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情況視察匯報

時間:2022-05-11 04:56:00

導語:依法行政情況視察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依法行政情況視察匯報

日前,在縣政協主席彭岳舜的帶領下,縣政協主席會議視察組對我縣依法行政工作進行了視察。視察組分別到縣行政服務中心、環保局、建設局、工商局等行政部門召開五場座談會,深入了解情況,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現將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依法行政工作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近幾年,我縣各部門、鄉鎮認真貫徹執行縣委、縣人大關于依法治縣的決定和決議,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工作組織機構,全面落實縣政府制定的《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五年規劃》,我縣依法行政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依法辦事的機制基本形成,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一)認真貫徹依法行政法規,全面開展依法行政工作。一是依法開展行政許可定期評價和清理工作。根據應減必減原則,對所有的行政許可事項和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實施機關、實施程序、申報條件和收費依據進行全面清理。目前,縣級保留行政許可事項共362項。二是深入開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以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為重點,成立新的行政服務中心,全面提升中心功能。目前,全縣28個有行政許可權限的部門共有行政許可項目362項,已進駐中心的行政許可項目有256項,進駐非行政許可項目11項。三是推進財政管理體制改革。財政資金運行機制逐步規范,政府采購、收支兩條線改革進一步深化,政府采購效益明顯改善。四是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制定出臺了《投資項目管理辦法》、《投資項目儲備庫管理辦法》等制度,進一步完善了“5+X”等機制,有效地規范了我縣項目管理工作。

(二)積極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努力規范行政執法行為。一是建立民主決策制度。縣政府修訂完善了《自治縣人民政府工作規則》,明確實行科學民主決策,完善群眾參與、專家咨詢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有效杜絕了行政決策中擅權、專斷等濫用權力的現象。二是健全罰繳分離制度。即行政處罰與罰沒收入相分離,實行“收支兩條線”,有效遏制了亂收費、亂罰款和亂攤派。三是規范重大行政處罰備案制度。要求各職能部門做出的重大行政處罰措施均必須報縣政府備案。工商局等部門內部也規定:較大案件由班子每月進行集體研究決定,一般案件由責任人負責處理并錄入電腦備案,有效提高了案件處理的公正度。四是完善政務公開公示制度。縣行政服務中心要求各窗口把行政執法的依據、權限、程序、要求和結果向社會公開,增強政務透明度,接受群眾監督。

(三)逐步推進管理體制改革,不斷夯實依法行政基礎。一是全面完成了鄉鎮管理機構改革。精簡了鄉鎮機構編制和領導職數,政府機構逐步實現合理配置。實行中層干部競爭上崗、一般干部雙向選擇,激發干部工作積極性。同時通過對原條管事業干部的重新調配及對原鄉鎮待崗人員的培訓、調配等,進一步優化了人員的空間布局。二是逐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研究制訂了事業單位改革相關配套政策,加快推進、精心實施全縣事業單位改革工作。同時對全縣事業單位的法人代表、人員使用情況、經費來源等進行了摸底,為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奠定了基礎。目前,我縣已開展了縣林業總場、縣政府招待所、縣建筑設計室等單位改制工作。

(四)全面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切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我縣把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做為一項重要工作,經常性開展法律和業務知識的學習,使執法隊伍的政治、法律、業務素質進一步提高,如縣工商局堅持每個星期安排半天時間學習法律知識和業務知識。近年來,根據省政府的部署,認真實行執法主體資格認定和執法人員資格考試制度,縣政府法制辦公室每年對執法人員的執法證書進行考核、驗審,目前已有600多人通過資格考試,持證上崗。同時還開展了“五五”普法宣傳教育暨《物權法》、《行政處分條例》、《民族區域自治法》等大型講座,進一步增強了干部隊伍的依法行政意識。

(五)不斷完善執法監督機制,保障依法行政高效運行。一是注重發揮人大、政協監督作用。多數單位聘請大人代表、政協委員作為黨風行風、行政(效能)監督員,鼓勵監督員開展監督工作,如行政服務中心、工商局等單位每年邀請監督員參加述廉述職、黨風行風評議活動,較好地發揮了依法監督和民主監督作用。二是切實發揮派駐紀檢書記職能作用。各部門均安排專職紀檢書記,加大黨風廉政、行政效能建設。三是不斷完善考核監督機制。定期和不定期對執法活動開展監督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限期整改,在全縣各行政執法部門內部逐步實現了行政執法責任制考評的制度化和程序化。

