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建設要堅持用人公平
時間:2022-12-11 05:33:00
導語:和諧社會建設要堅持用人公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關鍵在各級領導干部。堅持用人公平,是加強領導干部隊伍建設的首要環節。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用人公平,努力造就一支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領導干部隊伍,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一、深刻認識構建和諧社會對用人公平的內在要求
從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看,公平正義是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堅持用人公平,切實把公平正義的社會準則貫徹落實到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去,是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核心內容。從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原則看,“六個必須”是構建和諧社會基本原則。其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實質就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強調人的公平發展機遇。而“堅持民主法制”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落實干部選拔任用中的民主權利,這些都需要通過公平地選人用人來實現。從破解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難題看,其中懲治和預防腐敗備受全黨全社會的關注。堅持用人公平,可以有效推動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從用制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看,堅持用人公平,就要不斷加快干部工作的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進程,不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從而用制度保障和落實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看,堅持用人公平,就要把正確的發展導向與正確的用人導向結合起來,堅持憑實績用干部,引導和教育廣大群眾堅定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的信心,使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范得到升華。從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看,只有通過公平的選人用人機制,才能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干部選拔任用到關鍵崗位。從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看,堅持用人公平,有利于在全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有利于鼓勵人才干事業、支持人才干成事業、幫助人才干好事業。從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領導和諧社會建設本領看,堅持用人公平,就要引導領導干部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在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中增長才干,更好地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二、準確把握用人公平的關鍵環節
用人公平包括起點公平、過程公平與結果公平三個基本環節。其中,用人起點的公平是指對符合用人標準的對象提供均等的機會;用人過程的公平是指用人規則與操作行為的客觀公正;用人結果的公平是指任用的干部能夠體現作用與地位、權利與義務的均衡合理。堅持用人公平,就要按照全面的、聯系的觀點,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努力實現用人的起點公平、過程公平與結果公平的辯證統一。
必須突出用人起點的公平。正確的用人標準和公平的機會,是構成用人起點公平的要素。一方面,要制定并執行正確的用人標準。用人標準包括基本標準和具體標準。從基本標準看,《干部任用條例》規定了黨政領導干部應當具備的六項基本條件和七項任職資格,這是衡量和任用干部必須遵循的基本尺度。從具體標準看,由于干部的職務類別不同、層次不同,在制定具體的用人條件時,要緊密結合履行具體職務的客觀要求,進一步確定更加細化的具體標準。另一方面,對符合用人標準的對象,要為其創造公平參與任職競爭的機會。具體地說,就是要合理確定選人用人的范圍,確保那些符合用人標準的對象都有參與任職競爭的權利。
必須強調用人過程的公平。一要制定完善的用人制度。要按照結構合理、功能齊全、關系協調、相互配套的要求,加大用人制度的創新與改革力度,使選人用人的全過程和各環節有章可循。二要嚴格按照規范的程序操作。對選人用人的操作流程,必須明確其先后的次序、步驟、方式等具體要求,使操作行為具有清晰準確的規定性和約束性。必須結合對用人對象及職務的具體要求,制定具有規范性、可操作性的程序,并不折不扣地按照程序操作實施,確保正確的用人標準與完善的制度落到實處。三要實施有效的監督。要防止對用人權的監督失之于疏、懲處失之于后,就必須完善監督體系,前移監督關口,拓寬監督渠道,強化監督權威,彰顯監督效力,使選人用人始終做到有章必依、執章必嚴、違章必究。
三、大力推進用人公平的機制建設
不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公平用人的競爭機制。要堅決貫徹執行近年來中央關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法規性文件,并加快建立完善與這些文件相配套的實施細則、辦法等,使各項規定更加詳盡細致,在環節上緊扣,在功能上互補,以利于在操作中準確把握和順利執行。要按照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要求,加快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既要確定綜合配套改革的總體方案,又要積極采取重點突破的改革措施。要不斷拓展公平用人的途徑,大力推廣公開選拔、公推公選、競爭上崗等行之有效的辦法。
不斷擴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健全完善公平用人的民主決策機制。要認真貫徹群眾公認的原則,通過綜合運用民主推薦、民主測評、民主評議、民意調查等措施,引導群眾有序參與,積極穩妥地把包括初始提名權在內的選用干部的權力交給群眾。要大力推行干部考察預告制、任前公示制、任職試用期制等制度和辦法,對有群眾舉報經調查核實存在問題的干部,堅決不能提拔任用。要不斷完善黨委內部在用人上的醞釀機制、決策機制,大力推行常委會和全委會票決制與差額票決制。
不斷加強干部考核評價工作,健全完善公平用人的管理機制。要以實施《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試行辦法》為契機,積極建立領導干部分級分類的考核評價體系。要區分不同的考核類型和對象,以實績和德才素質為基礎,合理設置考核評價指標,確保全面、系統、公正、客觀地反映干部各方面的情況。要不斷創新考核評價方式。要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做到定期考核與日常考核相結合,重點考核與普遍考核相結合。要多角度地拓展干部考核渠道,有效延伸考核工作觸角。要合理運用考核評價結果。要健全引咎辭職制度和責令辭職制度,加大對不稱職、不合格干部的調整力度,積極推動干部能“上”能“下”。
不斷強化干部監督工作,健全完善公平用人的監督機制。對干部選拔任用的各道程序和各個環節,要明確責任主體,強化責任落實,嚴格實行用人失察失誤責任追究制度。要進一步明確組織部門干部監督工作的地位、內涵和任務,切實樹立組織部門實施監督的權威。要著力建立系統的監督工作體系,切實形成黨內監督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工作網絡。
不斷加強組織部門自身建設,健全完善公平用人的執行機制。要引導組工干部不斷提高政治鑒別、政策運用、知人善任的能力,成為公道正派的踐行者。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形成與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要求相適應的組織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