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社區衛生服務建設督導通報
時間:2022-05-30 06:08:00
導語:衛生局社區衛生服務建設督導通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醫院、衛生院,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街道工作站,區疾控中心,區婦保所:
為加快我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規范化建設工作,落實基層醫療機構績效考核制度,保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確保年底保質保量完成市、區確定的各項醫改項目,區衛生局抽調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專家,按照《區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標準》,于年6月28日、29日對全區4個街道衛生院的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社區規范化建設情況及衛生支農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和技術指導,本次督導檢查采取抽查健康檔案、隨訪記錄、現場督查、調查服務對象等方式,現將檢查結果通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基本情況及存在問題
(一)基本公共衛生方面:各單位根據前期基本公共衛生會議部署要求,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組建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服務團隊、隨訪團隊、制定包干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4個街道衛生院均制定了合理的組織體系,成立了社區責任團隊,組織召開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負責人、項目管理人員、鄉村醫生會議,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新的要求,并部署了下一步工作安排。
1、建檔情況:4個街道衛生院均成立社區責任團隊并積極建檔,截止6月底,全區新建紙質健康檔案18800余份,電子檔案842份,其中:衛生院新建紙質檔案1300份,電子檔案826份,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178份、高血壓182份、糖尿病55份;鎮街道衛生院新建紙質檔案14500份,電子檔案16份;街道衛生院新建紙質檔案1000份;街道衛生院新建紙質檔案2000份,未進行分類管理。所有新建檔案只有、鎮街道衛生院錄入電子系統并進行分類管理,其它單位由于擔心系統升級后工作量作廢,未進行錄入。新建檔案真實性、完整性較高,隨機抽取部分健康檔案進行滿意度調查時,沒有發現虛假檔案,滿意度較高,鎮、街道衛生院均為97.5%,街道衛生院為95%,但部分檔案存在信息填寫不完整、缺項(市級新方案包括血液檢查,前期所建檔案缺少此項)、個別單位聯系方式空項或頻繁出現空號,希望相關單位盡快將其完善,確保檔案的完整性、可用性。
2、健康教育:鎮、街道衛生院健康教育工作做得較好,基本上能夠按照考核評價標準開展健康教育工作,有健康教育專職人員、健康教育計劃和干預策略,能夠定期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舉辦健康知識講座,健康教育宣傳欄更換及時,健康教育資料整理規范完善,但個別街道衛生院照片資料需補充更新,要清晰體現出活動主題、人數,講座的人數應與簽到、照片等資料相對應。
3、老年人保健、慢病管理項目:街道衛生院新建老年人檔案178人份,鎮醫院新建老年人檔案2000份,街道衛生院暫未開展,衛生院體檢組都在社區開始老年人保健工作,具體數據還未統計。
在建檔過程中發現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直接插入管理卡,隨訪電子檔案錄入高血壓182人次、糖尿病55人次,鎮在建檔過程中發現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直接插入管理卡,隨訪電子檔案錄入高血壓1497人次,未進行錄入,未開展慢病管理。各單位均已建立35歲以上門診首診測血壓制度。
4、重性精神病管理項目:只有街道衛生院開始下鄉建檔,其他單位工作未開展,衛生院未與工作站進行交接,部分單位存在管理檔案未建立、建立不規范等問題。檢查中突出了三個問題:一是各街道衛生院對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的認識高度不夠,存在畏難情緒,沒有隨著職責分工盡快將工作推進,沒有及時將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與工作站進行交接;二是重性精神病管理項目的宣傳力度不夠;三是重性精神病管理入戶困難,由于傳統觀念的限制,鄉醫在入戶調查時不被認可,存在一定難度。
5、婦保、兒保管理:各單位普遍存在查體次數不夠、未開展第一次訪視、未進行電子檔案錄入等問題,檢查中還發現,、鎮街道衛生院從事兒童保健人員無上崗證,、街道衛生院未配備專職婦女保健人員。
6、傳染病報告與處理項目:衛生院:腸道門診無標志牌,無相應的消毒物品及消毒記錄,腹瀉病人有漏登現象;結核病、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次數不夠,未開展艾滋病咨詢工作;鎮衛生院:未及時建立年度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及培訓計劃,未進行內部人員培訓;腸道門診不規范,有病例漏報現象;結核病、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次數不夠,未開展艾滋病咨詢工作;衛生院:腸道門診需要進一步規范;未開展艾滋病咨詢工作;衛生院:未及時建立年度傳染病防治工作計劃及培訓計劃,未進行內部人員培訓;腸道專桌無標志牌,腹瀉病人有漏登漏報現象;結核病、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次數不夠,未開展艾滋病咨詢工作。
