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局職能考核情況報告
時間:2022-03-23 03:01:00
導語:國土局職能考核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國土環境資源廳正確領導下,在市效能辦指導幫助下,我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貫徹國土資源管理的法律法規及規定,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和省國土環境資源廳中心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土地開發利用與保護并重,堅持管理與服務并重,依法行政與強化管理并重的工作方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標任務。現將我局完成情況報告如下:
我局2011年度職能工作目標有66項,總分值100分,自評滿分有56項,扣分有10項。自評總分98.8分,扣分1.2分,具體情況:
一、職能工作目標完成情況
(一)耕地保護工作(分值2分,自評分1.8分,由于客觀原因影響,造成工作不能按時間節點完成,自扣0.2分)。
1、完成與鎮政府、村委會及農戶簽訂耕地保護責任書。
我市基本農田劃定方案已報市政府批準,但由于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過程中,市政府決定增設美安工業基地,增加劃定允許建設區規模約15平方公里,劃定有條件建設區10平方公里,涉及調整基本農田22平方公里。需調整的基本農田已調整到其他鎮。此項工作雖然沒有落實,但是,我局做了大量細致準備工作。
由于客觀方面原因的影響,我局已按要求向政府提出調整完成時限的請示,爭取在明年2月初完成市政府與區政府、區政府與鎮政府、鎮政府與村委的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簽訂工作。
2、完成省廳下達的2011年度基本農田保護標志牌、宣傳牌及基本農田保護界樁設立的任務。
今年完成建基本農田保護標志牌1個、宣傳牌1個。尚有18個農田保護標志牌沒有落實。其原因是由于美安工業基地需調整基本農田,基本農田保護地塊的界線及面積有所變動,需對擬立牌的基本農田地塊界線作相關調整,導致我市基本農田保護標志牌、宣傳牌無法落實。由于客觀方面原因的影響,我局已按要求向政府提出調整完成時限的請示,爭取在明年2月初完成基本農田保護標志牌、宣傳牌設立工作。
(二)做好農地轉用報批工作(分值4分,自評分4分,完成100%)。
3、完成上報2010年城市建設用地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實施方案。
我我局已完成2010年城市建設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實施方案報批(今年4月已報省國土環境資源廳),省政府已批準我市2010年城市建設農用地轉用和征收實施方案。
4、按照省廳下達的計劃,完成報國務院審批的2011年城市建設用地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方案的上報工作。
根據省廳下達的2011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指標,已完成了2011年度城市建設用地轉用和征收報批,并于2011年8月上報國務院審批。
(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工作(分值3分,自評分3分,完成100%)。
5、做好市鎮兩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編及報批備案工作。
A.經市政府協調國土資源部,同意我市對中心城區的土地規劃用地布局進行調整。市級規劃已按市政府要求進行調整,規劃方案報市政府同意并已上報國土資源部。由國土資源部報國務院批準。
B.2011年1月,龍橋、龍泉、遵譚、永興等4個鎮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已報市政府批準。19個鎮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的調研、方案編制、匯報、論證、聽證、批前公示、征求市政府相關部門及局相關處室意見工作。13個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方案已經區政府審查,并上報市政府審批。
