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有力保證
時間:2022-12-06 05:35:00
導語: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有力保證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是新形勢下黨中央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實施這一決策,既是一項系統工程,又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離不開有效的服務和監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充分認識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大意義,全面發揮職能作用,努力從思想、作風、紀律上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有力保證。
深刻認識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大意義
對于紀檢監察機關來說,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有力保證,首先必須深刻理解自主創新的重大意義,深刻理解為自主創新提供保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自主創新是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我國古代,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創新,使我國在一段很長的時間里保持了世界領先地位。近代以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制度極大地制約了生產力的發展,更談不上創新能力的提高,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嚴重落后于世界發達國家,由此導致了一系列的屈辱和“挨打”。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人下決心領導人民振興中華,選擇的基本途徑就是“創新”。從關于不跟在別人后面爬行的論斷,到鄧小平關于要大膽地試、大膽地闖,走自己的路的要求,再到、關于創新的系統論述,集中地表明了這一雄心壯志。在實踐中,我們何以能夠在經濟、科技尚不發達的條件下,獨立自主地研制出“兩彈一星”,實現載人航天飛行?靠的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形成的自主創新精神和不斷提高的自主創新能力。沒有自主創新,中國就不可能繁榮富強,就不可能在國際上有今天這樣重要的地位。基于歷史經驗的啟示,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永不自滿,永不懈怠,這是我們要長期堅持的治黨治國之道。”
自主創新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緊迫需要。新中國成立后,盡管我們在自主創新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是,由于經濟技術發展水平低,基礎薄弱,所以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同振興中華的發展目標相比,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目前,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在世界49個主要國家中位居第28位,處于中等偏下水平;關鍵技術自給率低,對外技術依存度達到50%。由于缺乏核心技術,缺少自主知識產權,我國在國際產業分工中處于低端位置,只能靠大量消耗資源維持經濟增長。顯然,這種狀況不改變,就不能保證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面對當今世界經濟、政治和綜合國力的激烈競爭,我們必須盡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充分認識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事關我國前途命運的大問題,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選擇。只有堅持自主創新,特別是加強重點領域核心技術創新,才能在關鍵領域實現突破,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才能不受制于人,實現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夙愿。著眼于中國未來長遠的發展,同志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建設創新型國家,核心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走出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推動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貫穿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激發全民族創新精神,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p>
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保證是紀檢監察機關的光榮職責。作為黨內監督的專門機關,紀律檢查委員會的首要任務,就是通過監督檢查,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得到正確的執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紀委的工作始終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服從服務于黨的工作大局。在今天,關注大局,就要關注自主創新;服務大局,就要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保證。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屬于上層建筑,必須自覺地適應經濟基礎發生的新變化,積極為經濟基礎的發展服務。同志在中央紀委第六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提出,要把推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紀檢監察機關的同志必須深刻認識時代賦予的新的使命和要求,圍繞加強宏觀調控、做好“三農”工作、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環境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改革措施,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促進自主創新等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服務和保證
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服務和保證,是紀檢監察工作的新課題。紀檢監察機關必須結合工作實際,弄清楚影響自主創新的問題所在,提供服務和保證的著力點應該放在哪里。近年來,黨和政府采取各種辦法鼓勵和引導人們大膽創新,努力為全民創新營造有利的環境。但是,在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仍然存在著某些嚴重影響自主創新的不利因素。對此,必須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予以解決。
加強思想教育,營造有利于自主創新的思想輿論氛圍。端正思想認識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前提。目前,一些地方和單位之所以在自主創新方面建樹不大,首先是因為思想認識的局限。有的認為,現在已經進入經濟全球化時代,科學的國界已經打破,什么樣的高新技術都可以從發達國家引進,我們沒有必要花費很大力氣搞自主創新。還有的認為,自主創新當然要搞,但是現在還很落后,不具備條件,講自主創新為時過早,等等。這些錯誤的認識不糾正,自主創新就難以實現。因此,要加強自主創新教育,提高黨員干部的創新意識,積極營造尊重自主創新的社會氛圍。要從轉變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振奮精神狀態入手,加大自主創新的宣傳力度,在全社會樹立以尊重、支持創新為榮的理念,不斷端正和提高黨員干部對自主創新重大意義的認識。
