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俱進 開拓創新是黨和國家永遠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
時間:2022-03-11 10:57:00
導語:與時俱進 開拓創新是黨和國家永遠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這是十六大報告的精髓。
理論聯系實際,是我們黨的馬克思主義傳統作風。同志在《實踐論》中深刻生動地論述了實踐是第一性的,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鄧小平同志也指出,理論來源于實踐,實踐又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他力主破除“兩個凡是”,反對思想僵化,為我們黨恢復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時代是不斷前進的,實踐在不斷發展,思想理論就要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不斷創新,才不會落在時代的后面,落在實踐的后面,失去它應有的指導性和生命力。馬克思主義理論就是這樣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的。歷史事實充分說明,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只有在和當時中國的實際緊密結合時,才能發揮出行動指南的偉大作用,推動中國的革命和建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這就是說,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固有的理論品質,它和思想、鄧小平理論關于理論和實踐關系的論述是一脈相承的。與時俱進,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當今時代的新要求、新體現、新概括,它豐富了我們黨的思想路線,是我們認識新事物、適應新形勢、實現新任務的銳利思想武器。
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國內的經濟社會情況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我們要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就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必須在新形勢下,研究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借鑒新成果,不斷豐富和開拓理論的新境界。實踐沒有止境,開拓創新也沒有止境。這樣才能夠使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更加符合實際,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時展的要求。它的重大意義正像報告中鮮明指出的:“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能否始終做到這一點,決定著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p>
同志在報告中還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要創新,就要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思想理論上的創新是根本性的,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通過理論創新,才能正確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創新。報告總結說,這樣不斷地開拓創新,“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永不自滿,永不懈怠,這是我們要長期堅持的治黨治國之道?!?/p>
我們要從豐富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高度,從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高度,從治黨治國之道的高度,來認識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重大深遠意義。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是我們黨和國家永遠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也是我們每個共產黨員在精神上永遠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我們要深刻理解它,自覺地破除一切落后于實際的思想觀念的束縛,在實踐中自覺地運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我們的思想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