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長及班子成員述職報告

時間:2022-07-23 09:05:15

導語:鎮長及班子成員述職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鎮長及班子成員述職報告

一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的領導下,我同鎮其他班子成員一道,團結帶領全鎮廣大干部群眾,認真貫徹落實縣各項決策部署,堅持謀全局,理思路,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圓滿完成既定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二五”最后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全鎮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干部隊伍建設、基層組織建設,黨風廉政建設都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努力壯大鎮經濟總量,推進社會事業快速發展

一是經濟持續發展,綜合實力增強。2014年財政收入完成2460萬元,其中稅收2023萬元,占財政收入的82%,超額完成縣政府下達2000萬元任務,超額完成任務23%。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億元,超過縣政府年初下達的2億元任務,超額完成任務25%。規模工業企業銷售收入11.54億元,超過縣政府年初下達的10.68億元任務,超額完成任務8%。新增規上企業5家,現已達到16家。新增個體工商戶數488個,達到3734個,增長15%新增私營企業12家,達到117家,增長11.4%,招商引資0.72億元,全部是市外資金,完成全年任務的,引進項目4個。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226元,比2013年的8651元增長18.2%。

二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特色農業發展。圍繞農民增收,堅持把實施“一村一品”形成產業作“三農”工作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銳意創新,堅持市場化運作。找郢黑魚養殖、甲魚養殖、新莊泥鰍養殖等村的水產養殖規模進一步擴大,找郢1千畝的甲魚苗種繁殖基地正在穩步的擴建中。養殖技術不斷的創新,品牌效應不斷增強。以吳橋、找郢、葉湖等村的糧食流通和加工企業發展迅速,就地生產加工轉化能力不斷的提升,糧食生產的附加值得到提高。繼去年成功續展了“”貢米商標品牌,今年“鎮貢米”被評為2014年國家“質量之光”——年度地標產品,充分發揮品牌效益。全鎮星羅棋布的各種特種養殖逐漸形成氣候,從而大幅度提升我鎮的“三農”特色和綜合實力。大力扶持創業致富能手,利用項目帶動,組建協會、政策幫扶等手段,引導農民農業商業兩豐收。到目前,全鎮成立特色甲魚養殖協會2個,黑魚養殖協會、草編協會、鱖魚養殖合作社各2個、種植合作社12個、糯米加工協會和優質小麥種植協會各1個,帶動農戶4500多戶,增加產值近億元。

三是抓好項目投資,增強發展后勁。我鎮工業發展的基礎較好。我們堅持放手、放開、放活。堅守基本農田的底線上最大限度的放寬各項政策,充分讓創業者自由發展、自主經營,創辦經濟實體,壯大經濟總量。目前,全鎮分布在找郢、吳橋、錢巷、胡疃、葉湖、雙廟、茆塘等村的稻米加工企業個數達到71家,猶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這些企業的產品源源不斷的輸入到長三角地區和四川、河南等地知名企業車間。在鞏固發展傳統稻米加工業的同時,我們千方百計新上工業項目,通過多方努力,個體工商戶和私企數量不斷增長,這些均能夠為我鎮的經濟發展和財力增長做出貢獻。截止2014年底,全鎮規模工業企業個數16家,數量名列全縣第三,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54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2014年新增規模工業企業5個。

四是改善基礎設施,提升“三農”工作成效。圍繞農業生產、生活環境改善等與農民群眾息息相關的問題,想盡一切辦法,多方尋求支持,積極爭取項目,改善鎮村基礎設施建設,方便群眾生產生活。以葉湖為中心涉及到7個村的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已完工,灌區內邵王、葉湖等7個村2萬畝農田面積受益,極大地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以廖巷灌區為主的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已完成設計,正準備招標。爭取“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323萬元,全鎮新修水泥路面3.6萬平米,清淤16400方。利用小型泵站改造項目爭取97萬元對瓦房、大朱、胡疃、雙廟等4個村已經老化的抽水泵站實施改造。爭取水利資金705萬元分別對大朱懷鳳河、茆塘二支渠清淤18萬方,荊山湖新新溝清淤18千米、修建橋涵閘55座、修建紅旗路7.5公里。這些項目的建成,有力促進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五是持續改善民生工程,推動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積極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今年我鎮參保率達到98%以上。強力推進新型農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2014年參保率達92.4%。

