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時間:2022-11-15 11:54:00

導語:有感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過程中形成的新的執政理念,它代表著國家戰略的再一次轉移,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到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指導意義。

近一階段,全國各地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紛紛重新思考和定位本地區、本部門經濟建設思路和發展速度。這些對經濟發展速度的重新認識和實事求是的調整,反映了科學發展觀正在深入人心,也是對過去片面追求增長的反思。

通過局領導的輔導,我們分別從概念、本質、社會角度、對象、科學發展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動力、效果及趨勢等方面對科學發展觀有了初步了解,同時掌握了因科學發展觀而易走入的個誤區。學習、了解和掌握科學發展觀,對我們更好地開展實際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轉變發展觀念,樹立科學發展觀。發展,不僅是量的增長,還需要有質的提高。改革開放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經濟總量超過萬億元人民幣,人均超過美元。這種增長速度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是極為罕見的。但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我國的高增長率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較高、環境污染較重基礎之上的,屬于低效益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每美元國民生產值,消耗的煤、電等能源是美國的倍,德國和法國的倍,日本的倍。然而,中國是人均資源貧乏的國家,生態環境先天不足。連續多年的高增長率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已經顯現,尤其是對資源、環境的破壞已造成嚴重的“后遺癥”,煤電油運異常吃緊。因此,從粗放型經濟向集約型經濟方式的轉變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

低水平重復建設一直是我國經濟運行中的“頑癥”和普遍現象。一些地方盲目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習慣于用上項目、鋪攤子的辦法來拉動經濟,追求短期效益,看重局部利益。要克服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根本的辦法唯有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國家近階段正在大力度清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特別是涉及鋼鐵、電解鋁、水泥、高爾夫球場、會展中心、物流園區、大型購物中心以及××年以來所有新開工的外資項目。這是堅決克服相互攀比、盲目上項目、鋪攤子現象,切實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正確認識科學發展觀與正確政績觀之間的關系。科學的發展觀來源于正確的政績觀,正確的政績觀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礎和前提。科學發展觀引導著正確的政績觀,正確的政績觀實踐著科學發展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儀日前在江蘇考察時指出,發展開放型經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要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全面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作為我們外經貿部門,一方面要深入學習領會講話精神,合理引導外資投向;另一方面要積極幫助、引導鎮區和企業用足用活政策,鼓勵新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地方實際的項目,努力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

我們堅信,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發展,將使我們的發展更加健康、更加協調、更加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