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局農民增收工作自查報告
時間:2022-01-13 10:45:29
導語:文廣局農民增收工作自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20年,市文體旅游局嚴格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部署,扎實開展促進市農民增收工作,現將2020年度農民增收工作開展情況自查報告如下:
一、農民增收工作推進情況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爭創天府旅游名縣和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改善鄉村旅游環境。為深入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整體提升旅游品質,我市積極爭創天府旅游名縣和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借助天府旅游名縣和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創建契機,通過開展“美麗鄉村”、“宜居鄉村”、“三邊三化”等一系列活動,加大村落環境整治和道路、廁所、導視系統、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緊緊圍繞保護鄉村生態環境、做優鄉村衛生環境、營造鄉村旅游安全環境和管好鄉村旅游秩序四個方面提升鄉村旅游環境;排查、整治各鄉鎮旅游干線安全隱患,提升通村旅游交通道路通行狀況。通過上述舉措,切實改善鄉村旅游環境,提升村民生活居住環境舒適度。
穩步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多元開拓農民增收渠道。全力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油菜花公園、10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以及智慧農業觀光等項目,促進一、三產業發展,積極推動農旅融合,推進農業生產基地景區化、設施景觀化。按照“兩路三帶四基地”的農業發展規劃,積極探索開發鄉村旅游產品,形成“一核”、“四園”、“五線”的鄉村旅游發展格局和“休閑度假、農業生態、鄉村民俗、特色美食”四大核心鄉村旅游品牌。
加大旅游市場營銷力度,助推鄉村旅游市場化發展。以旅游節會活動為平臺,積極參與博鰲論壇、西博會、旅交會等博覽會和推介會,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媒介多層次宣傳推介,全方位與旅游商開展合作,對外推薦鄉村旅游資源,提升我市鄉村旅游知名度,開拓鄉村旅游客源市場。
兼顧扶志與扶智,激活脫貧內生動力。全面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和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工作。實施好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范工程,把服務群眾與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把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同提高群眾素養結合起來,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完善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和本級財政用于農家書屋補充更新、文化遺產保護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對全市的農家書屋出版物進行補充更新,建設農民健身工程,加強廣電基礎設施建設,維修維護行政村“村村響”設備,有效保障并拉動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持續開展農村公益電影放映,保障并拉動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發展旅游扶貧產業,加快鄉村文旅項目建設。市文體旅游局切實按照省委、省政府“投資唱主角、消費促升級”的工作要求,加大旅游招商引資,積極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旅游產業。
一是積極建設三星堆文化旅游環線。總投資1.78億元,建設年限為2018-2020。連接河壩旅游區(2A)、水產養殖基地、西外鄉村親子樂園、三星堆文化旅游區(4A)、油菜花旅游和糧油產業區、古鎮、龍潭灣旅游區、松林桃花山旅游區(AA)、天府北湖旅游區,改擴建道路34.3公里,現已完工30.49公里,3.81公里在建。在建項目包括:市三星堆文化旅游環線(至松林公路),其中:三江大橋已完成橋梁主體施工,正在進行橋面、護欄鋪裝和連接線路路面、路基施工。
二是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地址在市鎮、鎮、鎮,總投資4.95億元,建設年限為2020-2023。規劃總面積202平方公里(30.3萬畝),其中糧油產業種植面積122平方公里(18.3萬畝)。涉及鎮、鎮、小漢鎮、南豐鎮、鎮、鎮6個鎮,總人口20.04萬人。園區位置優越,農業自然資源豐富,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將以糧油產業為抓手,建設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現代生產要素聚集的糧油產業優勢發展集群,成為全國優質糧油供應基地和現代農業發展成果的展示窗口,逐步打造成為面向、輻射全國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引領者。目前園區糧食和油菜作物種植(輪作)面積分別達到30萬畝和6萬畝,擁有惠民農機等專業合作社20余家,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達82.5%以上,是省現代糧食產業示范基地。通過農業大力發展休閑旅游,利用“稻-蝦”“稻-蟹”“稻-鴨”的種養殖模式,推動農家樂多樣化發展。鎮連續舉辦六屆油菜花季活動,鎮村建設河壩旅游區,鎮舉辦桃花節,實現“農業+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目前,稻蝦樂園正在積極爭創國家AA級鄉村旅游區,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帶動農民吃上“旅游飯”。
