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全部忠誠奉獻給黨和人民的事業
時間:2022-03-01 11:12:00
導語:把全部忠誠奉獻給黨和人民的事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毫無保留地忠誠于黨和人民、忠誠于事業。是對黨員干部基本政治品格的嶄新詮釋,具有很強的理論創新價值和實踐開拓價值。
一、毫無保留地忠誠于黨和人民、忠誠于事業,是黨員干部必備的基本政治品格
毫無保留地忠誠于黨和人民、忠誠于事業是黨性的具體體現。黨性是無產階級政黨固有的本質屬性,是區別于其他政黨的最本質的特征。中國共產黨的黨性是中國工人階級階級性最深刻、最本質的反映。它除了具有階級性這個本質特性以外,還具有無產階級政黨獨有的先進性,那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定共產主義的奮斗目標,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種先進性貫穿于黨性原則之中,體現在黨章規定之中,反映在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思想觀點、道德品格和工作、學習、生活等言論和行動之中。
毫無保留地忠誠于黨和人民、忠誠于事業,是對黨性的具體展開和詮釋。三者既是有機統一的整體,又各有側重。其中,毫無保留地忠誠于黨是首要的、管總的,集中體現了黨的組織原則和黨的紀律觀念;毫無保留地忠誠于人民是根本,集中體現了黨的根本宗旨和黨的群眾觀念;毫無保留地忠誠于事業是關鍵,集中體現了黨的理想信念,體現了我們黨與時俱進的時代品質和奮發有為、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
毫無保留地忠誠于黨和人民、忠誠于事業是決定我們事業興衰成敗的關鍵。如果黨員干部缺乏忠誠素質,對黨、對人民、對事業沒有做到毫無保留地忠誠,就不可能做到不遺余力,死而后已。就會在黨的政策執行上左顧右盼,瞻前顧后,患得患失;在名利面前私利膨脹,置黨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顧,一味強調個人要求,稍有不滿足就牢騷滿腹;在工作上做表面文章,滿足于一知半解,追求輕松生活;在成績面前飄飄然;在挫折面前垂頭喪氣;在困難和問題面前退避三舍。這些都是不忠誠的表現,必將影響發展,貽誤事業。
二、毫無保留地忠誠于黨和人民、忠誠于事業,是新形勢、新任務對黨員干部的新要求
當前,我們面臨的新形勢是:改革發展已進入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這在為發展進步帶來巨大活力的同時,也必然帶來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我們要帶領群眾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就必須毫無保留地忠誠于黨和人民、忠誠于事業,保持不驕不躁,聚精會神,心無旁鶩地抓好各項工作。我們面臨的新任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實現省委提出的富民強省和市委提出的民本岳陽和諧崛起目標。要完成這些既定任務,達到預定目標,必須有一支毫無保留地服從于黨和人民利益,服從于事業大局,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的領導干部隊伍。我們面臨的要求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民本岳陽的執政和發展理念,堅持“優勢優先、又好又快”,努力把經濟社會切實轉入又好又快的發展軌道。落實這些新要求,瞻前顧后不行、因循守舊不行、不顧全大局不行、不尊重群眾意愿不行,迫切需要我們毫無保留地忠誠于黨和人民,忠誠于事業,以無限的忠誠為黨和人民工作,努力為民造福,在科學駕馭新局面、正確應對新挑戰中建功立業。
三、堅持毫無保留地忠誠于黨和人民,忠誠于事業
毫無保留地忠誠于黨和人民、忠誠于事業,首要是忠誠于黨。一是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創新理論,重點掌握貫穿其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進一步堅定對黨的信仰和對共產主義事業的追求,以理論上的清醒和堅定,確保行動上的清醒和堅定。二是嚴守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的組織原則,堅持講黨性、守紀律、顧大局,在政治、思想、行動、作風上始終與中央和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三是把入黨誓詞作為莊嚴政治承諾,經常重溫,時刻牢記,深入踐行。四是站穩立場,聽到對黨的不正確議論及時解釋,看到有損黨的形象的行為及時制止,堅持時時處處維護黨的利益。
毫無保留地忠誠于黨和人民、忠誠于事業,根本在于忠誠于人民。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擺在重于一切、高于一切的位置。情為民所系,視人民群眾為衣食父母,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要站在群眾的立場上,想一想是否傷害了群眾的感情,是否符合群眾愿望,是否維護了群眾的利益。權為民所用,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十分珍惜黨和人民給予的舞臺,正確運用黨和人民給予的權力,努力造福于人民群眾。絕不能把權力作為個人撈取好處、博取名利的工具。利為民所謀,堅持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利益作為第一考慮,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掛在心頭,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努力解決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
毫無保留地忠誠于黨和人民,忠誠于事業,關鍵在于忠誠于事業。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以誠懇務實的精神干事業,堅持從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提脫離實際的高指標,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以開拓創新的精神干事業,堅持與時俱進,堅持以長遠的眼光和前瞻性的思維謀劃工作,敢于改革求突破,創新謀發展,努力使各項事業把握規律性、體現時代性、富于創造性。按科學發展的要求干事業,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優勢優先、又好又快”要求,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取信于民,以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惠及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