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經濟發展工作匯報3篇
時間:2022-08-12 06:01:48
導語:工業經濟發展工作匯報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我縣加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努力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全縣工業企業生產開始觸底回升。截至3月底,全縣規模以上工業98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9.2億元,同比增長15.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7.3億元,同比增長15.0%。
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開始觸底回升
第一季度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9.2億元,同比增長15.4%。其中,輕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6.7億元,同比增長16.5%,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57%;重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2.5億元,同比增長13%,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3%。工業銷售產值28.3億元,同比增長26.4%。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3億元,同比增長15.0%。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的突出特點:
重點行業支撐作用明顯,農產品加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4.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7%,占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的48%,居各行業之首,行業支撐作用明顯。其中,一季度不銹鋼加工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近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6%。
二、存在的問題
通過以上數據分析,我縣經濟發展成效明顯,各項工業指標均有所提高,較好的實現了既定的工業企業經濟發展目標。但是,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發展形勢,我縣工業企業發展自身存在的諸多問題進一步凸顯,主要表現在:產業結構不平衡,亟待進一步優化。
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塑料制品業和不銹鋼加工業所占比重過大,共完成工業總產值6.5億元,占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的22%;這類企業用工成本高,用工難,企業盈利有所下降。
我縣是水產大縣,一季度雖然農副食品加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4.2億元,占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的48%,但是作為水產大縣這樣的占比仍然不夠;并且農產品企業多數屬于初加工,工業附加值較低。高新技術企業量小,產值更少,產業結構不平衡,產業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
三、加快工業企業發展的思路和重點
1、解放思想,提高認識,加快新型工業化建設。我縣工業企業要貫徹“工業立縣”戰略、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要進一步適應市場需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不斷提升產業素質,優化產業結構構成,逐步降低產業結構低層次、低附加值的資源型以及高耗能型工業的比重,大力引進建設高科技、高產出型項目,化解資源緊缺、能源緊張、經濟效益低等方面可能造成的風險,努力實現我縣工業經濟的跨躍式發展。
2、積極開展市場調研,有針對性地提出企業整改發展措施。組織有關部門幫助企業開展市場調研,加大市場開發力度,幫助企業根據國家宏觀政策變化和市場需要及時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尋找市場盈利商機。
第二篇:工業經濟發展工作匯報2
上半年,我縣認真貫徹落實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年初制定的經濟工作目標,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努力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全縣工業企業生產開始觸底回升。
一、規模以上工業平穩增長
上半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4.02億元,同比增長12.7%。其中,輕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8.4億元,同比增長13%,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60%;重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5.6億元,同比增長12.2%,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40%。工業銷售產值62.4億元,同比增長12.4%。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1億元,同比增長12.5%。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的突出特點:
重點行業支撐作用明顯,農產品加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2.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4%,占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的51%,居各行業之首,行業支撐作用明顯。其中,上半年竹木工藝品加工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7.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9.7%,不銹鋼加工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近6.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2%,合成革等塑料制品制造業因為出口疲軟,市場競爭激烈,需求減少,有所回落,完成工業總產值5.38億元,比去年同期回落14.5%。
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以上數據分析,我縣經濟發展成效明顯,各項工業指標均有所提高,較好的實現了既定的工業企業經濟發展目標。但是,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發展形勢,我縣工業企業發展自身存在的諸多問題進一步凸顯,主要表現在:產業結構不平衡,亟待進一步優化。
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塑料制品業和不銹鋼加工業所占比重過大,共完成工業總產值11.88億元,占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的18.5%;這類企業用工成本高,用工難,企業盈利有所下降。
