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鎮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調查報告

時間:2022-09-02 10:03:09

導語:XX鎮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xx鎮基本情況

XX鎮位于XX縣北部,距縣城30公里,西鄰XX省XX縣,北接XX縣,中心位置突出,是XX縣建制鎮中面積、市場容量比較大、人口比較多、人力資源比較豐富的一個鎮。全鎮國土面積191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1.8萬畝,山地20萬畝,下轄14個行政村,181個村民小組,有漢、畬兩個民族,共約3.2萬人。

二、扶貧開發開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是大力扶持果業優勢產業,帶動就業。經過幾年來的努力,我鎮已新建果品收儲倉庫26家、果品加工企業14家,加工能力達172噸/小時,年產值達3000萬元,解決了約8000人的就業崗位,不僅化解了產業風險,同時也帶動了許多群眾發家致富。

二是大力實施校安工程及文化衛生事業建設。我鎮利用三年的時間,積極安排校安工程國債項目資金約2194萬元,進行了小學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設,在XX中心校新建了一棟三層的教學樓和宿舍樓,一棟兩層的師生食堂,新增校舍面積3734.6平方米;在XX中學新建了一棟教學大樓和宿舍樓,新增校舍面積1800平方米,動工新建了大墩、汶口、北亭、桂豐四個村的小學教學樓建設,新增校舍面積達4885平方米,進一步改善了部分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消除了安全隱患。興建了綜合文化站,醫院住院用房得到了改造。

三是大力改善農村交通條件。累計投入1300多萬元,對12個村進行村級主干道的硬化工程,累計硬化道路32公里。現全鎮已全部實現通村公路水泥硬化。硬化通組水泥路15條,總里程18公里。同時還積極爭取“一事一議”和老建扶貧及農業開發項目,籌集資金25萬元,在大墩小學出口路段修建了一座橋梁。

四是積極開展移民扶貧工作。近年來,我們搶抓省、市扶貧搬遷政策機遇,對全鎮生活在海拔近千米地區的貧困戶納入我鎮移民扶貧計劃,在圩鎮建設了三個移民新村,新建移民住宅356套,于2004年至2011年成功地對深山區的240戶近 1680人實施了移民扶貧,共發放移民搬遷扶貧資金204萬元,極大地改善了廣大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五是開展新農村建設。累計投入850萬元,先后在等8個行政村實施新農村建設,建設示范點40個,惠及農戶1200多戶。有效的改善了相關村組生產生活條件。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五年共舉辦培訓80多期,培訓學員6500人次。

三、XX鎮的主要特點和優勢

如果要更好的開展扶貧工作,不斷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就要結合當地的特點和優勢,經過調查了解,XX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特殊的鎮情。191平方公里,3.2萬人,14個行政村,181個小組,村少、村規模大。4000人以上村,全縣只有3個,全部在XX。1000人以下的村1個(長畬),1000人至2000人的村7個,2000人至3000人的村3個,其中少數民族村2個。以姓氏命名的村全縣有4個,3個在XX。姓氏集中,族人團結,都居住在圩鎮附近。XX鎮有兩個一,全縣唯一有少數民族村的鄉鎮,北亭和汶口是少數民族村,另外還有桂嶺一個少數民族小組;全縣傳統果業第一大鎮,有10萬畝果。

二是特殊的地位。座落XX北部,是XX“一體兩翼”中的北部一翼。屬XX次中心城市,第一個提出打造XX全省小城鎮建設示范性鄉鎮,是縣首批統籌城鄉發展示范鄉鎮之一。

三是特殊的區位。206國道貫穿南北,瑞尋高速順利通車,即將建設的尋全高速在長畬村與瑞尋高速交匯互通,XX村有一出口,XX鎮的區位優勢突顯。

四是特定的發展階段。“春江水暖鴨先知”,經濟快速發展期同時也是矛盾凸顯期,XX作為鄉鎮經濟發展的成果最早收獲最早享有,社會管理難題也最先遇到,尤其從2009年瑞尋高速公路開工以來,大項目大投入,推動了XX的大發展,帶動相關企業跨越式發展。有果品加工生產線15條,塑料果框廠5家,30萬斤以上果品倉儲庫26家,東源果品加工廠評為市級龍頭企業。即將開工的尋全高速,又一次出現新的歷史機遇,即將給予XX“春天的力量”。

四、目前XX鎮經濟社會發展存在困難和問題

(一)貧困人口土坯房比例依然較大

根據調查,我鎮貧困人口所占比例依然很大,全鎮農業總人口29636人,總戶數8050戶,人均純收入2300元以下戶數1805戶,涉及人口8014人,占總人口的27%。農村土坯房戶數2750戶,建筑面積 227576M2。各村由于地理位置、資源優勢、發展進度等因素有差距,造成村與村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不斷增大。

