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鄉規范化建設工作報告

時間:2022-03-31 09:26:00

導語:全鄉規范化建設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鄉規范化建設工作報告

近年來,鄉以鄉鎮規范化建設為載體,強化服務型政府建設,緊扣墟鎮建設、辦公場所建設和完善管理制度三個重點,不斷加大投入,使墟鎮街道、鄉村環境面貌以及干部精神面貌得到極大改善,全鄉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

一、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鄉鎮規范化建設的前提。

(一)墟鎮建設

以創建縣級衛生墟鎮為著力點,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大力實施墟鎮硬化、美化、亮化工程,先后投資362萬元用于墟鎮建設,拆除原供銷社等破舊房屋3000平方米,硬化面積1.5萬平方米,鋪設彩磚830平方米,安裝路燈21盞,加強對餐飲服務業的管理,餐飲服務業全部按照要求安裝了油煙凈化裝置以達標排放,進一步抓好環境衛生保潔力度,完善了垃圾處理設施,聘請2名專職保潔員常年對墟鎮保潔,落實了保潔責任,配齊了垃圾桶,新建了垃圾中轉站和垃圾焚燒爐各一座,生活垃圾日產日清,運往縣垃圾填埋場集中處理。成立了市容管理站,加大對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力度,對墟鎮實行分片包干,落實責任,重點抓好門前三包,全面整治臟、亂、差現象和“八亂”行為,建立了墟鎮衛生評比制度,確保環境衛生整潔干凈,對臨街破舊房屋、殘墻斷壁以及亂搭亂建進行拆除,經常性地清理垃圾廣告,并進行統一規范,整頓墟鎮秩序,增設交通標志,整齊擺放車輛,農貿市場合理劃行歸市,改善亂擺亂放、場外經營、超店經營現象,街容街貌得到明顯變化,墟鎮人氣得到顯著提升。

(二)辦公場所建設

2010年,我鄉根據院內的整體布局,聘請縣建筑設計院進行了設計,共籌資90余萬元對兩棟鄉辦公樓實施“穿衣戴帽”工程,將原有的舊瓦頂全面翻新,四周墻體瓷磚包裝,內外門窗全部更新,增設了九間衛生間,房內外地面全部改用了地磚,墻體、房頂進行了仿瓷和鈣塑板吊頂,總面積3877平方米,并對機關院內進行了硬化、美化、亮化改造,硬化面積達1120平方米,綠化面積達130平方米,消滅了裸露地面。實現“四統一”,即:統一懸掛國徽、統一升掛國旗,統一在交通路口設置鄉鎮政府指示牌、統一設置鄉鎮圩鎮建設規劃圖。投資20多萬元對院內辦公設施進行了改善,配置了電腦16臺,空調7臺,辦公桌40套,做到門牌統一規整,標識明確,室內桌椅統一干凈,機關院內車輛停擺有序,環境衛生整潔,無衛生死角,為干部職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學習平臺。

二、把完善管理制度、提升便民服務水平作為鄉鎮規范化建設的根本。

在規范化建設中同步健全便民服務措施,以“有事請找我我為你服務”為民服務為載體,從轉變工作作風入手,著力構建干部聯系群眾的長效機制,成立了為民便民服務中心,抽調民政、計生等相關職能站所集中辦公,建立健全了各項工作制度。同時在各個村設立為民便民服務代辦點,在全鄉黨員和干部中選定了82名民事代辦員,幫助群眾代辦各種事項,活動中,在全鄉形成了鄉有便民服務中心、村有便民代辦點、組有民事代辦員的三級便民網絡。要求所有干部每周到各自掛點村工作三天以上,及時掌握群眾的要求和呼聲,幫助解決各種困難。實行24小時接訪制,每位工作人員保證手機、電話等通信工具暢通,便于群眾聯系。進一步落實了首找責任制,群眾上門打電話被首找的人即為第一責任人,干部立即提供優質服務,全程參與直至群眾滿意為止,做到件件有交代,事事有回音。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全鄉干部工作積極性、責任感得到明顯增強,群眾滿意率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