三是建設度假酒店。建設地點在市河壩鄉村旅游區(國家級AAAA景區),總投資規模1.8億元,建設年限2019-2021。計劃總用地面積285畝,擬建筑面積20000平方米,婚慶酒店投資1.2億元,溫泉酒店6000萬元。
四是建設三星堆文化產業園。建設地址在三星堆鎮,總投資150億元,建設周期為2021-2025。三星堆文化產業園是一個集旅游觀光、娛樂休閑、商務會議,教育培訓為一體的復合型開發項目,在規劃上將與數字文旅新場景、旅游演藝新場景、文博旅游新場景、研學旅行新場景等相對應。占地約13000畝,分三期建設,一期建三星堆文化創意小鎮,即三星堆特色小鎮,二期建三星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三期建三星堆文化產業區。三星堆文化產業園項目的實施可以豐富三星堆文化旅游內涵,擴展三星堆文化旅游外延,培育產業鏈和提供產能轉化發展平臺。
三星堆文化產業園區位于三星堆遺址以東,在三星堆遺址區與城區之間,占地6平方公里,2003年被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文化產業園”,2006年又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全國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園區位置優越,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園區建設緊緊依托三星堆歷史文化,發展文化創意、文化教育、文化娛樂、旅游休閑等產業,為三星堆文化產業鏈的形成和三星堆文化產能的轉化提供發展平臺。
積極抗擊疫情,降低鄉村文旅行業損失。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肆虐,整個文旅行業陷入停滯,各鄉村旅游景區、各星級農家樂和鄉村餐飲企業均全面停止營業,造成我市26家星級農家樂直接經濟損失約500萬元,鄉村旅游景區直接經濟損失約800萬元。市文體旅游局迅速采取行動,擬訂紓困解危措施,包括設立專項扶貧資金、強化金融政策支持、實施援企穩崗和擴大就業政策、緩交社會保險費、減免房租和稅費、延期繳納稅款、強化企業生產要素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全方位保障文旅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持續穩定。同時,還強化企業服務保障,組織全市所有A級景區開展“齊心協力抗疫情,眾志成城助文旅”線上培訓活動,做好線上線下宣傳營銷活動。
疫情形勢好轉后,積極促進文旅企業復工復產,為提振信心、加大保障力度,支持文旅企業力克時艱、渡過難關,推動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精心研判,迅速決策,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復工,切實為文旅企業做實事,排解憂患。目前文旅行業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防控,切實保障鄉村旅游的發展和游客的生命安全。
加強汛期防控,減少汛情對鄉村旅游業的影響。7月主汛期以來,為最大程度減輕因汛情而導致的鄉村旅游受災損失,市文體旅游局積極推動相關工作,助力鄉村旅游企業災后恢復營業。一是定期開展汛期安全隱患排查,督促存在安全隱患的旅游企業進行安全整改;二是對各個鄉村旅游景區做好防汛工作指導,督促景區加強培訓、做好預案;三是加強汛期預警信息通報,針對性地向旅游企業預警信息,指導企業提前準備防汛物資和做好汛情防范措施;四是做好災害統計,指導企業及時恢復生產經營。防汛期間共計出動200余人次,排查點位140余處,發現隱患問題15處,10月國慶中秋黃金假期之前,全部整改完畢,各旅游企業均恢復正常營業。
加快對接成都步伐,做強交界地帶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在省委將成德同城化作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先手棋并啟動系列同城合作后,加快對接成都步伐,通過做強交界地帶旅游融合合作載體,聯合挖掘整合旅游資源,加強旅游資源聯合推介,探索開發三星堆-沸騰小鎮-大熊貓基地“國際IP”旅游路線,做全旅游基礎配套,拓展合作空間,將成德同城化發展推向縱深。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市鄉村旅游的整體品牌形象不夠鮮明,全局規劃不足。目前市鄉村旅游發展缺乏整體推廣的品牌形象,部分鄉鎮的旅游內容存在重復、缺乏特色,全市鄉村旅游的整體規劃不足,因此,市鄉村旅游發展整體仍然停留在散、小、弱的階段,對外推廣難度大。
二是受年初疫情的影響,部分旅游企業經營困難。
三是鄉村旅游發展處在初級階段,存在規模偏小、缺乏特色、可持續性不強等問題。目前市鎮松林桃花山鄉村旅游區、鎮,主要以季節性較強的賞花旅游產品為主,由于賞花活動季節性強、花期短、產品單一、可持續性不足等特性,因此對鄉村發展的產業經濟帶動性不足。旅游形式單一、可復制性強,對吸引游客成為“回頭客”和“二次出游”的引領性不強,刺激旅游消費的動力不足。
(三)2021年工作計劃
一是整合全市鄉村旅游資源,通過依托各鄉鎮獨特的地方文化和生態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文旅融合旅游精品,整合全域旅游資源,提煉品牌形象,積極進行對外推廣宣傳。
二是通過深入落實相關扶持政策支持旅游企業發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相關因疫情影響暫時遇到困難的鄉村旅游企業。同時引領村民發展經濟農業,銷售農產品和經營相關旅游服務業,實現農民增收。
三是提高對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視程度,將市鄉村旅游發展提上戰略高度,進行全局謀劃和部署,以更高的站位來引領市鄉村旅游的發展。整合資源,全局謀劃,以政策引領,以市場推動,引入民間資本,參與鄉村旅游建設。
四是借助市創建天府旅游名縣和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契機,進一步鞏固創建期間取得的整治提升成果。加強農旅融合,加強鄉村旅游產品促銷,切實促進農民增加收入。
- 上一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調研報告
- 下一篇:涉旅服務業工作開展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