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行國庫工作中踐行科學發展觀
時間:2022-11-14 11:49:00
導語:在央行國庫工作中踐行科學發展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強調“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改革和發展。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標志著我黨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上升到了新的階段。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各行各業干部長期的重要任務和重大課題,將貫穿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關鍵在于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工作實踐。根據本人對科學發展觀的領會,結合人民銀行國庫工作實際,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科學發展觀對國庫工作的指導意義
科學發展觀來源于實踐,它是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在全面深刻分析建國后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階段的經驗教訓、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進一步深化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根本指針,也是各項工作特別是經濟和金融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人民銀行國庫工作也離不開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國庫作為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在社會經濟建設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為中央銀行更好地履行經理國庫職能,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指明了方向,對于正確處理好國庫與財政、稅務等其他經濟部門的關系,實現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目前國庫工作服務的深度不夠、范圍較窄,其分析預測、提供決策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特別是在管理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資金核算仍存在風險隱患。這些問題,其實質是背離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只有堅持科學發展觀,追求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才能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二、科學發展觀對國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在國庫工作中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把握好以下幾點要求:
一是把握發展這個主題。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因此,國庫工作應該一切著眼于發展、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一方面,國庫工作要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正確處理好經理國庫與地方經濟建設的關系,處理好國庫與財政、稅務等經濟部門的關系,監督好國家預算收支,實現國庫資金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要注重研究國庫發展的方向,提出新思路,推出新舉措,實現國庫發展的新突破。當前的首要任務是集中精力實現業務的快速健康發展,力爭通過幾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一個機構健全、會計核算體系完善、業務處理手段先進、職能發揮充分的新國庫,進一步提高國庫在國家預算執行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擴大國庫在地方政府和財稅部門中的影響力,樹立良好的央行形象。
二是把握發展的內涵要求。科學發展觀從戰略的高度著眼發展的整體性、平衡性和長遠性,這就要求國庫工作要有戰略和全局的眼光,統籌兼顧國庫管理和改革、國庫服務和監管、國庫各項業務、現有業務鞏固與新業務開拓、國庫與社會經濟等各方關系,實現國庫與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三是把握以人為本這個核心。科學發展觀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就是一切工作要以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國庫工作中落實以人為本有兩層含義:首先,國庫工作應依靠人來推動。隨著財稅國庫體制改革的深入,國庫部門服務的對象和領域越來越廣,各級政府以及財政、稅務、預算單位等對國庫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庫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社會的穩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要注重提高國庫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培養造就一支業務過硬、素質優良、作風扎實的國庫隊伍。其次,國庫工作要以促進人的發展為目的。通過國庫管理和服務,加快預算資金的收納匯劃,確保國家預算收支計劃的順利執行,促進小康社會建設,推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實現人自身的發展。
三、在國庫工作實踐中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
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全面履行《中國人民銀行法》、《國家金庫條例》賦予國庫的職責,全面加強履行職責的能力建設,在提高履行經理國庫職責的能力上下功夫。具體在工作實踐中,就是要做到:
第一,要增強三個意識。一是增強全局意識,自覺服從服務于經濟金融工作全局,維護國家和人民的整體利益。人民銀行國庫部門負責各級預算收入的收納、劃分和報解,負責財政部門的撥款、退庫,同時負責國家債券發行、兌付的組織管理,是國家預算執行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現國家預算收支任務中發揮著執行、促進、監督和反映作用。國庫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國家預算的順利執行,影響各級政府財政收支的正常運轉,影響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各級國庫應當強化全局觀念,正確貫徹執行國家政策,把國庫工作與經濟、金融工作全局緊密聯系起來,處理好局部和全局、個別利益和整體利益的關系,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二是增強服務意識,積極適應財稅、金融改革新形勢,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水平。服務是人民銀行經理國庫的基本職責。不斷強化服務意識,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水平,既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也是做好國庫工作的內在、本質要求。要根據形勢發展需要,不斷推進服務創新,提供對象多元化、內容多樣化、手段現代化、優質高效的綜合性服務。三是增強風險意識,強化內部管理和監督制約,確保國庫資金安全。防范資金風險、確保國庫資金安全,是國庫事業發展的基礎,是持續發展的前提。各級國庫應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健全內控制約機制,加大監督檢查力度,防范和化解國庫資金風險。同時,加強對國庫經收處稅款收納和財政、稅務撥款、退庫業務的監督,實現稅款的及時入庫和庫款的準確撥付。
第二,要推進三個轉變。一是樹立全新工作理念,實現由被動型國庫向主動型國庫的轉變。根據財稅體制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加強與各級政府以及財稅等部門的聯系,主動拓寬國庫業務和服務領域,積極探索新的服務方式和手段,充分發揮國庫的職能作用。二是加大國庫理論研究和對外交流力度,實現由封閉型國庫向開放型國庫的轉變。要加強對國庫職能、定位以及國庫改革、未來發展等重大理論問題的研究;加強對國庫會計核算體系、會計規范化管理、國債發行兌付管理等國庫前瞻性工作和問題的探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研究、借鑒省內外先進的國庫管理模式和工作經驗。三是加快業務拓展和技術更新步伐,實現由傳統型國庫向現代型國庫轉變。積極推廣以支付系統為核心、相對獨立、直達暢通的國庫資金支付清算系統,建立健全相對獨立、安全、高效的國庫會計核算新體系。加快國庫電子化建設步伐,不斷提高業務處理手段和技術水平。進一步加強國庫收支統計和分析調研工作,促進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協調。樹立服務與監管并重的工作理念,明確國庫監管重點,進一步增強國庫監管實效。
第三,要突出三個重點。一是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財政資金收納、報解速度。積極推進地市級以上各級國庫直接通過中國現代支付系統進行國庫資金清算方式的建設,開通國庫資金“高速公路”,為國家財政資金的及時調撥提供高效的服務手段。二是加強收支統計分析工作,及時進行信息反饋,加強跟蹤調研,找準切入點,充分發揮國庫在宏觀調控中科學、前瞻、有效性方面的作用。三是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加強國庫資金監管,確保國庫資金安全。以防范財政資金風險為核心,建立新型的財、稅、庫監督控制體系。加強制度建設,著力建立互相制約、互相監督的內控機制,加大會計業務檢查力度,確保國庫資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