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興工強市工作報告
時間:2022-05-08 09:26:00
導語:市委興工強市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家集體外出考察學習,機會很少,也不容易組織和協調,市委、市政府這次大規模組織企業家外出考察學習,給企業家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機會,企業家也非常珍惜,全程仔細看,用心聽,認真學,集體意識、組織意識、紀律意識都很強,體現了新時期企業家的優秀素質和良好形象。整個活動安排緊湊合理,所到之處,當地黨委政府熱情接待,細致安排,所考察的企業規模大,科技含量高,轉型升級的典型性、針對性、代表性強,是整個先進制造業企業發展的縮影。隨團參加考察活動,三天之行,收獲頗豐,感想和體會最深刻的,主要有三點: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是新型城市化的主要產業支撐,是反哺農業、改善民生的物質基礎。從所考察的地區看,既有鄞州、蕭山這樣全國領先的先進地區,也有寧海這樣的全省中等發達地區,還有婺城這樣與我市發展階段相近的地區。這些地區無一例外都把做大做強工業經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舉措。我市正處于工業化中期的初級階段,在相當長時間內,在全面完成工業化任務之前,都應始終堅持“興工強市”戰略不動搖,真抓實干,務實提升,努力推動工業經濟不斷躍上新臺階。現階段,尤其要正確處理好三對關系:一是重點工作與階段性工作的關系。近幾年來,市委科學謀劃,系統布局,逐步完善了“五位一體”戰略發展體系。工業、服務業、新農村建設、基層基礎等各項工作的抓手更加科學系統,更加清晰合理,更加扎實有力。要充分認識到,“五位一體”各組成部分是有機統一的,不是簡單的并列關系。我認為,“興工強市”主戰略、“工業新城”在“五位一體”戰略體系中,始終是最核心、最基礎的要素。經過幾年的努力,全市抓工業的氛圍已經形成,抓工業的機制更加完善,不能認為市委、市政府抓階段性工作是削弱或者沖淡抓工業發展的力度。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抓工業經濟的戰略沒有變,重點沒有變。今后,我市要更加突出“興工強市”主戰略,更加注重處理重點工作與階段性工作的關系,把抓工業作為一種常態,狠抓落實,有號召、有部署要抓,沒有號召、沒有部署,也要自覺地抓,努力把傳統的工業基礎轉化為工業發展的優勢,進而推動全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科學發展。二是整體推進與個體促進的關系。工業經濟的發展,整體上需要黨委政府的政策引導,創造發展的空間和平臺,也需要各企業增強動力,激發活力,切實發揮經濟主體作用。近幾年,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工業平臺的拓展建設,山海協作示范園、十里牌工業園、蓮華山工業園等園區建設有序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爭列省大平臺項目也在積極對接爭取。在上級政策趨緊、各地普遍土地制約矛盾突出的情況下,我市工業平臺建設取得的成績難能可貴,實屬不易。工業經濟是由眾多工業企業所支撐的,我們在抓好工業平臺的同時,要更加注重企業的發展,尤其要關注大企業的發展。大企業遇到的最大難題往往并不是資金問題,而是土地需求、政策扶持、與群眾關系的處理等問題。這些問題,企業自身無法協調,需要各級領導甚至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出面才能解決。市委、市政府應該更加關注這些企業,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深入企業基層,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圍墻外的事情”,以便于企業家集中精力抓好生產、經營、管理,推進工業經濟健康快速發展。三是擴量與提質的關系。此次考察,共有1縣3區,鄞州、蕭山兩地基本完成工業化,進入更高級發展階段,工業提質發展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是其更主要的任務;婺城與我市總量相當,情況相似,其提出的“擴量提質,側重擴量”的工業發展方針,對我市更具有借鑒意義。沒有一定總量的支撐,就談不上質的轉型提升。立足我市現有的工業經濟基礎,把擴大工業經濟總量作為當前的工作指導方針,仍然是我市不可回避的明智選擇。同時,我市要吸取發達地區的經驗教訓,在擴量的過程中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以資源節約型、清潔生產型、生態環保型、循環經濟型、綠色低碳型為導向的產業;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更加注重“選資”,大力引進大項目、關鍵項目,培育引進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企業,推進我市工業經濟總量做大、結構做優。
二、大力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推進經濟轉型升級
