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局勞動保障自查報告

時間:2022-12-16 09:31:08

導語:人保局勞動保障自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保局勞動保障自查報告

根據會議安排,我就我們縣的勞動保障工作向各位領導、局長作個簡短匯報和發言。

一、就業培訓方面

一是主動做好返鄉農民工就業工作。自去年年底開始,我們及時聯系了省內外48家企業的4036個就業崗位,舉辦了10期招聘會,幫助2187名返鄉農民工重新就業。

二是扎實抓好“千企萬崗”工作。根據市局的安排部署,我們開展了三場大型宣傳招聘活動,安排了一輛宣傳招聘流動車到全縣23個鄉鎮現場宣傳和招聘,為企業招聘了3200多名員工。同時,聯合縣內有關單位,提供了61個青年見習崗位,招聘了140多名大學畢業生來縣工作。

三是積極落實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放寬小額擔保貸款條件,積極給創業人員發放小額擔保貸款。到7月底,全縣累計發放小額貸款3073萬元,其中個人貸款853萬元。

四是大力開展技能培訓。為了幫助企業度過難關,今年,我們改變過去就業培訓資金撒胡椒面的方式,集中捆綁100余萬元培訓資金,用于幫助園區企業開展員工技能培訓。目前,我們已為宏源鋼業等4家規模企業培訓了1000余名員工,為企業培訓下崗失業人員500多人。

存在問題:

一是企業招工難問題依然存在。年初開始,從上到下都在呼吁解決農民工返鄉潮問題,但據我們從鄉村和企業的調查來看,我縣目前依然滯留在農村的返鄉農民工很少,縣內大多數企業也反映有崗無人可招。前一段時間,我們為了幫助縣里一個用工量達千人以上的招商引資企業招工,用盡了各種辦法也才只招到200余人,說明現在的就業矛盾依然是結構性的矛盾,需要我們轉變觀念去逐步解決。

二是培訓效果有待改善。由于縣一級沒有專業培訓機構,為了完成下達的任務,只能由用人單位組織培訓,資金分散,難以監管,導致培訓效果不明顯。這也是我縣今年培訓集中轉移到園區的重要原因。同時,縣一級缺少合格培訓教師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培訓效果,建議市局集中為我們縣市創造條件,培養一批合格講師。

二、養老保險方面

1-7月份,我縣社會保險工作運行比較平穩,主要抓了兩項工作。

一是突出抓好擴面、征繳和清欠工作。我們在每季度召開一次調度會的基礎上,一方面派出工作小組做好園區員工和失地農民等各類人員的擴面,另一方面通過財政代扣的辦法,目前已完成征繳4285萬元,占全年任務的82%。

二是著力搞好服務。結合科學發展觀學教活動征求到的建議和意見,積極進行整改,受到了服務對象的廣泛好評。如針對部分年老體弱退休人員不便年檢的問題,我們組織人員為300多名行動不便人員上門服務。

存在問題:

一是擴面征繳難度較大。目前面臨著擴面征繳和基金支付的雙重壓力。主要原因是目前全社會的參保意識淡薄,今年我縣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擴面雖有增長,但與兄弟縣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工業園區一些企業老板對社保工作不配合,加上繳費基數提高較大,導致園區企業參保人數與去年相比負增長。

二是清欠工作成效較小。目前,大部分企事業單位存在欠費現象,農業、水電、交通等系統下屬事業單位甚至惡意欠費,盡管進行了多次清欠追繳,但收效不大。

由于上述兩個問題的存在,收支倒掛可能會越來越大,據統計,1-7月份全縣養老保險收支倒掛1866萬元,形勢比較嚴峻。

三、醫療保險方面

一是醫保擴面實現應保盡保。通過上門服務、送保上門等措施,將52694名城鎮職工和75400名城鎮非從業人員辦理了醫療保險,基本實現了全覆蓋。1-7月份,城鎮職工、城鎮居民醫保基金征繳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83%和64.2%。

二是保障水平明顯提高。1-7月份,共計支付醫療費880萬元,同時,對上年度參保患者的住院費進行了二次補償,發放二次補償金247萬元,減輕了患者的負擔,獲得了群眾好評。

存在問題:

一是農林水企事業單位以及大集體企業由于單位經濟狀況差,加之政策尚末到位,一直沒有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群眾反映比較強烈。對此,我們已經開展了調查摸底,并在多方面爭取支持,盡早將這部分人納入到醫保范圍。

二是當前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城鎮大病醫療救助三者業務交叉,但分頭管理、各自為政,導致行政管理成本偏高,難以發揮綜合效益,急需整合,建立大醫保格局。

四、勞動關系方面

一是加大《勞動合同法》的宣傳落實力度。上半年,我們對全縣76名私企老板和高管進行了兩天的《勞動合同法》集中培訓,深入企業開展《勞動合同法》專題講座36場,極大地提高了企業主和員工的知法守法意識。過去,我縣的勞動仲裁訴訟案件每年不到3起,今年僅前7個月,就達到了23起。

二是加大勞動監察執法力度。上半年,我們根據縣里實際,開展了四次執法專項行動,對50余家勞動用工不規范的單位企業進行了專項整治,為155名務工者追回近3萬元的工資。

存在問題:

一是基層執法條件較差。《勞動合同法》出臺后,勞動糾紛急劇增多,但我們基層又缺少執法所必需的專用車輛、錄像器材。同時,由于編制的限制,監察隊伍專職人員少,與龐大的執法對象群體很不相稱。

二是基層執法環境尷尬。當前,縣內企業基本上是招商引資企業,對員工缺少人文關懷,違犯《勞動合同法》的情況時有發生。如果正常執法,將對招商引資工作造成一定的沖擊,因此,經常處于執不執法的兩難境地。

目前,全年的時間已經過半,我們自感有些工作欠賬還較多,身上的壓力也不小。這次會議后,我們將借鑒兄弟縣市的做法,按照市局的工作安排,針對存在的問題,抓好落實和整改,特別是要在就業培訓、社保擴面、接訪維穩等方面多做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