了全縣炒茶比武二等獎,殘疾人鄭志清代表縣參加市技能比賽,獲得了優勝獎;在去年的“抗震救災”中,殘疾人以博愛的情懷積極捐款。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鎮殘聯能積極進取,與時俱進,扎實工作,熱情服務,各項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是觀念陳舊。助殘氛圍不夠濃厚,社會觀念沒有得到很好的轉變。如:殘疾人不愿做殘疾證現象依然存在,全鎮有殘疾人900名左右,而實際持證的只有428人,一半都不到。這么多殘疾人不愿意做證,與助殘扶殘氛圍有直接關系,與觀念陳舊有直接關系,也給殘疾人工作帶來不利的因素。
二是康復知識不夠普及、基層康復專業人才比較欠缺。殘疾人自身存在身體上局限性,但由于缺乏康復知識,給康復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有少數殘疾人頭腦中存在著一些舊的思想觀念,認為殘疾是不可康復的,從而失去了身體康復的良好時機;還有許多殘疾人普遍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自我封閉心理,也造成部分殘疾人參與康復熱情不高,康復意識不夠強烈,導致康復訓練參與率不高。再加上缺乏專業人才和社區康復體系不健全等因素,使殘疾人康復難度加大。
三是缺少能惠及大多數殘疾人創新創業的政策。大多數的殘疾人生活在農村,輕度殘疾人基本上以種養植業為主,縣殘聯雖然出臺了相關的政策,但都是針對大戶的,大多數殘疾人享受不到政策的扶持。
四、幾點建議
1、構建平臺,為殘疾人說話創造條件。殘疾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占總人口的6.38%,牽涉到的是千家萬戶的利益。為真正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能為殘疾人說話,建議:縣、鄉兩級人民代表或縣政協代表中,殘疾人或殘聯干部要占一定的比例。
2、擴大實施定補的覆蓋面,使符合條件的殘疾人都能在生活上得到保障。重度一級殘疾人(不包括言語和聽力)和低保戶一戶多殘的,都已享受每月80元的生活定補。建議:所有重度一級包括聽力語言一級的殘疾人和所有一戶多殘的殘疾人都能享受每月80元的生活定補。
3、放低政策門檻,惠及廣大殘疾人。淳殘聯()14號文件對殘疾人創業和發展種養植業提出了一系列的補助獎勵政策,對促進殘疾人創業,改善殘疾人生活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這些政策只針對少數大戶殘疾人實行了獎勵扶持,大多數在農村從事種養植業的殘疾人并不受惠。建議:研究出臺能惠及大多數從事種養植業殘疾人的政策,比如說:種植茶葉、中藥材等成本較高的經濟作物,連片在0.5畝以上,補助每畝200元;種植毛竹、山核桃等相對成本較低的經濟作物,連片在2畝以上,每畝補助100元等等。目的就是要鼓勵大多數殘疾人積極創業,扶持殘疾人自食其力。
- 上一篇:縣衛生監督所年終工作報告
- 下一篇:縣人民醫院年末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