城西、新坡鎮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方案在聽證階段,群眾提出較大意見,演豐鎮規劃方案在批前公示階段,鎮政府提出意見,我處已與區政府協調溝通,爭取做好群眾工作,盡快將規劃方案上報市政府審批。
6、啟動國土空間規劃,高度重視沿海沿江資源的保護與開發,進一步完善功能區劃。
我局于7月15日擬文上報市政府,建議成立海口市國土空間規劃領導小組,市政府10月31日批示:不必要成立領導小組,具體工作由國土局牽頭。國土空間規劃是綜合性的規劃,具體規劃內容和規劃編制技術路線應由市政府確定。目前,正在草擬國土空間規劃方案及技術方案。
7、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數據庫的建庫工作。
我局規劃數據庫項目經費預算已報市發改委審核同意,項目招標材料已報市財政局組織招標。由于我市美安工業基地的規劃調整,需對全市的用地布局及基本農田進行調整,現已調整完畢,待市財政局招標確定規劃數據庫建設單位后,由建設單位正式開展規劃數據庫工作。
(四)做好土地供應工作,確保城市建設項目用地需求(分值9分,自評分9分,完成100%,我局已向市政府請示調整土地收益金的請示,因此自評不扣分)。
8、科學制定年度供地及收益執行計劃,并做好實施工作。
按照國土資源部的部署和要求,制定了2011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并報省國土資源廳備案,并在中國土地市場網上公開。2011年度全市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為:商服用地63公頃,工礦倉儲用地100公頃,住宅用地117公頃(其中:保障性住房用地17公頃,商品房用地95公頃,其他住宅用地5公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330公頃,交通運輸用地13公頃)。
9、嚴格落實土地供應政策,培育和規范土地市場,提升土地價值,全年力爭實現土地收益50億元。
截止12月26日,已上繳市財政42.98億元。受限購令影響,房地產市場低迷住宅用地供應難于形成有效的市場競爭,先前掛牌出讓的個別住宅地塊,僅有一家單位報名,個別地塊還出現了流拍現象,對完成土地收益造成較大影響,由于客觀方面原因的影響,我局沒有按工作目標要求完成土地收益金任務。
我局根據市效能辦要求,在12月9日以市土資辦字[2011]240號就調整工作目標問題提出請示,即“全年力爭實現土地收益50億元”目標申請調整為“全年力爭實現土地收益40億元”的工作目標。
10、落實政府確定的保障性住房用地任務,促進我市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我市2011年保障性住房用地計劃供應17公頃,實際供應17公頃。其中廉租住房用地計劃供應0.71435公頃,實際供應0.7143公頃,公租住房用地計劃供應1.5429公頃,實際供應1.5429公頃,經濟適用房用地計劃供應7.2公頃,實際供應7.2公頃。棚戶區改造用地計劃供應3.1828公頃,實際供應1.1772公頃。
(五)盤活城市土地資源,促使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分值4分,自評分4分,我局已向市政府請示調整土地換地權益書收回目標,因此自評不扣分)完成。
11、推動對土地資源進行分用途、分等級、分時序開發,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實現統籌、有序、可持續發展。
為滿足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需要,結合我市“十二五”規劃確定的144個重點項目,初步對重點項目按產業類型分類,下一步將向建設單位發放調查表,詳細了解重點項目前期工作情況,根據前期工作開展情況合理確定開工時序、安排農用地轉用以及指標等,進行深入研究,對土地資源進行分用途、分等級、分時序開發管理,提高海口市土地利用水平。
12、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工作力度,加快存量建設用地的開發進度,重視沿海沿江資源的保護和開發。
今年以來,我局對我市未開發土地作了全面調查,共調查土地約2000宗,共發現未開發建設的用地118宗,面積453.74公頃,其中:閑置土地30宗,面積102.69公頃,已經提出處置方案上報市政府;其余88宗用地,面積351.05公頃,并已在2011年8月10日的《海口晚報》上刊登《敦促開發建設通知書》,敦促用地單位進行土地開發。
13、加快換地權益書回收工作,力爭回收5億元價值量的換地權益書。分)(1
