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清潔工程”社會實踐個人心得
時間:2022-02-14 05:08:00
導語:“城鄉清潔工程”社會實踐個人心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時光匆匆,轉眼的時間我們小組的社會實踐項目就要結束了,小組成員又一次聚集在一起開會。這次開會主要是討論如何根據前面的十多天的實際行動做一份調研報告。我們都隱約的感覺到這次社會實踐已經進入收尾階段。
本次社會實踐對于我來說,是第一次真實的接觸社會,真正的接觸政府一級工作。以前都覺得政府從來不會管老百姓的“家務事”,對于“城鄉清潔工程”這個名詞,當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時候,第一反應是所謂的街道清潔事業,要把這樣的名詞和鄉村聯系到一起,實在是想不到應該怎樣執行。當得知我被分配到“城鄉清潔工程志愿者服務隊”的時候,我在想:我們是不是會身穿和阿姨們一樣的小馬褂到街道上做清潔衛生事業或者是和路人們宣傳清潔衛生的重要性呢?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覺得此次社會實踐的主要內容是鍛煉怎樣與群眾交流、溝通。呵呵……我的才能可以進一步得到提高,桂柳話有望了!
我們的團隊由13人組成,我很喜歡這個團隊,很慶幸能在這次機會中結識那么多的朋友。我們的成員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專業,都是在工作方面很了不起的學生干部。所以我把我們小組稱是“精英部隊”。我們在一起工作,在一起聊天、說笑……短短十幾天時間,我感覺我們好象是認識了好多年的朋友一樣,說話的一點一滴都能感覺到我們的友誼在加溫!當說起一些很客氣的話的時候,我用“老嘴老臉”來形容我們的關系。
我真正的了解“城鄉清潔工程”是在那次和領導開的座談會,在會上,七星區陽副區長、和藹可親的金主任和七星區城鄉清潔辦公室的武軍給我們詳細的講解了城鄉清潔工程的概念和范疇;分析了城鄉清潔工程的具體情況,也包括餓一些實施過程中的困難。此時我才明白:政府的工作有時候做起來真的很困難,即要把上級的政策傳達到位,還要考慮到人民群眾在接受這樣的政策的心情以及態度。
經過一番考慮,我們13人分成了三個小組,我選擇了朝陽鄉的社會調查小組,和我同行的還有我們專業的劉小剛。
我們到鄉政府報到的時候,是朝陽鄉莫副鄉長接待了我們。莫副鄉長很熱情。他首先給我們介紹了朝陽鄉的實際情況,包括城鄉清潔工程在朝陽鄉的實施情況;還有實施中遇到的問題以及鄉政府是如何解決的,每一個村的情況都有提及。當我們有了解之后,莫副鄉長讓主要負責衛生的衛生員帶領我們到每一個村委會去了解情況。我們先去了西南村委會,在那里我們感覺到村委會的領導很回避我們,我們問及一些詳細的情況時,他就用別的問題來轉移話題,在西南村委會待了半小時,我們覺得一點收獲都沒有。是的!其實在村一級了解情況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他們會有一些顧慮,我們得到的不可能是事實。所以最終我們小組商討覺得不通過村級直接接近群眾去了解情況我們才能得到真實的事實!之后的工作我們都是到村民家里面和他們聊天過程中了解情況。
我們實踐還有一次大型的“采計”行動在穿山辦門口進行,在這次活動中,很多路人都很積極的參與我們的活動,都給城鄉清潔這項工程做了一些很客觀的評價,在活動場所進行采訪的同時,我們還到周邊的桂花園去了解,據居民反映:小東江的衛生對市容影響很大,對他們的生活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在深圳生活過的阿姨說:外來游客來桂林旅游,七星公園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現在的公園里面最煞風景的就在環繞著整個公園的江。很多那里來過桂林的人都評價“桂林水很臭,真不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怎么來的?”很多人現在都不愿來桂林旅游。桂林本是與旅游業為主的,現在環境不好,旅客不愿意來,經濟從何而來?只有把環境弄好了,經濟才有源頭!
此次實踐中經歷的最難忘的是6—8號到群眾中去做調查問卷。我們小分隊主要是負責調查朝陽鄉,開始的時候是三人幫,后來由于要做簡報,蔻青娥在7日回到了宣傳報道組后就剩下我和小剛兩人。6號是我們最辛苦也是最有意義的一天。那天氣溫高達37度,由于害怕中暑,別的分隊都停止了調查。由于考慮到路線不適宜再去一次,我們決定把所有任務完成。那天,我們三人8:00從公寓城出發,經過奇峰小筑、西南村、莊上村、冷家村、過半塘尾一路程。太陽真的很大,加上我們的對象是農民,很多人都覺得政府做的都是表面工作,就算他們反映上去,最多也就是看一下便丟到一邊,或者是根本就不會去看!他們根本不愿意配合我們做問卷;一些人由于有所顧忌,他們不愿自己親手填寫問卷,要求我們寫的話他們方才配合;還有一些人愿意參與問卷,但是不認識字,我們就得給他們念,還要做一些必要的解釋……第一次出去由于經驗不足等多方面原因,我們中午沒有吃飯,并且一直到下午6點為止我們分隊只做了41份問卷。
真的社會實踐不僅要鍛煉自己,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改進自己,更重要的是在實踐中我們學到的東西、得到的啟示。當代大學生是新一代國家棟梁,在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就應當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隨時隨地為他人考慮,為社會著想!哪怕是在假期社會實踐中,我們應該向社會貢獻我們微薄的力量!
2007-8-15