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女工委工作匯報

時間:2022-12-01 10:36:48

導語:司法局女工委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法局女工委工作匯報

近年來,市區司法局所女工委,按照省、市、縣婦女“巾幗建功”活動的工作部署,圍繞全市精神文明建設的目標,以“創業、奉獻、成才”為宗旨,用“四有”“四自”精神教育激勵在崗女職工,開展讀書、技術比武等活動。全所位女同胞以本職工作為中心,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立足本職、扎實工作,愛崗敬業、默默奉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撐起司法事業的“半邊天”。被市婦聯表彰為2010年度優秀“婦女之家”、2名員工被表彰為“巾幗建功”行業標兵。

一、認真學習《勞動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和《女員工權益專項集體合同》等有關政策,提高法律意識,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簽訂了《女員工權益專項集體合同》。積極參加上級行及地方婦聯舉辦的政治讀書、手工制作活動及知識競賽,通過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提高政治業務素質。

二、積極開展“成才達標”競賽活動見成效。通過開展自定目標自學,參加各種崗位技能培訓、函授大專、本科學習、各種職稱資格考試及爭先創優活動,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女員工大專以上學歷人;中級職稱人,助理職稱人;黨員人;中層干部以上人中,女干部名,其中2010年提拔副科名,提拔正股級名,副股名。2009、2010年連續兩年女工委選派女員工業務骨干代表市區司法局參加省舉辦的員工行為守則及法律知識競賽,為市區司法局爭得了榮譽。《……》調研報告也獲優秀論文二等獎。每年至少有2名女員工被縣婦聯表彰為“巾幗建功”行業標兵。女司法員們克服了繁重的家務和兒女的拖累、工作繁忙等困難,積極創造條件,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在工作中巾幗不讓須眉,在諸多方面做出了令男司法員汗顏的成績。

三、開展普法服務,受到群眾好評。治標需治本,為了使群眾學法、懂法、守法,從根本上減少糾紛的發生。為了搞好普法工作,女司法員們傾注了多少心血,已無法計算。只是能清楚地記得上級每次發放的普法書籍,她們都要自己看一遍、學一遍、講一遍。還經常自費購買法律書籍,利用節假日和休息時間刻苦自學。厚積薄發。多年來,她們親自撰寫普法講稿有50余萬字,一條條枯燥的法律規定,一個個典型的案例,都被她們用淺顯的語言,通過調頻廣播,送到千家萬戶,送到工廠企業,送到田間地頭。她們知道,普法的深入開展還要靠大家。為此,她們聯合打出一連串普法組合拳。

她們每年都要組織兩次普法骨干培訓班同,村、組三級干部、普法骨干,企事業單位負責人,行政執法人員參加培訓。而她們每次都是教員,以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聯系實際,通俗易懂。“五五”普法期間,她們共組織3000多人次接受培訓,發放宣傳材料25000余份,印發法律問答試卷3萬余份。

她們還組建兩支老年法制文藝演出隊,經常到各村居企事業單位巡回演出,均受到歡迎。而演出的劇本大多都是由她們親自參與編寫的。

她們還建成長880米,由168幅圖文并茂漫畫組成的法制宣傳長廊。

她們還邀請法院、政府法制辦、派出所、團委、關工委、的同志深入企業、學校和有關單位進行有針對性的法律宣傳。近幾年來,她們共組織法制講座20多場次,數萬人接受了教育。

此外,她們還幫助黨委、政府制定普法、依法治理實施規劃,深入村(居)、重點單位、學校,扎扎實實開展依法治理工作,指導幫助全鎮14個村(居)委會全面開展依法治村(居)。在她們的指導下,全鎮14個村居全部通過了區級民主法治村居的達標驗收,其中九個村居被評為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四個社區居委會獲得江蘇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區”稱號。

四、廣泛宣傳有關婦女兒童權益保障的法律法規。她們堅持抓住重大節日和各種紀念日等有利時機,有針對性地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先后組織開展了“三八婦女維權周”、法制宣傳日、禁毒日、奧運法制宣傳日等社會宣傳活動,并通過張貼掛圖、發放宣傳單,廣泛宣傳《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保護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規知識。為抓好婦女和未成年人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還成立了女律師普法講師團,并組織普法講師團成員深入機關、鄉村、社區、企業進行法制講座,組織開展了“法律伴我行”百場講座活動。全年共為全鎮多家機關、學校、社區、企業進行法律知識巡回講座,為婦女、青少年講法制課場次,發放普法宣傳材料多萬份,有余人次律師參加了婦女、學生的法制宣傳教育和培訓活動,為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預防違法犯罪營造了良好的法制環境。