(二)產業發展滯后,品種結構單一

XX鎮經濟發展存在產業發展不全面,產業鏈條不順暢,品種結構單一,果品上市相對集中,產業承擔風險能力差等問題,我鎮雖屬全縣傳統果業大鎮,但是工業經濟不發達,礦產資源貧乏,14個行政村無農業產業化項目,果品加工規模以上企業所占比重較低,發展后勁不足,高科技含量項目幾乎沒有,嚴重影響全鎮經濟健康持續發展,一旦果業產業遭遇風險,勢必影響社會穩定。

(三)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

通過調研發現,全鎮公路基本上屬于四級以下公路, 90%的村小組還未通到硬化路。雖然XX處于三省交界處,但是通往各處的道路級別偏低,群眾出行難問題還是比較突出,嚴重制約生產力發展。

(四)人畜飲水問題比較突出,農田水利設施配套不完善

第一、人畜飲水問題是群眾最關注也是群眾急需解決的問題,我鎮目前為止不通自來水的行政村有7個,不通自來水總人口15621人,不通自來水的自然村99個,不通自來水的戶數3471戶,不安全飲用水戶數2108戶,因過度開發,造成水質下降,嚴重威脅人畜飲水安全。第二、由于幾年來XX農民棄稻種果,許多灌區水利設施年久失修,造成灌溉能力驟減,由于種果本身風險較大,一旦遭遇毀滅性打擊,退果還耕的時候,必然對農業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五)鎮村經濟不發達,鎮村兩級債務壓力較重

經調查,鎮財政每年僅有4萬元固定收入,經濟基礎相當薄弱,歷年累計產生債務300余萬元。各村均無盈利性經濟實體,村級財政來源主要是上級轉移支付及向上級等靠要,而且許多項目負債運行,2008年前后,鎮村兩級債務累計1443.1萬元,其中:鎮級300萬,村級1143.1萬,村級債務中其中公路欠款735萬元。鎮村兩級債務壓力較大,嚴重影響鎮村經濟發展及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六)電力供需矛盾突出

農村電網改造以后,我鎮14個行政村已基本實現通電,但仍有凌富村黃畬小組仍在使用小水電供電,全鎮共有小水電站四座,變電站一座。由于近年來,全鎮果業發展迅速,經濟發展較快,全鎮人口數量增幅較大,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供電半徑不斷擴大,家用電器的不斷增多,原有的電網由于設備線路陳舊老化,負荷量小,已無法滿足目前群眾生產生活用電需求,供需矛盾日漸突出。

(七)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落后

不通有線電視行政村3個,不通有線電視戶數853戶,不通電視行政村4個,不通電視村小組60個,不通電視自然村46個,不通電視戶數1589戶,主要原因沒有聯網,沒有接收終端。農村不符合抗震設防建筑物面積累計677472M2,需抗震加固資金295萬元,教育、衛生危房面積大,教師、醫技人員偏少。農村生產環境衛生條件有待進一步提高,圩鎮整治、城鄉統籌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尤其東江源自然保護區(XX團豐橋斷面)水環境治理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

五、造成這些困難和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農業基礎薄弱,資源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 XX鎮由于種植臍橙、柑橘技術還是相對落后,基本上是盲目粗放經營,無法科學施肥、缺乏科學管理。雖然經過了果業技術培訓,也有果業技術員下村指導,但是由于果業技術員業務能力不是很高,果農文化素質不高,接受能力差,導致生產力落后,加上果農品牌意識偏弱,造成種出來的臍橙柑橘市場競爭力較差。另外由于品種結構單一,果品倉儲能力差,上市期短,造成果農抵御災害的能力低,辦法少,一遇災害就全鎮乃至全縣受影響。

(二)工業支撐不強,造成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工業總量小、規模企業少、基礎差,缺乏帶動作用強的骨干企業和大工業項目。目前的中小企業由于地理條件差,科技水平不高,投入不足,再加上技術、管理水平差,企業效益不高,很難做大做強取得規模效益,全鎮工業經濟在艱難中運行,在坎坷中摸索。

(三)鎮財政來源少,入不敷出,無法承擔社會經濟發展需要。2009年,我鎮地方本級稅收收入僅33.47萬元,包括上級補助收入734.5萬元,收入總計僅為776.97萬元,但是2010年我鎮全年總投入已突破千萬元,財政入不敷出,屬靠上級轉移支付的吃飯財政,許多急需解決的交通、電力、水利、電視、環境改善等問題只好延后解決。

(四)許多村組地處偏僻,交通閉塞,發展成本較大。發達順暢的交通是擺脫貧困的必要條件,由于許多村組地處偏僻,交通十分落后,導致水、電、電視網絡等基礎設施無法通達,小孩讀書不便。目前,全鎮未通水、電、電視網絡的村組多為偏遠村組,要么是無路可達,要么是黃泥小路,經濟社會發展效率很低,嚴重影響了生產的發展。

