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職能建設工作報告

時間:2022-07-17 10:30:14

導語:司法局職能建設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法局職能建設工作報告

今年以來,我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局的業務指導下,緊密結合司法行政工作實際,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扎實工作,積極推進。圍繞建設“平安”這一主題,充分發揮我局法律服務、法律保障和法律宣傳的職能作用,為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一、強化規范統一,深入做好基層基礎工作

(一)、基層司法所建設在規范化上入手。司法所由街道辦事處所屬事業單位調整為區司法局的正科級派出機構,實行區司法局和街道辦事處雙重管理,以區司法局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一是改善基層司法所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協調各街道辦事處,落實了司法所的辦公用房;籌集資金,為全區司法所配備了辦公桌椅、電話、電腦、檔案柜等辦公設施。二是加強司法所隊伍建設。加強業務培訓,組織新錄取的27名司法所工作人員參加全市司法所長培訓班,通過開展“全市十大人民調解能手”、“法律援助進社區、進基層”等活動,進一步加強了司法所隊伍的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建設。加強業務學習和交流,組織各街辦分管領導、司法所長、副所長外出考察、學習交流。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交流,使基層司法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人民調解工作在預防上著力。一是積極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今年重點加強對上訪老戶、情緒有問題人員、經常尋釁滋事者的防范和控制;重點加強對諸如企業改制、土地承包、干群關系等問題引發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重點排查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遷、社會保障、勞動用工、物業管理、醫患糾紛等領域容易激化升級的矛盾糾紛,做到糾紛早發現、原因早查明、情況早控制,防止事態擴大;加強對學校、幼兒園入學矛盾的排查,強化校園安全教育,對存在的可能構成安全隱患的矛盾糾紛進行全面排查,堅決杜絕因矛盾糾紛引起的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對下崗、閑散、無業、生活困難的人員進行調查摸排。同時,對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區域的有關情況,做到早預測、早預防、早發現、早控制,超前防范,及時解決。二是完善人民調解組織體系。積極構建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有機銜接的“大調解”機制,積極推動人民調解工作向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行業協會、非公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發展,探索建立醫患糾紛、勞動爭議、交通事故等矛盾糾紛多發領域的專業化人民調解組織。強化人民調解組織“專業化”建設。目前,我區共有人民調委會190個,人民調解員586人,人民調解員的法律素質和業務能力有了較大幅度提高。三是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以基層黨組織、行業管理組織、群眾自治組織為支撐體系,以遍布基層、區域、行業的190個人民調解委員會為工作基礎,以涉法涉訴案件、法律援助案件、民間糾紛案件為分析對象,進一步完善上下貫通、左右聯動、內外銜接的矛盾糾紛信息網絡。引導群眾依法理性有序表達利益訴求,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與律師、公證、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工作相結合,提高矛盾糾紛化解率。

今年我們圓滿完成了人民調解各項工作任務。截至目前,全區三級調解組織共接受各類矛盾糾紛349起,成功解決348起,調處成功率99.5%,其中:重點矛盾糾紛39起,調處成功39起。通過調處,防止群體性事件和集體上訪5起,防止民轉刑案件2起,防止自殺案件3起。充分發揮了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作用。

(三)、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工作在幫教上用力。根據上級要求,為了把幫教安置工作和社區矯正工作更好結合起來,更系統的做好這項工作,局黨總支決定把這項工作交接到社區矯正工作科。為了做好交接工作,基層科由專人負責,對各司法所兩勞幫教人員進行核實,對無檔案以及人戶分離等有特殊情況的人員進行檔案的整理,做到無一漏網。同時對新接收的幫教安置人員的資料實行微機錄入。

(四)、社區矯正工作在試點上規范。一是為各司法所重新制作了統一的工作制度展牌,實行制度上墻。二是對各司法所的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檔案、人員管控和報表情況進行逐所檢查,完善工作制度,統一規范檔案管理。對一批符合接收條件的監外服刑人員和刑釋解教人員進行了建檔登記。三是認真做好對社區矯正和幫教對象的幫扶解困工作。今年為5名家庭困難的社區矯正對象和安置幫教人員幫扶解困。

截止目前,我區矯正對象累計接收310名,累計解除矯正141名。今年新接收矯正對象121名,新解除矯正對象33名。目前正在監管矯正對象167名,目前共有刑釋解教人員413名,幫教安置率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五)、法律援助工作在擴展上謀劃。我區法律援助中心加強了與區婦聯、殘聯、老齡委及民政局等部門的工作聯系。同時,與區法院加強協調聯系,做到優先承辦法院指定辯護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努力維護好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積極引導法律服務向基層延伸,著力加強“法律服務工作站”建設,為廣大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法律服務。目前,全區法律援助組織網絡進一步健全,救助的覆蓋面不斷擴大,最大限度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二、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建設平安和諧

