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經濟運行分析材料二
時間:2022-02-18 12:21:00
導語:縣經濟運行分析材料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全縣上下緊緊圍繞“做好六項工作,辦好六件大事”(六項工作:一是以加快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是以增加財政收入為核心,加速工業經濟發展;三是以景點景區建設和宣傳促銷為重點,加速旅游業發展;四是以舊城改造為重心,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五是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推動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六是以先進性教育和換屆選舉為契機,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六件大事:一是抓好廣東雅士利集團乳品加工項目和大同萬噸蔬菜冷藏項目的引進建設;二是配合搞好北同蒲過境鐵路和榮成至烏海過境高速公路建設;三是啟動龍首山文化園建設;四是組織搞好木塔建塔950周年慶典活動;五是扎實抓好舊城改造及回遷工作;六是進一步兌現財政供養人員津貼。)的年度目標任務,解放思想,優化環境,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破解難題,狠抓落實,推動了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季度,按可比價計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295萬元,同比增長1.8%,其中一產增加值2132萬元,同比增長1.6%;二產增加值5036萬元,同比增長0.4%;三產增加值12127萬元,同比增長2.5%。財政收入完成2447萬元,同比下降4.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5元,同比增長5.9%。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301元,同比增長19.67%。
一、“三農”工作有序推進。一是備耕工作基本就緒,種植計劃基本敲定。全縣共調運各類化肥7萬余噸,玉米種子75萬公斤,馬鈴薯種子1100萬公斤,蔬菜種子4.5萬公斤,還有足量的農藥、地膜。這些生產資料基本上能夠滿足種植業生產需求。全縣完成冬春匯地13.3萬畝(其中河灌區面積8.27萬畝,井灌區面積4.93萬畝,小水庫灌溉面積0.1萬畝),井灌區春匯全面展開,近日又下了一場大雪,降水量為9毫米。春匯加春雪,為春播工作的正常進行提供了保障。據農業部門統計測算,今年全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可達56萬畝,其中優質玉米種植面積在46萬畝左右,基本與去年持平;蔬菜作物種植面積可突破25萬畝,其中已獲無公害蔬菜產地認證的青椒、胡蘿卜、架豆、馬鈴薯四種蔬菜種植面積分別可達5萬畝、5.6萬畝、3萬畝、10萬畝。二是畜牧服務不斷增強,奶牛養殖再度走熱。以服務雅士利集團乳業項目建設為重點,加大了畜牧服務體系建設,拓寬了畜牧服務領域,廣大農民種草養畜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同時,由縣眾鑫公司和北京綠康種豬繁育公司合作建設的萬頭種豬場基建工程基本完成。一季度末,全縣存欄奶牛23010頭(同比增長26.4%)、肉牛70906頭、肉羊18萬只、肉豬50284口。三是生態建設規劃完畢,春季造林全面鋪開。今年,我縣確定了十項林業工程,規劃造林15.61萬畝,其中京津風沙源治理項目造林10.3萬畝、首都水資源水保項目造林2.31萬畝、退耕還林2萬畝、農田林網5000畝、景觀造林5000畝、通道綠化30公里。目前,春季造林正在進行,預計4月20日左右完成預定任務。此外,我們確定了30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目前正在制定發展規劃。
二、工業經濟運行平穩。一季度,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完成5968.5萬元,同比增長4.9%;工業企業利稅總額275.6萬元,同比增長476.5%。一是白酒行業運行良好。一季度,完成產值2448萬元,比上年同期的2208萬元增長10.9%;銷售收入1978萬元,比上年同期的1785萬元增長10.8%;利稅551萬元,比上年同期的499萬元增10.4%;上繳稅金750萬元,比上年同期的534萬元增40%。二是陶瓷行業走出低谷,開始回升。主要表現在原輔材料、燃料、電力、職工工資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未變,也就是生產成本基本相同,而銷售價格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增長幅度在5%—10%之間。