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稅征管調查匯報

時間:2022-08-17 09:25:22

導語:車輛稅征管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車輛稅征管調查匯報

一、目前我市車輛稅征管狀況

(一)車輛稅收“一條龍”管理的思路

為進一步加強機動車輛稅收征收管理,2005年國家稅務總局先后下發了三個文件,提出了加強機動車輛稅收在生產、銷售、購置、使用各個征收環節的信息溝通,實現上下各環節協調配合管理的車輛稅收“一條龍”管理思路,即采取“以票控稅、信息共享、協同管理”的措施。

(二)車輛稅收“一條龍”管理在我市的實施情況

2005年初,根據市政府領導安排,市政辦副主任帶隊,由市政辦、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地稅局一行10人組成考察組,對外地市車輛稅收征管工作開展了一系列考察活動,聽取了相關單位的經驗介紹,收集了相關資料,并與我市實際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我局向市政府提出了對我市車輛稅收,統一實行“委托代征、地稅管理、部門把關、政府監督”即“先稅后檢”的源泉控管新的征管模式。自2005年8月8日我局在市公安局車輛管理所設立辦稅服務窗口以來,稅收征管秩序平穩,對整頓運輸市場經濟秩序,促進公平競爭,規范車輛稅收納稅行為,引導運輸企業及車主增強納稅意識,增加地方財政收入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車輛稅收委托車管部門代征,實行“一條龍”管理是一項全新的工作,納稅人理解和適應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為了減少代征工作阻力,為車主提供優質服務,我局做了大量細致和有效的工作。一是強化了宣傳,先后在報、廣播電視報、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作了一個月的宣傳,將市政府的通告印制5000份送發到各運輸單位和車主手中,并在街道顯要位置廣泛張貼,編印了32000份印刷精美的車輛稅收納稅明白卡,在各辦稅服務廳和窗口供納稅人索取。同時,在車管所懸掛宣傳條幅,設立咨詢臺,并利用車管所屏幕連續宣傳。二是為規范執法,優化服務,制定了委托代征窗口人員崗位職責、工作紀律、服務承諾、辦稅制度和辦稅流程等。

但是,在執行過程中仍有個別單位和車主不理解,通過市長熱線電話、行風熱線、信息快報、送閱材料等進行了一些咨詢和反映,從稅收角度來看大體反映了三個方面情況:一是周邊地區未實行車輛稅收“一條龍”管理辦法,對車輛稅收管理偏松;二是周邊地區貨物運輸業稅(費)負擔偏低;三是我市貨物運輸車輛外流,影響我市財政收入。

對于上述反映的問題,我局高度重視,組織了有關科室和分局進行了專題調研,并邀請了市直有關部門參加。在調研過程中,我局曾先后走訪了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鄲城縣地稅局,省六安市、阜陽市穎東區地稅局等單位。2007年底,我局對江浙地區的車輛稅收征管情況進行了考察。近日,我局又對阜陽市地稅局車輛稅收“一條龍”管理進行了考察。雖然,各地在貫徹落實車輛稅收“一條龍”管理辦法中,由于各種原因,在貫徹落實的時間上有先有后,在貫徹落實的力度上有強有弱,但總體趨勢是,最終必須統一到國家稅務總局車輛稅收“一條龍”管理辦法上來。

2006年以來,先后已有周邊的阜陽市、淮北市、宿州市地稅局和周口市鹿邑縣地稅局,對我局的車輛稅收管理情況進行了解、考察,學習我市做法。目前,阜陽市地稅局抽調15人,組成車輛稅收征收管理辦公室,按照我市征管模式對車輛稅收進行征管(該車管辦2008年共征收車輛稅收8000多萬元,2009年1-2月份征收2100多萬元);鹿邑縣、鄲城縣地稅局也已有車輛稅收管理所,專門對車輛稅收進行征管;目前沒有實行“一條龍”管理的市也正在積極協商,爭取在車輛管理所設立辦稅窗口,以盡快落實車輛稅收“一條龍”管理辦法。

(三)實行車輛稅收“一條龍”管理辦法后,我市貨運車輛數變化情況及“影響”財政收入情況

市場經濟下,車輛流動屬正常現象,是生產要素配置的具體體現。根據市公安局車輛管理所提供的數字,“一條龍”管理辦法實行初(即2006年初)全市共有貨物運輸車輛21462臺,截至2008底,全市共有貨物運輸車輛34364臺。其中,2006年度新注冊、轉入4462臺,轉出(含報廢)757臺;2007年度新注冊、轉入5377臺,轉出(含報廢)593臺;2008年新注冊、轉入5456臺,轉出(含報廢)1043臺。2006年—2008年累計新注冊、轉入15295臺,轉出(含報廢)2393臺,3年凈增12902臺,符合我市運輸車輛發展的實際狀況。

關于“影響”財政收入情況,據我局向市財政局了解,除我局收取的地稅收入外,其他單位和部門收取的“費”,均不繳入我市各級財政。因此根本不存在負面“影響”財政收入情況,而是2006年--2008年我局增收11150萬元車輛稅收,使我市各級財政實實在在增加了11150萬元可用財力。

二、我市車輛稅費負擔情況

車輛稅收主要有:車船稅、營業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所得稅等,車船稅全省執行統一標準,營業稅和所得稅的征收,賬證健全的實行查賬征收,賬證不健全的實行核定征收。