積極參與改革,營造有利于自主創新的制度環境。要按照中央的部署,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政府管理科技事業的體制機制,形成科技不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社會不斷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機制;完善科技資源配置方式,形成廣泛的多層次的創新合作機制,建立健全績效優先、鼓勵創新、競爭向上、協同發展、創新增值的資源分配機制和評價機制;制定切實有效的改革舉措、激勵政策和法律法規,完善企業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和保護機制。
全面履行職責,營造有利于自主創新的法治環境。要積極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執紀執法,針對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運用、管理各個環節,加強對自主知識產權和版權、專利、標準、商標的保護。堅決查辦各類侵犯知識產權的違紀違法行為,對情節嚴重的惡意事件,要加大懲處力度;堅持打擊與防范、日常執法與專項整治、重點整治與營造環境相結合,努力形成高效、便捷的知識產權監管體系;大力培育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完善交易規則,建立公開、有效的交易機制;提高企業和公眾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引導企業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努力形成政府監管、企業自律、輿論監督、群眾參與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保護公平競爭,營造有利于自主創新的市場環境。要以公開、公平、公正為目標,深入推進市場經濟秩序的規范和完善。要督促有關部門通過信息資源的開發、整合、共享和利用,為企業自主創新提供全面、便捷的公共信息服務,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搶占先機;加大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的查處力度,對違規操作的,要采取經濟處罰、取消資質等措施,增加其違規成本和風險;通過各執紀執法機關的密切合作,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為企業和科技部門自主創新營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
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優質服務。要圍繞建設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的目標,開展執法監察和效能監察,推動政府職能部門進一步轉變觀念和改進工作作風,為企業自主創新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要結合《行政許可法》的實施和檢查,著手做好清理、取消不利于企業自主創新的行政審批事項工作,把該下放給企業的權力下放給企業,充分發揮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作用。要加強對政府科研項目立項審批的監管,推廣網上審批和評審,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積極作用,提高科技經費的利用效率;加強對科研經費使用情況的監督,構建嚴密的科技經費監管體系,嚴格預算管理,強化過程監管,防止違法違紀問題的發生;完善科技成果的評審和評估制度,強化對評審過程的監督;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擴大社會公眾參與的深度和廣度,加強對政府服務企業自主創新行為的監督。
嚴明黨的紀律,確保自主創新戰略得到有效貫徹。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僅是科學技術問題、企業或經濟發展問題,而且是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政治問題。堅決貫徹落實這項重大決策,必須有黨的紀律作保證。同志在中央紀委第六次全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黨組織必須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共產黨員必須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的約束。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把保證國家自主創新戰略部署的落實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加強對貫徹中央方針政策和決議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保證中央政令暢通,確保中央的方針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貫徹。
充分保障人才在自主創新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同志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培養大批具有創新精神的優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輩出的良好環境,充分發揮科技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舉措?!奔o檢監察機關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保證,就要在促進人才特別是高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凝聚、使用、保護方面下功夫。
深刻認識人才成長的規律,打好人才培養的基礎。自主創新的主體是人民群眾,但直接取得創新成果的往往是少數創新型人才。人才與非人才相比,具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掌握了某個領域或專業的系統知識;二是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三是能夠通過創造性勞動取得創造性成果。一般地說,任何人才都不是天生的,都要在才能創造期之前經歷才能萌發期和才能培養期。因此,要注重人才在進入創造期之前的培養,抓好學校教育和實踐鍛煉這兩個關鍵環節。目前學校教育存在著“上學難”、“亂收費”的問題,在科研創新活動中存在著某些不正之風,這些都不利于學生和青年科研人員的健康成長。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大對教育和科研方面不正之風的整治,使人才的培養少走彎路。
充分考慮人才的個性特點,廣納人才,放手使用人才。把創新型人才吸納到我們的事業中來,真正為我所用,就要研究人才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一般地說,創新型人才具有自主、自立的特點,有創新型思維方式,這就要求平等待人,尊重人才;創新型人才看重事業,愿意為自己選擇的事業獻身,這就要求為人才搭好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舞臺,靠事業留人;創新型人才注重用人者的真誠,這就要求真誠地對待人才,靠感情留人;創新型人才自尊心強,希望得到與自己的貢獻相匹配的物質生活,這就要求根據合理的分配原則,給予相應的報酬,靠適當的待遇留人。對人才說一千道一萬,歸根結底要落實在一個“用”字上。要精心研究對人才的使用問題,努力做到用其所長,用當其時。
正確對待人才的缺點錯誤,切實保護人才。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人都難免犯錯誤。能不能以寬廣的胸懷包容人才的缺點,以真誠的態度幫助人才改正錯誤,保護人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能否發揮人才作用的一個關鍵性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紀檢監察機關尤其要發揮積極作用。要根據企業和科研部門實施自主創新戰略的實際情況,促進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保護人才的政策和措施。要鼓勵創業者,建立和完善優勝劣汰的工作機制,營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圍;要支持改革者,堅持實事求是原則,把握好人才政策界限;要懲處腐敗者,凈化改革和創業的環境。對受到誣告、陷害或遭到打擊的專家,要為他們澄清是非,消除不良影響,支持和鼓勵他們繼續創新干事業。對誣告者,情節輕微的,要加強教育勸其改正,造成惡劣影響或構成違紀違法的,要給予嚴肅處理。對借企業自主創新之名,搞以權謀私活動的,要加大查處力度。要通過一系列實實在在的工作,切實體現對創新型科技人才政治上關心、事業上支持、生活上照顧、物質上優待,努力造就一大批自主創新的領軍人才、緊缺人才、實用型專業人才和創新型團隊,切實增強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