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XX村“三送”工作匯報
時間:2022-08-31 02:55:21
導語:上半年XX村“三送”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xx村位于XX鎮東部,總面積約5.6平方公里,其中林地155畝,耕地1663畝,水塘200畝。16個村民小組,1366戶,7800人; 11個黨小組,黨員99人。該村主要以農業種、養殖業為主,經濟發展較為落后。近年來,XX村集體經濟迎來發展的機遇期和轉型期,多項市重點工程項目落戶,但也使70%的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資源,如何解決好群眾的就業和生存問題,引導好群眾轉型發展致富成為開展好“三送”的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市政府辦公室“三送”工作隊自2015年掛點該村以來,堅持 “一三五”工作法(組建 “一個中心”,落實“三項舉措”,抓住“五個重點”),推進“三送”及精準扶貧工作有效開展。
一、組建“一個中心”:XX市首個村級創業就業中心
針對該村失地農民日趨增多的客觀實際,為徹底解放剩余勞動力,促進廣大群眾脫貧致富,該村黨支部廣泛征求黨員群眾意見建議,率先通過摸底調研、座談研究、外出學習等方式,為組建創業就業中心做足了前期工作,梳理出泥工、木工、個體戶、養殖戶等工種10余種,統計出在外創業人員117人,務工人員928人,泥工46人,挖掘機43臺、運輸車輛32臺,經營其它服務行業(餐飲、商店等)166人,并確立了以“立足村情,服務城市發展”作為發展方向,根據村民的職業專長和自身優勢形成“抱團式”發展,擬組建“泥工、木工、機械、運輸”為一體的建筑公司,成立由失地農民婦女、無業中老年婦女為主體的家政服務公司,并通過組建XX村商會,形成一個“互通有無、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平臺,讓群眾第一時間掌握用工用人信息,讓更多群眾走上發展致富的道路。據初步統計,該中心組建正式啟動后,將創造就業崗位 個,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 人,將使 戶貧困家庭脫貧致富。
二、落實“三個舉措“,促進民生改善
村“兩委”及駐村“三送“工作隊始終把改善民生作為開展“三送”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依托辦公室綜合協調職能,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及時與相關部門協調研究解決。
一是深入走訪,摸清底數。為盡快掌握第一手資料,摸清XX村村情民情底數,及時協調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駐村“三送”工作隊創新“一知三訪”走訪制度,通過深入田間地頭、召開座談會,及時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市政府主要領導賴聯春同志帶頭深入群眾家中調研,專門撰寫了《從“輸血”到“造血”,從“漫灌”到“滴灌”——XX鎮XX村精準扶貧工作調研》調研報告,梳理出群眾反映涉及安全出行、安全飲水、環境衛生等方面問題50余個,為下一步辦好民生實事打下了基礎。
二是整合資源,強化落實。為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各項問題,村兩委牽頭召開黨員干部及小組長座談會、確定了“三送”工作隊2015年需辦好的“十項承諾”,并公示接受群眾監督。群眾意見無小事,3月31日,市政府主要領導深入古屋、湯屋等小組開展走訪調研和召開座談會,為盡快解決各項民生實事作出相關要求。4月7日,由市政府辦主任牽頭、市農工部、交通局、城建局、城管局、水利局、環保局等部門組成的XX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專題調研組深入村組開展現場辦公會,就解決古屋、楊屋坪小組山塘維修、細廳竹山水利設施建設、湯屋、汪屋道路硬化、各小組道路亮化等項目提出了解決辦法,預計投資200余萬元。目前,各相關單位整合資源,爭取道路硬化項目3個,共2.3公里,預計投資60余萬元,爭取水利設施項目3個,預計投資100余萬元,爭取體育文化設施布點2個等,以上項目預計7月份開工建設。
三是發動群眾,參與建設。要讓村里生活環境好起來,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很重要。基礎設施的改善需要通過資金解決,駐村“三送”工作隊主動深入各小組,上門當說客,引導群眾參與村里各項建設。然而,最讓人頭疼的還是村里亂堆放垃圾、違規建筑、牲畜飼養、公共廁所等問題,不僅不經影響生活壞境,有時甚至誘發不穩定因素。比如古屋小組黨員活動中心建設初期,因為選址牽涉十幾戶20多個豬圈、廁所需要拆除,部分年老的群眾一時無法理解建設活動中心的益處,導致出現阻工的情況出現。村黨支部堅持以黨小組為核心,成立理事會,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座談會、上門勸說等形式,成功說服群眾,順利推進了活動中心建設。
三、抓住“五個重點”,促進社會和諧
切實開展好“三送”工作,就是把“三送”和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點工作和中心工作結合在一起,牢牢把握工作重點,務求工作實效。
