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管理工作匯報
時間:2022-03-12 05:35:00
導語:土地征收管理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明確征地工作主體和相關部門職責
按照《土地管理法》和《省土地征收管理辦法》規定,市、縣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土地征收工作。根據我市實際,市政府委托區、區政府和高新區管委會、旅游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作為土地征收具體實施主體,對所轄范圍內的土地征收、補償安置、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等負全責。因征地引發的信訪、訴訟、行政復議等由土地征收具體實施主體負責處理,并承擔相應責任。
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具體負責土地征收的組織工作,會同有關單位做好土地征收勘測調查、補償安置協議簽訂、建設用地報批等工作任務。土地征收具體實施主體國土資源部門應當根據年度建設用地計劃,擬訂年度土地征收相關費用支出計劃(土地征收相關費用包括征收補償安置費、地上附屬物和青苗補償費、耕地開墾費、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資金政府補貼部分等相關費用),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核,納入年度土地出讓收支預算,確保土地征收相關費用及時足額到位。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落實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工作。城鄉規劃部門負責在預征收土地公告前,確定所征收土地的用途。農業部門、有關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具體監督土地補償費用的分配使用以及土地征收有關工作。
二、規范土地征收程序
(一)擬征收土地公告。土地征收前,由縣(市)人民政府擬征收土地公告。區、區和高新區、旅游經濟開發區、風景名勝區范圍內擬征收土地公告由市政府。
(二)土地征收勘測調查。勘測調查由土地征收具體實施主體的國土資源部門、財政部門,土地所在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被征地村,被征收土地聯產承包戶或土地使用權人,勘測定界承擔單位參加。屬于單獨選址項目用地的還應有項目單位人員參加。
(三)擬訂土地征收補償安置方案??睖y調查后,由土地征收具體實施主體的國土資源部門、財政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土地所在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共同擬定土地征收補償安置方案,報請縣(市、區)政府、管委會同意后公示。土地征收補償安置方案經公示、聽證或放棄聽證后,由國土資源部門、財政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土地征收補償安置協議。
(四)擬定建設用地方案與組織報批。城市(鎮)批次建設用地和單獨選址項目建設用地方案,由土地征收具體實施主體國土資源部門擬定編制,并負責組織報件,撰寫建設用地審查踏勘意見,按規定程序和權限呈報審批。在建設用地呈報材料中,要有土地征收具體實施主體財政部門出具的社保補貼資金到位證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國土資源部門要將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資金政府應出資數額,報送同級財政部門審核,由同級財政部門將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資金政府出資部分(即社保補貼資金)一次性撥付被征地農民參保的社會保障資金專戶。各縣(市、區)一般每年上報3-5個批次,每個批次不低于15公頃。
(五)征收土地的公告和移交土地。建設用地按照法定權限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征收土地公告,向被征收土地村(居)委和村(居)民及時兌付征地補償款,接收村(居)委交付的土地。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其他權利人未在規定期限內移交土地的,由市、縣人民政府責令限期移交土地;逾期仍不移交土地的,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三、嚴格土地征收紀律
(一)依法補償。對擬征收土地公告后搶栽、搶種、搶建的一律不予補償,對阻撓征地工作、漫天要價的要嚴肅查處,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二)加強監督。征地補償安置費要確保??顚S?。防止補償費用不落實、虛假證明、以物代補等虛假征地補償行為的發生。
(三)妥善處理遺留問題。對歷史遺留的補償拖欠行為要抓緊進行一次專項清理,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專項清理情況于12月底前分別報市國土資源局、財政局、監察局。
四、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土地征收工作關系到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各級政府要加強對土地征收工作的組織領導,各級法制、監察、國土資源、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安、農業等部門要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密切配合,落實責任,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為土地征收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 上一篇:土地收儲政策情況報告
- 下一篇:農村建設用地整頓工作報告
精品范文
10土地利用規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