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加強和改進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設芻議
時間:2022-08-22 09:23:00
導語:農村加強和改進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設芻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授課日期:XX年XX月XX日
二、授課對象:XX全體師生
三、教學目的:通過對農村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探討,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手段與方法,進一步增強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工作實效,為農村創設良好的教育工作與人文環境、社會環境提供支持與保障。
四、教學重點難點:探討農村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有效方法與手段,力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明顯成效。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如一場“知時節”的春雨,滋潤著中華億萬未成年人的心田。《意見》深刻分析了我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面臨的形勢,全面闡述了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明確提出了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對于農村如何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本文認為可以按照“13631”的工作思路,即把住一個重點、抓緊三項工作、強化六條措施、做好三部結合、樹牢一種思想的基本要求,立足實際,狠抓落實,力求實效。具體是:
一、把住一個重點
就是要把握住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點人群。現在農村未成年人大部分為在校學生,“在校學生”自然就是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重點對象。抓住了重點,工作才有目標,才有方向,工作的成效才能夠突出。
二、抓緊三項工作
針對“在校學生”這一重點人群,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必須抓緊“三項工作”,即做好下面三個“洗”:
1、要“洗澡”。就是改變形象。當今,有部分學生不僅有很多的“稚氣”,更有不少的“霸氣”,甚至流里流氣,胡里花哨,一幅“小流氓”的派頭;有的是“蓬頭垢面”,穿著邋遢,衛生不講究,萎縮不振,缺少未成年人的活力與生機,更談不上什么“英氣”。凡此種種見之不爽,影響不好而且深廣,如此當給之徹底“洗澡”,洗清“面子”,樹好形象。當然,物質基礎薄弱、經濟條件差者,應以整潔質樸為要求,切忌“勞民傷財”,助長“攀比之風”。
2、要“洗嘴”。也就是要言語文明。有的未成年人面容倒也“俊俏”,形象也不錯,只可惜一旦張口便是滿嘴的粗言野語、污言穢語,“臟口”潑人。對這些人,當以“清洗嘴巴”為第一要務,要當面揭其“臟話”,要求立即糾正,直至讓他吐出文明語,說出文明話,要求做個文明人。
3、要“洗腦”。就是要純潔心智,美化思想,振奮精神。這是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關鍵。常言有道: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除去那些未成年人的思想“黑斑”,棄私欲立公心,放局部觀大局,舍小家顧大家,不因蠅頭小利而裹足不前,不以一己私利而犧牲集體利益。不搞為所欲為的個人主義,要純潔思想動機,端正其品行。
三、強化六條措施
學校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是教書育人的根本目標。要使“三洗”洗得白,洗得清,洗得鮮麗,洗出成效,關鍵是突出重點,強化措施,扎實推進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
1、統籌規劃,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貫穿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必須按照黨的教育方針,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堅持以人為本、以德為先、以誠為基,把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機統一起來,在中小學中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突出加強對學生的歷史教育、基本國情、時事政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輝煌成就的宣傳教育。針對學前教育和中小學不同階段等特點,按照幼兒啟蒙奠基、小學基礎起步、初中成長進步、高中發展健全的要求,把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體現在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全面提高德育工作水平。通過教育,讓未成年學生爭做社會好少年、家庭好孩子、學校好學生、大自然好朋友。
2、不斷創新,努力構建知識適應新世紀發展需要的中小學德育課程體系。學校要克服重智育輕德育現象,加強教材建設,改進教學方法,減輕課業負擔,逐步建立德育學科的評價體系和監測制度,抓住改革課程設置、教材教法和考試評價制度三個環節,進一步推動中小學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課的改進和建設,深入研究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和特點,把學生思想品德教育貫穿和滲透在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條件的,要逐步建立校園信息網,利用網絡系統加強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與水平;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配備心理健康教師,設立心理咨詢室、咨詢熱線、心理健康教育系列節目等,積極探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分層次對未成年人進行心理輔導,開展規范的心理測評和學生健康心理實踐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3、整合資源,廣泛開展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要積極探索實踐教學和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有效機制,采取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等多種形式,利用區域內的教育資源,廣泛開展道德實踐活動,不斷強化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傳統美德意識和自我管理意識。