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社會面臨哪些突出矛盾和問題
時間:2022-12-08 04:28:00
導語:構建和諧社會面臨哪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構建和諧社會面臨的突出矛盾調查統計表(調查總人數為300人)
突出矛盾
1、人民內部物質利益矛盾146(人數)51.0%
2、社會階層之間的矛盾79(人數)27.6%
3、干群矛盾58(人數)20.3%
4、區域矛盾49(人數)17.1%
5、城鄉矛盾130(人數)45.5%
6、不同部門之間的矛盾5(人數)1.7%
7、不同所有制之間的矛盾15(人數)5.2%
8、中央和地方的矛盾12(人數)4.2%
9、政府宏觀調控與市場經濟的矛盾47(人數)16.4%
10、其他2(人數)0.7%
未填29(人數)10.1%
今年是“十一五”規劃的第一年,我們又正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這一進程中將面臨哪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對此,我們問卷調查了在中央黨校學習的近300位地廳級及以上領導干部學員,調查結果表明:
“人民內部物質利益矛盾”是排在首位的突出矛盾
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面臨許多矛盾,有些矛盾甚至還相當突出。調查結果表明,“人民內部物質利益矛盾”是排在首位的突出矛盾(51%)。其次是“城鄉矛盾”(45.5%)。(對當前面臨的突出矛盾的調查結果可參見文中圖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善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尤其是人民內部物質利益矛盾。我們必須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高度,充分認識妥善處理人民內部利益矛盾的極端重要性。
“社會保障問題”被認為是構建和諧社會要重點解決的頭號社會問題
關于哪些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重點解決的社會問題,從調查結果來看,被調查者對社會問題的看法則相對明顯地區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社會保障問題”,51%的被調查者認為這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重點解決的社會問題。在所列全部社會問題中,超過五成的人所選擇的社會問題,只有“社會保障問題”,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必須重點解決的頭號社會問題。這樣多的被調查者把“社會保障問題”列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們必須重點解決的社會問題,一方面說明領導干部普遍重視社會保障問題,對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的重要性的認識是比較一致的,另一方面也說明大家普遍對目前的社會保障制度并不滿意,希望加大健全和完善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力度。
第二層次是超過30%的被調查者所選擇的社會問題,共有3個,依次是“腐敗問題”(35%)、“城鄉差距問題”(32.5%)和“貧困問題”(31.1%)。腐敗和貧困不是什么新問題,近年來一直是人們普遍關注的兩大社會問題,反腐敗和反貧困也是我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必須常抓不懈的兩大工作。這次調查結果中,“城鄉差距問題”排到了第3位,所占比重又如此之高,這可能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背景有關,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領導干部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我國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差距依然很大,有些方面還呈擴大之勢,突出地表現為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社會事業發展、基礎設施和面貌、財政支出、信貸、投資等方面存在“六個巨大反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特別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差距。
第三層次是20%左右被調查者所選擇的社會問題,共有5個,依次是“居民收入差距”(26.9%)、“三農問題”(26.6%)、“地區發展差距問題”(25.2%)、“失業問題”(24.5%)和“社會風氣問題”(19.6%)。
第四層次是10%以下被調查者所選擇的社會問題,除“社會治安問題”的選中率為9.8%外,其他社會問題的選中率均很低。這也說明,被調查者對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必須重點解決的社會問題,主要集中在社會保障問題、腐敗問題、城鄉發展差距問題、貧困問題、居民收入差距問題等社會問題上。解決這些社會問題,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著力點和突破口。
與2002年我們所作的類似的調查結果相比,可以發現一些重要的信息。一是2006年調查結果中,失業問題、貧困問題、居民收入差距問題的位次,明顯低于2002年;二是社會保障問題和城鄉差距問題凸顯,在2002年調查中還進入不了社會問題前10位,這次調查則分別位列第一位和第三位。三是腐敗問題、貧困問題和居民收入差距問題的位次變化不大。對這些信息,我們可以作多方面的深入解讀。
60.8%的被調查者認為,“貧富懸殊”是應特別注意防范的風險
21世紀前20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前所未有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是,機遇同挑戰總是同時并存的。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一系列階段性特征和世界各國發展的經驗綜合分析,我國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可能是一個高風險期。也正因為這樣,我們做過的幾次相關問卷調查,都列出了一個共同問題,即我國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可能面臨和必須注意防范的風險。
2002年調查更多地考慮了當時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這一宏觀背景?!敖鹑谖C”被61.5%的被調查者認定為我國經濟發展中應注意防范的主要風險,居第一位。40.4%的被調查者認為,“民族工業受到嚴重沖擊”是我們應該注意防范的主要風險,居第二位。38.5%的被調查者認為,“農業受到嚴重沖擊”是我們應該注意防范的主要風險,居第三位。30.8%的被調查者認為,“社會保障基金入不敷出”是我們應該注意防范的主要風險。
2004年的調查仍顯示“金融危機”仍然是居第1位的主要風險。居第2位的風險是“貧富懸殊”。44.8%的被調查者認為,“貧富懸殊”是我們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應該注意防范的主要風險??梢姡诒徽{查者看來,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應注意防范的風險,最主要的還是“金融危機”和“貧富懸殊”。
這次調查與前兩次調查結果相比,出現一些值得重視的變化。而最主要的變化,莫過于一直高居第一位的“金融危機”,下降到了第三位,只有51%的被調查者認為“金融危機”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中應特別注意防范的主要風險,這一比例遠遠低于前兩次調查結果。相應的變化是,“貧富懸殊”在所有可能的風險中上升到了第一位,60.8%的被調查者認為這是應特別注意防范的風險。另一個重要變化,是57.3%的被調查者選擇“社會信任度下降”,認為這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中應特別注意防范的主要風險,居第2位。這可能既與社會誠信方面出現的問題有關,又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有關,因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誠信友愛的社會,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必然比過去更加重視社會信任。
超過60%被調查者認為"''''三農''''"問題仍然嚴重
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的國內主要因素,也是我們多年調查中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2004年的調查結果表明,“各方面體制還不很完善”被認為是當前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最主要的國內因素,選中率為81.3%,遠遠超過其他所有因素。列第二位的因素是“‘三農’問題嚴重”(72.0%)。
從2006的調查結果看,超過60%被調查者認為是主要影響因素的只有一項,即“‘三農’問題仍然嚴重”(60.1%);50~60%被調查者認為是主要影響因素的也只有一項,即“收入差距擴大”(52.1%);40~50%被調查者認為是主要影響因素的有兩項,分別是“各方面體制還不很完善”(46.5%)和“法制還不健全”(40.9%)。
比較這兩次調查結果,我們不難發現,“三農”問題仍然嚴重、收入分配差距擴大和各方面體制還不很完善,都是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的國內主要因素的前三位因素。但是,三者的位次發生了值得重視的變化。在2004年調查結果中居第1位的“各方面體制還不很完善”,在2006年調查結果中下降到了第3位;相應的變化是,“‘三農’問題仍然嚴重”從第2位上升到了第1位,“收入分配差距擴大”從第3位上升到了第2位。這既可能同當前收入分配差距問題凸顯的客觀現實以及全社會高度關注和重視“三農”問題的宏觀背景有關,也可能是各方面體制改革取得進展的結果,當然也可能是調查樣本本身造成的。但是不管怎么樣,這都是一個重要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