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處財源建設工作報告

時間:2022-07-17 10:23:19

導語:辦事處財源建設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辦事處財源建設工作報告

今年以來,街道黨、辦事處工委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建設“金融商務、潔凈宜居、文明和諧”的發展思路,以“拉高標桿,提升目標,創造新格局,實現大發展”為總體要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抓城管、強服務、惠民生”為統領,不斷創新社區管理,提升服務能力,轄區經濟、社會等各項事業取得全面發展。今年榮獲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先進集體、省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范街道、省節能減排示范社區等20余項國家、省、市、區級榮譽稱號。

一、加強財源建設,地區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2011年,財源建設工作考核標準提高,壓力進一步增大。對此,辦事處克服困難,調動多方力量,抓財源,保稅收,各項經濟指標完成較好。

一是多措并舉,完成招商引資進度。成功引進企業20家,引進資金3172萬元,完成全年計劃的105%;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56億元(截至11月份),預計年底將實現9.38億,完成全年計劃的104%;社會消費品零售額7788萬元(截至10月份),預計年底完成9150萬元。

二是細處入手,深挖財源建設潛力。針對轄區財源匱乏的現狀,街道黨工委從實際出發,從細處著手,全辦上下齊心協力,千方百計挖財源,多措并舉保稅收。截至目前,共實現國地稅區級財政收入4091萬元(不包括地稅的區級財政收入契稅811萬元、水利建設基金26萬元),完成全年計劃的105%。

三是攻堅克難,推進安置基地建設。街道黨工委將區雙龍安置基地項目作為全辦2011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各項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13家單位16宗地的合同簽訂工作,7家單位8宗地完成土地移交并已拆除,剩余已簽合同單位,正積極尋找合適的過渡場所,條件成熟后即可完成搬遷工作。

二、完善城市管理,轄區環境面貌持續改善

街道黨工委以城市管理作為優化發展環境、提升轄區品質、促進民生改善的重要抓手,牢牢抓住老式小區提升改造契機,扎實開展“抓城管,惠民生”活動。

一是改造老舊小區,提升轄區面貌。針對老舊小區開發建設較早、公共服務水平較低、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實際,在去年小區整治提升的基礎上,今年重點對郎茂山北五區、二七南路12號-18號院進行了綜合改造提升,拆除違章建筑2300余平方米,新建廣場花園200余平方,新增健身器材10套,新建停車場1處,鋪設花磚2500平方米,修復院墻6處,粉刷墻體2000余平方。下半年,投入20余萬在郎茂山北五區1—6號樓前沿興濟河道路架設300米護欄,提高了郎茂山小區沿興濟河路段的安全保障。

二是開展專項治理,優化社區環境。先后組織開展老舊小區污水井專項治理、垃圾清運專項治理、占道經營和小廣告清除專項治理等三次專項治理行動,不斷加大環境整治力度。今年11月,街道加強對市場的管理,將其納入大城管工作格局,配強隊伍,明確職能,規范管理,改進服務,既優化了社區居住環境,也為轄區商戶提供了良好的經營氛圍。

三是依托數字管理,提高城管水平。充分發揮區、街道、社區三級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作用,實現精確、快捷、高效、全時段、全方位的城市管理。截至目前,共處理數字化城管案件8800余件,12345案件500件,12319案件102件,結案率和回訪群眾滿意率均達到100%。

三、解決難點問題,及時回應群眾愿望訴求

今年,結合“深入基層,服務群眾”主題實踐活動,街道黨工委把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落實到一些難點問題的解決上,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一是全力解決郎南集中供熱問題。街道積極協調市政公用事業局、熱電公司、熱力公司、市區河道管理、園林、物業等多個部門,通過熱源置換成功解決熱源不足的難題,妥善選定管道施工路線,實現郎南社區49棟樓、2000余戶整體開戶入網。目前,已與施工單位簽訂相關協議,各項工作正在積極推進,施工已全面鋪開,力爭早日實現暖氣入戶,確保郎南社區居民度過一個溫暖的春節,真正使郎南、郎北兩個開放式老舊小區“雙氣進家”的美好愿望變為現實。