要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培養學生文明素質為重點內容,以文明教育實踐、遵紀守法等為專題,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問題、青春期問題列入教育內容。結合創建文明學校和誠信學校活動,開展安全、法制、環保、誠信、社會公德、衛生保健和禁煙禁毒等主題鮮明的系列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健康文明的良好形象。要利用綜合實踐課時,組織學生觀看電影、觀摩藝術演出、參觀革命傳統教育場館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書法繪畫比賽、歌詠比賽、演講比賽、鼓號隊比賽、參加社會公益勞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廣大中小學生在身心愉悅中受到教育和啟發,把道德認知自覺地轉化為道德行為;要通過利用鄉土教材、校本課程等途徑,培養學生愛家鄉、愛人民的基本道德情感和建設美好家鄉的遠大志向;要有計劃有組織地實施“結對濟困”活動,關注貧困家庭學生和殘疾學生,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幫助;要倡導愛國之風、文明校風、時代新風,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文明素養、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新青年。
4、規范行為,依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按照德育的總體目標和未成年人的成長規律,把《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作為德育工作、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經常進行基本道德觀念、道德知識和禮儀、禮貌、禮節教育。依據不同學齡階段德育的內容和要求,注重養成,注重體驗。幼兒階段重點培育最基本的文明語言、認知和行為能力;小學階段重點規范基本言行,培養良好習慣,同時要進行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教育;中學階段重點加強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引導未成年學生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人生坐標。在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規范方面,形成梯次遞進結構,使之在愛國守法、誠實守信、文明禮貌、遵守秩序、保護環境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
5、言傳身教,切實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思想道德行為如何,直接關系到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也影響到每一個學生,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教育十分重要。要充分利用每年9月的“師德建設月”活動,在教師中廣泛開展“弘揚高尚師德,創建文明品牌”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增強教書育人、以身立教的社會使命感,增強尊重學生、愛護學生、保護學生的責任意識。教育廣大教師人人從我做起,言傳身教,以自身高尚的品德和實際行動教育和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要高度重視班主任等德育專職教師和團隊工作者的隊伍建設,選派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工作責任心強、有奉獻精神的優秀教師擔任班主任、德育專職教師、團干部以及少先隊輔導員,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德育工作師資隊伍。建立全員德育機制,突出班主任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實行教師年度德育工作考核評價制度。注意發現和培育教師先進典型,通過開展評選和表彰先進德育工作者等活動,大力宣傳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事跡。要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尤其是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的培訓與考核,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6、健全組織,充分發揮共青團和少先隊的重要作用。要加強學校共青團和少先隊組織的建設,把共青團、少先隊工作納入學校素質教育的整體布局。學校黨組織和行政領導要積極支持共青團、少先隊開展健康有益的活動,保證活動時間和開展活動的必要經費。學校共青團、少先隊組織要發揮實踐育人的優勢,積極實施中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大力開展中學生業余黨校、中學生團校、成年教育、體驗教育等道德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遵守校規校紀,陶冶高尚情操,增強社會責任感;積極深化少先隊員“手拉手”、“雛鷹行動”、“希望工程”等道德實踐活動,拓展雛鷹爭章活動的空間和社會渠道;要積極帶領青少年學科學、用科學,破除迷信,反對邪教,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追求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建立和完善校外輔導員、志愿輔導員聘任制度,吸納專業志愿者和社會人士擔任輔導員,并健全培訓、考核、表彰機制。
四、做好三部結合
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個系統工程,學校、家庭、社會三部分要有機結合,“三位一體”,齊抓共管,做到因人施教,寓教于樂,把每項任務落到實處,努力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1、抓家庭教育。家庭是未成年人教育的第一課堂。要重視發展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充分利用9月份“家庭道德教育宣傳實踐月”活動,通過家教研究會、家長學校、文明家庭等載體,面向社會廣泛開展家庭教育宣傳,普及家庭教育知識,推廣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幫助和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學教育子女的能力。把推進家庭教育與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建設學習型家庭”、“評選優秀家長”以及“春蕾計劃”等各項特色活動結合起來,促進家庭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加強成年人教育工作,增強每個成年人的責任意識、法制意識和自律意識,用優良的品德和模范的行動影響未成年人,引導未成年人,幫助未成年人。高度重視單親家庭、困難家庭、下崗職工家庭、流動人口等特殊群體子女教育,特別要給予農村留守子女和流動人口子女更多的關注,確保流動人口子女在入學、入隊、入團等方面與當地學生一視同仁、同等對待。