一是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著力抓班子建設,促使黨組織真正成為群眾的戰斗堡壘。堅持 ""制度,認真學習黨的方針、政策,不斷提高黨員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著力抓好黨組織建設,嚴格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十六"方針,積極穩妥地做好發展黨員工作;大力踐行“三嚴三實”,抓好班子成員的廉潔自律,
不斷轉變工作作風,樹立黨員的良好形象;著力抓黨小組建設,充分發揮黨員在小組事務中的先鋒模范引領作用。
二是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為了能讓XX村廣大群眾2020年共同奔向小康社會,村兩委及駐村“三送工作隊”始終把幫扶群眾脫貧致富當作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工作隊通過深入走訪,創新制定了《XX村貧困學生花名冊》《XX村五老干部花名冊》《XX村重病患者花名冊》《XX村黨員花名冊》《XX村產業花名冊》等19項內容村情民情臺賬等,讓精準扶貧更精更準;村黨支部積極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及時召開精準扶貧再核實動員會,嚴格按照程序完成扶貧對象再識別再核實及落實市委“321”結對幫扶工作;為更有效開展工作,村黨支部組織村黨員干部及“三送”工作隊學習全市精準扶貧的六大方案,指導全覆蓋隊員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計劃、幫扶措施等內容,同時緊緊圍繞打造創業就業服務中心,詳細制定了《成立XX村創業就業服務中心實施方案》,并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和工作安排,有條不紊開展前期摸底摸底工作;建立服務群眾 “三送”及精準扶貧工作微信群,用于干部與群眾交流互動、宣傳惠民政策、預警信息等,進一步拓建延伸了“三送”工作平臺,為開展好“三送”和精準扶貧工作奠定了基礎。
三是科學謀劃產業發展。村黨支部結合精準扶貧產業扶持政策,立足村情實際,充分發揮地域區位優勢,因地制宜引導群眾發展蔥蒜、空心菜韭菜、紅薯葉子等綠葉蔬菜種植,科學謀劃發展肉豬、兔子、肉牛等牲畜養殖,不斷增加群眾收入。駐村“三送”工作隊加強政策宣傳,通過發放《XX市精準扶貧政策宣傳手冊》,讓產業第一時間掌握惠農政策。如排腦小組扶貧戶趙海清了解政策、分析風險后不僅發展了肉豬養殖,還通過豬糞排放發展蔬菜產業,目前家庭收入較以前有了較大提高;碰坵小組劉慶法看到XX村距離城區近的有時候,積極發展10余畝紅薯葉等蔬菜種植,通過批發給商戶等方式,增加了經濟收入;石井小組扶貧戶趙海東刑滿釋放后,因沒有勞動技能,了解政策后,積極找合伙人發展肉豬養殖,目前養豬場發展到近百頭,形勢較好等,通過宣傳扶貧政策,真正讓黨惠農政策,讓群眾得到實惠。
四是強化服務能力建設。堅持“一知三訪”走訪制度,做到群眾家庭我了解、群眾困難我知曉、群眾要求我代辦,并將走訪情況形成工作臺賬,比如古屋小組古建華因客觀原因無法辦理一胎準生證時,我們深入家中,耐心宣傳政策,最終讓他心服口服;當了解到古方躍一家因病致貧時,工作隊主動上門宣傳彩票公益金行動政策,并及時為其爭取了2500元的資助金;XX小組村民曾紅林向我們反映自己家中被水淹時,我們及時為其聯系鉤機清溝通渠解難等。有的干部為及時了解和協調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甚至犧牲自己的周末、早晨、晚上的休息時間到群眾家中噓寒問暖,外僑辦干部鐘鳳秀生著病發著高燒卻仍然堅持與群眾一起抵抗洪災等等,在大家的努力下,政府辦“三送”工作隊已深深印在了群眾心中。堅持加強自身學習,不斷在學習和領悟中提升自己,駐村“三送”工作隊利用周末時間組織全辦干部前往葉坪“梁家河”精神展覽館,學習和感受當年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工作作風,堅持與部門單位結對子,拓展服務群眾內容,主動與老年大學、市中心文化站結成對子,著力力挖掘鄉村文化、民俗文化、特色文化,花大力氣創作、編排一批反映新農村建設、富有時代氣息、蘊含生活哲理的文藝節目,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積極開展關愛留守生行動,協調圖書館捐贈圖書數百冊,豐富留守生的暑假生活等。
五是積極維護社會穩定 充分發揮矛盾化解中心的工作職能,建立和完善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排查調處機制,堅持“及時疏導、各負其責、工作在前、預防為主”的原則,把預防、處理好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位工作來抓。面對5.18特大洪澇災害,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鎮、村及政府辦“三送”工作隊組織迅速、堅守得力、災后指導得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不受侵害。
- 上一篇:安裝工程造價影響因素研究
- 下一篇:“優秀大學生村官”事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