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進展情況報告

時間:2022-02-05 10:05:21

導語: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進展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進展情況報告

根據你辦12月9日《關于報送2020年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展情況的通知》文件要求,就2020年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回頭幫、大排查以及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等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況

(一)住房安全有保障完成情況

1.農村危房改造項目開展情況。完成實施2019年農村危房改造項目221戶存量任務,已全面竣工驗收,所有補助資金已全部撥付到農戶“一卡通”。2020年農村危房改造前期工作已準備就緒,等待市級文件下發后立即組織實施。在5月初完成全縣農村4類重點對象(建檔立卡貧困戶16306戶,低保戶4596戶、五保戶1588戶,貧困殘疾人家庭957戶)住房安全有保障鑒定工作,在6月中旬完成全縣1630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驗工作。

2.2020年農村土坯房改造項目全面完成。經核實、申請、審批對2018年所報存量和改造進度進行了調整,2020年應完成農村土坯房改造2553戶(其中拆舊不建新126戶、維修加固50戶、拆舊建新2377戶),實際實施2553戶,目前已開工2553戶、竣工2553戶。

3.其他扶貧政策方面的危房改造項目全部竣工。一是完成實施2019年“6.17”地震4類重點對象災損房屋恢復重建縣級專項補助項目。二是實施“住房安全有保障”大排查問題113戶、風險問題48戶專項整治住房安全隱患項目,已全部竣工驗收;上級下達補助資金已通過“一卡通”發放180.1萬元到戶。

(二)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完成情況

制定了《城鄉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建設及運營方案》,明確了城鄉生活垃圾治理目標,確保在2020年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得到全面治理。2018年至2020年,累計投入約5500萬元用于完善生活垃圾收轉運設施設備,建成投運鎮級生活垃圾壓縮式中轉站14座,新購置各類生活垃圾收運車輛及環衛保潔設備170余臺,新建改建生活垃圾收集池(點)230余個,購置村級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桶2000余個,農村生活垃圾收轉運車輛及環衛保潔設備不斷完善。

二、主要做法

(一)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做法

1.把握政策,精心指導。一是規范操作程序,嚴格房屋危險等級鑒定和農戶家庭經濟狀況民主評議,反復核查比對,務求精準識別和公平公正,確保符合條件的全部納入政策覆蓋。二是開展鎮村干部住房安全核驗業務培訓1000余人次,開展建筑工匠培訓200余人,為農村住房安全有保障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三是對開展“回頭看,回頭幫”、大排查等活動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優親厚友、程序把關不嚴、對象漏評錯判、工程進度拖沓、文明施工差、問題整改不到位等亂象得到有效遏制。通過對政策的精準把握,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

2.落實強規,確保質量。一是認真落實《農村住房建設管理辦法》和農房建設質量安全巡查制度、竣工驗收實施辦法,不斷規范農房建設管理行為。二是自然資源規劃、住建、發改等部門聯合審批、檢查、驗收,堅持“三避讓”原則選址,推行補助建房地勘全覆蓋,落實建筑面積、層數、跨度、配套設施、外觀風貌等設計指標和入住條件。三是認真執行《省農村居住建筑抗震設防技術規程》,落實地基基礎、圈梁過梁、構造柱等抗震結構措施和節點配筋、拉結措施,確保抗震設防到位。四是加強施工人員管理,督促鎮村和農戶選擇合格的建筑工匠或施工企業并簽訂正式合同。五是嚴把建材質量關,住建、經信、市場監管部門從生產、市場、使用環節對主要結構材料加大抽查、檢測、驗收力度,禁止不合格建材進入建筑工地。六是督促監理單位履行監理責任,做好監理記錄,保障農房關鍵部位、環節的施工質量。七是對補助性建房工程一律開展3級竣工驗收,采取查資料、看現場、聽匯報、訪群眾方式,實行“誰簽字,誰負責”,未達到條件的堅決不予通過。八是抓好常見質量安全問題防治,落實強制性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對抗震設防措施不到位、擅自變更設計方案、不按圖紙依規范施工、砌體砌筑不符合要求、結構構件與墻體未有效拉結、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等問題,采取專項治理與常態化督查結合辦法,強化事前預防、事中督辦、事后整改。通過對質量的強力保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穩定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打下了堅實基礎。

