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與開發區用工需求現狀調查報告

時間:2022-03-05 11:01:00

導語:職教與開發區用工需求現狀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教與開發區用工需求現狀調查報告

近年來,隨著開發區開發建設措施的加速,開發區入駐企業日益增多,企業的用工需求不斷添加。為了有用保證開發區快速發展的用工需求,近期,在區縣政府副區長的率領下,區縣政府辦公室會同區教育局、勞動和社會保證局等單位,對我區職業教育的近況、存在的問題和面對的堅苦,以及開發區局部企業用工需求狀況進行了專題調查。

一、我區中等職業教育的基本狀況

我區中等職業教育起步上世紀80年月,現有各類中等職業學校8所,其中教育部分辦學2所(區職高、區信息技能中專),區勞動和社會保證局、衛生局、經貿委、媧石公司等部分和企業辦學6所(市二技校、區勞培中心、市二衛校、區商校、區鄉企中專、市媧石技校),校園占地總面積510畝,建筑總面積18.27萬平方米。擁有專任教員569人,在校學生16999人。2007年8所職校共招生7514人,普職比例到達5.2:4.8?!笆濉睍r期,我區中等職業教育共培育及格畢業生1.5萬余人,轉移培訓鄉村勞動力8.9萬余人。

近年來,以區職高、市二技校為龍頭的中等職業學校不斷順應情勢發展的需求,積極探究新的辦學形式,努力提高教育教育質量,全區職業學校辦學程度分明提高,辦學效益日益明顯。區職高成為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市二技校成為省級重點技工學校,市二衛校、媧石技校進入市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行列,共擁有市級重點專業4個。我區先后被評為“省教育系統鄉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先進單位”、“省鄉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先進單位”。年,全省教育系統鄉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經歷交流會在召開。中心電視臺、《中國教育報》、《經濟日報》、《日報》、《日報》等多家媒體對職業教育進行了深度報道,職業教育的發展形式被譽為“鄉村教育發展的方向”。其首要作法是:

(一)增強規劃指導。一是成立了區職業技能教育指導小組,區四大家相關指導按區委、縣政府統一部署,辨別包掛區職高、市二技校、市二衛校等區內8所職業學校。二是堅持了職業教育聯會準則,各相關本能機能部分和學校按期召開大會,協調專業設置、學校招生和畢業生就業及鄉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等工作。三是堅持了目的治理責任制,做到條塊結合、目的量化、任務到學校、責任到個人,年關由行政和教育兩條線進行審核結賬。四是堅持了檢查督辦準則,組織各職業學?;ゲ?,加大督辦力度,保證各項階段性目的任務落到實處,推進全區職業教育健康協調發展。

(二)增強設備建設。區職高在征地120余畝,投入資金近2000萬元,教育教育設備設備、辦學效益到達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的基本上,年在省、市相關部分的支持下,又投入資金330萬元,具體完善了機械加工練習車間、數控加工練習車間的配備。還,投資200萬元興修實訓大樓,使學校辦學實力進一步加強。當前,該校占地上積到達155畝,建筑面積近6萬平方米,建有集淡水養殖、特禽養殖、花木苗圃于一體的生態農業園,擁有裝備寬帶網和600臺電腦的信息化教育中心,建有先進的工程機械駕駛培訓基地、高規范電子電工和電算會計實訓室,建有62臺套先進機床(其中數控機床30臺)和15臺套農業機械設備構成的機械及加工實訓基地,實行實訓設備總價值近3000萬元。

(三)優化專業設置。區職高在辦妥畜牧、水產、園藝等重點特征專業的還,又調整開設了數控技能、電子電工、農機化、機械加工等專業,與現代制造業發展和勞動力轉移的需求對接。市二技校適應沿海地域制造業使用人才市場要求,設置了數控機床、電子電工、電焊、鉗工等專業。市二衛校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新開設社區護理、藥品營銷、康復醫學、中醫康復保健等專業,加強了專業的社會順應性。當前全區擁有園藝、護理、機電等市級重點專業4個。

(四)調整教育構造。各職業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教育教育形式,合時調整課程系統,采取靈敏的學制和學習方法,積極履行學分制等彈性學習準則,擴展課程分層教育面,增強實踐教育環節,增強職業技藝練習,把教育與生產實踐、社會服務、技能推行有機結合起來,著力增強實踐教育和就業才能的培育,努力培養了一批高本質的專業技能人才和適用技能勞動者。

