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委主要工作情況匯報
時間:2022-09-02 05:12:38
導語:住建委主要工作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和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的大力支持以及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有效指導下,市住房城鄉建委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城鎮化發展戰略不動搖,強化措施,提升效能,住房和城鄉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績。現將主要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城鄉規劃引領建設。圍繞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加快各層次城鄉規劃編制進度,為中心城市建設提供科學引導。完成10項城市專項規劃編制任務和《市承接產業轉移集中示范園區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正在進行新區、中心城區重點地塊控規修訂工作。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高水平設計機構,開展東部新城和西部新區、火車站站前區、淠河沿岸等城市重要區域地塊以及城市綠地公園、河流道路、配套公建等城市重點工程的規劃設計。為加速推進融入合肥經濟圈步伐,依據合肥經濟圈規劃和市城市總體規劃,提出了合六南通道的兩套線型和道路斷面設計方案。
各縣(區)規劃編制逐步完善。先后有23個鄉鎮進行總規修編;完成了40個小城鎮控制性詳細規劃、160個修建性詳規和20個工業園區規劃的編制工作;其中金安區完成了“十二五”城鎮體系規劃;各縣區啟動了村莊整治規劃的編制工作。
二、重點工程穩步推進。在中心城市重點工程建設中,注重加強建設項目的管理,突出民生工程項目的安排,依法實施房屋征收和線桿遷移等工作;強化重點工程的項目管理,實行市領導聯系重點工程項目責任人等制度;通過各種形式的調度和督查,促進了工程建設質量、進度的有序推進。完成和基本完成經三路改造、公園、創園工程和安置小區等49項重點工程建設任務;縱二路、示范園區道路系統和安置房建設等10項重點工程正在有序建設中;一中新校區等5項重點工程正在進行前期工作,并將陸續開工,全年完成政府性投資22.6億元,占計劃110.2%。中心城區拆遷面積84萬平方米,拆遷戶數4929戶,實現了依法征收、平穩征收的目標。
三、創園工作成效明顯。今年委系統全力以赴開展創建國家園林城市這一中心工作,創園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編制了城市綠地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護等6項專業規劃,制定了綠線、藍線圖冊,并在多種媒體上向社會公布。大規模開展綠化建設,特別是全民義務植樹,推廣城市立體綠化和節約型綠地建設,公園廣場道路景觀得到提升。目前,中心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7.8%,綠化覆蓋率達40.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3.2平方米。我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通過了住房城鄉建設部專家組的評審;榮獲了淠河國家濕地公園、淠河國家水利風景區等。
四、住房保障力度加大。突出抓好民生工程,以實現“住有所居”的目標,突出抓好住房保障工作,超額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各項任務。2012年,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建設28472套,全部于10月30日前開工建設,占目標任務116%,其中:全市廉租房竣工5378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20638套,占目標任務134%和159%。共完成廉租住房保障總戶數為32671戶和新增補貼發放戶數為3318戶,分別占目標任務149%和237%。我市各級財政部門加大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資金支持力度,除爭取國家和省級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外,通過各級財政預算安排1.79億元、土地出讓金安排2.7746億元、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安排130萬元、地方債券和銀行貸款融資3.45億元,多渠道籌措保障性住房配套資金,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今年,市政府在城市建設資金收支預算中安排1億元用于市本級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安排17.8億元用于市區棚戶區改造和安置房建設。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免收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7699萬元,減免土地出讓金22.2億元。出臺《市廉租住房保障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措施,建立了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保障對象的準入、申請、審核、分配、退出等有關制度,嚴格審核、公示等程序,做到信息公開、政策透明、操作規范。出臺《市本級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實施意見》,建立了合同管理、物業管理、租金收繳、保障性住房承租對象資格年審等監督管理制度,使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工作進一步得到規范。