截止目前,我市已累計核發換地權益證書198宗(后經過分割轉讓為224宗),共核發換地權益書價值174160.63萬元,其中:我市已落實回收換地權益書59宗,回收換地權益書價值量113544.26萬元,占換地權益證書總價值量的65.2;目前我市尚有165宗換地權益證書,總價值量為60616.3707萬元換地權益書尚未回收。2011年7月11日,我局已擬訂《換地權益書回收方案》上報市政府。9月8日,我局再次以《關于回收換地權益書的緊急請示》報市政府。11月份,市政府專題討論確定了收回換地權益權的措施,一是提供一定面積的政府儲備地進行掛牌,同意受讓人以換地權益書支付土地出讓金的70;二是撥付2億元資金給海口市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專門用于收購換地權益書。目前正在抓緊落實中。
我局根據市效能辦要求,在12月9日以市土資辦字[2011]240號就調整工作目標問題提出請示,即“加快換地權益書回收工作,力爭回收5億元價值量的換地權益書”申請調整為“加快換地權益書回收工作,采取措施回收換地權益書”的工作目標。
(六)土地政策研究工作(分值3分,自評分3分,完成100%)。
14、試行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定期評估和調整機制。
我局草擬了《海口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定期評估和適時調整實施辦法》,對建設用地分類進行了初步研究,但由于《海南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定期評估和適時調整辦法》未出臺,《海口市關于貫徹落實〈國土資源部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措施的函〉的實施意見》未上報國土資源部備案,為避免出現與相關政策相矛盾,建議待以上辦法、意見出臺后,正式出臺相關規定。
我局根據市效能辦要求,在12月9日以市土資辦字[2011]240號就調整工作目標問題提出請示。
15、實行建設用地指標分類管理。
已收集資料,并開展初步研究工作。
16、穩步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
已收集資料,待國家資源部有明確政策據后,再開展專門性調研工作。
17、探索完善以生態為主題的旅游景區和高爾夫旅游等生態旅游項目的用地政策。
按照陳辭書記、冀文林市長批示精神,我局對國土部政策進行認真解讀,參與市領導主持的政策研討會,征求國土資源部、省國土環境資源廳專家及市相關部門的意見,形成《海口市關于貫徹落實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措施的函>的實施意見》審(議稿),上報市政府待批準。
主要的政策深化應用:不斷優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保障基礎設施、民生工程、新型工業、旅游業等重大產業項目的用地需求。以“一區多園”的模式推進高新區、綜合保稅區增容擴區,增加工業用地規模,加快建設美安科技城。按照“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的戰略,科學配置土地資源,扶持以國內外骨干企業為主體的特色優勢產業。規范發展旅游產業,實行主題公園、高爾夫、農業休閑觀光等旅游用地差別化、精細化管理。集約節約利用土地,推進“三舊”改造試點工作,推動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工程,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探索農村集體土地產權制度改革,規范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建立健全留用地安置管理制度。
18、逐步建立城鄉建設用地統一交易市場,推進城鄉土地一體化管理。
我局所有經營性土地均采取招拍掛形式進行,工作規范有序。2011年,我局共完成土地使用權招、拍、掛業務26宗。其中掛牌出讓20宗,招標出讓1宗。出讓面積為96210.84平方米,出讓金額為18.6384億元;掛牌轉讓5宗,轉讓面積82154.77平方米,轉讓成交金額為8311萬元。
19、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補償機制。
在調研基礎上,形成了《關于解決土地征收工作存在問題的思路和措施》上報市政府。目前在改革征地程序以及征地標準方面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在改革征地程序方面,根據市政要求,我局已該項工作權項下放至各轄區政府,其中包括土地征收報批材料的編制、具體實施征地工作及征地資金也撥付給財政專戶,由區政府統一管理;在改革征地標準方面,根據市政府要求對征地實施專項補助:一是在維持現有征地各項費用標準的基礎上,增加安排各區征地協調經費,補助標準按照征地統一年產值標準核定的征地補償費的50%計算;二是市級每年拿出當年土地出讓金收益(剔除上繳省級10%部分和各項法定計提支出)的3%-5%部分,根據各區當年實際出讓的征地面積進行收入分配。專項補助直接撥付給區財政專戶,由區政府統籌安排。專項補助實行后將大幅提高區級政府征地工作費用,更加有利于征地工作的順利推進。