積極開展扶貧幫困活動,各種民政救助615萬元。認真開展低保擴面工作,我鎮按照新低保的標準,共2582名困難群眾納入城鎮低保。全鎮五保戶1145戶,628名孤寡老人納入五保供養,加強養老院安全防范,今年投入了近10萬元對生活條件進行了改造,院內實行監控設備全覆蓋,每個院床頭安裝呼叫系統,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繼續落實好新型農業保險工作,全鎮農業保險參保率達100%。認真做好小麥、水稻良種補貼及綜合直補工作,各項補貼的認真落實為廣大農民提供了強有力的生產保障。

不斷的加強優生優育服務。各項指標優化提升,全面加強計生撫育費征收管理,2014年有望再次爭先進位。

大力發展農村文化事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鎮宣傳、文化部門組織了籃球、乒乓球、摜蛋等友誼比賽。利用縣級的支持,開展了文藝演出,組織電影放映隊開展了電影下鄉活動,結合電影放映宣傳了農村秸稈禁燒、控違拆違、民生工程等多項工作,既娛樂了大眾,也加強了政府政策的宣傳。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眾對休閑文化生活的需求進一步加大,今年在500平方米的鎮文化站廣場配套了群眾健身活動器材。鎮宣傳、文化部門積極開展基層群眾廣場舞的普及,將廣場舞引入村民的夜生活,讓村民感受到另一種娛樂和健身。

認真落實環境保護措施,全力做好午、秋兩季秸稈禁燒工作。

切實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更多的人文關懷,今年六一期間鎮團委、婦聯聯合茆塘“留守兒童”之家開展了“慶六一,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第三屆石子行動助學活動在找郢助學館順利召開,隨著活動影響力的擴大,贊助資金和受助的貧困學生不斷增多,有力的推動了我鎮教育事業的發展。

深入地開展安全生產排查嚴防安全事故發生,協同上級職能部門抓好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根據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要求,我鎮抽調專人經過8月的努力工作,共調查法人單位194個、產業活動單位107個、個體工商戶3669戶,保質保量地完成普查任務并榮獲縣先進集體二等獎。

今年征兵工作完成24人新兵入伍任務,全面完成了民兵預備役整組工作的各項任務,現有民兵預備役人員365名。

老齡、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各項工作得以長足發展。

依法治鎮進程加快。

二、從嚴治黨管黨,提升執政能力和水平

切實增強治黨管黨的主題責任,把抓好黨建作為一切工作的保證,全面推進黨的思想、基層組織、黨風廉政、干部隊伍建設,為我鎮加快發展和長治久安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

一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和干部隊伍建設,為工作開展提供保障。按照“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按照市委統一部署,積極推行“一集中、兩承諾、五制度”的125工作法,搭建服務平臺,堅決執行“四議兩公開”和為民服務全程,著力改進工作作風,牢記為民服務宗旨,把群眾的事當自己的事來辦。精心謀劃,組織村“兩委”換屆。提前謀劃,盡早安排,特別對換屆困難的胡疃、楊圩、茆塘、趙拐等村,制定專門的換屆方案。依法、按程序選出新一屆村“兩委”干部,經過鎮村干部努力,全鎮24個行政村都順利完成了村“兩委”換屆工作,實現歷史突破。抓軟弱渙散村的整頓。茆塘和趙拐兩個村是我鎮重點整治的軟弱渙散村。按照兩個村存在的現實情況,組成幫扶領導小組。召開部分黨員、干部、群眾代表參加的座談會,制定具體的整改措施,使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目前這兩個村各項工作明顯改觀,有些工作逐步進入全鎮前列。村級陣地建設。截止2014年底,我鎮24個村都建立了新的村活動場所,今年吳橋,邵王又擴建了300平方以上的村活動室,2015年我鎮將按省級標準再擴建8個村的活動室,2016年底我鎮將所有村村級活動室擴建到300平方以上。加強干部作風建設。把加強干部作風建設作一項戰略任務來抓,大力推進一線工作,倡導雷厲風行抓落實,深入群眾,求真務實的的工作作風,引導鄉村兩級,黨員干部強化社會責任和崗位意識,自覺地要求實效,真抓實干,求真務實,不搞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實中,積極地解決難點、熱點、重點問題,創造出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