7、檢查中的亮點:各單位紛紛想辦法、出新招,發揮了各自的潛力,突出了很多亮點。鎮衛生院創新工作模式,成立街道辦事處主導、社區參與、衛生院為依托的工作模式,并成立家庭醫生責任團隊服務模式,建立三支分工明確、優勢互補的高效全科責任團隊,有效緩解人力資源緊缺,任務繁重的困境,使基本公共衛生項目更加規范、有序、有效開展;衛生院為方便入戶建檔,為工作人員配備了統一服裝、太陽帽和公文包,并統一掛牌上崗,提高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信譽度,降低了入戶難,隨訪難等問題。建議有關單位提高對公共衛生工作的認識,相互溝通,向有經驗的單位多借鑒、多學習。
(二)社區機構標準化建設督導情況:按照《市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標準》,對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組織管理、基本設施和科室設置、人員配備和培養、服務內容、管理機制、居民滿意度等情況進行了督導檢查:4處基層醫療機構科室名稱規范;部分機構全科醫師、兒保醫師、婦保醫師配備不足;沒有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規范化建設的通知》的相關要求將服務內容進行公示,部分單位仍存在重醫療、輕公共衛生服務的現象。檢查組對個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一是盡快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規范化建設的通知》的樣式和要求公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服務項目信息內容;二是完善醫院內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醫護質量管理。
(三)衛生支農:大部分社區的衛生支農人員根據受援單位的排班在崗,只有小部分的支農人員未按時到崗。
二、下一步工作要求
1、明確責任目標,落實工作任務。各單位要按照衛生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方案》的要求,積極落實各項工作。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由15元提高至25元,新增經費主要用于擴大服務人群,增加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質量。一是將兒童保健管理人群從0-3歲擴大到0-6歲,并增加兒童口腔保健等服務內容;二是增加孕產婦、65歲以上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檢查項目,增加健康教育服務內容,提高服務頻次;三是增加高血壓、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人數;四是增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夠承擔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和食品安全信息報告、職業衛生咨詢指導等服務項目。各單位針對新增項目的工作還未開展,請根據項目要求加快工作進度,確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能夠順利的實施。街道衛生院要將掌握的重性精神病人員名單發到各街道衛生院,各街道衛生院要做好與工作站工作的交接,確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項目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量。
2、積極開展新增項目的業務培訓工作。各牽頭部門針對存在的問題籌備業務培訓工作,要緊緊圍繞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要求,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合理安排,確保落實培訓人員通過培訓更新服務理念,提升業務素質,提高服務效能;各基層醫療機構要系統性組織培訓,保證基本公共衛生項目都能扎實、規范、有序地開展。
3、做好項目質量控制。各單位應按照項目工作方案的要求,全力完善和提高健康檔案建檔質量,及時發現并糾正相關錯誤信息,堅決杜絕虛假健康檔案的存在,及時將新建檔案錄入電腦,并對健康檔案電子平臺及時進行數據更新,并對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整改,加快組織實施進度,找差距,補不足,逐步提高質量管理。
4、加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宣傳力度。各單位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黑板報、宣傳欄等宣傳輿論工具,進一步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宣傳力度,使社區居民充分了解公共衛生服務相關知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要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向社會公開,接受公眾、媒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通過積極開展項目工作和提供有效服務來提高居民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認知,營造出良好的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的氛圍。
5、加強機構建設,不斷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能力。要嚴格按照《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基本標準(修訂版)的要求,加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布局,嚴格標準,重新審核現有機構,盡快達到標準要求,加強基層技術人員的專業培養,使社區衛生衛生服務機構逐步達到“機構標識統一、就醫環境溫馨、醫療設施齊備、隊伍素質良好、服務信息暢通”的標準。
6、受援單位要加強支農人員的管理。特別加強考勤的管理,充分利用支農人員的優勢,提高基層技術人員的素質,給轄區內的老百姓提供有力的醫療服務,從而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
- 上一篇:區黨政辦安全生產檢查方案
- 下一篇:區土地承包流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