3.全程監管,聚力整改。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對項目進度、竣工驗收、安全核驗、問題整改等重點事項實行專項督查、限期交賬。二是對大排查、回頭看等活動發現的問題早發現早糾正。三是堅持農房建設質量安全巡查制度,縣、鎮堅持每月至少全覆蓋巡查1次。

(二)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

1.戶分類。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引導,選取慶嶺鎮、勝天鎮11個村通過新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制作垃圾分類宣傳牌等方式引導群眾分類投放日常產生的生活垃圾,其他垃圾由鄉鎮統一運轉至壓縮式中轉站;餐廚垃圾由鄉鎮生活垃圾收集員統一收集運輸至餐廚垃圾暫存點單獨處理。

2.村、鎮收集。每村設置一個分類垃圾收集點及每村配備一個油動三輪車,對其他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轉運到壓縮式中轉站。

鎮級將區域內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收集,設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對其他生活垃圾、餐廚垃圾、有害垃圾進行收集及運輸至壓縮式中轉站。

3.公司轉運。由縣公共資源服務管理公司對壓縮式中轉站進行運行管理及維護,并負責其他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的轉運工作。轉運過程實行密閉化管理,并保持全密閉,防止拋灑滴漏,造成二次污染。

4.縣處理。其他垃圾轉運至海諾爾發電廠進行無害化處理,有害垃圾委托有相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置,餐廚垃圾由縣公共資源服務管理公司轉運至市餐廚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理。

三、工作成效

(一)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全面保障

借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契機,開展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情況再排查再整治,基本實現“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

(二)補助資金管理得到規范

根據涉農項目資金管理要求和項目進度,嚴格執行縣財政劃撥到住建部門再撥付到農戶“一卡通”程序,堅持逐層核查、聯合會審和3級6次公示,做到專賬專戶、專款專用、票實相符、應劃盡劃。

(三)檔案系統同步完善

把檔案資料的齊全性、真實性、準確性列為竣工驗收專項內容,統一目錄清單完善“一戶一檔”。目前,各鎮補助建房“一戶一檔”基本達到要求,系統信息與中省市系統數據完全一致,實現“賬實相符,賬賬相符”。

(四)堅持對補助建房項目實行3級竣工驗收

堅持程序標準,落實技術標準,嚴格政策界限,實行“誰簽字誰負責”,對達不到條件的堅決不予通過。今年將鎮級逐戶自查驗收、蹲點工作組復查驗收、縣級部門按比例抽查驗收的3級竣工驗收制度推廣覆蓋到了大排查問題整改項目,為脫貧攻堅驗收考核提供了助力。

脫貧成果得到有效鞏固

通過抓實2020年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回頭幫、大排查等住房安全問題整改,及時化解風險,補齊短板,穩定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提高脫貧成色,有力提升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水平。

有效健全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

成功構建“戶分類、村鎮收集、公司轉運、縣處理”的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實現收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覆蓋的全縣195個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達到90%以上,實現有完備的設施設備、有成熟的治理技術、有穩定的保潔隊伍、有完善的監管制度、有長效的資金保障。

四、存在問題

(一)監督管理有待加強

鎮村農房規劃建設管理機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專業人員缺乏,監管人員兼職多、流動大,監督、指導、執法力度偏弱,導致一般農戶建房有失管情況。

(二)項目建設有待規范

農房建設面寬量大,城鎮空間規劃、新村建設規劃滯后,建筑工匠技術素質、法律涵養、誠信觀念參差不齊,文明施工亂點亂象亟待深入整治。

(三)村級生活垃圾收集處理體系有待完善

壓縮式中轉站的投入使用基本解決了各鎮場鎮生活垃圾的日產日清,但村級生活垃圾收集處理體系運行保障仍有待加強,后端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設備不完善,造成生活垃圾前分后混十分普遍。

五、意見建議

(一)加強人員配備

落實和穩定鎮級住房保障監管人員,推行建立村級農房建設委員會或農房建設監督委員會,加大監管人員和建筑工匠專業知識系統培訓,以緩解鎮村技術薄弱、人員緊缺的壓力。

(二)提高補助標準

進一步整合涉農政策,項目、資金向住房安全保障更多傾斜,適當降低覆蓋條件、提高補助標準,在減輕貧困群眾建房返貧風險的同時減小基層工作難度。

(三)加大監管力度

加快推進城鎮空間規劃、新村建設規劃編制,嚴格報批程序,提高驗收考核層級,加大執法監管力度,促進農房建設行為更法治更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