(七)規范土地市場管理工作(分值4分,自評分4分,完成100%)。
20、落實土地市場招拍掛制度,完成土地招拍掛工作。
在完善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制度方面,我局報請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海口市土地交易管理辦法》。
21、做好城市地價動態監測工作,并上報數據資料。
我局已完成2011年土地市場動態監測報告工作。
22、夯實地價管理基礎,做好城市地價指數的評估確認和頒布。
按時完成城市地價指數的評估確認工作,并在局域網向社會公布數據結果。
(八)做好校安工程等我市重點項目涉及土地相關工作,保障重點項目工作的順利進行(分值5分,自評分5分,完成100%)。
23、做好校安工程等我市重點項目涉及土地確權、土地糾紛調處、土地登記發證等相關性工作。
今年2月10日至12日,我局隨市督查辦下到四個區共13所中小學校現場辦公,重點解決了13所中小學土地確權的問題,3月11日我局以市土資籍字[2011]138號文向市政府呈報了13所中小學校用地的確權意見建議,得到市領導的肯定和市校安辦的通報表揚。7月19日我局主動向市校安辦發出《關于校安工程項目土地問題的函》(市土資籍字[2011]527號),要求將我市范圍內所有需要土地確權的市校安工程的用地學校名稱、土地座落、用地面積、存在問題等詳細情況列表報我局,目前市校安辦正在統計市校安工程項目有關數據。
24、做好校安工程等我市重點項目涉及土地征收工作。
我局已全面完成市高級技工學校及瓊山中學高中部擴建用地征收工作。市高級技工學校項目用地總面積301.26畝,已與被征地單位簽訂了《征地協議書》,并將相關補償費用撥付給被征地單位,征地工作已完成。瓊山中學高中部擴建用地項目位于府城鎮現新大洲大道南側,用地總面積40.19畝,已與被征地單位簽訂了《征地協議書》,并將相關補償費用撥付給被征地單位,施工單位已順利進場施工。
25、做好校安工程等我市重點項目涉及土地供應工作。與24項合并敘述,完成工作情況見24項敘述。
(九)加強地質公園管理(分值5分,自評分分,完成100%)。
26、加強地質遺跡保護工作,加大巡查力度,杜絕采挖火山石現象。
加強地質遺跡保護工作,加大巡查力度,杜絕采挖火山石現象。根據市政府《關于印發楊南嶺非法采挖火山巖專項整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海府辦[2010]389號)的要求,我局自2010年12月開始開展楊南嶺非法采挖火山巖專項整治行動,成立工作組進入瓊雷地質公園,采取定時和不定時的方式進一步加強巡查,及時制止亂采濫挖火山巖行為。通過加強巡查,盜挖勢頭得到有效的遏制。地質公園控規性詳細規劃由海旅控股組織編制,我局和規劃局作好配合工作。地質公園控規性詳細規劃初稿已完成。
27、推進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的升級改造工作。
按期完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評估整改事項,協調海南椰灣集團有限公司啟動地質公園博物館項目前期工作,包括選址、土地預征、立項和初步設計等。
28、積極配合海口市旅游控股集團公司編制地質公園控制性詳細規劃;完成國土資源部下達地質遺跡保護項目驗收工作。
授權旅游文化投資控股優先公司編制地質公園控規,委托成都規劃設計院進行規劃設計。目前完成初步設計成果,并召開地質專家審查會;海旅控股公司計劃近期召開規劃專家審查會,修改后將公園控規上報市政府審批。
(十)、規范礦業管理工作(分值4分,自評分4分,完成100%)。
29、落實采礦權“招拍掛”制度,征收采礦權價款200萬元。
啟動榜文村建筑用石料采礦權掛牌工作。在完成儲量勘察、礦業權評估、方案審查的基礎上,12月7日已完成掛牌出讓,征收采礦權價款190萬元。
30、開展礦業秩序整頓工作,保持礦業市場健康發展。
開展了東環鐵路沿線采石整治、貨運大道周邊開采整治、南渡江采砂整治、越界超層整治、金沙灣非法采砂整治、地質公園采石等6個專項整頓,查處非法采礦案件26宗,礦業秩序明顯好轉。
31、完成800畝礦山環境治理工作。
完成政府投資項目一個:永興昌沙坡地質環境治理項目建設,治理面積370畝;完成社會投資項目一個:海南信廣體育休閑公園,治理面積400畝;完成礦山業主年度治理項目23個,治理面積180畝。累計年度礦山環境治理面積950畝。
(十一)、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分值分,自評分3分,完成100%)。