(五)健全培訓收集。為把鄉村充裕勞動力的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各職業學校接踵堅持并健全培訓基地收集、人才信息收集和就業服務收集,采取職成聯動、校校聯手、訂單培育,與名優企業對接等方式,全力推進鄉村勞動力有序轉移。近幾年,共轉移培訓鄉村勞動力8.9萬余人,年創打工收入10億元以上。

(六)對接就業需求。面臨近年來沿海地域一些知名企業呈現的人才荒、技能工人緊缺的問題,我區局部職校迅速調整專業設置,經過訂單培育、設立員工培訓基地等方式與企業進行協作,獲得了較好的成果。如區職高針對市工業企業發展迅猛及開發區現代制造業基地建設速度加速的趨向,有針對性地改變專業方向,在數控機床、高級電鉗工、高級鉚工、電子商務財會等專業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自動與開發區企業開展校企協作,將一多量優異畢業生就近引薦給開發區的企業,完成就業離土不離鄉,獲得了分明成效。僅年學校就為一冶鋼構、重冶機械、高中壓閥門等企業培育各類專業技能人才968人。最近,又與重冶達到了協作辦學意向,與一冶鋼構結合創辦了企業冠名班,當前運作狀況優越,企業對從區職高輸出的技能人員相當稱心。市二技校成功成為富士康(中國)員工培訓基地,每年向富士康公司保送各類人才近千人。這些都為我區當場轉移新增勞動力進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究。

二、開發區企業用工狀況

到當前,開發區共引進工業項目65個,其中落戶項目45個,建成投產項目26個,在建項目20個。調查中,我們對唯爾卡鋼圈制造有限公司等20家企業的在職人員和用工需求狀況進行了計算(見下表)。

從表中可以看出,計算的20家企業當前共有員工4818人,其中籍員工2293人,占在職工工總數的47.5%。分企業來看,制衣、紡織、紡織、景江冶金、服飾、重冶等8家企業聘用當地員工比例較大,共1930人,占悉數籍員工總數的75.5%。分行業來看,聘用籍員工較多的是紡織服裝業,而一些對員工本質特別是技能要求較高的新引進企業則較少,如港機重工、浦項耐火、一冶鋼構,這闡明我區職校在高本質技工的培育和保送對接上同企業仍有必然差距。在企業用工需求方面,依照企業發展的要求,20家企業當前需新引進員工1652人,需引進的工種與我區特別是開發區的產業發展規劃嚴密相聯,首要是電焊、車床、冷鉚、裝配、縫紉等20多個工種。

加速“工業”的建設,急迫需求一支規劃重大的技藝型人才隊伍。依照當前的發展態勢,開發區400億元工業板塊將在2011年基本構成,屆時開發區工業企業的用工需求將非常宏大,假如目前加速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對我區每年新增的勞動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將來幾年,我區新增勞力完全可以完成當場轉移,離土不離鄉。由此可見,開發區的快速發展,不只能加速推進我區工業化、城市化的歷程,并且為我區職業教育發展供應了宏大的空間,做好職業教育發展與開發區用工需求對接工作尤為緊迫和非常需要。

三、當前存在的首要問題

(一)注重不夠,認識存在方向。一方面各級各部分對職業教育的主要位置和效果不足足夠的認識。另一方面,社會各界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存在必然方向。隨著新型工業化措施的加速,企業急迫需求有必然專業基本、入手才能較強的技藝型人才,但大多數家長都但愿本人的后代上大學,很少有人情愿送本人的孩子上職業學校。因為主客觀等方面的緣由,使各級各部分和社會各界對職業教育的發展注重水平不夠,支持力度不大。

(二)資源渙散,不足有用整合。我區8所職校分屬幾個分歧的部分治理,在統籌專業設置、師資力量匹配等方面不足有用的整合,致使專業設置反復,資源應用效率不高,教育質量良莠不齊,全體辦學程度不高。

(三)投入不足,辦學前提較差。年全區職業教育工作大會后,縣政府加大了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力度。但職業教育是實踐教育,培育一個學生需求的成本較大,區縣政府對職業教育的投入相關于遍及教育而言比例偏低。因為資金投入不足,致使教育設備設備掉隊,尤其不足實訓基地和實訓設備,局部學校培訓大多逗留在實踐教育,逗留在黑板上和教室里,出去的學活潑手才能不強,不足就業順應才能和市場競爭力。

(四)人才不足,師資力量單薄。隨著近幾年我區職業教育規劃的不斷擴展,師資力量單薄尤其是“雙師型”教員隊伍建設問題日益凸現。師資力量相對而言比較雄厚的區職高現有在校學生5862人,但當前該校在職教員僅146名,為教育的需求,該校一方面在積極開展以主干教員為重點的全員培訓的還,又不得不從企業和社會上延聘64名有豐厚實踐經歷和非凡技藝的人員到學校負責兼職教員。