陶瓷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熟練工嚴重短缺,工人流動性大;先天投入不足,缺乏流動資金;產品科技含量低,企業競爭力不強。三是機械加工行業總體形勢有所好轉。原材料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幅度在10%左右,但比去年第四季度上漲6%左右。眾鑫機械公司已搬遷新廠,預計5月初正式生產。煤機廠正在搬遷。四是玉雄淀粉糖品公司玉米深加工項目效益初現。該項目總資產9900萬元(包括2400萬流動資金),從去年10月底開始試車到現在,先后對部分設備、工藝進行調整、改進,生產能力由初試車時的40%上升到現在的70%(設計能力),目前剛邁過盈虧平衡點。截至3月底,試產共產出主副產品12217噸,完成銷售收入2260.15萬元。主副產品已進入山西、內蒙、河北、四川、廣東、武漢、河南等地市場,銷路很好。現在還在逐步改進,預計6月份達到設計生產能力,進入正式生產。目前仍有三個方面需逐步改進:工藝、設備改進;指揮系統逐步協調;工人素質、技能不斷提高。五是建材行業平穩增長。同朔水泥通過技術改造,產量成倍增長,一季度產熟料2.1萬噸、水泥3400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60%;產值540萬元,比去年同期的200萬元增長170%;銷售收入6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0%;上繳稅金7.8萬元,比去年同期的9萬元降13%。預計全年可產9萬噸水泥,上繳稅金150萬元,比技改前增盈150萬元。六是冶金化工行業效益滑坡。下原平鋼鐵公司電爐煉鋼項目,2005年8月份試產成功,產鋼坯100噸。由于成本高,售價低,無法生產。目前正協商投資850萬元與大同428廠聯營生產火車車箱底盤。化肥、糠醛企業由于市場疲軟,銷售競爭激烈,造成價格偏低、成本居高的被動局面,幾家企業被迫停產。
三、第三產業發展加快。今年第一季度三產增加值完成12127萬元,同比增長2.5%,占全縣一季度GDP總值的6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226萬元,同比增7.6%;各項存款余額205055萬元,比年初凈增15239萬元。旅游業發展勢頭良好。木塔門票收入達到60萬元,同比增長48%。隨著黃金周及旅游旺季的到來,餐飲、住宿、娛樂等三產服務業也會逐漸興旺起來。“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全面啟動。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要求和農村市場建設與農業生產、農民消費相結合的原則,我們決定年內拍賣12個基層供銷分銷店、改造10個基層社、興辦17個便民綜合超市和6個農業生產資料便民站、完善1個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目前,這些工作已經陸續展開。
四、招商力度不斷加大。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在改善投資環境、擴大對外開放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目前,已經引進三個大項目。一是雅士利乳業項目。該項目總投資2.5億元,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丹麥尼魯公司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設備,建成后日可加工轉化鮮奶600噸,年產值上億元,上繳稅金3000萬元以上。目前占地面積近400畝的雅士利工業園建設拉開帷幕,雅士利總部已注入資金4860萬元并完成了公司注冊,七通一平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二是龍首山文化園項目。該項目規劃占地1000畝,擬建五院(佛學院、敬老院、孤兒院、寺廟院、僧人接待院)、兩樓(鐘樓、鼓樓)、一像(觀音菩薩像)、一塔(克隆木塔),項目計劃投資5億元。今年要完成高338厘米、底徑220厘米、重9.5噸的中華龍應大鐘鑄造工程;高72米的露天觀音菩薩像雕塑工程;高130米、底徑52米的鋼結構佛宮寺釋迦塔塔基工程。同時,新建山門一座,圍墻3500米,并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訊。龍首山文化園建設工程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型旅游開發項目,此項目的建設對我縣旅游產業的發展必將產生積極影響。目前該項目的規劃設計方案正在上海進行論證之中,項目區內的征地、遷墳和綠化工作全面展開。三是綠野萬噸蔬菜氣調冷貯與凍干加工項目。該項目占地200畝,一期工程總投資5000萬元,預計年內建成投產。目前,建廠前期工作基本落實,設計工作正在進行。此項目的建設對推動我縣蔬菜產業的上檔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五、財政收入略有下降。