32、制定汛期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上報市政府批準實施;完成“三龍地區”受淹村莊防治方案編制工作。
制定了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上報市政府引發實施;啟動汛期地質災害防治預案,沒有發生因地質災害引發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的情況。編制完成龍塘、龍橋、龍泉地區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33、對歷史采石場采空區進行隱患排查,設置警示牌,拉警戒線工作。
我局開展采空區地質災害隱患點排查,共設置警示牌526個,劃定警戒區85處。
34、開展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備案工作。
全年辦理建設項目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備案36宗。
(十二)、做好土地確權發證登記管理工作(分值4分,自評分3.8分,由于客觀原因影響,部分工作不能按時間節點完成,自扣0.2分)。
35、繼續推進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按省廳要求完成工作任務。
我局會同市農宅辦在12月10日前已超額完成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其中:農村宅基地地籍調查17.9萬宗,審核公告13.2萬宗,登記發證121713宗。
36、做好農墾系統改革土地資源劃分土地變更登記工作,按省廳要求完成工作任務。
省環境資源廳下達劃轉任務指標為69360畝,要求今年6月底完成。由于農墾方已提供的劃撥的地籍調查手續不完善,資料不全,數據存在問題等原因,經我處和測繪院及農墾設計院等進行了多次溝通,在我局建議下,省廳地籍處在11月下旬召開了協調會,截至12月22日已審批海膠集團劃轉用地193宗,面積31599165.95平方米(合47398.75畝),占劃轉面積的68.3%。經與農墾溝通,海膠集團最后剩下5宗地下周報來,投資公司的劃轉用地明年春節前才能申報。
(十三)、做好土地變更調查,鞏固完善農村土地確權成果工作(分值4分,自評分3.6分,由于客觀原因影響,部分工作不能按時間節點完成,自扣0.4分)。
37、按照省廳布署,組織開展2011年度土地變更調查工作。按省廳要求完成工作任務。
根據省廳《關于土地變更調查資料準備的通知》和國土資源部下達我市2011年度土地變更調查與遙感監測項目要求,由我局牽頭做了兩項工作:一是協調用地處、規耕處、執法局、儲備中心等單位提供新增建設用地等有關資料提供給省廳整理中心;二是組織我局四分局配合省廳整理中心的技術人員開展衛片圖斑的外業地類核對和拍照工作。今年的土地變更調查,國土資源部分兩批下達衛片圖斑共2341個,其中第一批瓊山區382個,龍華區425個,共807個圖斑,于11月16日開始,23日完成外業調查;第二批美蘭區652個,秀英區882個,共1534個圖斑,計劃于11月28日開始,12月中旬完成外業調查工作。外業調查工作完成后轉入內業上圖,逐個圖斑核對用地批準文件和更新數據庫等工作。并將變更調查成果于明年1月20日前上報國土資源部。
38、解決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遺留的“共有宗”、“共用宗”等問題。選擇一個鎮的1-2個村委會開展試點工作。
根據省國土環境資源廳的要求,我局已按時完成制定工作方案和經費預算工作。解決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遺留的“共有宗”“共用宗”等問題。選擇一個鎮的1-2個村委會、開展試點工作。申請調整至2012年落實經費后啟動。理由如下:解決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遺留的“共有宗”“共用宗”、等問題的試點工作不能完成的原因:“共有宗”“共用宗”問題、均屬農村土地確權歷史遺留問題,絕大部分為爭議地,情況復雜,所需工作經費量大,目前尚未落實工作經費,專業隊伍選擇招投等工作無法啟動,2012年落實經費后才能開展試點工待作。
(十四)、完成征地工作任務(分值7分,自評分7分,完成100%)。
39、研究起草補償方案,報市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
我局對市政府每個項目土地征收均上報補償方案,待批準后組織實施。
40、完成國家、省及市重點項目4000畝。
我局年計劃完成4000畝國家、省及市重點項目征地任務。至12月底止,已完成國家、省及市重點項目征地面積4386.948畝,占全年工作目標的109.67%。