(五)渠道不暢,校企對接不嚴密。雖然我區中等職業學校規劃較大、門類較全、在校生較多,但與區內企業的對接渠道卻并不疏通,校企之間聯絡并不親密。近期區職高與一冶、重冶等企業堅持了協作機制,但仍處于自覺組織方式,保送技藝型人才的數目依然不多。

四、幾點建議

(一)執行統籌規劃,有用整合各類職業教育資源。針對我區教育資源渙散、全體辦學程度不高的實踐,應科學統籌規劃,積極發揚市場機制的效果,整合和充分應用現有各類職業教育資源,打破部分、條塊和學校類型界線,進一步優化全區職業學校結構構造,提高職業教育資源的運用效益和職業學校的辦學質量,豐厚“教育之鄉”的內在。借鑒外地的先進作法,可以當前發展勢頭較好的區職高和市二技校為主體,在競爭中結合,加速整合措施,進一步優化資源裝備,防止自覺建設、反復建設,構成1—2個專業設置分工合理、師資力量有用裝備、辦學規劃科學適度、全體實力程度較強的職教集團。

(二)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對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一方面,要充分發揚縣政府的主導效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規則,加大投入力度,保證用于職業教育的財務性經費逐漸增進,保證公辦職業學校教員工資按時足額發放,保證職業學校需要的辦學經費,增強實訓基地建設,增強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提高職業教育辦學質量,從真正意義上扶持職業教育發展。在資金的投入和分派上,應改動資源裝備的方案性分派,不撒糊椒面,不搞均勻主義,不賜顧幫襯部分好處,執行對等競爭性資源裝備,突出重點,扶優扶強,把有限的資金投給基本前提較好、辦學程度較高、綜合實力較強的學校,學校辦得越好,社會效益越好,獲得的投入就越多。本年要搶抓省、市將區職高確定為全市第一批爭創全國“千所示范性中等職業學?!钡臅r機,進一步明確辦學思緒,增強設備建設,優化專業設置,提高辦學程度,爭奪一舉創立成功。

(三)加大實踐教育環節比例,加速培育適用型技能人才。完成適用型人才的培育目的,不能僅僅依托教室教育這一基本教育組織方式,必需加大實踐教育環節在培育方案中的比例,執行多證書制,加強學生步入崗位的“零順應”才能。應堅持在全區一切中職學校執行“以本質教育為中心,才能為基本,技藝為重點”的復合型教育形式,履行畢業證、英語品級證、核算機品級證、職業資歷證和駕駛證“五證”(或至少“兩證”)離校準則。還各學校要充分應用我區新入駐企業較多的優勢,加速建設校表里實訓基地,與區內企業聯手,在企業建設實訓基地,校企結合,互相促進,既知足教育需求,又有用地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藝,加強學生的實踐入手操作才能,大大縮短從練習到直接上崗的時間。

(四)執行有用對接,努力提高中職畢業生當場就業率。一是完成教育對接。各中職學校應自動擴展與區內特別是開發區內企業的聯絡,簽署和談,讓企業參加學校人才培訓的全進程,加大學生在企業的實訓課時,學校培育什么樣的人才讓企業說了算,以需定訓,有方案、有組織、有步調地開展定點、定向、定單式培育,完成校企對接,互利雙贏。還,延聘企業和相關行業的治理、技能主干和專家組建專業指導委員會,參加專業教育方案的設計和人才培育規格的定位,協助進行課程開發,使專業教育方案充分表現企業需求,以緩解企業構造性用工需求矛盾。二是執行方案對接。區直相關部分應實時把握開發區企業用工狀況,依據企業用工需要求各職業學校專業設置、教育才能,合理分派給各學校響應的培訓方案,防止資源浪費和無序競爭。三是完成信息對接。各中職學校應高度注重學生的就業工作,成立就業指導中心,切實把畢業生的就業放在首位。積極同區內用人單位堅持起優越的長期協作關系,第一時間將畢業生的相關狀況反應到用人單位,將企業的用人信息即時送到達畢業生中,在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之間搭起信息溝通的橋梁。如約請在區內企業工作的往屆畢業生來校作申報,開設“畢業生就業指導課”,內容包括自薦信寫法、個人形象設計、就業技巧、法律政策的運用等,充分應用校園網宣傳就業信息和政策,將畢業生個人基本信息悉數上網;為用人單位供應生源信息,引見專業和課程設置狀況,按崗引薦畢業生;組織學生參與小型的“雙向選擇”就業洽商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