(五)生產力落后,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經濟優勢。可以說XX稀土和瓷土資源相對豐富。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是“富饒的貧困”。到目前為止由于國家明令禁止不得開發,我鎮也配合上級部門嚴厲打擊不法分子亂采亂開,日益增長的經濟發展需求在豐富的自然資源面前顯得無能無力。

(六)貧困農民主體作用發揮不夠,“等、靠、要”思想不同程度的存在。部分貧困村一味強調自身的貧困,只重視向上級定點幫扶單位爭取幫助支持,只希望幫扶單位積極為貧困群眾捐資捐物,輕視了引導和調動群眾的積極性,輕視了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沒有更好地發揚群眾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去搞好本村經濟建設,造成涉農項目沒有或者不多,整村推進效果不明顯,扶貧效果不理想,把扶貧變成了“無底洞”,從而出現“等、靠、要”思想,被動等待幫扶的現象比較突出。

五、幾點建議:

(一)把貧困戶脫貧致富當作“第一任務”來抓。通過推進片區扶貧、移民扶貧、整村扶貧、產業扶貧、素質扶貧,工作到村,扶貧到戶,使1805戶貧困戶,8014名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二)把經濟結構調整作為鄉鎮經濟發展的“一號工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改革,通過優勢產業帶動、強抓科技興果富民、著重加強基地化建設、發展市場激勵機制,從而提高果業、農業、工業相輔相成的整體效益。繼續加強產業實用技術培訓和推廣,興建一個果品品種改良基地,增加早、晚熟品種,延長果品上市期,扶持果品儲庫建設力度,增強果農倉儲能力。繼續發展“公司+協會+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組織,提高生產組織化程度,增強主導產業抗市場風險的能力。

(三)把壯大民營經濟作為鄉鎮發展的“第一出路”。尋全高速在XXXX村有出口,從出口至出口沿線打造果品倉儲,分級加工、打蠟等工業帶。政府要出臺扶持政策,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建立創業基金,以此支持農民介入務工經商,鼓勵農民自主創業,興企辦廠,不斷壯大民營經濟群體規模。另外要不斷增強針對中小企業貸款力度,積極開展中小企業主外出考察調研活動,通過學習品牌企業的經營發展模式,激勵促動中小企業在現有基礎上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提高其市場競爭能力,從而不斷發展壯大,帶動地方企業發展。

(四)把加快小城鎮建設作為鄉鎮經濟發展的“第一亮點”。要借助統籌城鄉發展的有利契機,根據“工農結合、鎮村相融、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做好規劃,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綜合開發,完善配套設施,上級政府部門要給予鄉鎮優惠政策,不斷加大小城鎮建設投資力度,擴大小城鎮規模,增加圩鎮人口,充分發揮小城鎮聚集效應,由此不斷吸納企業、個人及外商等民間資金落戶圩鎮,解決2750戶土坯房農戶入住圩鎮,為進一步繁榮鄉鎮社會、經濟、文化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五)把推進招商引資作為鄉鎮經濟發展的“第一菜單”。要鼓勵鄉鎮自主招商,緊緊圍繞本地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對外招商,緊緊依靠本地特有的鎮情、特定的地位、特殊的區位、特定的發展階段進行招商,通過招商引資實現企業扎堆,資本和產業的集聚,推動鄉鎮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六)把環境治理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第一目標”。為加強東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切實改善XX段自然保護區環境,在城鄉統籌發展的過程中,以科學發展為指導,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的原則,加大政策性項目批建傾斜和環境整治資金投入,著力解決東江源自然保護區水環境問題,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加速生態治理,遏制面源污染,確實做到把環境治理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我鎮準備加大投入,一是新建北亭生態園林區,發展生態林園200畝,預計生態林保護面積達到5000畝;二是重點治理XX團豐橋取水斷面周邊環境污染問題,新建護堤8公里,鋪設截污水管道8公里,新建穩定塘8個,新建垃圾池30余個、垃圾中轉站4個、垃圾填埋場1個,綜合整治3個污染源,切實做好東江源水質保護工作。解決不通自來水總人口15621人,其中不通自來水戶數3471戶,不安全飲用水戶數2108戶,自然村99戶。

(七)把政府財政對鄉鎮基礎設施的支持作為“第一動力”。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政府在發展經濟中要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增加對鄉鎮的資金投入,化解鎮村兩級債務1443.1萬元,其中村級公路債務735萬元,鎮級債務300萬元;解決不通有線電視戶數853戶,不通電視戶數1589戶;徹底消滅學校危房、衛生院危房,達到抗震設防8級以上,減輕鄉鎮財政壓力,盤活鄉鎮資金,以便于鄉鎮社會經濟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