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報告
時間:2022-10-31 03:18:54
導語: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局十分重視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工作,堅持把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和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貫穿于司法行政各項工作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多措舉措,積極開展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取得較好的社會效果。
一、加強法制宣傳方面
一是以“六五”普法啟動為契機,扎實推進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發展。我局以“六五”普法啟動為契機,發揮普法主管部門職能,大力推進青少年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將《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作為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工作的重點。把“兩法”列入中小學校法制課的重點內容。在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和綜治工作檢查中,把“兩法”的宣傳普及工作作為一項必查內容,有力的推動“兩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和貫徹執行。
二是開展法制進校園活動,抓好學校法制教育工作。我們一方面督促中小學生法制教育的教材、師資、計劃、課時“四落實”,另一方面積極開辟法制教育第二課堂,每學年開學初,縣司法局會同綜治、公安等部門到各學校舉辦以“兩法”等為主要內容的巡回法制講座、法制圖片展、法制演講、知識競賽等活動,擴大“兩法”的社會知曉率,有效提高了廣大師生的法制觀念。截止目前,共開展活動20余次,直接受教育師生達1.6萬人次。
三是加強法制宣傳,濃厚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社會氛圍.為濃厚社會氛圍,我們通過巡回宣傳和送法下鄉發放未成年人保護宣傳資料、在縣城茗馨廣場建設包含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內容的法制宣傳長廊和法治文化陣地、開通熱線電話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等形式,有效地提高了社會各界對未成年人保護的認識,濃厚了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社會氛圍。
二、開展法律援助,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方面
2009年以來,我縣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750件,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80件(其中刑事案件25件,民事案件55件),占案件總數的11%。為讓更多的未成年人在權益受到侵害時,能夠及時地得到法律援助,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不斷加大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宣傳力度。利用“法律六進”、“六一”維權周、法律援助宣傳月等活動契機,采取集中講座、散發資料、解答咨詢等形式,進一步加大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宣傳力度。近年來共組織、參與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專項活動20余次,舉辦未成年人權益法律知識講座30余場,發放各類宣傳資料4500余份。
二是健全工作網絡。為方便群眾就近進行法律咨詢、申請法律援助,我們依托14個司法所及相關單位建立了23個法律援助工作站。針對未成年人的維權工作,我們專門在縣團委、教育局和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設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全縣各中小學校建立了法律援助聯系點,由各學校的法制副校長擔任法律援助聯絡員。法律援助網絡體系的健全和完善,為未成年人獲得法律援助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務。
三是開辟綠色通道。我縣未成年人申請法律援助的經濟困難標準按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的2倍執行(城鎮430元/月,農村220元/月),將未成年人的人身財產權益受到侵害的案件全部納入了法律援助事項范圍。凡是涉及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律援助中心簡化申請程序,優先受理,指派優秀律師或法律工作者辦理,并且做到全程跟蹤監督,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其合法權益,受到廣大受援人及家屬的稱贊和好評。
四是積極推進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提前介入工作。在為未成年人提供民事法律援助的同時,我們也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供刑事法律援助。過去的刑事法律援助,僅局限于審判階段,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合法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護。為更好地保護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自2013年起,我們加強與公、檢、法等部門的溝通協調,依法將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從案件審判階段前移至公安階段,使法律援助貫穿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辦理的全過程。目前我縣受理的25件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中,多牽涉到盜竊、搶劫、聚眾斗毆等。
在承辦未成年人刑事辯護法律援助案件的過程中,除了依法維護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外,我們還要求承辦律師重視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對其進行“教育、感化、挽救”。使其樹立信心,不自暴自棄。這種延伸教育,常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強特殊青少年群體的幫扶教育管理工作方面
(一)強化未成年社區矯正人員的教育監管
未成年矯正對象作為矯正對象中的特殊群體,如何規范管理,切實維權,有效幫教一直以來備受社會關注。從2010年社區矯正工作正式啟動以來,按照“依法、規范、有序”的原則,嚴格落實好未成年犯的監督管理、教育幫扶和考核解除等措施。并要求社區矯正幫教成員及時關注未成年矯正對象生活、學習、工作、心理等情況,做到與矯正對象至少每周電話聯系一次,每月至少見面一次詢問情況,多溝通、多了解、多關心,側重教育感化。加強法制教育和宣傳工作,嚴格請銷假制度,督促鄉鎮社區矯正機構和社區居委會與未成年社區矯正人員近親屬簽訂了監護和幫教協議,從根本上杜絕了脫管、漏管現象,有效規范了未成年矯正對象的日常監管工作。
(二)真情幫扶,關愛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
一是調查摸底,建立幫扶檔案。每年我們都會對全縣所有服刑人員的家庭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摸底,經統計,我縣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共有21人,我們對這些未成年人建立了檔案,同時通過定期走訪調查,實施動態管理,定期更新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幫扶數據庫。
二是真情相助,及時排憂解難.我們定期與有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員家庭聯系,了解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的動態和他們的家庭狀況,協調相關部門及時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如我們協調民政部門,對4戶符合條件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的家庭落實了低保;協調教育部門,幫助2名輟學的服刑人員的學齡子女重返校園,并減免學雜費,對14名家庭困難的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進行了臨時性救助。并且在我們局里經費緊張的情況下,拿出經費幫助解決他們的就學、就醫、生活等困難。
三是傳遞親情,助力快樂成長。在解決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的實際困難的同時,我們也尤其關注他們與正在服刑的父親或者母親的親情溝通。因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親情關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監所相對封閉的環境和嚴格的監管措施以及路途遙遠等原因,都制約著相互之間親情的傳遞。我們通過與監所合作,啟動了遠程幫教會見系統,讓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能夠通過視頻會見服刑的親人。同時通過開展“一封家書”活動,制作視頻、撰寫書信,讓這些孩子能夠向他們在高墻內的親人傳遞著自己的想念,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四、兩點建議
1、繼續加強《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與思想道德教育結合。切實將法治和德治滲透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各個方面,如在各縣市能否在監獄、看守所、戒毒所等場所建立法制教育警示基地,讓刑釋解教人員現身說法,從源頭上遏制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從根本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提高工作實效。
2、當前社會對有不良行為或失足的青少年,普遍存在歧視態度,使他們永遠被貼上了異于常人的“標簽”,缺乏正面的教育和關愛,給他們在性格、心理上帶來了更加負面的影響。建議能否把關口前移,在學校每年級設立心理咨詢老師,使不良青年能夠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