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榮八恥榮辱觀思想匯報
時間:2022-05-14 12:08:00
導語:八榮八恥榮辱觀思想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尊敬的組織:
同志關于八榮八恥的講話,秉承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道德觀,高度概括了新時期、新形勢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容,為全國人民樹立了道德標準,成為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準繩。
縱觀人類社會發展史,人類社會道德的產生和發展,是和人類社會以及每個個體的生存發展密不可分的。人類脫離了動物界而成為人,人便有了道德。道德是區別人與動物的一個重要的標志。隨著人類社會由原始社會發展到今天,道德也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而變化著。所以道德就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人們提出的處理人和人之間、個人和社會、個人與自然之間各種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倫理道德思想博大而精深。因此認真地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增強中華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對于豐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進一步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對于弘揚主旋律,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中國素以禮儀之邦、文明古國著稱于世。中華民族是有著悠久歷史和優秀文化的偉大民族。在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由56個民族組成的中華民族,雖然有過矛盾和沖突,但總是相互學習,相互支持,團結一致,共同抵御外來的侵略,維護了中華民族的統一和進歩。中華民族在其生存和發展中,逐步培育、發展、形成了對自己祖國深厚的感情。“公忠為國”就是要求一個人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公家、國家的利益,以及民族的利益貢獻自己的力量,甚至自己的生命。每當國家、民族處于危難存亡之際,為了祖國的統一,為了民族的團結和反抗侵略,都涌現出大量的民族英雄:屈原、岳飛、文天祥、鄭成功、林則徐等,譜寫出了許多愛國主義的頌歌。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大義為重,與自己爭戰多年的宿敵國民黨以及全國各黨派結成全國統一抗日戰線,聯合抗日。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以全中華民族的利益為重,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成功地收回香港和澳門,洗雪了百年來的民族恥辱。對于臺灣問題的解決,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上,又提出“九二共識”、“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八項主張”,為海內外華人、臺灣同胞所擁護;也取得了:臺灣同胞到大陸投資、春節期間臺胞從大陸到臺灣的直航、泛藍陣營對大陸的訪問等等豐碩的成果。當然我們還是要清查地看到,臺灣島內有那么一撮主張臺灣從祖國大陸分離出去的人,在聒噪不停。國外反華勢力也在與島內分離分子一唱一和。所以作為炎黃子孫,我們不能放松警惕,不能讓祖國的領地再一次被瓜分出去。要熱愛祖國,與一切危害國家和民族利益的行為斗爭到底。
二、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早在奴隸社會時,孟子就提出:“民為貴,社禝次之,君為輕”的主張。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名相魏征就曾經說過:民為水,君為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說明作為封建統治階級通過前朝幾代的更替,已經看到人民群眾巨大的歷史推動作用?!暗妹裥?、順民意”成為維持封建統治的治國經典。作為統治者的李世民聽取了魏征的意見,推行了許多讓人民得以休養生息的政策,才有了日后大唐王朝的鼎盛。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推翻封建王朝時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然而隨著竊國大盜袁世凱的登基,三民主義也變成了一個美麗的泡沫。在階級社會中,無論統治者表現得多么賢達、多么愛民如子,他們與廣大群眾的利益是對立的,是不可調和的。畢竟他們所代表的是剝削階級的利益,是與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馳。與那些舊時先哲相比,中國共產黨人從建黨之初就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擺在第一位,它是代表人民利益的黨派,是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終目標的。老一代革命者提出“為人民服務”、“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口號,使得廣大人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社會地位;改革開放政策使得人民告別了貧困,走向了富裕之路;香港和澳門的回歸使得全中國人民乃至全球華人空前團結。新一屆政府的“三農政策”,使得占全國總人口80%的農民看到了從溫飽到富足的美好前景。
隨著我國經濟的主體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我們也看到它給社會道德帶來的負面影響:市場經濟的利益機制,容易誘發利己主義。市場經濟由于強化了生產經營者的自主權和個人私利,他們生產經營什么,生產經營多少都由經營者自己決定,雖然他們也考慮社會的需求和利益,但他們行為的出發點還是自己的利益,因而在利益的誘導下,一些人極易滋生極端利己主義思想,只顧眼前、急功近利,只強調個人利益,排斥集體和國家利益,不顧社會公益,甚到不擇手段地追逐個人利益的滿足。這樣的個人違法亂紀,這樣的企業摻雜使假,這樣的領導干部走向腐敗。所以我們要牢記黨章的教育,時時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以為人民服務為榮。