2、抓社會實踐。充分地利用每年9月20日全國“公民道德宣傳日”和每年9月全國“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動,開展國旗、國徽、國歌教育,“道德新風與你同行”、“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實踐活動。充分利用“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節慶日,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入隊、入團、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義的重要日子,按照實踐育人的要求,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道德實踐活動。嚴格執行教育部關于初中學生每年20天、高中學生每年30天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規定,充分利用青少年德育基地、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小公民道德建設實踐基地和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開展社會調查、公益勞動、紅色旅游等社會實踐活動。
3、抓基地建設。要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勞動實踐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基地的建設,豐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良好資源。要充分立足自身的歷史、文化、環境特點以及老區教育資源,把深刻的教育內容融入到生動有趣的道德實踐之中,用秀麗的山水風光、優良的革命傳統和現代化建設成就教育未成年人,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主要載體,廣泛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充分利用各教育基地和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要力爭在展出內容和展示手段、服務質量和教育效果、內部管理和環境面貌等三方面取得顯著改善,認真落實對中小學生集體參觀免費開放,對學生個人參觀實行優惠。要認真做好未成年人活動場所管理。少年宮、兒童樂園、圖書館、文化館、文化活動中心、體育場(館)、影劇院等場所要發揮教育陣地作用,積極主動地為未成年人開展活動創造條件,面向廣大未成年人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與實踐活動,把思想道德建設內容融于其中,充分發揮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導功能,使他們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家園,熱愛自己的家園。
4、抓文藝宣傳。要向廣大未成年人推介增強愛國情感、弘揚民族精神、傳承先進文化、繼承傳統美德、體現時代特點,適合未成年人的優秀影視、歌舞、戲劇、音樂、美術、圖書等精神文化產品。要進一步發揮鄉村文藝分子、宣傳骨干、農村文藝表演人才的積極性,精心創作、表演一批集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教育性于一體的板報、繪畫、歌舞、書法等面向未成年人的文藝作品。要整合社會資源,利用鄉村現有的廣告牌、宣傳欄等,廣泛宣傳公民基本道德教育行為規范,加大全民思想道德宣傳教育的力度,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與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一并抓緊抓好,形成濃厚的社會教育氛圍。
5、抓環境凈化。認真貫徹落實“掃黃打非”責任制,加大“掃黃打非”力度。在鄉鎮以及有條件的村組織實施“五個一”工程,即一個“掃黃打非”宣傳欄、一個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優秀圖書專柜、一項“掃黃打非”村規民約、一項“掃黃打非”管理舉報制度、一個“掃黃打非”分管領導(負責人),把“掃黃打非”工作落實到基層。要深入挖掘和嚴厲打擊利用電子郵件、手機短信、聲訊臺等傳播有害信息的違法行為,堅決查處淫穢色情、兇殺暴力、封建迷信和偽科學的出版物。政府公共網站要開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網頁,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有益的綠色網上空間。整治并規范管理經營性網吧和電子游戲經營場所,推廣連鎖主題網吧,推進電信、聯通等資質信譽較好的大型企業發展網吧連鎖經營。
6、抓法制教育。鄉鎮黨委、政府要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為重點,不斷加大《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年人犯罪法》的宣傳教育力度。要在保證計劃、教材、課時、師資“四落實”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對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質量和效果。要建立并充分發揮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作用,教育未成年人知法懂法、守法,培養他們從小就做愛國守法小公民。要嚴格執行《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建立校園治安特別管護區的通知》,結合“平安德化”建設,充分發揮鄉鎮綜治委和中小學兼職法制副校長作用,扎實開展依法治校和創建文明安全學校活動,提高未成年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能力。
五、樹牢一種思想
成長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采取短、平、快的措施就立竿見影,一勞永逸,必須牢固樹立求真務實、常抓不懈的思想。
一個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的民族,是我們教育追求的目標,也是民族昌盛、國家強大的重要基礎。荀子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要從個體入手,要多管齊下,要提高整體效應,要持之以恒。唯其如此,才能真正達到“加強和改進”之目的。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農村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是一項持久細致而富有遠見卓識的工作。以上“五點”算是本人的“一孔之見”,若能在農村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起“窺豹一斑”之效,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