二、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少數執法主體資格不合規定。執法主體必須合格,這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目前全縣雖已對各執法主體的資格進行了確認,對執法人員進行了考試,但仍有少數單位存在執法主體資格不合規定的情況。例如,縣建設局下屬的行政綜合執法大隊是一個臨時性的單位,進行執法的法律地位不明確。執法主體的另一個問題是部分人員未取得行政執法主體資格而從事行政執法活動,造成無效執法。

(二)重實體輕程序現象較為普遍。雖然這幾年行政執法部門已開始認識到程序問題的重要性,但采取的措施不夠有力,因此,行政執法中的程序不合格的問題仍相對突出。例如行政執法人員在執法時不主動出示有效證件等。

(三)各種人情干擾情況仍然嚴重。由于我縣人口較少,行政機關正常辦案中,一般人都能通過種種關系借助沾親帶故的“能人”前來說情、干擾。許多執法人員稱,現在每辦一個案件,幾乎沒有不來說情的,而且有的還是領導干部。由于干擾較多,行政機關在執法中對案情的把握有失公正,處罰的輕重不同,這更加造成了當事人尋找關系、尋找庇護的不良心態。

(三)行政部門之間配合不夠協調。許多行政審批涉及眾多部門,按法律程序要多個部門審批蓋章,由于有的部門之間相互溝通太少,工作不協調,在本部門的審批事項完成后,沒有履行應告知企業、群眾到一下部門審批的義務,延誤了企業、群眾的審批時間。有的為部門利益,礙于人情關系,明知沒有通過上一部門審批,仍然在本部門給予審批,如有的企業不經環保、消防等環節,就能辦理其它證件。

(四)中心窗口授權有待繼續到位。縣行政服務中心是我縣依法行政的主要窗口和重要平臺。雖然中心功能提升后,項目、人員、授權到位情況已經大有改觀,但“三到位”情況還不是很理想。目前項目到位率僅70.7%,59名窗口工作人員中有20多人為臨時工,許多窗口授權不到位,導致中心窗口成了部分單位的“收發中心”和“傳達室”。一些審批項目在中心窗口根本無法直接辦理,反面增加了辦事環節。

三、加強依法行政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理順體系,確認執法主體資格。行政綜合執法大隊是進行城市管理的主要機構,其存在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要依據《行政處罰法》,按法定程序向省人民政府報批,取得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和獨立的行政處罰權。同時要理順綜合執法大隊與委托單位的關系,明確執法項目、權限和范圍,為綜合執法大隊開展執法工作掃清障礙。此外,要加強對執法人員的資格審查力度,避免無證執法現象的發生。

(二)加大監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督促各行政部門加強內部監督和制約,定期組織執法檢查活動,重點對那些對社會、經濟生活影響大的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堅決糾正違法行政的行為。加大對執法程序的監督和完善錯案追究制度,確保行政執法人員在權限規范內按程序辦事。加強對機關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監管,嚴肅處理“人情案”、“關系案”,使行政執法工作得以公平、公正開展,以提高行政執法的嚴肅性、權威性。

(三)加強協調,促使部門相互配合。縣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要進一步完善運行機制和協調機制,加強對部門工作的協調,促使部門之間相互溝通配合,堅決制止推諉、拖延、不作為、不配合現象,及時解決管理“真空”案件,理順部門關系、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

(四)整合資源,實現中心充分授權。為避免行政服務中心目前只有監督協調的“虛職”職能現象,應創新思維,克服困難阻力,把職能部門的審批權逐漸轉移到行政服務中心(特殊性質的部門除外)。這些審批權不再屬于各職能部門,各職能部門的職能取向要從原來的“審批”轉移到“監管”,保證部門對窗口的充分授權,真正達到“一站式”審批的目的。同時,要求各部門推薦年富力強、精通業務、積極上進的骨干人員充實到服務中心來,這樣可以實現服務的權責統一,充分發揮“中心功能”。

(五)改善條件,不斷提高服務質量。要重視目前執法隊伍存在的經費、設施、人員等保障方面的問題,盡可能改善執法條件,使之與形勢的需要相適應,特別是要保證行政執法隊伍的經費需要,避免執法部門因經濟問題而產生的執法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