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中心品改站情況報告
時間:2022-03-22 10:57:00
導語:畜牧中心品改站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畜牧中心的領導下和市農委的指導下,我站發展、壯大了已建成的46個生豬養殖小區,順利地通過了市級對08年區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項目和09年良繁體系建設項目的驗收,進一步加強了與龍頭企業的對接,協調好它們與養殖小區和養殖戶的合作關系,同時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工作,并及時反饋給養殖戶,協助區財政局做好能繁母豬的直補工作,配合、協助好區人保公司做好能繁母豬的保險和理賠工作,培訓農戶816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000余份,成立了“區富農畜禽合作社”,現將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措施及成效
1、堅持“三貼近”(即:貼近基層、貼近農戶、貼近實際)的服務宗旨,發展、壯大了已建成的46個生豬養殖小區,實現了發展一個成功一個的良好格局。
我們經常深入到各養殖小區,通過座談和實地觀察,及時發現和解決農戶在生產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并加強對市內龍頭企業的對接,實現了龍頭企業與養殖小區親密、良好的合作(龍頭企業以低于市場價提高飼料、豬源、藥品;高于市場價回收仔豬和肥豬,同時無償提供相關信息和技術服務);實現了農戶利益的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多為養殖戶創收40余萬元。
2、以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項目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新農村養殖基地基礎設施建設,為畜牧業健康、有序和良性的發展打下堅實物質基礎。
08年該項目下達后,我站對批復的4個規模化養殖場(小區)的建設工程質量、內容及科學性進行了經常性的跟蹤指導,09年6月已全部建成,并于今年順利地通過了市級驗收,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大型的集約化生豬生產已在我區顯露雛形,為全區生豬生產的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外,09年批復的2個生豬規模化養殖場建設項目在我站的指導下,正按照批復的建設內容有條不紊的實施。
3、高起點、高標準、零污染的百宜鄉紅旗村危房集中改造示范點羊昌現代農業示范點修建的大中型沼氣配套生豬養殖場已進行生產。
以實現種植、養殖、能源有機結合,糞污零排放(就地資源化)為目的兩個配套商品豬養殖場建設完成后,我們積極協調昶森養殖公司和“區富農畜禽合作社”帶領當地養殖戶,應用“立體防疫、雜交優勢、提早斷奶、全進全出”等先進實用技術進場進行綠色、環保生產,以確保產生的糞污能為配套建設的200M3大型沼氣池常年不斷地提供糞源,保障周邊60戶移民農戶的生活用氣,實現資源的綜合開發和二次利用,減少煤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和土壤對化肥的依賴,有效保護生態和村民的生活環境,實現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促進新農村建設。
4、2009年良繁體系建設項目全面完成,順利通過市級驗收。
09年底該項目下達后,我站為確保投放的種豬及“二元”母豬品質優良、血緣純正,對全市具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豬擴繁場進行全面、科學的調研和測評,最后確定了金良公司作為投放主體,并與之簽定了相關種畜投放標準和技術服務等相關合同,引種程序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種畜禽管理條例》進行,確保了投放的101頭“二元”母豬和6頭純種豬的質量及成活率,并于今年6月順利地通過市級驗收。另外,按照以上程序2010年良繁體系建設項目要求投放的80頭優質“二元”母豬已投放完畢。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大大提高了我區優質豬存欄率、出欄率和市場占有率,為農戶增收打下良好基礎。
5、指導成立了區富農畜禽合作社,探索了畜牧業發展的新模式,產生了“母艦”效益,營造了農民的事農民管的工作格局。
品改站在認真學習了【合作社法】的基礎上,將原來的“區科技養豬協會”變更成立了【區富農畜禽合作社】,并積極指導其開展工作,先后組織“合作社”理事和部分社員到云南、廣東二省進行實地考察,學習了大量先進生豬生產中的飼料加工、獸藥生產、工廠化、集約化生豬生產企業的生產、管理技術和理念,并與相關企業建立了有效、友好的合作關系。目前,已借助這一橋梁開展了飼料、獸藥營銷,優質種豬的采購及信息互享等方面的合作,使旗下126戶社員受益達32.37萬元,戶均獲利2569元,真正形成了畜牧部門指導抓、合作社親自抓、養殖戶具體抓的良好生產格局,將千家萬戶各自為陣的小規模生產集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生產有序、品質優良的生產企業,為我區生豬生產質變【深加工、延伸產業鏈、對外貿易等】作了強力的助推.
6、加大培訓力度,努力提升養殖農戶生豬飼養管理水平。
要全面提高養豬生產水平,穩步增加農民收入,僅有好的品種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根除農民很多不良的養殖陋習,提高他們的飼養管理水平和認識、預判、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為此,利用農閑或夜晚,我們先后培訓農民816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000余份。通過培訓,農民的生豬飼養管理水平和優質價理念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7、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生豬產業防疫、防災能力,有效地穩定了生豬市場的供應,保障了人民生活和促進了農戶的增收。
為幫助養殖戶分散轉移風險和抗災自救能力,我站全力配合和協助區人保公司做好對全區能繁母豬投保工作和理賠,全年理賠187頭,賠付金額18.7萬元,有效地分散和抵御養殖風險,另外2010年對全區的能繁母豬進行了“鄉不漏村、村不組、組不漏戶”的詳細普查、核實,并配合區財政局將直補資金及時發放到養殖戶,把此項惠農政策最大限度的用足用好。
8、積極協調信貸支持,確保生豬生產資金保障。
畜牧業是一項高投入的產業。另外,從仔豬飼養到產生效益,周期較長,加之農戶經濟基礎普遍薄弱,我們先后協調貸款36.2萬元,保證了生豬有一個較好的飼養管理水平,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農戶的養殖積極性,穩定生豬生產。
二、2011年工作安排
指導原則:把發展生豬生產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的突破口,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市場為向導,效益為中心,加快養豬產業化經營,增加養豬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提高養豬收入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的比例,努力改變“養豬不賺錢,只為肥了一塊田”的落后觀念,為此,來年我們將在市農業局的指導下,畜牧中心領導下緊緊圍繞以下目標積極開展各項工作。
1、抓好已在區立項的省、市建設項目,積極爭取新的項目落戶,進一步優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培訓力度,穩定現有生豬存欄數量的前提下,力爭品種優質率和存、出欄有較大的提升。
2繼續鞏固、發展、壯大生豬養殖小區,通過小區示范和帶動提高周邊農戶科學養豬積極性。
3、抓好“示范戶”培植工作,努力提高其經濟效益。通過示范,達到提高周邊農戶科學養豬積極性的目的。同時,做好小區及項目的相關服務,確保其穩定、健康發展。
4、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全區農戶科學養豬的技能和意識。
5、繼續抓好能繁母豬的保險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護好養殖戶的利益,穩定全區生豬生產。
6、繼續幫扶、鞏固、發展“區富農畜禽合作社”、使其進一步發揮養殖業的“母艦”作用。
- 上一篇:扶貧大會領導講話材料
- 下一篇:財政扶貧項目資金監管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