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局示范帶建設工作匯報
時間:2022-02-26 06:05:00
導語:管理局示范帶建設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秋十月,建三江治理局境內的1500里公路如同一條玉帶,雙方鑲嵌著一排排五彩斑斕的樹林、一畦畦隨風搖曳的稻穗、一片片新耙過的黑油油地盤、一臺臺巨象般挪動的大型農機。遐想昔時,這里的要害詞是荒野、荒蕪;看今朝,這里的要害詞是敷裕、調和——1500里長的玉帶被建三江管局的各級黨組織、黨員打形成為創業示范帶、立異示范帶、創優示范帶。2010年,創先爭優的春風吹來,建三江治理局黨委又揮灑出大手筆:打造一條1500里長的“黨建示范帶”。玉帶因而而愈加熠熠生輝、光榮異常。
治理局黨委:黨建示范帶是開展的載體
“獻了芳華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
在建三江這片縱橫于富錦、同江、撫遠、饒河兩市兩縣的1.24萬平方公里大地上,不管是在田間地頭照樣在機關企業,這句話經常會撥感人們的心弦:建三江人對國度的貢獻無盡無休。
恰是在如許的精力文明氣氛里,2011年,全治理局出產糧食133億斤,按全國人均食用糧400斤核算,足以養活近3400萬生齒,相當于北京、上海的悉數常住生齒之和,相當于280萬人民后輩兵的11.5年軍糧。但建三江人不知足,他們給本人的貢獻再加碼:到2016年,糧食總產登上155億斤臺階,為國度的糧食平安再打樁、再奠定。
恰是在如許的精力文明氣氛里,2011年,治理局的16個農場悉數完成了城鎮化,職工上樓、進別墅;按國度規范,不管在職職工照樣退休、下崗職工,悉數到達了小康程度;文明景象、文明廣場、文明生涯更是在全局開花……但建三江人不知足,2016年,GDP產值要到達300億元,人均收入達3萬元,還要將建三江建立成為現代農業城、科技立異城、優異文明城、進步前輩教育城、秀麗情況城——為社會主義新鄉村供應新樣板兒。
成果是怎樣獲得的?五年愿景又將若何完成呢?
“黨建示范是促進建三江大開展的政治載體、思維載體、組織載體。”建三江治理局黨委書記陶喜軍說,“近幾年來,治理局黨委依據總局黨委的擺設和治理局的實踐,普遍展開了‘黨建示范點’運動,一多量進步前輩黨組織和優異黨員成為創業、立異、創優的前鋒,使治理局的開展每年都登上了一個新臺階。但是,跟著治理局經濟與社會開展的提檔晉級、創先爭優運動的深化展開,治理局黨委以為,‘黨建示范點’也要提檔晉級,把‘黨建示范點’連成線、結成面,打形成‘千里黨建示范帶’。”
曾擔任過北安治理局黨委書記的建三江治理局局長王利仁是一位“老黨建”,一說起“千里黨建示范帶”,他如數家珍:“治理局的1500里骨干公路銜接著雙方的911個底層黨組織、12703名黨員,聯絡、效勞著22萬生齒。我們要在這些黨組織和黨員中扶植5個‘黨建特征板塊’、10個‘黨建示范基地’、30個‘黨建任務示范點’、100個‘黨員示范戶’、1000個‘黨員示范崗’。”
黨建基地:黨建立異從這里動身
成功農場大劇院,正在演出一幕話劇小品——
早晨,農場民政局郝局長在哈爾濱開完會后返回農場。他顧不上回家,倉促來到辦公室,掛德律風叮嚀女兒來取給她媽媽買的藥——老伴兒身患宿疾,亟需他剛買回來的特效藥。一撂下德律風,他就忙開了任務。出差數日,有幾件關乎職工好處的事兒,需求他立刻處置。
他的女兒來了。看著筋疲力竭的父親,她不由得抹眼淚——既要任務,還要賜顧幫襯媽媽,讓爸爸衰老了很多。郝局長一邊兒慈祥地向女兒訊問老伴兒這幾天的身體狀況,一邊兒翻背包,可翻了幾遍背包都沒找到藥。這時,一個獨身年青女性來到辦公室,將手里拎著的一兜藥遞給了郝局長,說:“你早上把這個藥落我家了。”女兒一見,登時誤解……故事的飛騰是:這個女性的孩子患病,亟需一種特效藥,只要哈爾濱特藥店賣,郝局長代她買了,去送藥時把給老伴兒買的藥落在她家了。