(一)、充分發揮普法依法治理職能,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1、加強組織領導,保障工作開展。一是調整領導小組。結合我區實際,擬定了我區普法教育依法治區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待相關領導到任后報送區委、區政府批準。二是制定工作計劃。根據上級要求和我區實際,制定下發了全區今年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和全年學法計劃,明確了年度工作任務和目標要求,做到了組織、計劃、時間、活動“四落實”。三是普法經費到位。區財政將普法經費標準提高到了全區人口每人1元,專款專用。四是保障領導小組會議的召開和表彰工作。根據工作需要,籌備召開了全區普法領導小組會議,設計議程、準備匯報材料和領導講話,保障會議順利召開。積極配合上級普法部門開展好表彰先進集體和個人的各項準備工作。

2、采取多種措施,開展普法宣傳。一是組織學法活動。制訂了在全區公民中開展學法活動的通知,列舉了年度需要學習的重點法律法規,指出了學法方式方法,明確了每月的學法重點和學法重點對象,規定了年度學法時間表,對學法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二是組織法制宣傳。通過組織現場法律咨詢、趕農村法制大集、更新宣傳街、法制報告會、發放普法材料等方式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建設普法主題公園。經過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在舜玉公園設立了10處永久性法治文化宣傳欄,通過標語、漫畫、橫幅等宣傳載體,大力宣傳法律知識,弘揚法治文化。同時,在公園內設置法律服務咨詢點,由各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定期組織現場法律服務咨詢,方便社區居民解決法律疑難,調解糾紛,努力將舜玉公園建設成為我區名副其實的普法主題公園,推動全區“法治文化建設年”活動的深入開展。

3、創建法治,深化依法治理。一是創建治校學校,構建和諧校園。按照《依法治校示范學校創建標準》,在全區中小學、幼兒園開展“依法治校達標學校”創建活動,促進各中小學在工作機制、管理制度、依法辦學、依法維權、民主監督、解決機制、法制宣傳等各方面工作的落實,努力構建平安和諧校園。積極編纂了《依法治校工作手冊》,用于指導各校法制副校長和校外法制輔導員開展工作。在今年的第十四次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會議上我區教育局和第六十八中學被評為先進集體獲得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目前我區已有34所中小學被評為區級依法治校示范學校,11月即將展開第三批申報區級依法治校示范校的驗收。二是創建法治鄉村,維護農村穩定。繼續在全區農村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加強協調指導,進一步健全完善村委會“四民主兩公開”等各項規章制度,增強村務公開透明度,提高村民自治水平,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工作開展,提高農村各項事務法治化管理水平。加強農村法制宣傳工作,繼續發揮法律服務工作者的作用,定期開展法律咨詢,積極推動趕法制大集活動,為農村的和諧穩定,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目前為止,我區有4個村被評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50個村獲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稱號。三是創建法治社區,服務轄區居民。繼續開展“民主法治社區”創建活動,推動律師進社區,由居委會聘請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定期開展法律宣傳活動,豐富社區群眾獲取法律服務、滿足法律需求的渠道和方式,不斷提高干部群眾的法律素質和法律意識。配合社區換屆工作,加強對換屆選舉期間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指導,廣泛開展針對性宣傳,結合“法律進社區”活動,綜合運用宣傳欄、板報、墻報等各種載體重點宣傳《社區居委會組織法》等法律法規,提升了廣大轄區居民依法選舉、民主選舉的意識,營造出關心選舉、支持選舉、積極依法參與選舉的良好氛圍。四是大力推行實物普法。我區創新普法工作思路,注重實物普法,推動“法律六進”活動開展。制作法制宣傳購物袋9萬個、普法年歷24000份,在全區范圍內免費發放。發放宣傳掛圖近2000余份,法制宣傳資料3000余冊,宣傳材料2萬余份,“五五”普法教材25000余冊。