三、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中華民族是一個善于思考、精于學習的民族。在其五千年的文明史冊上,有著多項對世界科學產生深遠影響成果。在天文學方面,是中國最早發現了哈雷彗星并記錄下來;最早根據太陽和月亮相對于地球的運轉,推算出一年有三百六十天,并依此定出歷法;張衡通過渾天儀,讓我們形象地看出宇宙天體的運行。在農業方面,從相傳的神農氏開始,中國人就懂得了種植五谷;進入奴隸社會后聰明的祖先又發明了犁、鋤、鏟等工具,使得生產率大大提高;通過飼養家畜不僅使自己的食物來源更豐富,而且較早地將畜力用于農業生產之中;通過養蠶織絲,使得中國的絲綢名揚全世界。在冶煉方面,是最早使用青銅器和鐵器的國家,出土的司母戊、司母辛方鼎和四羊方尊至今還被稱為冶煉界的奇跡。在軍事上,戰國時期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至今仍被各國作為軍事教科書,一代又一代地傳講著。祖沖之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3.1416;西方科學家根據中國的道家的陰陽學,發現了二進制而后發了計算機的誕生。到后來的四大發明出現,使得中國在歷史上成為當之無愧的科技大國。中國是一個崇尚科學的國家,而科學也為中國贏得了世界的贊譽。
當然我們也應當看到,在科學進步的同時也有愚昧無知的行為相伴左右。比如說:火藥的發明是源于道士們的煉丹術;司南(也就是指南針)發明以后是用來給人看風水。明代的鄭和七下西洋之后,他所乘坐的寶船被改裝成龍舟,供皇帝嬉戲游玩。愚昧蒙住了我們的雙眼,讓我們飽嘗近代史上百年的屈辱。二十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中,中國的有識之士就提出:倡導科學,反對迷信。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科學沒有得到重視和發展。隨著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人才真正挺直了腰桿。面對西方強列的經濟和技術的封鎖,新一代的中國人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神話:原子彈、氫彈的爆炸成功,宣告了中國真正成為一個大國,確立了自己在世界上的發言權。人造衛星的上天,運載火箭的發射成功直至神舟六號的安全返回,無不標志了中國科學技術的進步??茖W使我們的目光清晰、思維敏銳;使我們國富民強、走向富裕;使中國在歷史上獲得贊譽、在當今世界贏得各國的尊重。而愚昧是束縛我們前進的枷鎖,蒙蔽我們視線的障目之葉,使我們裹足不前、使我們倍受凌辱。因此我們要崇尚科學、摒棄愚昧。
四、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共產主義道德的一種品質。所謂勤勞就是辛勤勞動,努力生產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馬克思指出:勞動創造了歷史,也創造了人類自身。勞動創造了工具,而制造和使用工具又使得人與其它高等動物有了本質上的區別。勞動給人類帶來的不僅是物質上的滿足,也使用人們在勞動中,因為要相互交流交流產生了語言,進而是文字。所以說:勞動創造了人類社會,推動著社會不斷地向前發展;同時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質和精神財富。
作為歷史文明古國,中華民族歷來就以勤勞而著稱于世。今天我們又是靠我們辛勤的勞動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創造了經濟上的強勁增長速度,在全球gdp排名中擠身四強。鄧小平同志早就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才是硬道理。我們應該看到:勤勞是人生存的必要條件;勤勞是人致富的鋪路石;勤勞是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我國人民歷來把勤勞視為一種美德,認為吃苦耐勞是光榮的,懶惰是可恥的。同時還認識到,懶惰是使事業無所成就的原因。古人云:“業精于勤,荒于嘻;形成于思,毀于惰?!敝膶W家茅盾也指出:天分高的人如果懶惰成性,反會不如天分比他低的人。
五、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團結互助是指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為了實現共同的利益和目標,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團結協作、共同發展。歷史證明,人類文明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都是集體勞動的產物,需要集體的智慧,集體的力量,需要勞動者互相幫助,團結奮斗。在我們今天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從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共同目標,也必然要求從業人員之間,協作單位之間要同心協力,互相支持,為共同的利益和目標相互促進。因此團結互助作為集體主義道德原則和新型人際關系在職業活動中的具體體現,也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對每種職業和每個從業人員的基本要求。
我們應該看到:1、團結互助可以營造人際關系的和諧氛圍。這無論是對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還是對公司、企業單位不斷壯大,乃至對家庭的和睦相處都是有著重要作用的。2、團結互助可以增強企業的內部凝聚力。在科學技術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程度提高的現代化大生產條件下,只有企業之間,企業內部之間,相互配合、團結協作、互助友愛才能形成企業的凝聚力,促進生產力發展,促使企業目標的實現。3、團結互助能夠有效地營造出良好的社會氣氛,提高公民道德水準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同時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穩定的社會環境更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從而做到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當然我們也應看到,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也容易誘發極端的利己主義。作為經營企業和經營個體,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有些人和單位不顧集體和國家、社會利益,只顧眼前而不做長遠打算,急功近利甚至于不擇手段。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或許能得到一時之利,甚至讓某些人一夜暴富。但這些做法終究是不會長久的,也是不為社會發展所允許的。到頭來終將為社會所拋棄。
六、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美德和做人的行為規范??鬃影选靶拧睌[到國家存亡的地位。他的名言是“民無信不立”。在他看來,國家的朝政如果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是站不住腳的。“誠”就是誠實,表里如一、為人誠實、待人誠懇。“信”就是講究信用。說一是一,言行一致。誠實守信就是做的和想的一致,說話辦事實事求是。誠實是守信的思想基礎,守信是誠實的外在表現。
