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組織行業發展工作匯報

時間:2022-03-23 02:51:00

導語:區委組織行業發展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委組織行業發展工作匯報

我區根據中央、省關于引導、鼓勵農民進行資金互助合作的文件精神,從2007年始開展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組織試點創新工作,至2011年10月底,全區經批準成立、正常運行的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17家,發展社員21878戶,吸納社員互助金3.51億元,試點以來累計投放社員互助金超10億元,全區獲得農民互助金支持的社員有約3.8萬戶(次),約占全區農戶的25%,帶動農民增收2個多億。各試點單位按規范要求運作,充分發揮資金社貼近基層、了解群眾、服務農民的優勢,調劑農民資金余缺,有效緩解了農村金融市場的供求矛盾,并在平抑民間高利借貸、抑制農村資金市場無序流動、帶動農民投資創業、有效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創業增收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為貫徹落實全省農業工作會議關于“爭當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排頭兵”的要求,就如何發揮好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組織對三農的支持作用,我們在資金社組織試點機制體制創新的同時,結合在資金社的發展過程中發現的諸如內部自律動力不足、外部環境誘惑、設計制度缺失、部門監管手段缺乏等問題,我們今年適時成立了鹽都區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組織行業協會,行業協會除了為各會員單位提供所需的業務指導、政策咨詢、人才培訓等服務,發揮“協調、溝通、公正、監督、自律”作用外,為了真正達到行業自律的目的,有效防止資金社可能出現運行風險等問題,我們在成立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組織行業協會的同時,結合章程的制定,對它的運行、制約、監督等機制進行了創新創優,為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的健康有序發展注入了新的合力。

1、創新監督管理方式,形成立體監管網絡。

行業協會的成立讓資金社的監管從過去單一的行政管理方式轉變為現在形成以行業自律為主、行政干預為輔、社會監督參與的全方位、立體化監管網絡。在資金社試點的前四年里,農工辦作為唯一監管部門在人力、物力、經驗、手段均缺乏的情況下對資金社進行管理,所能運用的方法僅僅是定期、不定期的審計,對發現的問題運用行政干預的方式,下發整改通知要求其定期整改。行政干預在市場經濟中的不適應性與處罰環節的缺失使得檢查所取得的后續成效不盡如人意,資金社的監管遭遇了瓶頸,這一“他律”方式急需改變。現在成立的行業協會,要求各資金社參與制定管理條例與處罰方案,遇到如處罰等事項時自己開會討論投票決定,真正實現“自律”的同時。主動接受主管部門和社會監督,豐富了監督的內涵。

2、分解細化章程條款,管理措施更具操作性。

行業協會制定了共同的行業守則,主要內容為“六堅持、六嚴禁、三限制、三服務”,并制定了全區統一的行業標識,將守則內容、監督舉報電話一并張貼上墻,既便于遵守又便于社會監督;行業協會制定細化的處理處罰規定,對會員單位可能違反規定的情況做了詳盡的分類,按違規程度不同分成三大類十六種,處以500-5000元不等的罰款并進行警告、誡勉談話、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執照。

3、創新資金管理方式,有效應對運行風險

加強風險管控,行業協會各成員單位經過共同討論研究,將“雙印鑒管理”備付金由8%提高到10%,資本充足率由原來的8%提高至11%;加強現金流管理,從過去被動的、滯后的檢查資金社資金流向,轉變為現在主動的、實時的掌握資金動向,在保障資金社正常運營的基礎上將將資金監管控到底、做到位。目前正在制定行業性風險基金管理辦法,增強抗御系統性風險能力。

區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組織行業協會是有組織機構、有章程、有制度的實體運轉的單位,下設常務理事會負責日常事務,行業協會成立以來,作為溝通政府部門與資金社之間的雙向聯系,既反映資金社合理要求與建議,又接受政府委托,執行政府部分管理職能,在會員中貫徹政府宏觀意圖和經濟政策,培養好的職業道德,更主要的是協會依據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制定行規行約,規范行業的行為規則,起到自律、監督的作用,使協會發展成為具有廣泛代表性和群眾性的社團組織,特別是通過制度監督約束管理等方面的創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資金社在行業協會的引領下規范、安全、穩健地運行,在支持三農發展的同時也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在當地具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群眾已將資金社與一般違規從事民間資金生意的擔保公司、非資金類專業合作社區分開來,有力塑造了鹽都區農民資金合作社的品牌形象,為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更好地發展打好了堅實的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