4、總結表彰先進,積極籌備“六五”普法啟動工作。一是在今年第十三次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會議上我區被表彰為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進縣(市、區);在第十四次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會議上我局被表彰為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進集體;普法辦主任毛中義同志榮立個人二等功一次。二是在今年召開的第十四次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會議方面,我區普法辦積極配合市司法局完成表彰先進單位、個人等相關文件資料的準備工作。同時積極籌備全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會議,總結“五五”普法成績和經驗,表彰先進,全面啟動“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和“五五”依法治區工作。三是按照上級相關部門的要求認真制定了“六五”普法規劃和“五五”依法治區規劃,協助人大做好兩個決定、決議的相關工作。目前區委已經印發了“五五”依法治區規劃,區委、區政府批轉了區委宣傳部、區司法局制定的“六五”普法規劃,區人大常委會通過了相關的決議、決定。根據市普法辦關于征訂《法治宣傳材料》的通知精神完成了普法教材征訂的前期準備工作。為全區順利召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會議,全面啟動“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充分發揮法律援助職能,依法維護企業困難職工的合法權益和利益。一是我局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奉獻日”活動,堅持把調解優先原則貫穿于法律服務執業活動全過程,引導廣大律師、基層法律服務人員充分運用訴訟和非訴訟手段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各司法所建立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中心,運用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各種手段,有效調處化解各類重大矛盾糾紛。二是積極組織法律服務所開展“三服務”活動。4月23日上午,我局與經濟廣播電臺、大學法學系聯合,在英雄山北廣場開展了“2011年法律援助100件活動啟動暨五一國際勞動節維權法律咨詢”活動。14家法律服務所80余名法律服務工作者參加了該次活動。活動中,向人民群眾宣傳普及法律知識,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法制觀念,理性表達自己訴求,共為群眾解答法律咨詢1100余人次。今年我們的法律援助辦案數量繼續保持20%的增長幅度。我們全年受理援助案件392件(其中民事378件,行政2件,刑事12件),結案295件,超額完成了今年中心下達的287件的辦案任務。

(三)、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職能,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

環境。一是組織律師和法律服務工作者參加接訪活動,解答法律咨詢,引導上訪群眾以理性形式合法表達利益訴求,規范信訪秩序,維護社會穩定。二是“148”協調指揮中心堅持“滿足群眾需求,發揮法律服務職能,服務高效優質”的宗旨,推動法律服務向社區、鄉村延伸。針對農民工、零就業家庭、殘疾人、老年人、刑釋解教人員、農村留守兒童等特殊人群的特點,提供個性化、專業化服務。今年共接待群眾來電來訪共計2850人次,完成任務率100%,當事人滿意率達100%,未有投訴現象的發生;涉及征地拆遷、勞動爭議、交通事故、債權債務、贍養糾紛各個領域,幫助群眾依法解決涉及切身利益的問題。三是局法律咨詢室利用每周二、四上午的時間,積極協助區信訪局參與處理涉法涉訴信訪事項。一年來,共接待群眾來電來訪法律咨詢468人次,內容多涉及婚姻家庭、房屋租賃、繼承糾紛、勞動合同、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等方面,較好發揮了法律咨詢室的窗口服務作用。四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人民調解工作效果明顯。截至目前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工作室依法調解道路交通事故糾紛共387起,涉及金額為11486272元。其中人身損害糾紛298起,涉及金額為11059478元;車輛損失糾紛89起,涉及金額為42679元。在這387起賠償糾紛案件中數額1萬元以上156起,共計7482412元,1萬元以下231起,共計40038260元,數額最小的為80元,數額最大的為500621元,其中法院撤訴8起。人民調解室工作在維護基層社會穩定、推進平安建設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四)、充分發揮公證職能,維護良好的市場經濟法律秩序。一是進一步發揮公證制度在市場經濟中的服務和保障作用,引導公證機構為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提供服務,幫助企業嚴把經濟合同關,及時揭露假、詐騙合同,對企業改制實行全程監督,依法為企業提供現場監督公證、合同公證、協議公證、招投標公證、保全證據公證、提存公證、資信公證等公證服務事項,努力減少企業經營中的風險,預防糾紛,減少訴訟。二是2011年,我處共投入三十余萬元專項業務發展經費更換了新的公務用車;更新了公證員、公證員助理辦公室硬件條件,優化了當事人的接待環境;配備了便攜式身份證識別儀、筆記本電腦、便攜式打印機,更新配置了先進的錄像、錄音設備和照相器材,為需外出的證據保全、現場監督等公證事項做好了硬件儲備。三是截止目前我處經濟辦證數已達到了全部公證業務的三分二,占據主導地位,經濟合同涉及標的額超四十億元,同時,到今年十月份公證業務收費達到665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7%。

(五)、充分發揮律師職能,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一是推動我區司法行政系統內部聯動,深入開展律師法律援助進社區“雙百”活動。6月7日,我區所轄三家律師事務所金浩、舜元、強源在桿石橋街道辦事處樂山社區與辦事處八家街道社區共同舉行了“法律援助進社區活動”簽約儀式,三家律師事務所分別與上述八家社區(金浩對接兩家、舜元對接三家、強源對接三家)簽訂了提供法律援助服務的協議。二是今年我們在嚴把準入關的基礎上,增設3家律師事務所,分別為2家合伙律師事務所,1家個人律師事務所。三是根據各所業務規劃及每月上報的業務統計報表,截止目前,各所共擔任法律顧問156家,共辦理刑事案件189起,民事案件898起,經濟案件178起,行政案件11起,非訴訟法律事務223起,解答法律咨詢2133人次,法律文書214件,業務收費共計3366.4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