見利思義也是我國世代相傳的美德之一。它直接涉及到個人和整體、公和私、民族榮辱和氣節等問題??鬃臃磸吞岢耙娎剂x”“義然后取”“因民之利而利之”。意思是說:看到財利時要首先想到道義,合乎道義才能去取,否則就不能去取。而且要以老百姓的利益為標準去取利。誠實守信是人類在漫長的交往實踐中總結、凝煉出來的做人的基本準則,是確保社會交往,尤其是經濟交往持續、穩定、有效的重要道德規范。在大力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今天,在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的過程中,弘揚誠實守信的精神,無論是對于企事業單位的興旺發達,還是對于職工個人的就業成長、成功都是十分重要的。
1、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法則。2、誠實守信是企業的無形資本,它可以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成為企業的無形資本。在市場經濟實踐中,許多有戰略眼光和戰略頭腦的企業家,在誠實守信原則上大做文章,將其貫徹到企業文化和企業理念中,借以樹立企業形象,擴大企業影響,增強企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3、誠實守信是為人之本,它是一個人品德修養和人格高下的表現,同時也是贏得別人尊重和友善的重要前提條件。4、誠實守信是從業之要,人類正在走向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中國也正在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知識技術創新型社會過渡,努力實現兩個跨世紀的根本轉變。在這樣的時代里,社會和企業對從業人員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其品德包括誠信品德在內的要求也越來越嚴。
誠實守信要求我們做到:1、忠誠所屬的企業,誠實工作、勤奮勞動,關心企業的發展,遵守合同和契約。2、要維護企業的信譽,樹立產品質量意識,重視服務質量、樹立服務意識。3、保守企業的秘密。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企業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人們常說:商場如戰場。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個內在的變量,人們對信息戰的重視更是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因此作為所屬企業的職工,每一個人都有義務和責任保守企業的秘密。
七、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遵紀守法是指:每個從業人員都要遵守紀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職業紀律和與職業活動的法律法規。人類社會是以共同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而相互聯系的人們的有機整體。人們在社會中結成一定的社會關系,社會關系具有一定的組織性和程序性,與此相關的社會規范,行為規范是社會固有的。離開了必要的規則,社會就會陷入混亂狀態,不可能正常地存在和發展。規則之于社會,就像規矩之于方圓,沒有規則社會便不能正常運行。
遵守法紀要求我們不但要遵守我國現行的各項法律,也同時要求我們遵守企業內部的各項規章制度。1、遵紀守法是對于每一個從業人員的基本要求?!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遵紀守法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也是對每個從業人員的最基本要求。法律是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行為規范,每個公民都必須履行法律的義務,一旦人們的行為越過了法律的界限,就會受到強制性的懲罰。2、遵守職業紀律是每個從業人員的基本要求。人們在工作前就應明確:在工作中要按照職業規范調適自己的行為,以保證生產秩序的正常進行。因為這些規章制度代表著整體的意志和力量,每個人都要對它保持敬畏和尊重,一絲不茍地認真執行,來不得半點對虎、任性和隨意。
八、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同志1997年1月29日在《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的講話中指出:“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由于多種原因,黨的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好傳統、好風氣,在相當一部分黨員和干部中淡忘了,有的甚至已經丟得差不多了。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浪費的現象,在不少地方、部門和單位盛行起來。一些人沉溺于物質享受,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令人觸目驚心。……”“有些黨員和干部包括有些領導干部,追求和模仿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信奉拜金主義、享樂主義,這是很危險的。”同志的講話,值得我們深思。
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勤儉美德的升華,是我黨的優良傳統,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傳家寶。它具有超越時空的穩定性和持久性,無論是革命時代還是建設時期都是須臾不可離開的。戰爭年代我們黨正是依靠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才在物質條件極其匱乏、斗爭環境極其殘酷的條件下,前仆后繼戰勝了內外強敵,締造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就告誡全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痹谖覈鐣髁x制度確立后他又指出:“我們要提倡艱苦奮斗,艱苦奮斗是我們的政治本色。”
改革開放后,一些黨員干部放松了對自己世界觀的改造,忘記了勤儉節約,丟掉了艱苦奮斗這一優良傳統。當前,我們正處在新世紀的重要歷史關頭,繼承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是抵制腐敗的有力措施,是關系到全、國家、民族的生死存亡和興衰成敗的大問題。
思想匯報人:
200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