一季度全縣財政總收入完成2447萬元,占年度目標9040萬元的27.1%,一般預算收入完成775萬元,占年度目標3410萬元的22.7%。從部門征收情況看,國稅局組織收入1631萬元,地稅局組織收入582萬元,財政局組織收入234萬元。從稅種看,增值稅完成962萬元,同比下降17.9%;消費稅完成457萬元,同比增長19%;存款利息所得稅完成145萬元,同比增38.1%;企業所得稅完成60萬元,同比增215.8%;工商稅收(地稅)完成561萬元,同比下降3.1%;耕地占用稅完成21萬元,同比增200%;專項收入完成17萬元;行政收費完成83萬元;罰沒收入完成131萬元。從以上情況看,工商稅收仍是穩定性極強的稅種,是財政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一季度增值稅較去年同期下降,是因煤炭加工業煤源緊張、煤場無煤所致,去年同期煤炭加工業完成稅收743萬元,今年僅完成176.5萬元,減少566.5萬元;而消費稅比去年同期的384萬元增73萬元,增長19%,增長因素主要來自骨干企業山梨集團。
六、重點工程陸續開工。舊城改造一期工程一、二、三標段和交通小區、應州賓館的重建工程已完成一半,預計8月20日前可交付使用;第四標段的60畝土地于3月12日通過公開招標以1660萬元拍賣出讓,開發建設工程將于4月15日奠基;農機廠、煤機廠占地面積64.3畝,建筑面積19000平方米,已完成了搬遷工作;塔西廣場占地120畝,建筑面積32500平米,涉及居民299戶,拆遷工作基本完成;白塔街占地63畝,涉及居民80戶,拆遷工作也已完成。塔西廣場建設和環城西路改造工程的規劃基本完成,拆遷工作正在緊張進行。舊城改造多數工程將在今年9月5日前竣工。以縣城四環路路面鋪油和西朱莊、梁亭、小劉霍莊三座桑干河大橋建設為重點的路橋工程進入籌資和設計階段。省移動公司投資2000萬元建設的農村信息化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中,預計4月底所有光纜全部進村,5月份12個鄉、5個村的網絡文化站建設全部竣工,中學遠程教育網、疾病防控網、蔬菜市場信息網可望在年內開通。
總體上看,我縣經濟運行中還存在著許多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礦產資源匱乏,工業基礎薄弱,財政增長乏力。我縣近年來建設的一批項目還沒能達產達效;有望引進的新項目由于財政困難,拿不出項目的前期建設資金,導致新項目引進建設進展不大。可以說,盡管我們付出很大努力,但應縣財政困難的實際短期內確實難以改觀。今年,我縣財政預算剔除公職人員工資等三項必須支出外,僅剩123萬元,全縣公用經費無法安排,難以維持正常運轉。同時,資金緊張的狀況嚴重影響著一些工作的開展,一些急需辦的事情困難很大,如塔西廣場建設、木塔950周年慶典,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做保障。二是電力不足制約著工農業的正常生產,去年全縣高峰期用電量缺口達2.7萬千瓦,平均缺口1.8萬千瓦。三是全縣干部群眾的思想不夠解放,投資搞建設的意識不強,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對外開放的擴大。
第二季度工作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一、全力抓好三大項目建設。千方百計創造條件,為已經落戶我縣的雅士利乳業項目、龍首山文化園項目、綠野萬噸蔬菜氣調冷貯和凍干加工項目建設提供全程優質服務,爭取盡早建成、投產達效。
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協調發展。要發展特色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加強生態建設,改善生存環境;發展公益事業,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三、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工業經濟實力。繼續加大傳統企業的改革和優勢企業的培育,推動全縣工業經濟大跨步發展。
四、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首先,要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真正形成親商、安商、富商氛圍;其次,要發動全社會力量大力引進資金、技術、人才、項目。力爭在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上求得更大突破。
五、做好舉辦木塔建塔950周年慶典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要舉全縣之力,精心組織籌劃,確保慶典活動取得內容豐富、創意新穎、效益顯著的效果,把我縣文化、旅游、經貿和全縣的整體形象充分展示出來。
六、抓好舊城改造及回遷工作。突出抓好工程建設的進度和質量,確保如期建成、如期回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