小品演到這兒,很多觀眾都被打動得心潮崎嶇、熱淚盈眶。由于郝局長的原型就是本農場的民政局局長、信訪辦主任郝云杰。
把進步前輩黨組織、優異黨員的事跡搬上舞臺,是成功農場黨委在展開創先爭優運動中為打造“千里黨建示范帶”所進行的一項黨建立異——音樂快板《衛士之歌》主人公的原型是優異民警頂峰,小品《漂亮心靈》主角的原型是優異環衛工人遲淑英。
農場場長俄立生說:“在上演的方式中加進了很多現代元素,更能凸起黨組織和黨員的進步前輩性,更讓群眾喜好看,有很強的示范效果。”該農場劇團參與建三江治理局的文藝大匯演時,遭到了治理局黨委及組織部、廣闊觀眾的好評,并且是強烈熱鬧的。
“黨委不只在典型人物的培育、選樹、宣傳上有立異,還在底層黨組織和黨員承諾順序化、樹立1234567效勞型社區黨組織、黨的文明建立、黨建促數字化現代農業開展等方面有很多立異。”場黨委書記朱長富通知記者。
“黨建立異是‘千里黨建示范帶’建立的嚴重主題。‘十大黨建基地’起首是黨建立異基地。”治理局黨委副書記王曉春引見說,“比方七星研發中間的黨員現代化農業創業園、創業農場的黨支部+農人專業協作社、進步農場黨委對活動黨員的治理、分局廣電局的黨員干部長途教育、勤得利農場黨委的黨建文明和組工文明建立……全都滲透著黨建任務在思緒上的立異、在內容上的立異、在方法上的立異以及方式上的立異。”
黨建基地就像一座座加油站,推進著創先爭優運動和建三江經濟社會開展在“千里黨建示范帶”上迅跑。
黨建示范點:“效勞(型)黨建”在這里聚集
一棟棟新房參差有致,一條條水泥路犬牙交錯,一簇簇鮮花爭奇斗艷,一塊塊稻田翠綠欲滴;開著轎車去廣袤的野外墾植,走進樓房享用現代的城鎮生涯;2010年,人均收入1.7萬元……治理局黨建示范點、勤得利農場第二治理區(二管區)織就了一幅欣欣茂發的新鄉村畫卷。
農場黨委書記王鳳龍說,二管區供應了社會主義新鄉村的一個新樣板兒。這個成就的獲得,一個主要緣由就是黨總支在創先爭優運動中民生效勞抓得好。
二管區黨總支樹立了“三諾兩評一考”黨建機制,即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黨員對職工和居民展開四級“共性承諾、崗亭承諾、實事承諾”,執行“黨員評斷、群眾評斷”,進行“綜合審核”。在2009年至2011年治理區居民點遷往場部的任務中,黨總支一班人向職工、居民鄭重承諾:“搬家得進,寓居得起,安居又樂業。”在場部的布置下,他們制訂了一系列優惠補助政策:老房每平方米補助350~450元,并發放到位;當地樓房市場價為2000/㎡,賣給搬家戶僅為1148元/㎡;職工實踐上每平方米花個七八百元就住進了新樓。
“黨建示范點必需是‘效勞示范點’。這是治理局黨委在‘千里黨建示范帶’上的一個亮點設計,也是包羅勤得利農場二管區黨總支在內的30個黨建示范點的一項根本經歷。”治理局黨委組織部部長牟秀玲引見說,“效勞(型)黨建示范點”一是構建效勞平臺,完成效勞收集化。治理區成立便民效勞中間,社區成立黨員群眾綜合效勞站,居民小組(居民小區)成立便民效勞點,構成三級效勞收集。二是整合效勞項目,完成效勞一體化。設立黨員效勞崗,展開黨組織關系轉移、活動黨員治理、黨務政策征詢、黨員就業、署理黨費收繳、黨員關心、群團建立等效勞。三是立異效勞方法,完成效勞人本化。農忙時節時,針對群眾寓居渙散和孤寡病殘白叟做事不便利的特點,接納集中辦公、署理代辦、上門效勞、信息效勞、應急效勞等方法……
治理區效勞大廳里,女黨建信息員那只乖巧的手在29英寸電腦屏幕上點、移、抓、放,黨總支為民效勞的網頁像雪片一樣從天邊飄動而來,效勞(型)黨建、民生(型)黨建正在成為黨建示范點展開創先爭優運動的一個“中心價值”。
黨員示范戶:“德”星在這里升起
1995年,建三江治理局為了調整栽種構造,鼎力引進水稻栽種人才。受政策的感化,張士奎從綏化來到了紅衛農場,栽種了300多畝水稻,昔時見利。第二年,他將水稻栽種面積擴展到了1200畝,還打了11眼小井、一眼大井,激情滿懷地預備大干一場。哪料到春天雨大、夏日稻瘟爆發、上秋低溫,年根兒一算賬,凈賠45萬元!