41、完成市政府儲備地畝3000征地任務。
我局計劃完成3000畝市政府儲備地征地任務。9月底止,至已完成市政府儲備地征地任務3083.9142畝,占全年工作目標102.8%。
(十五)完成土地收購、儲備、出讓運營機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經營水平(分值6分,自評分6分,完成100%)。
42、上半年完成新增土地儲備4000畝;43、下半年完成新增土地6000畝。
我局加大新增土地儲備工作力度。截12月底止,已完成新增土地儲備11773畝,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為城市建設提供了資源保障。
(十六)抓好土地整理、儲備和經營開發,加大土地利用的監管和投資強度,進一步提升城市價值(分值8分,自評分7.6分,由于客觀原因影響,部分工作沒有按時間節點完成,自扣0.4分)。
44、完成龍泉鎮新坡基本農田整理項目工作。
市龍泉及新坡鎮基本農田整理項目已完成,并在11月13日通過單位(項)工程驗收,在12月22日向省廳申請項目驗收。
45、完成美蘭區三江鎮湖東、茄歷湖耕地開墾項目工作。
A.海口市美蘭區三江鎮湖東茄歷耕地開墾項目工程,月157日通過初驗,8月9日通過終驗。
B.市蘭區三江鎮湖東耕地開墾項目工程,8月11日通過初驗,9月27日通過終驗。
46、完成龍泉鎮、新坡鎮土地整理項目工作。
A.市龍泉鎮土地整理項目(國家項目)己完成,并在12月23日通過單位(項)工程驗收,在12月27日向省廳申請項給收。
B.市新坡鎮土地整理項目(第一期)己完成,并在11月11日通過單位(項)工程驗收,在12月14日向省廳申請項給收。
47、做好土地運營推介和東海岸人工島等項目招商工作。
土地運營推介和東海岸人工島等項目招商工作。按政府要求,已移轉港航控股負責。
48、南渡江10萬畝基本農田規范項目工作。49、啟動30萬畝農業土地整理工程第一期整治示范項目。(與49項合并)
A.經申報工作,國土部、財政部已于11月3日組織完成項目的評審工作。B.已完成項目區二十余項基礎調研工作;C.著手開展項目區試點工作。
50、繼續抓好西海岸起步區南片區,濱江新城起步區和新埠島的建設,啟動江東片區、金沙灣片區的開發,推進如意島的規劃建設。
A.起步區南片區、金沙灣片區的開發由西海岸管委會負責;B.人工島項目(如意島)由港航控股負責。C.江東片區由發改委牽頭與人保商談貸款事宜。
(十七)、嚴厲查處土地資源礦產違法案件(分值5分,自評分5分,完成100%)。
51、制定執法動態巡查方案,落實動態巡查措施,實施規范化管理。
今年3月,我局下發《關于印發〈2011年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動態巡查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劃分巡查區域,落實巡查責任人,全面開展動態巡查工作。及時制止土地礦產資源違法行為1279次。
52、嚴厲查處土地資源礦產違法案件工作。
今年1至12月共發現土地礦產資源違法案件165宗,公告后拆除107宗,拆除面積30.5萬平方米,立案查處土地、礦產違法案件58宗。其中:土地案件27宗,拆除違法建筑6.35萬平方米,罰款499萬元;礦產資源案件31宗,罰款32.1萬元。
(十八)、2010年度衛片執法工作(分值4分,自評分4分,完成100%)。
53、做好年度衛片檢查實施準備工作。
根據省國土環境資源廳《關于開展2010年度衛片執法檢查的通知》要求,我局精心組織,周密部署,迅速行動,扎實開展了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
54、開展年度衛片執法工作,全面完成迎檢工作。
完成了1830個地塊(圖斑)的外業調查、內業核查工作,并對127宗違法案件分類進行查處整改,按要求上報核查數據,分別順利通過省國土環境資源廳和國家土地督察廣州局的檢查驗收。
(十九)做好征收礦產資源補償費工作(分值2分,自評分2分,完成100%)。
55、做好礦產資源補償征收工作,全年征收90萬元。
至12月份止,我局已征收礦產資源補償費99萬元,超額完成全年的征收任務。
(二十)做好創建創業型城市工作(分值3分,自評分3分,完成100%)。
56、依據創業項目落地情況,做好項目用地選址工作;57、協助創業孵化基地建筑項目選址;58、積極探索適宜促進創業用地方式,轉變土地供應思路,在供地計劃上增加發展創業經濟土地供應量。沒有接到市政府要求完成工作任務。
(二十一)、做好市政府交通環境綜合整治相關性工作(分值3分,自評分3分,完成100%)。
59、開展市政府“五路四橋工程”涉及土地權屬調查確認工作。
我局已按要求完成市政府“五路四橋工程”涉及土地權屬調查確認工作。
60、完成市政府“五路四橋工程”建設項目壓覆礦產資源證明及地質災害評估審批工作。
我局已按要求完成市政府“五路四橋工程”建設項目壓覆礦產資源證明及地質災害評估審批工作
