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自查匯報
時間:2022-11-17 10:07:37
導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自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全面助力鄉村振興,按照市委農辦《關于印發<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驗收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鎮認真研究部署,精心謀劃安排,扎實開展自查工作,現將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強化組織領導,靠實工作責任。一是細化任務分工。對照縣上提出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標準,迅速安排部署,夯實工作責任,并制定下發了《鎮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行動方案》,按照“重點突破、普遍提高”的工作思路,嚴格實行鎮領導包片、干部包村、各村黨支部書記、主任為第一責任人的工作機制,精心組織,按照示范村、重點村、推進村的整治標準認真落實,全力推進。二是加強宣傳引導。為使廣大鎮村干部充分認識村莊清潔行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感,我們利用鎮村干部大會逢會必講,各村通過懸掛橫幅、張貼標語進行了環境衛生整治宣傳發動,共開展集中宣傳6次,懸掛橫幅39條,制作村莊清潔行動宣傳牌19個,印發倡議書20000余份,通過宣傳教育,為村莊清潔行動營造了濃厚的氛圍,更主要的是喚起了廣大干部群眾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的激情,為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由被動整治向主動保潔,由政府行為向群眾行為的轉變提供了良好的輿論氛圍。三是加大經費投入。按照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積極爭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補助資金,合理規范資金安排,確保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同時完善監督機制,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對統籌整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及時公開項目建設內容、標準及投資額等具體信息,項目建成后,對上報項目的真實性和補助對象的合規性嚴格把關,確保資金規范、安全運行。
(二)開展集中整治,改善村容村貌。一是在集中整治上下功夫。立足實際,認清差距,強抓工作落實。全鎮在鞏固整治成效的基礎上,動員群眾開展日常保潔、打通消防通道、拆除違規建筑,完成、、、、、、等7個村為的“免檢村”打造工作,累計參與人次達13000余人次,清理各類垃圾30529方,清理木料4830方,清理秸稈6258方,清理柴草4750方,清掃整理道路82公里,清理整治渠道38公里,清理規范垃圾點17個,清理規范非正規垃圾點56個,拆違拆臨拆危22365平方米,完成秸稈打包172020個,打通消防通道78條,回收廢舊農膜1350噸,抓住秋季深翻滅茬有利時機,動員群眾完成深翻滅茬11000畝,集中整改督查反饋問題600多個,持續加大馬路市場、流動攤點整治力度。二是在綠化、亮化、美化上下功夫。持續推進國土綠化,2019年完成民武、民昌路及各村沿路通道綠化進行補植補造,栽植各類苗木24000多株,在村七社完成通道綠化1500米,在村、村打造花海30多畝,緊抓秋冬季苗木撫育管護有利時機,完成樹木涂白6500株。2020年完成國土綠化94.84畝,其中:美麗鄉村綠化32.39畝,森林小游園綠化20畝,社區綠化16.2畝,農田防護林26.25畝。三是在風貌提升改造上下功夫。結合全鎮實際,合理進行村莊規劃編制,穩步推動風貌提升改造。2019年推進和村鄉村小游園建設項目,完成對村七社25戶村居風貌提升改造,配套完成農戶廁所改造,修建小型污水處理站1座。2020年在村六、十一社實施村莊風貌改造項目,拆除殘垣斷壁30余處,完成住宅立面改造及院內美化35戶,高標準修建衛生廁所35個,硬化通社道路2832平方米,安裝道牙1100米,建設太陽能路燈40盞,修建休閑涼亭2個,沿民武公路栽植桃李杏等300余株。
(三)加大改廁力度,提高衛生水平。一是廣泛宣傳動員,通過多次召開動員大會、發放宣傳資料、入戶釋疑、現場觀摩等方式,讓群眾認識到改廁的健康環保意義,有效打消群眾“傳統習慣不想改、刨墻破土不愿改、擔心效果不敢改”等思想顧慮,使群眾變“要我改”為“我要改”,引導群眾支持并積極參與廁所改造。二是尊重群眾意愿,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認真學習改廁規范,與包村干部組成技術服務隊分組逐戶走訪講清政策標準,確保農戶愿改盡改。改廁過程中,在確保符合技術規范標準的基礎上,尊重群眾意愿,發揮農戶主體作用,充分考慮農戶的房屋、經濟、年齡及人口等條件,不搞一刀切,一戶一策,因戶施策。三是嚴格改廁標準,在改廁過程中,嚴格按照《縣農戶改廁技術標準》要求,把好選址、材料、施工等關卡,針對部分陰洼處的上水設施極端天氣下無法正常使用的問題,村兩委班子通過加裝電熱絲、保溫棉、深埋清水桶、調整管道安裝角度等措施,真正做到改一個、成一個、用一個,逐步引導群眾改變生活習慣,提升衛生水平。鎮政府和12個村委會建成公廁13座,鎮區建成公共1座,均已全部投入正常使用。按照常住戶改廁率達到85%以上的改廁要求,我鎮計劃完成廁所改造2402座,其中:2018至2019年完成廁所改造1663座,通過縣上驗收1435座;社區入住后可完成改廁439座;2020年計劃改廁300座,實際完成393座。