我縣是水產大縣,上半年雖然農副食品加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2.8億元,占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的51%,但是作為水產大縣這樣的占比仍然不夠;并且農產品企業多數屬于初加工,工業附加值較低。高新技術企業量小,產值更少,產業結構不平衡,產業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
三、發展的建議與思路
1.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支持企業技術創新。我縣海產品加工企業多為小微型企業,是我縣工業企業主體。引導和幫助小微企業提高技術創新能力、開拓市場能力,能有效推動我縣小微企業的發展。引導建立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的產業聚集群,不斷提升和優化產業結構。依托我縣豐富的山海資源和“中國海帶、紫菜之鄉”美譽,以鄉、鎮為中心,沿海建立以海帶、紫菜、黃魚、海參精深加工的海產品加工貿易基地;山區建立以茶葉、竹木制品為主的生態品加工貿易區,形成“山海呼應”的工業發展格局,擴大企業規模,壯大企業經濟實力,加強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逐步降低、淘汰產業結構低層次、低附加值的資源型和高污染、高耗能型工業。
2.引進高新技術工業企業。我縣工業企業多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勞動力成本投入大,而高新技術工業企業用工成本低,產品附加值高,引進科技型企業后可以較大提高我縣全員勞動生產率,進而提高我縣的工業經濟綜合效益。
3.切實解決要素保障,落地企業盡早開工。有關部門重點抓好部分在建的工業企業的土地、用水和用電等基礎設施,爭取這些企業能早日建成搭產,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我縣工業經濟。
第三篇:農林牧漁業經濟運行工作匯報
今年以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縣委提出的實施“六大工程”,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基礎工程建設,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認真貫徹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促進農業生產穩步發展。
上半年,我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37062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8%,其中:農業總產值44149萬元,增長3.3%;林業總產值3919萬元,增長7.3%;牧業總產值11508萬元,增長6.5%;漁業總產值304558萬元,增長6.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6486萬元,增長7.4%。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04589萬元,增長5.8%。
一、上半年農林牧漁業經濟運行特點
1、春收農作物穩定增長。2014年全縣春收農作物面積146736畝,增長1.3%,其中糧食作物39894畝,比增1842畝,增長4.8%;糧食產量7778噸,比增626噸,增長8.7%。積極開展糧食高產創建,在沙江、溪南建立馬鈴薯萬畝高產創建示范區,組織推廣脫毒種薯、地膜覆蓋、病蟲綜防、測土配方施肥等馬鈴薯高產配套栽培技術,春收馬鈴薯39632畝,增長4.8%,產量7741噸,增長8.7%,馬鈴薯成為我縣種植效益最好的糧食作物。春收蔬菜瓜果面積97940畝、產量103969噸,分別增長0.5%、0.9%。
2、春播春種生產順利開展。全縣完成春播春種農作物面積134410畝,比增3423畝,增長2.6%,其中糧食作物面積55848畝,比增980畝,增長1.8%;蔬菜瓜果55392畝,比增839畝,增長1.5%;油料作物13308畝,比增145畝,增長1.1%。改造低產田200畝,改造果園2000畝,新植果樹3000畝。
3、畜牧業生產健康發展。1-6月份,全縣生豬出欄55599頭,比增9.5%,肉產量4167噸,比增19.0%;豬期末存欄73271頭,比減15.8%。牛出欄627頭,比增5.7%,存欄4651頭,比減0.8%。羊出欄數11318頭,比增3.4%,存欄20752頭,與去年基本持平。家禽出欄數頭數304651只,比增11.4%,家禽存欄頭數361146只,比減14.0%.。禽蛋產量1004噸,比減6.0%,肉類總產量4778噸,比增9.0%。
4、茶葉水果產量穩中有升。以貫徹《省促進茶產業發展條例》和我縣出臺2012年度茶產業發展若干意見為契機,推廣種植“金牡丹”“元宵茶”“梅占”“烏牛早”等高優新品種,實施品牌戰略,打造霞茶精品。上半年,茶葉產量3618噸,比增9.3%,其中紅茶70噸,比增27.3%,綠茶3185噸,比減2.1%,受周邊福鼎市場輻射新加工白茶363噸。水果產量6089噸,比增1.5%。
5、漁業生產繼續保持強勁。1-6月份水產品產量231205噸,增長6.0%,其中海洋捕撈受伏季休漁影響,捕撈產量40856噸,比減1.5%;海水養殖產量190288噸,增長7.8%。傳統優勢養殖品種海帶產量70514噸,受前段雨水天氣影響,比減8.9%;紫菜490噸,比減3.9%;海水“高位池”對蝦養殖發展勢頭良好,全縣養殖面積10050畝,產量2205噸,比增12%;鮑魚20000箱,產量3957噸,比增30.4%;海參養殖幼參投苗7000噸,產量13012噸,比增55%;新品種鲆魚試養成功,產量400噸。但受中央八項規定影響,海參、鮑魚等高附加值產品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左右。
6、林業生產有增有減。1-6全縣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積10938畝,比減29.6%。木材采劃量19513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243立方米,增長13.0%;竹材采劃量38萬根,比上年增加13萬根,增長52%。竹筍干產量133噸,比增11.8%。茅草產量69604噸,比上年減3378噸,比減4.6%。
二、下階段農業生產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1、自然災害抵抗能力較弱,農業持續增效、農民增收壓力大。近幾年我縣農業生產有一定的發展,但傳統農業格局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基礎薄弱,現代化水平不高,抵御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的能力弱,持續穩定發展的難度大。像前段的長期陰雨天氣就對沿海的海帶收獲產生了較大影響。
2、缺乏科學的預警和應急機制,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不強。復雜多變的市場行情,給養殖戶種植戶帶來迷茫和憂慮,像年初的海參鮑魚事件,最近的生豬、太子參價格問題等,大大增加了農戶對市場預期的不確定性,加大了農戶的風險。價格下跌,銷售困難,農民利潤空間減小,這樣一來,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的健康快速發展。
3、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繼續上漲,生產成本增加。由于農用種子、飼料、化肥、燃料等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增加了農民的農業生產成本。而與此同時,農產品價格下降,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這“一降一漲”,農民增收更加困難。
- 上一篇:查處無證無照經營工作方案
- 下一篇:旅游專項整治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