二是順利確保二七南路居民用電。積極協調區信訪局、應急辦、派出所和相關企業,經過七個晝夜的不懈努力,妥善解決二七南路社區12號院內206戶居民購電用電問題,有效防止了問題的惡化升級,維護了群眾的切身利益,得到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12號院居民為辦事處送來“全心全意為民辦事”的錦旗。

四、強化公共服務,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一是居家養老亮點突出。在七東社區建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辦全市首家“老飯桌”,推行代金券制度,培育老年人“零距離服務”品牌項目。這些亮點性工作被中央電視臺、大眾日報等媒體做了重點報道。今年10月,民政部辦公廳主任王來柱等領導同志對七東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進行考察調研,并給予高度評價。

二是計生工作體現關愛。舉辦正月十五計生知識有獎猜謎、人口關愛募捐、“太陽花愛心關懷”、人口漫畫征集等活動,組織育齡婦女計生知識培訓班4期,實施“關愛女性健康”行動,為1485名育齡婦女進行全面健康檢查,發放各類計生救助金共計7.7萬元。

三是救助體系不斷完善。根據民政部門“貼心民政”的總體要求,認真做好救助工作。累計發放低保金240.9萬,分類施保金1.64萬,單親特困母親補貼1.65萬,水價補貼2.82萬,大病救助、臨時救助、教育救助共3.69萬,向轄區271名殘疾人配發多功能輪椅、便攜式助行器、電子語音盲杖等助殘器械43種320余件。

四是保障水平逐步提升。安置下崗失業人員1600余人次,發放困難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120余萬元,開展技能培訓170人次,完成養老保險擴面1580人。成功為2039名居民辦理醫療保險,為550名60周歲以上老人辦理發放了養老金,為6770名退休職工申領、補發、追繳各種費用298.71萬元。

五、創新社區管理,和諧社區建設穩步推進

一是探索創新社區管理模式。以七東社區試點,重新規范了“一站式”服務大廳,實行錯時上下班制度,采取責任片區與專項服務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十項”服務,做到“三必訪、六必到”。6月23日,第六屆科學管理與經濟發展研討會暨《文明社區管理創新研究》成果鑒定會在我辦召開,與會專家學者對地區社區管理服務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我辦報送的項目課題順利通過專家評審。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不斷加強社區建設,在去年投入200萬的基礎上,今年又投入110余萬元用于改善社區辦公條件,2011年11月25日,臥龍社區居委會喬遷新居,結束了連署辦公的局面,開辟了為民服務的新平臺。

二是扎實推進平安社區建設。牢固樹立“穩定是第一責任”的意識,認真做好轄區穩定工作。共接訪35批80人次,辦理交辦信(函)4件,調處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8起,調解成功率達100%,成功調解二七南路加壓站建設糾紛等棘手矛盾糾紛。同時,走訪企業退休軍轉干部119人,發放慰問金12.38萬元。

六、積極創先爭優,基層黨建平臺更加牢固

街道黨工委立足于轄區內居民小區居多、黨組織體系完善、黨員活動積極性高的特點,扎實開展“深入基層、服務群眾”主題活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是超前謀劃,培育創先爭優活動特色。共建立為民服務聯系點7個,結對幫扶困難家庭14個;召開黨員代表議事會第二次常務理事會,暢通了黨員意愿表達渠道,實現工作聯動、資源共享、社區共建;組織開展“每月一主題”系列共8期活動,形成了“主題統領,任務分解”的工作特色。今年10月,在區委組織部進行的“創先爭優”滿意度測評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二是提升境界,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街道黨工委確立了“建一流班子、帶一流隊伍、上一流水平、創一流業績”的工作理念,通過緊抓中心組理論學習、廉政文化宣傳月等形式,不斷開拓黨員干部的視野,有效提高了機關工作效能,錘煉出敢打硬仗、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和“不言難、不言棄、不言敗”的精神風貌,打造了一支思想境界高、服務意識強、管理能力突出、勇于創新、廉潔為民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三是加強宣傳,積極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共在中央電視臺、電視臺、日報、大眾日報、齊魯晚報、新華網、人民網、大眾網等各級各類媒體發表新聞宣傳稿件340篇(次),完成全年任務的567%,為辦事處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作為全省第一家街道雜志,《人家》于今年8月推出建黨九十周年特刊,共印發5000冊,全面展現了街道在基層黨建、社區建設、為民服務等方面的工作,向建黨90周年獻禮。