五、全力以赴做好人民調解工作。年月,遭遇了工作以來最為棘手的一次調解,那是她們在村下鄉時發生的一件事。村村情十分復雜,有23戶人家因歷史原因,十幾年沒批宅基地。為此,在幾個村干部丈量土地時,遭到這23戶村民的圍攻。趕到現場時,只見男男女女30余人,拿著棍棒磚頭打砸成一團。龍曉霞一面擠進人群一面大喊:“快停手,我是鎮里的司法調解員,誰帶頭鬧事,誰要負法律責任!”可憤怒的群眾根本聽不進她們在說什么。“什么調解員不員的,你有房子住,我們批不上地方,住你們家?”為了避免群眾做出什么不理智的舉動,把所有的責任擔在一人肩上,她們鄭重地說:“打架解決不了問題,大家先回去,只要符合條件,我們保證給大家一個滿意答復。”經過一番勸解,總算暫時穩住局面。

在接下來的調查中,發現這個村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太多太復雜,宅基地的事十幾年里解決不了。村里有一家等著蓋房娶媳婦,兒子從16歲一直熬到26歲,有的老人未等住上新房便含恨離世,村民的積怨和不滿可想而知!如果她的保證落不到實處,不僅會使局面更加不可收拾,村民們再也不會相信司法調解員的工作。她們的身上壓著重擔,她們一方面向鎮里領導請示匯報,一方面在縣、鎮、村三級不停地奔波忙碌,白天在村里調查核實,晚上召集村干部一起開會研究,還不時地去縣土地部門詢問有關問題,十幾天下來,她們都瘦了一圈,但事情終于圓滿解決了,23戶農民批上了宅基地。他們逢人便說:“十年無住房,一日得解決。多虧了鎮里的司法調解員辦事公道、負責,把咱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兒。”

六、情系社區矯正對象。創新是工作的動力。她們在工作中注重學習思考、開拓創新,勤于學習,攝取豐富的理論和業務知識,刻苦學習《社區矯正工作手冊》和《社區矯正的理論與制度》等書籍。社區矯正對象和刑釋解教人員作為特殊管控對象,是違法犯罪的高危人群,但她依然懷著一顆真誠之心,時刻把他們的冷暖掛在心頭。針對社區矯正對象,堅持“三有、四落實、五結合”的工作機制,她們以情感之,以理服之,以法勸之。在重大節日期間,組織集中開展“排查送溫暖走訪慰問活動”,由司法所工作人員、社區(居)干部逐一進行了走訪,了解困難矯正對象的生活及思想狀況,給他們送去慰問金及慰問品,讓他們從中感受到來自政府的關懷,使他們能夠安心接受矯正,盡快回歸社會。

居委會矯正對象李某,由于父母去逝早,兄弟多,家庭非常困難,快40的人了,仍沒找著媳婦,連個安身之地也沒有。一度心灰意冷,失去生活信心,想破罐子破摔。她們得知情況后,主動找李某談心,進行思想教育,耐心開導李某要正確對待現實,勇敢面對生活。同時,她們又主動找建委、城管等部門,幫助李某解決生活難題。經過努力,李某如今已蓋起三間新房,不久前又喜結良緣,如今,李某逢人便說:“是主任挽救了我,沒有主任,就沒有我的今天。她們不是親人勝過親人。”

七、積極參加縣婦聯、局工會組織的各種小型多樣、健康有益的活動。每年“三八”、“五一”、“六一”等節日,組織郊游,讓大家在節日期間輕松、愉快地渡過,使司法員們在工作學習、活動中開展得有聲有色,陶冶了情操。積極參與媽媽扶教結對孤困兒童活動,廣伸援助之手,獻上一片愛心,參加各種捐助活動,在社會上樹立了司法良好的社會形象。加強家庭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活動,開展好“平安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學習型家庭”、“綠色家庭”的評選活動。通過“職工之家”活動,培育了集體主義思想,融洽了女司法員們之間的關系,做到了在工作中團結協作,互相幫助;遇有司法員生病、生活困難,家中有紅、白喜事相互送去溫暖。女司法員們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增強主人翁意識,不斷提高素質,在司法部門發展中最大限度發揮“半邊天”作用,為市區司法局所爭得了榮譽,擴大了市區司法局所的社會知名度,向社會展示了新時期女司法員的良好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