61、做好市政府“五路四橋工程”涉及土地征收工作。
我局積極推進“五路四橋”征地工作。橋”使用的是現“4狀道路中的國有土地,不存在土地征收和收回問題;路”是“5指和平南路延長線、僑中路延長線、高登東路延長線、文明東路延長線和世貿東路延長線。路”都已開工建設,和平南路“5延長線、僑中路延長線、高登東路延長線、文明東路延長線和世貿東路延長線涉及到我局的工作,我局都已完成。
62、啟動海口市公交場站建設尚未落實用地報批、征收相關工作。
我局穩步推進公交場站征地工作。目前,我局正在辦理8個公交場站的土地征收工作,總面積204.818畝,共有8個地塊,其中:5塊地屬政府儲備地;另3塊涉及集體土地,須辦理土地征收手續
(二十二)、土地檔案與信息化管理工作(分值4分,自評分4分,完成100%)。
63、做好2010年度文書檔案整理歸檔及土地檔案立卷工作。
土地檔案工作。已完成2010年度文書檔案整理歸檔及土地檔案立卷工作。其中2010年度文書檔案整理歸檔文件3441件(永久保存檔案1261件、30年保存檔案708件、10年保存檔案1472件),并已向市檔案局移交機讀目錄;土地檔案立卷共22216宗(老檔案規范整理16626宗、新檔案整理立卷5590宗)。做好局網站、網絡及電腦軟硬件維護工作,保障工作的順利進行。嚴格按照市級部門信息公開目錄分類規范進行信息分類和并及時做好局門戶網站的維護,信息通過網上政務公開的平臺,加大社會監督,推進依法行政,提升國土形象。
64、加快全局信息化基礎能力建設工作。
A.加強電子政務平臺建設,完成了電子政務平臺進行改版,使工作分類更加的直觀體現,實現網上辦公、辦文、辦會。B.為全局副處級以上領導配備無線網卡,實現移動辦文,解決了領導開會、出差等導致公文無法及時批閱的問題,促進了公文辦理的速度。C.“一張圖”建設逐步進展,現已實現與土地利用現狀總體規劃、土地登記發證及正射影像圖的疊加。D.已完成新地籍系統開發、部署,并正式投入使用使用。新地籍管理系統是以宗地為核心實體,可實現地籍信息的適時更新和對城鎮地籍信息的快速檢索,對規范我局地籍管理工作、科學開發土地資源和保證土地可持續發展提供的技術支持。G.現已完成土地征收管理系統數據建庫的工作;已完成土地二次調查數據建庫工作,農村宅基地數據建庫工作正在進行中,目前已完成總工作量的96%。
65、做好局網站、網絡及電腦軟硬件維護工作,保障工作的順利進行。
做好局網站、網絡及電腦軟硬件維護工作,保障工作的順利進行。(1)嚴格按照市級部門信息公開目錄分類規范進行信息分類和并及時做好局門戶網站的維護,信息通過網上政務公開的平臺,加大社會監督,推進依法行政,提升國土形象。
(二十三)其它工作(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工作任務)(分值5分,自評分5分,完成100%)。
A.按照陳辭書記、冀文林市長批示精神,我局對國土部政策進行認真解讀,參與市領導主持的政策研討會,征求國土資源部、省國土環境資源廳專家及市相關部門的意見,形成《海口市關于貫徹落實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措施的函>的實施意見》(審議稿),上報市政府待批準。
B.根據《關于印發〈中共海口市委關于進一步深化強區擴權的意見〉起草工作方案的通知》(海辦字[2011]29號)我局起草《海口市市區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改革方案》上報市政府已獲批準。
C.完成了政府投資的43個繼建項目相關性工作任。
D.啟動30萬畝農業土地整理工程第一期整治示范項目。
G.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督查督辦事項辦理上報工作。
T.全面完成市政府工作報告責任事項分解、跟蹤督辦以及情況報告工作。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做好土地供應工作,確保城市建設項目用地需求。二級目標第9項:嚴格落實土地供應政策,培育和規范土地市場,提升土地價值,全年力爭實現土地收益50億元。截止12月26日,已簽訂的土地出讓合同價款為42.98億元,占目標任務的85.96.%。
受限購令影響,房地產市場低迷住宅用地供應難于形成有效的市場競爭,先前掛牌出讓的個別住宅地塊,僅有一家單位報名,個別地塊還出現了流拍現象,對完成土地收益造成較大影響。
