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辦鄉村環衛治理工作匯報

時間:2022-02-24 10:48:00

導語:街道辦鄉村環衛治理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辦鄉村環衛治理工作匯報

街辦共有14個行政村,人口2.6萬,地區面積28平方公里,新老108國道、路和路從境內經過。本年以來,黨工委、做事處把鄉村情況衛生整治工作擺到主要工作議程,召開了專題工作研討會,對鄉村情況整治進行調研、摸底,制訂出合適街道近況的鄉村情況衛生整治方案,特殊是在區委、區縣政府情況衛生整治現場會之后,黨工委、做事處結合街道實踐,進行專題研討,召開各村支部書記、村長和各駐鎮單位指導大會,把情況衛生整治工作作為一項主要工作來抓,打一場情況衛生整治的攻堅戰和情況維護的耐久戰。各村和街道共有保潔員50個,保潔員的工資等經費由上級部分和街辦處理,有垃圾填埋場5個。各村專設1名環衛干部,增強對情況衛生工作的指導、檢查和催促,還各村依照每200戶裝備一名保潔員,保潔員天天至少打掃2次。

一、基本狀況

5月17日,街辦召開了情況衛生整治工作暨垃圾集中清算推進會,會上街道黨工委、做事處提上班作目的,決定應用三個月的時間對鄉村情況衛生進行一次徹底的整治,徹底祛除衛死活角,打一場情況衛生整治的攻堅戰。在整治進程中,據不完全計算,全街道共投入資金近10萬元,清算各類垃圾近200噸,出感人力500多人次,動用機械260車次,共撤除亂搭棚架22處,肅清占道堆放14處,清算污水溝7000余米,吊掛橫幅50條,發放各類衛生宣傳材料近萬份,組織享用低保人員對街道衛生進行了3次大的肅清。

經過情況衛生大整治活動,鄉村情況“臟、亂、差”的相貌有了基本性的改善,基本祛除了衛死活角,農民的衛生自我維護認識獲得了增強。經過對14個行政村的一一細查,各村建筑垃圾過多,有些村干部思想還不夠注重,保潔設備及保潔員步隊有待增強。

二、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一)長效機制不完善。近年來,各村雖制訂了一些衛發展效治理機制,但因為過去對長效治理機制的主要性不足久遠的看法,絕大局部村的長效治理機制無法順應新方式的要求,從保潔員的招錄到衛生的督查等一系列準則,可操作性不強,獎罰不明確,村民衛生條約不到位,招致整治后不克不及到達長期保潔。

(二)保潔員步隊不完善。一是保潔員步隊本質不服衡,各村的保潔員本質不齊,特殊是單個經濟前提差的村,因為保潔費不克不及實時落實,公開雇用不到保潔員,只好由村委指定一些老同志負責村保潔員,天然使保潔工作無法到達規范。還,因為監視不克不及到位,形成局部保潔員乘機鉆空子,經常2—3天保潔打掃一次,形成污染嚴厲,各村只好又進行集中整治。二是保潔員步隊不不變,因為受村集體經濟前提所限,各村保潔員的待遇都不高,人員改換頻頻。

(三)衛生認識淡漠。長期以來,鄉村人衛生習氣差,鄉村衛生前提差的思想在干部、黨員和村民中較為頑固。固然經由一段時間的宣布道育,看法有所改動,但仍未獲得徹底的改觀。“前掃后倒”,“邊掃邊倒”,“邊走邊扔”的景象仍較為嚴厲,村民盲目堅持優越的衛生習氣仍未構成。加上監視上的不到位,天然構成村民對保潔工作的共同不強,給保潔工作增添了不小的難度。

三、下一步計劃

(一)進一步完善機制,在進行集中整治之后,對整治不到位的村,采取經濟處分治理方法。一套完好可行的長效機制是堅持整治結果的關鍵。必需應用好集中整治的成效,抓好長效機制的完善落實以及保潔員步隊的建立。要結合月月考準則,從抓村干部的責任心動手,對責任心不強的干部執行誡勉說話和待崗審核機制,并與干部的經濟好處掛鉤,促進干部抓衛生保潔的自動性。對各村的衛生執行月月獎準則,提高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還,增強對保潔步隊的培育,實時調整,實時培訓,及格上崗。對一些招募不到村保潔員的,由街辦、村兩級進行調查,指定出責任心強,扎實肯干、不怕臟、不怕累的同志充任暫時保潔員。保潔經費由街辦、村兩級組織給于落實。街辦各村執行低保戶保潔任務工準則,從低保戶中遴選出局部有實踐才能的勞感人,以出任務工的方式對他們提出要求,進行報答社會活動。

(二)進一步抓好監視機制。完善好保潔準則之后,準則的落實必需要有一支強有力的監視步隊做保證。為此我們要求各村從老同志、老黨員、老干部以及村民代表中發生一支情況監視步隊,一致佩戴袖套,對村民和保潔人員進行監視。一方面監視村民盲目保護情況,構成優越的衛生習氣,另一方面監視保潔員認真實行本人的職責,為保潔工作打分,與保潔員待遇直接相聯絡。還,堅持黨員干部聯絡戶準則,協助群眾構成大家喜歡情況,戶戶講衛生的優越氣氛。

(三)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應用本人地點村在整治的情況比照,構成多種方式的情況維護宣傳活動,讓群眾充分地看法到鄉村情況衛生僅僅依托各級組織是遠遠不夠的,提出“是我家,衛生靠大家”的宣傳標語,宣傳廣闊在鄉村寓居的人們,盲目保護情況,按期召開片區情況會,讓村民們盲目參加情況衛生整治,恪守“門前三包”準則。并經過情況會等方式進行監視表彰,把鄉村的情況衛生維護工作發展成為一項群眾性的喜歡村護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