工業經濟的轉型升級,企業是主體,只有一大批企業的技術水平、產品結構、經營模式等實現了從傳統向現代、從粗放向集約、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轉變,全市的工業經濟才能實現轉型升級。這次考察的10家企業都具有發展好、發展快的特點,都具備雄厚的研發能力。如果說科技創新是一句口號,那么研發力量則是企轉型升級的實質和關鍵。考察的10個企業,在研發上有三個共同點:一是決心大。各企業都舍得花資金投入研發,雅戈爾每年銷售收入的3%用于研發;萬里揚連續三年以銷售收入的5.59%作為新產品的研發投入資金,每年都投入科研經費5000萬元以上;奧克斯投入1億多元建設信息化,等等。有舍才有得,大量的研發投入也換來了巨額回報。萬里揚集團老總在分析為何花巨資投入研發時,非常具有典型意義,他認為投入越多,吸引人才越多,轉化越快,技術領先一步,企業就向前跨一大步。二是機制活。舜宇集團從建廠開始就與大學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從技術合作,再到資本的合作,步步深入;并對研發有功人員實行股份和現金獎勵,2007年至2009年獎勵的股票折合市值8000萬元。大豐實業公司瞄準國際一流企業,通過項目合作的形式,消化學習德國、日本的先進技術,實現了自身研發能力的飛躍。萬里揚集團通過技術入股、高薪聘請等政策吸納國內外專家150多名。雅戈爾集團、奧克斯公司、達利公司等,在上海建立研發中心,有的還在美國和歐洲設立研發機構。研發機構直接設于大城市和市場前沿,不僅能根據市場行情設計適銷對路產品,還能解決小城市“留不住人才”的問題,成功建立了國際化的研發團隊。三是定位高。這批企業的目標定位都很高,如達利公司提出要建設“世界第一絲綢企業”;得利集團提出要打造中國的文具航母、世界前三的文具帝國,并實現從“賣產品”向“賣標準”轉變;如意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做世界級搬運車大王;舜宇集團提出成為國際頂尖公司的“名配角”。實現這些宏偉戰略目標,其途徑都歸根于研發,而他們的研發目標,都定位在國內乃至國際一流水平。唯有超前的高點定位,才能確保他們的產品始終占據技術制高點。萬里揚是生產汽車變速器的企業,在制訂戰略規劃時就注意到國外汽車市場已趨于飽和,市場需求少,研發投入必然隨之減少,技術原地踏步,而國內市場正是快速發展時期,需求大,研發投入有最大的回報價值,趕上并超過外國同行指日可待,企業從最初的賣產品,發展到賣標準,最后定位在賣“研發平臺”,在這種思路的指引下,企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反觀我市的企業,在產品研發上也做了很多努力,如雷士公司的研發中心設在上海,紀元電器的博士后流動站設在西安,但像雷士、紀元這樣的公司還不是很多,總體上對研發還是重視不足,手段缺乏;在技術合作上也有不少的嘗試,但基本上依靠企業自身科研力量,借用“外腦”不夠,影響了研發的檔次和時效;在市場定位上敢于和、省同行比,但志氣不夠,目標不高,敢于占領國內市場、世界市場,特別是國內外高端市場的不多。考察啟示我們:轉型升級不僅是黨委、政府著力推動的一項重要工作,更應該是廣大企業做大做強的一條戰略途徑,唯有下大決心、花大力氣、投大資金,加強研發力量,才有可能取得更高、更快、更好的發展。
三、牢固樹立服務企業主體意識,著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企業家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力軍,是實現“一高兩進”目標的重要力量。要把培養、扶持企業家成長作為黨政工作的大局,造就企業家成長的良好環境,支持、促進企業做大做強。一是營造尊重企業家的良好氛圍。企業是地方經濟的支柱力量、地方稅收的重要來源、城鄉就業的主要渠道。企業家把企業辦好,就是在盡社會責任,就是在為地方經濟發展、財政增收、人口就業作貢獻。因此,我們要進一步擺正政府和企業的關系、干部和企業家的關系,尊重企業家的勞動,尊重企業家的人格,在社會上營造尊重企業、尊重企業家的良好氛圍。二是創造服務企業的良好環境。鄞州區委書記在兩地交流座談會上曾舉到一個例子,該區成立碳維基金時,黨委政府未經發動,企業家就自發捐助7000萬元。這既反映了當地企業家的素質高,社會責任感強,反饋社會意識濃厚,也說明了當地企業對黨委、政府的高度信任,兩者關系非常密切。當然,這也是和黨委、政府的服務意識、服務效率、服務氛圍分不開的。服務企業,除了市委、市政府領導出面幫助企業解決一些現實難題外,部門也應負起責任,多一些主動服務的意識,少一些故意刁難的作風,多想一些解決問題的變通辦法,少講一些規定的條條框框,多提升效率,少推諉扯皮,切實為企業搞好服務,促進企業在健康成長、穩健發展。三是樹立善待企業家的良好風氣。關心企業家,就是關心企業,就是支持經濟發展。要從政治上關心企業家,鼓勵優秀企業家參選人大代表,吸收優秀企業家擔任政協委員,通過非公經濟人士綜合評價、社會貢獻獎和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評選等,給予相應的社會地位。及時宣傳和表彰企業家的先進事跡,鼓勵企業家為社會作貢獻。要從生活上關心企業家,對個別企業家出現的一些問題,不能太挑剔,不能以公務員的標準要求企業家,要看到企業家的主要方面,寬容其缺點,并幫助其改正,真正營造一種寬容、寬松的創業環境。
- 上一篇:給排水見習基地建設
- 下一篇:農田水利建設調研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