二是加強班子建設,提高科學決策水平。一年來,在努力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切實加強領導班子推進工作的要求,鄉班子始終把加強理論學習作為自身建設的“不變任務”,增強超前謀劃,科學推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進一步完善了鄉黨委擴大會工作規則、制度。充分發揚民主,對重大決策、組織人事、大額資金使用、民生工程項目均通過民主決策程序決定,堅持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集中各方智慧,集體研究決定。努力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充分發揮鄉黨委、政府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切實加強對各鄉直部門站所的指導與支持。營造團結奮發,各盡其職的干群氛圍,通過努力加強班子建設,真正把班子力量集中在抓工作上,目標鎖定在干事上,心事放在為民辦事上,精力放在加快發展上。

三認真抓好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高為民服務宗旨。根據第二批學教活動的部署,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做到不漏單位、不漏班子、不漏組織、不漏黨員,全鄉共有78個基層黨組織,1784名黨員參加教育實踐活動,活動單位和教育對象實現了全面覆蓋。實行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分別確立1個黨組織作為教育實踐活動聯系點,每個基層黨支部都有一名指導員,從組織上保證了教育實踐活動順利開展。邀請了縣委宣講團到鎮宣講2場次,集中學習82次,組織了鎮村兩級領導干部、支部書記到革命教育基地接受思想教育。經過領導干部授課,理論宣講及個人自學,通過一次一次的反思,進一步增強了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為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奠定思想基礎。通過開展進村入戶、訪民情等活動,拓寬意見建議征求渠道,采取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集體議等方式,廣泛聽取意見,切實把問題找出來、理清楚、聚準焦。全鎮共收集到“四風”及各類社情民意36條。鎮黨委按照“四必談”的要求,安排了3天相對集中的時間進行談心交心,力求把問題談開談實,把思想談深談通。通過推心置腹的談心,交流了意見,溝通了思想,形成了相互批評意見,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在征求意見、自查、談心的基礎上,認真撰寫對照檢查材料,做到自己動手寫、查擺問題全、分析原因透、整改措施明,個人的對照檢查材料普遍修改5稿以上。堅持從嚴從實,召開了“紅紅臉、出出汗”的高質量的專題民主生活會。聚焦“四風”和“小四風”問題,重點整治了“畏難、粗暴、奢侈、作假”等負面問題36個。完善了工作中各項制度,解決了群眾關心的一些熱、難點問題,三公經費大幅下降,干部作風明顯改變。

四是全面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增強為民服務意識把反腐倡廉納入到鎮黨委政府的整體工作中,將黨風廉政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同布置、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推動懲防體系和黨風廉政建設的扎實開展,為推進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認真開展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要求,年初把任務分解到黨政班子成員,各司其職,并形成合力。今年開展黨風黨紀和廉潔自律教育2次,對黨員干部警示談話12人次。參與考核、監督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搞好村務監督委員會換屆選舉,開展秸稈禁燒督查6次,抽查秸稈離田上報面積一次,參與監督村級“一事一議”等民生工程立項、招投標、工程質量8次。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認真整治本單位“四風”方面存在的問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條例》,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的支出,今年較去年減少34%。加大違紀違法案件查辦工作。抓好信訪工作,加大查辦案件力度,今年上級紀委轉辦信訪件8例,辦結7件,正立案調查一件,處理黨員干部5人,其中黨內警告1人,嚴重警告3人,開除黨籍1人。目前全鎮黨員干部思想境界、工作作風有了明顯改善,反腐倡廉工作邁上了新的臺階。帶頭落實廉潔自律,不斷的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把黨風廉政建設納入鎮黨委整體工作,認真落實“一崗雙責”。作為黨委書記,堅持以身作則,對黨風廉政的重點工作親自部署,帶頭執行并嚴格遵守《廉政準則》和黨風廉政責任制的規定。認真落實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談話制度等。嚴格要求自己從生活小節做起,時時、處處、事事檢點自己的言行,充分發揮黨內民主,實行重大事項集中會商制度,在大額支出,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等經濟事務方面,堅持集體研究決定。切實加強干部教育監督管理,從鎮班子成員做起,帶頭執行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的有關規定,反對講排場、比闊氣、搞鋪張浪費,切實把有限的資金用在發展上、民生上,帶動全鎮黨員干部養成廉潔從政的良好風氣。支持紀檢監察部門堅決查處各種違法違紀案件,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氛圍。