關于一個農人來說,45萬元幾乎是一個地理數字。臘月二十八,他頭昏腦漲回抵家,年三十兒咋過的都不曉得。好意人給他出主見:欠農場那么多錢,咋還?很多人都蹽了,你也蹽吧,農場上哪兒找你去!
“做人沒有那樣做的!”張士奎斬釘截鐵地對本人說。
大年頭二,他和老伴一磋商,從真實親屬那兒借了幾百塊錢,攜家返回了建三江。農場黨委見他帶著全家人回來了,立時給他家送去了餃子、豬肉、鞭炮。開春,農場為他承包的1200畝水田送去了悉數的種子、化肥和農藥。昔時(1997年),他打了一場翻身仗,1999年走立時任水稻治理區副主任,2000年入黨,被評為全省優異黨員、全國優異農業黨員。
2009年,張士奎栽種了2600畝地,成為農墾系統的致富帶頭人。但是,跟著黨和國度的農業政策調整、糧價提拔,地盤日益成為一些農墾職工訴求的熱點和核心。張士奎于2010年讓出承包地盤600畝,2011年又讓出1100畝。有職工替他算了一筆賬:等于一年讓利給無地、少地職工80萬元!
一次,一位上級指導問他,你不疼愛嗎?
“咋不疼愛?但誰讓咱是共產黨員、是干部呢?群眾沒地種富不起來,咱更疼愛。”他說得實真實在。
“‘黨員示范戶’都是‘德星’。”牟秀玲引見說,以德為先,是治理局黨委對“黨員示范戶”設立的一項根本規范,也是黨員家庭爭當“黨員示范戶”所必需做到的首選項。如首屆“打動建三江人物”、北大荒股份青龍山分公司水稻協會會長梁錄,建三江農業科學研討所水稻育種專家林秀華,紅衛農場第四治理區主任李巖……“他們都是我們建三江的物質文明奉獻人、精力文明榜樣。”
百戶“德星”是“千里黨建示范帶”上的明星,燦爛無比。
黨員示范崗:引領在這里升華
在八五九農場,有一位“示范”專業人。早在變革開放初期,時任總書記的倡導辦“家庭農場”,他就初次“示范”,主動拋棄了“職工”身份,辦起了農墾界的第一個家庭農場;昔時種地不掙錢,他為國度糧食平安做“示范”:他人不要的地他要,他人不種地了他賠錢也要種,家庭農場垂垂積累了一萬畝地盤。目前種地掙錢了,他又開端了新“示范”:把地盤讓給了家庭農場職工,有錢人人一同掙——他既據守在建立“綠色米都”、現代化大農業的示范崗上,又開端創業在叢林旅行、江邊旅行、現代農業旅行的示范崗上;他既創始了家庭農場+支部的示范性形式,又活潑在創先爭優的示范崗上……
黨員、職工稱他“老是打前站兒的黨員”——他叫葛百林。
“我們八五九有一個黨員前鋒群體,他們中的每一小我都在各自的示范崗亭上作出了嚴重奉獻。”農場黨委書記李建軍還特殊引見了兩位優異黨員。一位是第一治理區主任穆文亮。他在身患結腸癌的狀況下,示范引領治理區投資300萬元建成了一個高規范的現代化農業示范區,人均收入達2萬元。一位是社區片警鄧功富。7年來,他將一個1200多戶、4000余口人的社區“綜合治理”得調和、安全。他經心、細心腸為居民排憂解難,成為黨員示范崗上的領武士物。
從建三江全局來說,1000個黨員示范崗堆積了12000多名黨員中的精髓。這里有全國品德榜樣、省優異黨員康金環(勤得利農場),全國勞動榜樣、省優異黨員標兵邵根澤(洪河農場),農墾總局特等勞模、建三江農業科學研討所水稻育種專家林秀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取得者、原建三江農業科學研討所大豆研討室主任宋鳳娟,全國農業科學入戶進步前輩技能指點員郭文深……
千位在黨員示范崗上拼搏、斗爭的優異共產黨員就像“千里黨建示范帶”上的千粒珍珠,把建三江廣袤的野外打扮得“格外妖嬈,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 上一篇:體育局上半年工作匯報
- 下一篇:地礦局黨組建設工作匯報
精品范文
8管理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