(一)貨物運輸業的征收管理情況

為加強對貨物運輸業的稅收管理,國家稅務總局制定了《貨物運輸業營業稅征收管理試行辦法》、《運費發票增值稅抵扣管理試行辦法》、《貨物運輸業營業稅納稅人認定和年審試行辦法》和《貨物運輸業發票管理流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三個辦法和一個方案”)。目前,全國各級稅務部門,都是按照“三個辦法和一個方案”貫徹執行的,并規定“凡相互推諉,不執行‘三個辦法和一個方案’或執行不到位的,一律按規定追究相關單位和有關人員的責任”。以2006年為例,我市共征收交通運輸業營業稅3893萬元,其中,按貨物運輸業實際經營額在開具貨物運輸業發票時而征收的營業稅稅款為3278萬元,除去客運及出租車部分,按核定方式征收的營業稅稅款為155萬元,僅占5%,而且,按核定方式征收稅款的單位和個人,在開具貨物運輸業發票時,還可以抵扣按核定方式征收的稅款。

(二)我市車輛稅收實際負擔率

以利辛**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為例,該公司自有運輸車輛26部,計460噸,20**年度實現營運收入1671萬元,平均每月每噸營運收入3000多元,按現行稅法計算,每噸每月應納營業稅及附加為99元,而我市貨運車輛按30元/每噸、月核定征收(阜陽市與我市定額一致,六安市、周口市均為50元/每噸、月),稅收實際負擔率僅為應納稅款的30%,出租車和客車稅收實際負擔率分別為30%、40%,因此,我市車輛運輸業稅負不存在偏重問題。

(三)我市車輛稅、費負擔情況對比

三、目前我市車輛稅收征管存在的矛盾與問題

(一)一些運輸業戶納稅意識淡薄,征管難度大

由于車輛流動性強,經營場所不固定,一些運輸業戶納稅意識淡薄,采取各種手段逃避納稅義務。同時,由于稅務機關受政策限制,無權上路進行稅收稽查,監管乏力,征管難度大。

(二)信息溝通不暢,稅源監控不到位,稅收仍存在流失

由于目前車輛管理各自為政,對車輛信息資源地稅部門無法準確、及時掌握,加之車輛異地掛靠營運現象較為普遍,地稅部門受經費、人力等客觀條件限制,造成相當一部分營運車輛長期游離于稅務機關的監管之外,車輛稅源的真實情況無從掌握,稅源不清,加強稅收征管的各項措施就難以真正落實到位。雖然,我市目前實行“先稅后檢”的征管模式,但對那些不參加年檢車輛的稅收征管,仍無能為力(據市車管所統計,2008年底我市有12316輛載貨汽車未參加年檢)。

(三)地稅部門與代征單位沒有形成有效的相互監督機制,關系稅、人情稅仍難避免

目前,車輛稅收征管主要依靠公安交警部門在車輛年審時把關,由于兩家沒有實現聯網,地稅部門無法及時掌握車管部門車輛年審情況,車管部門也無法及時掌握地稅部門的納稅情況,缺乏有效的相互監督制約機制,關系稅、人情稅很難完全避免。

四、解決目前車輛稅收征管矛盾的對策

近年來,由于運輸市場競爭加劇,運營成本、費用加大等,特別是今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給運輸企業經營帶來一定壓力,經營出現暫時困難是綜合因素造成的,并非地稅部門依法征稅,履行職責,加強征管造成的。況且,對亳政〔2005〕60號通告稅負核定標準,我局經政府同意已于2006年初和2007年底作了大幅度下調。為了既有利于社會穩定又維護稅法嚴肅性,為運輸企業創造寬松政策環境,支持我市運輸業健康持續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一)針對車輛稅收征收面廣、稅源零星分散,征管難度大,一些從事車輛運輸的業戶納稅意識淡薄,我局將采取多種手段,利用多種渠道,加大對車輛稅收的宣傳力度,加強與運輸單位的聯系和面對面溝通,改進宣傳方式和方法,爭取理解和支持,同時,進一步提高納稅服務質量,用足用活優惠政策,切實保障廣大車主和運輸企業依法應享有的權益,提高納稅人依法主動申報納稅的自覺性。

(二)建議以市政府名義,與周邊地市(如阜陽市、淮北市、宿州市、河南省周口市、商丘市等),建立協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與周邊地市在稅、費征繳上的聯系與溝通,建立地區間協作機制,平衡地區間的差別。

(三)加快信息化建設,盡快實現稅、警聯網,地稅部門及時掌握車管部門車輛年審情況,車管部門也及時掌握地稅部門的納稅情況,地稅和車管部門每月對車輛年審情況和納稅情況進行一次交叉比對,建立有效的相互監督制約機制,徹底杜絕關系稅、人情稅;對未及時進行年檢的車輛,發揮地稅稽查部門作用,嚴厲查處。

(四)建議盡快制定“關于加快發展我市物流運輸業的規劃”,召開全市涉及車輛稅、費征收的各單位協調會議,客觀評價我市稅、費負擔狀況,適當降低非稅收入標準,在物流運輸業遇到特殊困難時,由財政采取油價補貼方式或其他方式補助運輸單位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