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黨建工作考察報告

時間:2022-08-23 04:33:00

導語:村黨建工作考察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是一個相對完整的行政村,具有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服務等功能,人們能夠發現村內存在的各種現象,能夠從村內社會生活中聽到村民最真實的意愿。在**村發展衛生,繁榮文化,美化環境,調解民間糾紛,倡導互助精神,樹立良好社會風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把農村建設成為管理民主、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新農村是新形勢下農村黨建工作的重要課題。

一、新形勢下加強**村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村日益成為人民群眾社會生活的重要載體。做好新形勢下**村黨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新形勢下加強**村黨建工作,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鞏固黨在農村工作基礎的重要舉措。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有利于進一步打牢黨的工作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其次,新形勢下加強**村黨建工作,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動農村建設、管理和服務,加快發展提供和諧的社會環境。

再次,新形勢下加強**村黨建工作,是順應新時期社會結構變化,提高管理服務水平的迫切需要。

二、當前**村黨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班子成員素質的不適應。村干部存在著傳統農村黨建的思維定勢。黨組織的活動范圍主要限于本村,圍繞本村的中心工作展開,黨員隊伍不能迅速適應新形勢下黨組織職能向服務和管理的轉變。

2、教育管理模式的不適應。**村人口流動性大,黨員較難管理。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力度的加大,農村構成會更復雜。一方面是一些單位在職、下崗、退休黨員將戶口遷入**村,另外一方面則是村內黨員因拆遷過渡在外,而黨組織未及時轉移,這些情況給**村黨組織掌握情況、開展活動、教育管理帶來新的難度。另外,**村黨員年齡老化的現象也不容回避。農村黨員隊伍的現狀,決定了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和保持先進性有其局限性。發展黨員在**村也遇到了困難,黨組織在如何開展服務活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方面,與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新形勢下加強**村黨建工作的幾點建議

加強**村黨的建設,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建設的需要。開展農村黨建工作,決不是簡單地掛牌撤牌,而是要在明確農村黨組織功能職責、創新組織體系、拓展工作途徑、提升黨員素質等方面下功夫,這是加強和改進農村黨建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也是當前農村黨建工作中的“必修課”,新形勢下加強農村黨建工作需著力把握“四要素”。

一要繼續改進**村的組織設置。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結合本地實際,大力加強農村基層黨的組織建設,對做好新形勢下黨的組織建設工作提出明確要求。要按照有利于黨對基層組織的領導,有利于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有利于黨組織發揮作用的要求,加強對**村基層組織的設置。通過建立黨務干部教育培訓和激勵保障機制,提高黨員的整體素質能力,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二要合理定位**村的組織職責。要從鞏固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維護社會穩定和推進民主政治健康發展等角度,把黨組織定位于農村的領導核心。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以服務和滿足廣大居民群眾的需要為目標做好群眾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民主法制觀念。深入開展通俗易懂、形式多樣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動,在村內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風尚。組織動員居民群眾開展文明家庭、文明小區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把精神文明創造活動與解決居民群眾關心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公務員之家:

三要切實增強**村的戰斗堡壘。推進黨建工作創新,增強黨員隊伍生機活力,建設高素質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構建城鄉統籌的黨建新格局。保證**村黨建的健康發展。辦事要考慮是否合乎絕大多數群眾的意愿,是否能夠長久受益和持續發展,是否合乎有關政策規定。辦好事既要講客觀需要,又要講實際可能;既要強調盡心竭力,又要注意量力而行。為加強**村黨建工作提供良好的政務環境。

四要不斷提升**村的黨建活力。由于**村服務對象的不確定性、服務機制的不完善性,必然會出現黨組織和黨員、黨員和群眾互相認知度比較低的情況,必須建立有效的制度,才能不斷提升農村黨建活力。一是建立投入多元化保障制度。在具體工作中,逐步改善黨支部辦公室和黨員活動室的條件。不斷規范干部待遇發放辦法,提高村內辦公經費,逐步解決村干部的后顧之憂。二是建立主題實踐活動制度。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是新形勢下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途徑,是黨員教育取得實效不可缺的有力抓手。對于農村黨建來說,由于其本身的復雜性、動態性、多元性的特點,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是凝聚黨心、凝聚民心的一個非常好的措施。要緊密結合本村的實際,精心謀劃,充分準備,切實取得幫助群眾、促進工作等實效。三是建立關愛黨員制度。在對黨員嚴格要求、嚴格管理的同時,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新理念,推進黨員教育管理的方式轉變。以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為基礎,不斷完善保障黨員行使民主權利的運行機制。大力推行黨務公開制度,保障廣大黨員對黨內事務的知情和了解。制定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的制度,進一步增進黨員與群眾的感情,提高服務群眾的本領。建立黨員表彰獎勵機制,開展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村黨支部書記評比表彰活動,并將榮譽表彰與物質獎勵、政治待遇、干部任用結合起來。建立黨員結對幫扶制度,形成上級黨組織關心下級黨組織,各級黨組織關心幫助生活困難的黨員解決問題,黨組織和黨員關心幫助困難群眾的生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