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民政工作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作用
時間:2022-12-11 03:20:00
導語:發揮民政工作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民生問題舉足輕重,民政工作至關重要。民政部門應把民政工作置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中,準確把握民政工作發展變化的趨勢,著眼于功能作用的延伸和強化,實現思想觀念從傳統民政業務向“大民政”的轉變,從重管理、輕服務向管理和服務并重拓展,全面發揮民政工作的職能作用。
全力做好社會救助工作。一是健全和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將現行的救助政策進行科學整合,制定和完善生活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醫療救助制度、就業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科技救助制度、司法援助制度和其他臨時性救助制度。二是切實解決城鄉困難群眾的實際問題。群眾有什么困難,就給予什么樣的救助,真正做到為民分憂、為民解困、為民服務,使每個社會成員都能夠盡可能充分地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三是建立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主體,以災害救助、農村五保戶供養、流浪乞討救助為重點,以結對幫扶、社會互助、臨時救濟為配套的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救助網絡。
大力加強基層基礎工作。一是加強村民自治工作。按照“健全組織、完善制度、推進實踐、著眼實效”的原則,不斷推進和深化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堅持落實政策、完善程序、提高質量、化解矛盾的原則,做好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維護和落實農民群眾的民主權利。二是積極發展社區服務。廣泛開展“零距離服務”活動,大力培育和發展公益性、服務性社區民間組織和各類社區中介服務組織,壯大社區志愿者隊伍,推進社區服務活動規模化、規范化和經常化。三是最大限度地發揮基層組織的職能作用。通過科學管理、民主監督、制度約束等措施,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協調利益、化解矛盾、排憂解難的作用,把一些鄉村問題、社區問題以及各類矛盾糾紛化解于萌芽、解決在基層,形成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良好社會氛圍。
著力強化社會行政管理。進一步規范婚姻登記工作,嚴格登記管理,搞好登記服務,促進家庭和睦。加大殯葬改革力度,倡導文明節儉辦喪事,革除封建迷信陋習。加強社團登記工作,強化對社團組織的年檢和跟蹤管理。規范民間組織管理,加大監管力度。通過充分發揮社會行政管理職能,穩定婚姻家庭關系,規范社會群體組織行為,消除社會丑惡現象,凈化社會環境和人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