三、以化解矛盾為抓手,促進全鎮和諧穩定

一是完善矛盾排查調處工作機制,化解各類矛盾糾紛。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歷來把綜合治理工作列入黨委、政府的重點工作。堅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工作要求,著力完善鎮、村調解組織上下配合協作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制。2014年我鎮村共摸排矛盾糾紛196件,發生矛盾糾紛196起,調處成功194件,調處成功率99%。按照“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處置得好”的要求,構建了預警預測、排查調處、應急處置、責任追究等工作機制。到目前我鎮信訪量26起,同期減少16起,解決涉訪涉訴16起,通過回訪無反復現象。

二是構建預防處置工作機制,整治務求實效。近年來,精神病肇事肇禍時有發生,我鎮根據這一情況逐一摸排全鎮精神病人109人,易肇事肇禍11人,分別落實了包保責任制。截止到目前,全鎮無一例精神病肇事肇禍事件;隨著改革開放深入和經濟的飛速發展,外出務工人員逐年增多,同時也帶來一批年輕人吸毒現象,現我鎮69名吸毒人員絕大多數人員已戒毒。對12各“實際神”人員進行了回訪調查,轉化明顯。截止到目前,全鎮無邪教組織活動。全面做好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全鎮83名重點人員通過“一對一”的幫教,今年到目前無一人重新犯罪。2014年我鎮共發生各類案件78起(比同期減少55起)。其中,刑事案件19起,治安案件69起。偵破各類案件78起。全鎮發案率萬分之八,破案率98%,有力地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大大增強了社會面的穩定。

四、以美好鎮村建設的契機,全面開展農村環境整治

一是完善中心村建設,提高群眾生活水平。我鎮美好鄉村示范點——周陳中心村已與2014年5月通過省級驗收。新建村內外道路11千米,文化廣場2處,垃圾中轉站1個,垃圾收集房1處,鋪設下水道2400米,排水溝清淤3千米,安裝路燈100盞,粉刷房屋外墻25700平方,新建200平米超市,幼兒園一個,拆除破舊窩棚、亂搭建2680平方。村已成立保潔隊,按時清理生活垃圾。我鎮美好鄉村示范點是皖北地區最大的黑魚繁殖養殖專業合作社—縣茨淮黑魚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合作社覆蓋周邊5個行政村,帶動農戶467戶,養殖面積1080畝,每年產黑魚幼苗140萬斤,成品黑魚近30萬斤,年產值達3000萬元。目前我鎮中心村已呈現出靚麗、美好的生態鎮村示范點,結合上橋水利樞紐工程及茨淮新河石榴基地正積極規劃集旅游、垂釣、采摘一體的農家樂型3A級景區。今后將極力地帶動我鎮美好鄉村建設的示范效應。2015年我鎮美好鄉村示范點——村已或審批,村內主干道及村內部分已綠化,其中綠化成年樹1500棵,花木7000株,村活動室及休閑廣場已征地10畝,開挖下水道800米,村內各項改造工程正在進行。

二是持續開展環境整治,提高人居環境。我鎮境內S225省道和縣道總長近20公里,環境綜合整治戰線長、任務重。自從去年開展“三線三邊”環境集中整治以來,鎮黨委、鎮政府按照縣委、縣政府和縣文明委的要求,從治理臟亂差入手,狠抓國省道沿線文明創建工作。

抓組織領導。成立了綜合整治工作組。將公路沿線劃分成兩段,每段由一名班子成員擔任路段長,做到定事、定責到人。鎮黨政主要領導不定期巡查,并進行現場辦公,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拿出整改方案,督促整改到位。在加強宣傳的基礎上,我們不惜人力、財力、物力推進該項工作。建立專業保潔隊伍,廣泛發動群眾參與,“三線三邊”環境整治工作是一項易于反彈的工作,我們在前期強力推進工作的基礎上,注重長效機制的建立。目前,我們沿線保潔建立了專業保潔隊伍,垃圾日產日清。2014年共清理垃圾2000多噸,清亂象1470處,清廣告1260處,清違建587處15600平方米,粉刷墻體78000平方米,刷溝3400米,種植綠化3860畝,投入經費260多萬元。應該講,我鎮“三線三邊”環境集中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通過大力度的持續集中整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長效工作機制,把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引入持續深入開展的良性軌道。通過集中整治和規范管理,鎮村兩級抓文明創建的意識普遍得到提高,工作呈現出不斷升溫的態勢,在全市季度考評中位次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