(四)加快村莊規劃,完善基礎設施。一是突出村莊規劃編制。以優化村莊和農村人口布局為導向,積極與縣自然資源局、縣規劃中心銜接溝通,按照實用性村莊規劃設計要求,聯系規劃編制部門盡快完成、、、雙樓、5個村的村莊規劃,嚴格執行鎮域規劃,做到農房建設有依據、行政村有村莊整治安排、村莊功能布局逐步優化,實現村莊規劃管理基本覆蓋。二是加大項目建設力度。依托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整合美麗鄉村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等相關涉農項目資金,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對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和群眾配合積極性高村社爭取實施村組道路硬化、人飲工程、文化提升、通道綠化等項目,逐步健全公共服務配套,提升全鎮村莊整體形象。先后完成、、、、雙樓、、長城等村居民街道硬化15.8公里,、通村道路硬化5.8公里,張麻村九斗路硬化1.3公里,切實解決了群眾出行難的問題。三是加快社區入住進度。制定完善社區遺留問題集中攻堅方案,成立業主委員會,在社區設立工作室、檔案室,由銀行工作人員駐點集中辦公,將貸款年齡放寬到70周歲,對符合條件的住戶可全額發放貸款并辦理免擔保手續,探索建立政府與企業共同銷售模式,不斷簡化審批程序,拓寬銷售渠道。同時,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做好綠化、美化工作,提升社區品味,吸引群眾積極入住。至目前,一期工程簽訂入住協議171戶,完成裝修入住125戶,入住率73%;二期工程已預售30套。
(五)健全長效機制,嚴格考核獎懲。一是加強共管共享人員管理。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和受益人口,經個人申請、村級初核、鎮黨委審定,公平公正選聘村級公益性崗位服務人員65名,經縣鎮培訓合格后,按要求簽訂了勞動用工合同。各村公益性崗位人員,圍繞管護重點,常態化開展村內公益性設施的日常巡查和管護工作,累計開展日常管護4500人次,清理村社主干道路120公里,清運各類垃圾60余噸。二是加強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啟用垃圾收集車4輛,規劃收運路線12條,每村配備日常保潔車輛2輛,檢查督促各村調整完善垃圾收集場所,使垃圾點布局合理,做到對村內外的垃圾收集池實行統一管理,對群眾日常積攢的垃圾做到及時清運,確保無積攢垃圾。同時,通過劃定衛生保潔責任區域,制定村規民約,從制度上加強對保潔人員的監督和管理。三是加強日常督查考評。按照“當月考核,當月排名”制度,由環境衛生考核工作組每月對12個村119個社環境衛生進行督查考評,形成排序通報,每次考核末兩位的村,由包村領導、村黨支部書記在鎮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會上作表態發言。成立村書記專群,每天對各村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日晾曬”并形成通報,督促后進追先進、先進更先進,確保不落一村,全面推進。
二、存在問題
我鎮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離全鎮人民對追求良好生活環境質量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一是個別村社對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夠深入、不夠細致,認為環境整治影響了日常農業生產,導致環境衛生整治專項行動推進緩慢。二是環境衛生仍存在前清后亂的現象,很多村社通過集中環境整治,面貌有了很大改善,但集中整治過后,保持工作不到位,有反彈的現象,長效保潔機制的作用沒有得到很好發揮。三是群眾環境衛生意識提升程度還不夠大,文明衛生習慣自覺性還不夠。
三、下一步打算
嚴格按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安排部署,緊盯農戶莊前屋后環境衛生整治、鎮區新型農村社區環境衛生整治、農村田間地頭環境衛生整治、鎮村道路環境整治,研究制定整治方案、推進計劃,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效。一是落實主體責任,要求各村書記、主任切實把整治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詳細安排督促,系統謀劃實施,按照分解下達指標、細化工作任務,層層傳導壓力,形成上下一心、通力協作、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有序推進并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于發展循環經濟相結合,教育引導群眾科學的進行農業生產,減少農藥、化肥、農膜等生產垃圾的污染。三是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與轉變干部作風相結合,大力曝光不作為、慢作為和不文明行為,樹立典型,鞭策后進,最大限度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全力推動鎮域環境衛生治理的良好局面,組織鎮村社干部義務勞動,既鍛煉了干部,又教育了群眾,進一步密切了干群關系。四是盯緊關鍵環節。著力解決好垃圾收運清理、日常衛生清掃保潔等關鍵性環節和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結合美麗鄉村建設、農戶改廁、拆違拆臨等重點工作,精心謀劃,統籌安排,有重點、有目標、有計劃的推進工作落實,全力推進村莊清潔行動,確保全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新成效、實現新突破、再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