(二)盤活城市土地資源,促使土地資源合理利用。二級目標12項: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工作力度,重視沿海沿江資源的保護和開發。今年以來,我局對我市未開發土地作了全面調查,供調查土地約2000宗,共發現未開發建設的用地118宗,面積453.74公頃,其中:閑置土地30宗,面積102.69公頃,已經提出處置方案上報市政府;其余88宗用地,面積351.05公頃,并已在2011年8月10日的《海口晚報》上刊登《敦促開發建設通知書》,敦促用地單位進行土地開發,工作也僅在落實中。二級目標第13項:加快換地權益書回收工作,力爭回收5億元價值量的換地權益書。此工作距目標差距大,主要原因在政府方面,今年7月,我局又擬《換地權益書回收方案》上報市政府,我局已向政府提出2條措施:一是提供一塊200畝政府儲備地進行掛牌,同意受讓人以換地權益書支付土地出讓金的70;二是建議市政府從前幾年財政收取的土地出讓金收益中劃出2億元資金撥付給海口市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專門用于收購換地權益書,以按時完成我市的回收任務。11月份,市政府專題討論確定了收回換地權益權的措施,一是提供一定面積的政府儲備地進行掛牌,同意受讓人以換地權益書支付土地出讓金的70;二是撥付2億元資金給海口市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專門用于收購換地權益書。目前正在抓緊落實中。
(三)土地整理項目:二級目標44項:海口市龍泉及新坡鎮基本農田整理項目工程延后,其原因是由于部分工程變更造成;二級目標46項:海口市龍泉鎮土地整理項目(國家項目)工程延后,其原因是由于3條田間道路(約4500米長)由泥結石基礎上變更砼路面,導致工程延遲。針對工程調整原因,我局已積極配合做好相關性工作。
三、2012年工作思路
在新的一年里,我局要緊緊圍繞“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全力“保增長”,不斷提升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保障能力,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著力“促轉變”,通過資源供應結構的調整和利用方式的轉變,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科學轉變。抓好以下九個方面的工作:
(一)認真研究落實好國家資源部支持海南國際旅游島20條措施,全面提升國土管理工作的水平。
(二)加大土地儲備力度,繼續推進土地儲備,加快地產運營和土地市場建設。為我經濟發展提供財力支持。
(三)強化基礎管理,提升土地管理水平。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大對基本農田的保護力度,組織實施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確保我市耕地和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繼續做好土地巡查督查、指導工作,加大土地違法違規案件查辦力度,維護國土資源開發利用秩序,努力提高執法監察的權威和實效。
(四)強化黨風廉政和隊伍建設,提高拒腐防變的“免疫力”,提高隊伍的戰斗力。從改革體制、機制和管理制度入手,用制度規范從政行為,約束權力運行,懲戒違紀違規行為,形成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反腐敗機制,從制度上保證黨員和干部廉潔從政。從思想上筑牢抵御不正之風和腐敗思想侵蝕的“防火墻”強化隊伍建設,轉變工作作風。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緊抓理論業務學習,提高工作能力,切實提高國土資源服務保障水平。
(五)在保障服務上出成效。主動服務,不超越法律這條紅線,不觸廉政這條底線。堅持以保障經濟建設,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中心,為省市重點項目做好用地保障服務,為我市社會經濟發展提供資源保障和優質服務。
(六)早策劃、早運作,做好土地招拍掛工作和土地市場管理工作,為我市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資金保障。明年的房地產形勢更嚴峻,我們要做好宣傳,研究策略。
(七)深化行政審批體制改革,有效提高服務水平、審批效率、審批質量和部門形象,降低廉政風險,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的一大亮點。
(八)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土地交易市場,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的一大亮點。完善土地交易市場的硬件、軟件和人才建設。
(九)積極規范推進國土分局和國土所能力建設工作。
- 上一篇:質監局反腐倡廉工作情況匯報
- 下一篇:質監局黨廉建設宣教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