七、精心組織領導,換屆選舉工作圓滿完成

2011年,街道黨工委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精心組織,圓滿完成了“兩委”換屆、黨代表換屆和人大換屆選舉工作。

一是夯實基層組織,選好配強社區“兩委”班子。上半年,按照宣傳發動、組織實施、總結歸納等階段認真組織實施,共成功選舉出社區黨總支成員47人,居委會成員45人,其中,本科文化程度27人,大專44人,平均年齡42歲,為社區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強了社區黨組織的基層服務能力。

二是充分發揚民主,選好選優區十一次黨代會代表。10月-11月初,街道黨工委召開黨委會專題研究部署,成立工作組認真組織落實,嚴格按照相關程序,經充分醞釀協商產生初選人選、預備人選,11月9日召開地區黨員代表大會差額選舉產生正式代表。12月,按區委組織部要求,經民主醞釀、集體決策推選產生參加市黨代會代表。濃厚的民主氛圍、堅強的組織領導、嚴密的工作程序有效確保了代表的政治先進性和黨員代表性。

三是創新工作特色,切實保障人民當家做主權利。街道黨工委把區人大換屆選舉作為全辦重點任務,調配精干力量組成換屆選舉辦公室,下設秘書組、組織組、宣傳組等六個具體工作組,明確責任分工和崗位職責,健全工作制度,搭建工作網絡,細化工作流程,配備硬件設施,加強后勤保障。做到了“人大工作,有制度、有人員、有場所、有保障”。同時,街道創新工作形式、工作方法,制定《選民登記細則》,《致轄區選民一封信》,并對選舉工作人員進行培訓考試,形成“一支隊伍、三級溝通、五種形式”工作特色,為圓滿、成功完成人大換屆選舉工作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扎實的工作、成功的創新也得到省、市、區各級人大領導的充分認可和高度評價,電視臺、電視臺、大眾日報等十余家新聞媒體,對我們的工作進行了多達58次的專題報道。

同時,街道全面完成了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各項任務,省、市、區人大、政協也組織代表委員到辦事處視察調研,對辦事處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行政、老干部、檔案、工會、團委、婦聯、科普、殘聯、社區教育、武裝部等各項工作也都進展順利,取得了一定成效。

八、注重超前謀劃,明確2012年重點工作

2012年,按照區委、區政府“拉高標桿,提升目標,創造新格局,實現大發展”的總體要求,圍繞街道工作的總體思路,街道將繼續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抓發展、強服務、惠民生”為主線,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財源建設為抓手,夯實發展基礎。完善招商引資激勵政策,強化工作力度,拓展招商渠道;按照指揮部統一部署,組織精干力量,做好各項工作,力爭完成雙龍安置基地16家單位和19宗地的搬遷工作;繼續加強同國、地稅部門的聯系,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引進新稅源,形成齊抓共管應收盡收的局面。

二是以強化服務為重點,切實改善民生。重點做好社區化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整合利用各種資源,力爭在工作機制上有所創新,在保障水平上有所提高;繼續建設完善精品社區,把好的社區建設經驗、模式在轄區范圍內適度推開;大力發展社區文化,爭取培育2個影響力大、創造力強的社區文化品牌。

三是以安全穩定為基礎,打造和諧社區。進一步強化基層基礎工作,完善社區穩定工作網絡,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的發生;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保障社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加大安全生產專項治理工作力度,實施四次專項治理行動;完善街道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做好處置預案,抓好防火、防汛、白蛾防治等工作。

四是以城市管理為平臺,全面提升環境。爭取區城建、市政部門的支持,鞏固強化郎茂山、二七南路社區的整治提升效果;加大財力投入,完善廣場花園、健身路徑、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完善區、街道、社區三級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加大數字化城管案件、12345案件、12319案的辦結力度,切實回應民生需求。

2012年,街道將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凝神聚力、攻堅克難,強力推進、創先爭優,使基礎工作更加扎實,使亮點工作更加突出,努力推動街道各項工作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發展,創造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