五、房屋管理水平提升。一是規范房屋登記。積極開展集體土地上房屋登記工作,促進房屋登記工作城鄉一體化建設。加快房屋登記各子系統的完善和升級,以統一和規范的信息數據,實現全系統內的數據交換和共享,提高測繪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二是規范房地產市場。2012年,我們認真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全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健發展。加強市場規范化管理,完善市場信息披露機制,積極引導市場理性健康發展;全年中心城區商品房批準預售面積295.9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9.72%;商品房銷售面積152.61萬平方米,存量商品房成交面積28萬平方米,全年商品住宅備案均價4399元/平方米。三是規范物業管理。嚴把物業服務企業資質準入關、選聘方式關、項目介入關,開展物業承接查驗工作;著力推進街道辦事處履行物業管理職責,通過三級考核,以獎代補的辦法,使區、街、社區物業管理工作全面展開;城區物業專項維修資金歸集1億元,實現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網上查詢;物業管理服務覆蓋率達78%。
六、村鎮建設有序進行。切實抓好農村危房改造及清潔工程,今年我市危房改造任務計劃分兩批共14373萬戶,實際完成15003戶;累計投入資金56557.7萬元,其中省以上補助資金12888.4萬元、縣區配套801.6萬元,戶均獲國家和省補助資金9000元;危改對象已基本入住到位,危改資金全部打卡到戶,真正解決了一些農村貧困弱勢群眾的居住問題。我市今年有25個鄉鎮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已建成25座壓縮式垃圾中轉站,完成投資3280萬元,全面完成年度農村清潔工程計劃。全年小城鎮建設總投入155.42億元,一批小城鎮的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礎設施得到完善和配套,小城鎮品位達到提升,城鎮化率達41.2%。各縣區結合實際,開展了村莊整治,縣與兒街鎮雙樂河村、諸佛庵鎮大嶺村、壽縣鄉村等工程按規劃有條不紊的推進。
七、建設工程強化監管。加強了建設工程的質量安全管理,突出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管理,落實住宅工程的“樣板引路”工程,進一步明確了質量主體的責任,落實質量終身負責制。淠史杭大橋、沃爾特大酒店、景觀大道等6項工程獲省“黃山杯獎”,凱旋國際廣場等5個工程為全省“優良示范工程”,9個建設項目獲省建筑施工安全質量標準化示范工地。中心城區全年共受理質量監督工程367項、在建工程安全報監項目79個,工程質量安全總體上處于受控狀態。認真開展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把防高墜作為建筑施工專項整治的重點。規范建設工程程序,預防拖欠行為發生,著力解決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問題,處理拖欠工程款3000余萬元、農民工工資650余萬元。
八、建材工業不斷壯大。通過政策扶持和引導,促進我市預拌混凝土和新型墻體材料產業的調整升級;推進建筑節能工作有利于節能環保、節地增效的方向發展,全面提升新型墻體材料行業的整體水平。落實了“禁粘”工作,完善了建筑節能技術標準和規劃,加快了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和建筑節能的示范工作,成功獲得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全市規模以上建材企業實現產值45億元,同比增長16.6%,完成散裝水泥供應量197萬噸,同比增長39%,實現商品砼300萬立方米,同比增長50.8%;新型墻材占墻材總量比例達43%,同比提高8.2個百分點;新墻材建筑面積占建筑總面積比例提高7.3個百分點,各項工作健康穩步推進,行業呈現又好又快發展趨勢。
九、重點工作認真落實。一是加強黨建工作。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二屆十八次全會和第三次黨代會精神,把加強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貫穿于黨建工作的全過程,規范黨建基礎工作,提升黨建工作水平,促進黨建與重點工程、與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互動,融“創先爭優”于各項工作之中,突出抓了行政許可和審批、財務管理、城鄉規劃、工程建設、房地產開發、征收補償等管理和委領導班子及委直屬單位領導班子自身建設,建立健全監督制約、廉潔從政、責任追究制度和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固化權力流程。組織開展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構建便民高效的行政審批運行機制,全年共辦理各類行政審批等6928件,辦結率100%。市住房城鄉建委獲得了全省建設系統第三屆文明單位,市住房城鄉建委行政審批服務科獲全省“優質服務窗口”。二是積極辦理建議提案。把辦理提案、建議的過程作為本單位本部門改進作風、提高效率、提升水平、推進工作的過程。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議案、市政協提案共56件,滿意率100%。三是突出信訪維穩。圍繞城鎮房屋拆遷、質量安全、物業管理等矛盾集中領域開展排查和化解工作,有效地排除了一些可能引發群眾性事件的矛盾糾紛和苗頭隱患。建立聯動機制,完善信訪制度,解決信訪突出問題。我委全年共接待回復來信來訪420批次,政府、委網站回復1183條。
2012年,我市城鄉建設工作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重點工程建設管理機制不順,公共服務和行業作風建設需要改進和提高,城鎮化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等。我們將在2012年的工作中切實采取有效的措施,真正促進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 上一篇:住建委目標任務自查報告
- 下一篇:全市住房系統建設指導方案
精品范文
10住建消防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