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水資源考察工作匯報

時間:2022-08-01 08:40:00

導語:獨家原創:水資源考察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水資源考察工作匯報

**院士、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這次**院士到我縣進行水資源考察,并選**縣作為考察點,我就向**院士介紹一下本地的水資源利用管理等方面的情況。

一、本地概況

**縣是**第一批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縣,該縣位于**我縣中北部,南北長258千米,東西最大寬度52千米,總面積9518.45平方千米,總人口205560人(2003年)。

境內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大致可分為三部分:南部為高山、丘陵,平均海拔2400余米,占總面積的31.6%;中部為沖積平原,海拔在460-700米之間,是農作物種植區,占總面積43.2%;北部為沙漠地,海拔在360-460米之間,占總面積的25.2%。有**河、雀爾溝河兩大水系。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冬長夏短,冬寒夏熱,晝夜溫差大。

**縣境內水資源較為豐富。發源于天山冰峰的**河、雀爾溝河是各族人民生產、生活的主要水源。地表水年徑流量4.9億立方米,其中,**河年徑流量4.6億立方米,雀爾溝河年徑流量3000萬立方米。大海子水庫設計庫容量4000萬立方米,小海子水庫設計庫容量2000萬立方米,紅山水庫設計庫容量2000萬立方米。平原地區地下水補給量2.6億立方米,全縣地下水總儲量2.1億立方米,年均實際可供開采1.8億立方米。有干渠35千米、支渠466千米、斗渠676.47千米、農渠1088.37千米。

二、水資源管理工作

本地的水資源管理工作緊緊圍繞水資源的統一管理,緊密結合我縣水利工作及水資源管理工作的實際,以水資源合理開發、優化配置、節約、保護和管理為中心,全面落實新《水法》、《**縣實施〈水法〉辦法》、國務院《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確立的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取水許可、水資源論證、水資源費征收、水功能區管理等制度,強化了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加強流域和區域水資源的統一管理。截止目前,我縣共發放取水許可證26600套,許可總水量為340.24億m3,其中地表水296.67億m3,地下水量43.57億m3。今年全區共征收水資源費8000多萬元,較去年增加1000萬元以上,我縣本級實收水資源費1100多萬元,較去年增加150萬元以上。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在穩步推進。2008年10月,烏魯木齊市已被水利部確定為第三批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

三、水資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工作中,水資源管理仍然比較粗放,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尚不完善。取水計量設施裝置率低,水資源費征收難度依然比較大,流域、區域水理分配方案,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規劃同意書制度、鑿井方案核準制度沒有得到全面落實;新《水法》確定的總量控制、定額管理,超計劃超定額累進加價等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制度都有待進一步全面落實。存在取用水戶不能按照簽訂的供用水協議,突破流域限額取水,不能嚴格執行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論證制度的情形。

2、水資源管理工作基礎仍很薄弱,水資源規劃工作滯后,水資源監測系統不完善,監測手段比較落后,地下水監測仍是薄弱環節。水功能區、入河排污口管理工作剛剛起步。水資源管理能力急需加強。

3、地下水開發利用管理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比較普遍,尚未做到“兩水”統管、統調和統價,有些機電井和水源地建成以后,因疏于管理、配套不全,加之電力供應不足、運行費用較高、維護費用難以落實等原因,提水量難以達到設計水平。個別地方存在打淺井和打混凝土管井問題,需要在2009年建設中予以糾正。

4、電力問題突顯。由于新建機電井和高效節水的建設力度增大,用電負荷大幅度增加,影響和制約了配套機電井的正常使用,個別地方配電容量及輸電線路亟待擴容和改造。

5、地下水監測工作有待加強。目前,本地還沒有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地下水監測站網,無法科學評估地下水水位變幅,制約了合理控制地下水位和地下水的可持續利用。新建監測井建設遲緩于新建和配套機電井建設,滯后于我縣對監測井與生產井同時布局、同步建設、同期發揮作用的要求。

四、2009年水資源管理工作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

按照全國水資源工作會議的精神,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水資源管理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緊緊圍繞服務我區經濟發展大局和著力改善民生,以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為重點,以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水功能區管理等制度建設為平臺,以推進節水防污型社會建設為載體,以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水資源費征收、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工程規劃同意書審批等為手段,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能力建設為保障,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水資源管理能力和水平,著力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加強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加快流域規劃的修編工作,積極推進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編制。以總量控制為核心,抓好水資源配置。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要在水資源綜合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制定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覆蓋自治州、地(州、市)、縣(市)、用水單位(個人)的四級取用水總量控制體系。盡快出臺《我縣實施<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管理條例>細則》,切實加強南疆母親河的水資源節約、保護和統一管理工作;強化源流流域機構的協調處理能力,進一步加強兵地用水問題的協調。

2、加強水資源統一調度。隨著一大批控制性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流域、區域的關系更加復雜,水資源統一調度工作難度加大。各地及各級流域管理機構要認真研究制定水資源統一調度管理辦法,編制水量調度預案。加強流域、區域水資源統一調度,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洪旱形勢。流域內各部門建設的控制性水利工程都要服從流域機構的統一調度。

3、實行嚴格的取水許可管理。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要按照總量控制指標制定年度取用水計劃,實行流域、區域年度取用水總量控制和計劃用水、超計劃超定額取用水累進加價收費制度。任何地方和單位都要嚴格執行,不得突破。核定下達年度取水計劃時,應要求取水單位對上年度取用水計劃執行情況進行認真總結,結合當前的換發取水許可證工作,認真查找以往發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糾正可能存在的重復發證、漏發證、擅自擴大取水許可證的發證范圍、申報多少水量批多少等問題,從嚴核定許可取水量。

4、嚴格水資源費征收、使用和管理。第一,各地要結合取水許可審批及換發證,進一步規范水資源費征繳工作。認真查找水資源費征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按照我縣核定的水資源費標準,做到應征盡征;各地無權免收、減收水資源費或降低水資源費征收標準。第二,根據國務院460號令的規定,中央直屬電廠不在免征范圍之內,應按規定足額繳納水資源費。各地要做好宣傳解釋工作,依法足額征收中央直屬電廠水資源費。第三,按照國務院460號令規定,由水利工程供水的只繳納水費,水價中應當包含水資源費,水資源費由供水工程管理單位繳納。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及流域管理機構要積極與本地價格主管部門聯系,盡快將水資源費核入供水水價,全面開征供水工程水資源費。直接從河流、湖泊、地下取水用于農業灌溉的,超過農業用水限額的水量應當繳納水資源費。

5、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繼續抓好哈密地區和烏魯木齊市的試點工作。盡快啟動奇臺縣、木壘縣、**縣、和田縣、烏蘇市和庫爾勒市6個縣(市)及吐魯番地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工作,逐步擴大試點范圍,深化試點工作。

6、推進水資源管理各項制度的全面落實。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就是要不斷完善,并不折不扣地全面貫徹落實水資源管理制定確定的各項水法律、法規。劃定水資源管理的“三道紅線”,并嚴格執法監督。當前,要圍繞水資源的配置、節約和保護,明確水資源開發利用“紅線”,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明確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嚴格控制入河排污總量;明確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堅決遏制用水浪費。

7、強化水資源管理手段,提升水資源管理能力,及時編制完成《**我縣水資源管理系統總體方案》,積極推進水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水資源管理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我們肩負的責任重大而光榮。今年全國水資源工作會議上,水利部也對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水資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嚴更高的要求。讓我們投身于最具活力、最具挑戰的水資源管理工作中,加強水資源管理體制和機制創新,努力實現水資源管理的轉變,努力開創**水資源管理工作新局面,為保障我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